台灣創浦dcard12大優勢2024!內含台灣創浦dcard絕密資料

這一年來最常被問到的除了「面試會如何進行」外、不外乎就是「公司希望招募什麼樣特質的人」當然每個職缺上都會註明希望找尋什麼樣的應徵者,但就我自己在公司裡觀察到的,大部分的同事都還有積極、求創新的特質。 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有背後自己特別的點;我們有同事是網美、是在Dcard站上小有名氣的發文者、是其他平台的課程講師、愛衝浪爬山等等,但我們都對工作以外、我們自己的人生有熱忱和目標。 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同事(別誤會,我們公司平均年齡27歲,所以30歲可能就會被歸類為年紀大xd)也會很主動學習和了解現在年輕人的想法,其他同事也會自發性報名講座和研討會等等。 Dcard 是年輕人最愛的匿名社群,因為匿名,你可以無拘束地在這裡討論不敢和朋友說的心情與秘密,可以討論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像是情感話題、美妝穿搭或是分享美食等各種熱門話題。 Dcard自2011年推出以來,持續發展至今會員數已超過百萬,創立初期只開放台大和政大的學生註冊使用,後來逐漸開放其他大專院校,一時之間成為了大學生們專屬的大型論壇,不過隨著時間推移,許多曾經的大學生都已畢業,進入社會及職場,而Dcard也自2019年起開放身分證註冊,不是大學生也可以申請,2021年更是開放手機註冊,代表著國高中生也可以擁有帳號,似乎已不再是專屬大學生的論壇。 主要競品:與Dcard同值性非常高的產品,其產品主要功能都是圍繞在社群平台討論所打造,如台灣的PTT,美國的Reddit,日本的5ch。

台灣創浦dcard

透過以上的 JSON 資料,我們可以實現以下畫面的內容,比方標題,大學, like 數量,回應數量,圖片等。 Dcard的隐私与匿名特性,成为Dcard能一路成长的核心关键。 立志成为“全台湾最大的匿名社群”的Dcard,会被拿来与台湾最大的论坛PTT来进行比较,通过匿名营造了与PTT完全不同的自由与正向的讨论氛围。 ”卡称”(我们常见的昵称)让作者可以选择匿名、或是显示学校,还可以设定自己的独特名称,拥有自己的标记。 使用Cloudflare之前,Dcard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去處理安全和速度方面的問題,在伺服器上手動設置規則,調整多台設備上的設定,複雜度很高。 因此,Dcard選擇了Cloudflare無伺服器計算服務Workers,在 Cloudflare 的全球雲網路上構建全新的應用程式,讓全球各地區的 API 訪問可以有更低的延遲時間。

台灣創浦dcard: 我們客戶 toolcraft AG 的成功案例

論音質、降噪、體驗、功能Soundcore Liberty 3 Pro是一個非常全面的藍牙耳機,市面少有的同軸圈鐵設計,最新的HearID 3.0、HearID ANC獨家技術,針對耳朵有適合的聲音、降噪曲線,基本上如果預算夠的話建議可以直上,甚至可以越級打一些高單價品牌的耳機。 目前的藍牙耳機都是類奢侈品,比手機等3C電子產品壽命要更短,等於說你現在不管買500元還是5000元的藍牙耳機短則1年半長則2年電池就會損壞,目前除了Sony是可以維修的,其他基本上壞了都是沒得維修的,所以無法接受的朋友請選擇有線。 Dcard有点象是ptt但是又有许多的不同,也许是在使用族群上,Dcard很明确就是定位在大学生族群上。

最近公司来了两个台湾实习生,自然就和两个妹子聊起了她们平常喜欢用哪些互联网产品,除了Line、instagram、FB这些常见的应用外,特别提到的还有湾湾年轻人特别喜欢上的“Dcard”。 經典馬鞍包外型,底部加大加寬,質感光澤仿牛皮皮革,防刮耐磨。 背面貼心格層設計,可置入隨身卡類、6.3 吋以內手機,品牌質感燙金壓紋LOGO,展現獨特自信光采。

