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居屋15大伏位2024!(持續更新)

留意,和私樓不同,未補價居屋轉名或拆名不是當買賣交易,而是當「送贈」,但大家不必擔心,未補價的居屋因有政府擔保,因此送契仍可做按揭。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樓宇買賣中,最常見以及最基本的印花稅,即為「從價印花稅」。 顧名思義,即為樓宇買賣過程中,依從樓價價值而得出的印花稅。 根據居屋或綠置居公契,如果屋苑業主未接管管理工作,房委會會擔任屋苑的管理人,並委聘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屋苑。

印花稅居屋: 【NOVOLAND 2B期價單分析】拆解付款辦法,  「光豬價」、「合約價」、「樓價」有乜分別?

其次,在現時按揭保險計劃下,首置人士購入800萬元以下現樓,可申請最高9成按揭,首期不需太多便可上車。 同時,即使過不到壓力測試,但只要收入符合測試前供款與入息比率規定,也可以申請9成按揭,惟獲批後則要繳付額外10%保費。 由購買屋苑連車位的這個議題,引伸出同一份文書購多於一個單位又怎辦? 尤其是如果買家本身屬於香港永久居民,用同一份文書跟發展商大手入貨,變相就能夠以首置客的名義迴避高達15%的稅項。 對於換樓人士來說,無論是「雙倍印花稅」及「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也屬於壞消息,只因如果他們選擇「先買後賣」的話,由於同時間會持有兩層物業,新購入的物業就需要繳交高達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印花稅居屋

因應不同的貸款計劃及單位大小,這筆開支都會有所不同,雖然居屋供款壓力較少,但新業主同樣不能忽視這筆每月開支。 美國國會委員會在當地周五公布的文件顯示,總統拜登政府在去年第一季度,批准了192個總值超過230億美元的許可證,允許向美國貿易黑名單上的中國企業,出口美國商品或技術。 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議員麥考爾說,這些許可證是不可接受,因為當中的關鍵美國技術,會被中共用於的監視和軍事行動。

印花稅居屋: 印花稅是什麼?

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及公契規定,管理費會每年檢討一次。 1988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間的印花稅率以下連結載有計算由2010年4月1日起買賣或不動產轉易契的印花稅例子及常見問題。 由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分為第1部及第2部稅率。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印花稅居屋 第1標準第2部稅率相當於2016年11月5日前適用的「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 第三,一般首置人士除了買一、二手私人住宅外,還可以選擇抽新居屋、二手居屋,但當然,資助房屋對「首置」要求更為嚴謹。

印花稅居屋

假若你不是「首置」人士,買樓時便要繳付「非首置」印花稅,亦稱雙倍印花稅(DSD),這是政府為要遏制炒風而設,2016年11月5日起稅率一律為物業價值的15%。 從價印花稅(AVD)最常見,即根據樓價價值而得出的印花稅,不過政府為了應對樓價高企的問題,特意將從價印花稅的應用對象劃分為「首置」及「非首置」,兩者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水平並不相同。 若住宅物業的正式買賣合約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十四天內簽訂,則印花稅須於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三十天內繳付。 政府徵收的物業印花稅或者釐印一般都會出現於牽涉物業轉讓的過程。 印花稅一方面是政府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繳交印花稅後這筆轉讓才會正式註冊在土地註冊處。 如果過程中沒有繳交印花稅,物業轉讓在法律層面不會受到認可。

印花稅居屋: 【按揭擔保人】懶人包: 按揭擔保人關係、負責與風險,一文解決你樓宇按揭擔保疑難!