台灣創浦dcard: 男問「求婚遭拒感情變淡」 網友勸分:別再浪費彼此時間 |Dcard熱門事件

Dcard於是利用Cloudflare 的全球邊緣網路實現超快速的靜態和動態內容交付,頻寬使用量節省了10%,海外市場的回應延遲減少了2至3倍。 台灣創浦dcard 成立迄今十年,Dcard 躍升成為全台最大年輕人社群平台,目前在台灣擁有 600 萬名註冊會員,每月不重複訪客數 1,800 萬。 Dcard 也進軍香港與日本,朝世界級網路公司的目標逐步邁進。 相關功能:就是Dcard目前有提供的附加功能,如電商購物(好物研究室),內容部落格平台(創作者俱樂部),去對標市場上主流的產品,如蝦皮購物、方格子等。

  • 现在有闲鱼已经可以满足这个需求了,里面的鱼塘问答也和我当初的论坛异曲同工之妙。
  • 2021年7月,網友「警專姐」用PPT做圖整理出民進黨疫情以來爭議言行,並上傳到Dcard,但文章卻遭檢舉下架,連發文帳號都遭停權,論壇管理單位回覆「當事人覺得妨礙名譽,故審議後刪除」,引發譁然。
  • 使用 MyTRUMPF,我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服務應用程式簡直就是天才發明。
  • 首先我們先從Dcard的主要競品們作為觀察對象,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Dcard並未有「聊天室」的功能,這邊指的聊天室功能為無法針對不認識的人發送訊息,不像PTT可以丟不認識的人「水球」,除非雙方要因為「抽卡機制互相配對成功後,才能與對方開始私訊聊天」,其聊天室性質有點類似交友軟體。

从产品的角度看,Dcard算是一款平庸的产品,现在还算活跃的原因主要限制了用户群,在大学生群中通过口碑传播逐步增加用户群体。 主打保濕的精華粉底,冬天乾冷的時候很適合來上這瓶。 遮毛孔的效果很棒,但鼻翼容易出油會有點脫妝,疊太多層會開始不均,比較建議上薄薄一層,持妝不是很好,因為出油後就會一直脫妝,比較推薦給乾性肌使用。

台灣創浦dcard: 網友問「朋友請飲料請到翻臉」留言逆風:把朋友當盤子|Dcard熱門事件

Dcard 致力於打造讓人放心分享自己故事的場域,讓平凡人分享不平凡故事的新世代服務。 Dcard 是全台最大的匿名社群,在年輕族群有極高滲透率與影響力。 不止步於台灣社群取得極大影響力,我們正全力擴張版圖,強力發展廣告、電商、IP 新型業務及跨國市場,持續往世界級網路公司的目標努力。 首先讓我們來檢視Dcard競品分析表格中「主要功能」的區塊,從下方的表格中我們可以到Dcard的主要競品,台灣PTT、美國Reddit與日本5ch在文章的產品功能上幾乎都有提供,唯一的差別在於PTT未有提供上傳與編輯影片的服務,可能是與PTT是採用學術網路作為後台伺服器的運營有關,因此許多網友都改用GIF的方式來呈現。 關鍵合作夥伴:Dcard為一個社群交流平台,其最重要的產品為「內容」,因此Dcard需要不斷地仰賴會員們在Dcard上生產的各式內容,另好物研究室與創作者俱樂部的成員也將會是Dcard的合作夥伴,一個提供商品內容,另一個提供更多專欄文章內容。 Dcard的Backend Lead林章汶说,「Cloudflare的服務滿足了各方面的需求,對我們幫助很大,就像透過一個單一的服務平台就完成了所有的開發工作。」目前,Dcard還開始嘗試Cloudflare for Teams,利用Cloudflare的全球邊緣網路取代了傳統的安全邊界,從而為世界各地的團隊提供更快、更安全的互聯網。

  • Dcard自2011年推出以來,持續發展至今會員數已超過百萬,創立初期只開放台大和政大的學生註冊使用,後來逐漸開放其他大專院校,一時之間成為了大學生們專屬的大型論壇,不過隨著時間推移,許多曾經的大學生都已畢業,進入社會及職場,而Dcard也自2019年起開放身分證註冊,不是大學生也可以申請,2021年更是開放手機註冊,代表著國高中生也可以擁有帳號,似乎已不再是專屬大學生的論壇。
  • 立志成为“全台湾最大的匿名社群”的Dcard,会被拿来与台湾最大的论坛PTT来进行比较,通过匿名营造了与PTT完全不同的自由与正向的讨论氛围。
  • 我们看到网站提供了近40个左右的话题来进行讨论以及有专门的学校版,供用户在相应的话题下进行讨论。
  • 2000~3000 以內對剛剛步入大學的女生來說更是親民好入手,重點是「Pixy」設計散發一股輕奢華的精品質感,讓揹它的女生都能散發一股高級女人味,難怪大受部落客網紅像是Elly 艾莉、77 涵的喜愛。
  • 通过设置大学生的门槛来筛选用户,将用户群固定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

流動性及極強,很適合搭配氣墊粉撲一起做使用,效果會更好。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Air 2 Pro網路上大家想要有一副可以通話清晰的耳機的話,那Air 2 台灣創浦dcard Pro絕對是口袋名單,他的通話確實表現得很好,在這個級距幾乎沒有對手可以與之抗衡,除此之外也支援自家的Soundcore App,EQ調整、降噪、通透都可以調整。 在這個變化快速的場域,夥伴有多方嘗試的機會,可以參與各類新想法、新產品甚至是新市場的誕生! 只要你有能力和意願,站出來,你就可以親自做出改變。 依據GreatFire測試,該網站在中國大陸被當局的網墻封鎖,即當地網民無法正常訪問該網站。

台灣創浦dcard: 電腦玩Dcard – 年輕人都在 Dcard 上討論

從過去的林依晨到今年的新生代女星邵雨薇所代言的台灣包包品牌「Pixy」一直都受到女孩的歡迎,包包價格落在NT. 2000~3000 以內對剛剛步入大學的女生來說更是親民好入手,重點是「Pixy」設計散發一股輕奢華的精品質感,讓揹它的女生都能散發一股高級女人味,難怪大受部落客網紅像是Elly 艾莉、77 涵的喜愛。 獲選全膚質都可入手的霧面款底妝,粉體質地雖偏濃稠,但上臉輕薄且延展性極高、好推抹,能與肌膚緊密貼合。 因為擁有3D立體遮瑕科技,單一層遮瑕度就有80%,就算再次疊加也不顯厚重和卡粉狀況,持妝控油程度中偏高,因為採用最新的輕粉底劑型,上妝後能持續維持如蜜粉般的清爽感,油田肌很適合。 2.内容多没有进行过滤/过度暴露:有许多人喜欢在「西斯版」分享自己的床事/性经验,甚至是不露点的裸露照,个人认为是不妥的,虽然大学生都已经满18岁了,但我还是希望作为学生可以单纯一点。 我們從夥伴們的需求出發培育夥伴,提供無上限學習資源(書籍、講座、課程補助),夥伴可以直接提出需求,並在 24 台灣創浦dcard 小時內即可取得。

QCY T19,圖片出QCY官網,非科技說所有如果沒有特別想追求特定功能,只想找一副日常可使用的平價耳機,QCY T19會是可以納入清單的選擇。 除了有 10mm 動圈單體可提供自然的低音表現,單邊雙麥克風可以給予良好的通話品質。 重點是這款耳機的藍牙版本也是最高階的 5.3,能達到 84ms 低延遲,可以滿足槍戰遊戲、音遊使用需求,並可透過觸控耳機上的控制面板直接操作,相當方便。

台灣創浦dcard: 網友發文抱怨男友沒車反被罵翻:自己不會買嗎? |Dcard熱門事件

一名網友就在Dcard以「Dcard大學生專屬已經不存在了」為題PO文,他表示「從最開始的Dcard到現在的低卡,已經不是當初“大學生”專屬的匿名軟體了」,原PO指出,Dcard很多版都有不少問題,但感覺官方也沒處理,例如考試板變成了戰校板,感情板心情板變成了微西斯板,時事板更是變成了藍綠鬥爭板,不然就是一個板又細分出一堆小板,或是同一個主題被分成不同板塊。 知名社群媒體Dcard自2011年推出以來,始終標榜為「大學生專屬」的論壇,不過近幾年Dcard逐漸放寬註冊標準,加上許多大學生早已畢業,也讓Dcard似乎不再是「大學生專屬」。 一名網友就在Dcard發文,表示大學生專屬的Dcard已經不存在了。 結束Dcard主要產品功能之境品分析後,我們來觀察表格的下半部,也就是Dcard附加產品功能的部分。

台灣創浦dcard

社交/社区 社交: tataufo——实名认证绿色交友平台… 在逛了几天之后,总结上面的内容趋向年轻化、娱乐化、两性化。 这些内容注定很受年轻群体的欢迎,另外大学生门槛又决定了用户之间几乎没有代沟,互相评论时也不会出现太大的价值观差距。

台灣創浦dcard: 女生化妝多久算合理? 網友點出這關鍵!|Dcard熱門事件

相似競品:同樣與Dcard一般擁有「社群」的元素,但其產品的核心功能不是圍繞在社群討論所打造,如Facebook的核心是塗鴉牆,Instgram的核心是即時動態,但他們都保有社群的元素在裡面。 目標客群:我們可以從Dcard Facebook粉絲專頁了解到其品牌的Slogan為「年輕人都在Dcard 上討論」,合理推測Dcard的主要目標客群介於20–35歲之間的年輕族群。 此時Dcard App的產品的標語也從2.0版本的「年輕人都在 Dcard 上討論」更改成3.0版本的「不限大學生,每個人都能找到共鳴」。 Dcard是在2011年由簡勤佑與林裕欽兩位台大資管系的學生所創立,一開始創立的核心宗旨跟早期的Facebook有點相似,希望能夠過提供一個開放的匿名交友平台,讓每個人在平台上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而Dcard的「D」則代表Destiny,命運的意思。 台灣創浦dcard “卡称”(我们常见的昵称)让作者可以选择匿名、或是显示学校,还可以设定自己的独特名称,拥有自己的标记。

而在成本結構方面,Dcard的固定成本為薪資、辦公室設備、零食福利等員工支出外,變動成本為產品運營的Server的資料儲存空間、維護成本,這些變動成本會依據會員在Dcard上的活躍程度來決定,若活躍的會員數越多,所產生出的數據與內容也就越多時,Dcard就可能會需要提升資料儲存空間、計算能力等以提供會員更好、更穩定的服務品質。 最後我們可以從Dcard的人才招募網站中了解到,Dcard的核心價值是希望能夠提供一個廣大的社群交流平台,讓每個人在此平台上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 用Dcard的时候,我想到了2013年想做的一个产品,但是想着在大学生群体中做一个同城换物 + 二手线下交易 + 论坛,把用户限制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因是因为当时在58同城上交易被骗。 论坛主要是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易可提供交友空间。 现在有闲鱼已经可以满足这个需求了,里面的鱼塘问答也和我当初的论坛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回头看,这可能是个bad idea,没有聚焦。

台灣創浦dcard: 大一新生該穿什麼? 網友回應:「自己開心最重要」|Dcard熱門事件

2011年,Dcard於網路推出服務時,只開放臺大、政大學生註冊,後來陸續開放其他大學註冊,現在是超過百萬會員的大型論壇,也是資本額高達四千萬並拿到上億融資的公司。 我們透過了解Dcard產品背景與發展歷程,進一步使用商業模式圖來理解他的運營體系,接這在更深入針對Dcard每個產品功能點,分析他背後的業務邏輯,與比較他與市場上同質、相似或相關功能的競品,其主要的產品功能與附加的產品功能差異與特色之處,最後我們可以循著本篇文章的脈絡,總結一下目前Dcard是如何從社群論壇走向商業化的發展歷程,並從中推測Dcard未來可能潛在的商業服務模式。 顧客關係:Dcard初期以「抽卡」功能的方式來維持與會員之間的關係,讓會員養成定期登入Dcard的習慣,中期則是透過優化使用者的UI/UX體驗,提供會員一個更流暢的社群交流平台,並收集大量的用戶數據,現階段則是有效運用這些用戶數據,給予個人化的推薦內容,來持續強化Dcard與會員間的關係。

台灣創浦dcard

Dcard的产品架构很简单,最难的是对用户内容的引导和管控。 台灣創浦dcard 我们看到网站提供了近40个左右的话题来进行讨论以及有专门的学校版,供用户在相应的话题下进行讨论。 这种方式也限制了话题的可扩展性和自定义性,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例如增加内容标签。

台灣創浦dcard: 女控公司同事性侵 網友:趕快去報警|Dcard熱門事件

在競品分析的部分,我們將以三個維度來與大家說明,分別為「主要競品」、「相似競品」與「相關功能」,以下是這三個維度的定義。 台湾和大陆年轻人在许多爱好上差别并不大,娱乐至上。 很难说Dcard对我们做社交产品有多大的参考性,也就是贴吧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内容与功能的纯净确实是国内缺乏的。 从Dcard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已经发展成每月不重复访客800w以上,注册用户百万以上,用户累计抽出超过1.5亿张卡(6年)、每10s就有一篇新文章发布。 对于注册数才是存疑的,因为在Dcard上有帖子在2015年提到注册号(UserID)才到5w+。 不过对于人口只有2369w左右的台湾,Dcard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社交应用了。

台灣創浦dcard: 藍牙耳機的本質

Dcard採用匿名機制,讓用戶可以無拘無束地在站上交流。 註冊時,使用者需要提供身份證明文件或手機號碼資料,因此Dcard將平台的資訊安全視為最重要的事之一,確保用戶的個人資料不會外洩。 除安全性問題外,由於Dcard的伺服器在台灣,其他地區特別是日本和香港的反應速度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團購型」社交電商可以如蝦皮購物最近推出的團團賺就是走團購型的社交電商,以揪團人數的多寡來決定商家給的購物折扣,很類似中國的拼多多,而「內容運營導購型」的社交電商就以Instagram商業帳號為例,透過在Instagram商業帳號上分享生活內容,吸引到一群有相同共鳴的用戶後,在推薦用戶去購買商品,類似於中國的小紅書。

台灣創浦dcard: 工作環境

Dcard想要在不影響網站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平台的安全性。 要達到這兩者平衡,如果由技術人員自己執行,複雜度比較高。 Dcard希望藉由彈性而簡易的開發平台,將開發複雜性減到最低。 相較於2011年才出現的Dcard,PTT自1995年便出現,同樣擁有超過百萬會員,但也由於使用者大多已進入中年,因此在使用者年齡層上和Dcard有很大的不同。 台灣創浦dcard 首先我們先從Dcard的主要競品們作為觀察對象,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Dcard並未有「聊天室」的功能,這邊指的聊天室功能為無法針對不認識的人發送訊息,不像PTT可以丟不認識的人「水球」,除非雙方要因為「抽卡機制互相配對成功後,才能與對方開始私訊聊天」,其聊天室性質有點類似交友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