如該承讓人符合(答18)中所列的條件,亦可申請退還由該等公司先前繳付的「買家印花稅」。 如該等公司與該承讓人沒有關係,前者所繳交的「買家印花稅」不可獲退還。 另外,該承讓人從該等公司取得住宅物業時,須繳付「買家印花稅」。

申請人須在提交申請書時繳付手續費 (現時為港幣2,850元)。 申請即使不獲批准,或申請人擬撤銷申請轉讓業權,已繳交的手續費概不發還。 在房委會擔保下,綠表人士可以免壓力測試,承造按揭的難度大減,而銀行為未補地價居屋評估按揭時,一般上都批P按。

印花稅居屋: 裝修報價優惠|2023年入伙大利事 送$500超市現金券

未補價居屋,非任何人可購買,買了以後亦設轉讓限制,因此轉名的方式有別於私樓。 簡單而言,僅合資格的綠表及白表人士,可持有未補價居屋,若業主因一些理由想把物業轉名,最直接方法是在指定年期過後,透過繳付補地價,解除轉讓限制,再以一般私樓形式轉名及繳付印花稅。 印花稅居屋 印花稅居屋 某人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和在購置物業時是否代表自己行事,是其本人所知的事情。

印花稅居屋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現在以此方式轉讓業權時,稅局仍然會以估價作為計稅基準收取受方稅款,而該物業因為涉及無償饋贈的方式轉變業權,基於破產條例所衍生的風險,銀行一般5年內都不會提供按揭借貸給相關單位。 所以,業主以買賣方式轉變業權,在定價上更有彈性,相比以稅局自行估價應更為有利,因此以買賣方式處理業權更替的話,印花稅可能低一點,而日後又能獲得銀行按揭。 根據上述種種情況,並不推介以饋贈方式進行業權更替。

印花稅居屋: 單位: 1座中層B3室 (廣告聲稱之租務回報計算方法)

這種在程序上相對簡單,印花稅及按揭亦可以首置人士身份計算,最大成本及風險是租金支出。 必須留意的是,如果買家最後無法依計劃賣出或買入物業,中途過程可能需要另覓地方租住或暫住。 轉讓同意書只有一年期限,所以必須盡早聘請律師辦理轉讓手續。 如未能於有效期內完成業權轉讓,業主便需要重新提交申請及繳付有關費用。

  • 這是由於住宅物業是由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和姊妹)共同購入,他們在香港均沒有擁有任何其他住宅物業,而其中一人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合乎有關資格。
  • 之後在提名太太成為唯一持有人時,只需繳付100元印花稅便可以。
  • 不論是否屬於香港買家,首次購買還是非首次購買非住宅項目,印花稅也不會出現任何變化,賣出的時候也不會受額外印花稅影響。
  • 除上述轉讓業權的手續費外,業主並須繳付一切有關轉讓業權的費用,例如房委會批契費、申請更改按揭貸款安排的手續費 (如適用)、厘印費及簽契費等費用。
  • 先租後買意指業主先賣出所住物業,尋找地方租住,再物色物業,「重新」以首置身份入市。

售價由HK$130萬至HK$355萬,分A至F座,預計提供3,300伙。 啟德啟欣苑鄰近港鐵宋皇臺站,前方為啟德體育園。 屋苑最平售價僅為HK$124萬,不過是186呎納米單位,如是小家庭或1人申請者,不失為上車好選擇,啟欣苑售價為HK$124萬至HK$479萬,預計提供1,840伙單位。 簡單來說,印花稅是會以差估署估算是市值再考慮折扣率計算,按照過往情況,差估署估算的市值跟房委會計算的最初市值有所差異,但差異亦不會非常之大,一般只在1至2成之間。 居屋2020 即將接受申請,想把握上車機會最重要是做足功課,了解買新居屋的流程及費用。 今次會介紹買新居屋有機會面對的印花稅、釐印費問題,以防被額外費用殺過措手不及。

印花稅居屋: 物業轉名手續

必須留意的是,由於首置客購買物業,同樣需要繳付從價印花稅,只是稅率較底,因此並無法完全退回全數15%,而是會扣取新一筆首置從價印花稅後,再補回差價。 由1992年1月31日開始,住宅物業買賣協議須按與不動產轉易契相同的稅率繳付印花稅。 在買賣協議按上述規定加蓋印花後,有關的物業轉易契只須繳付定額印花稅$100。 由1999年4月1日開始,物業轉讓印花稅將根據代價款額或價值的確實金額計算,而非用以往調高至最接近的$100後才計算的方式。 任何在2020年11月26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非住宅物業的文書的「從價印花稅」將會以第2標準稅率徵收。 但陳超國續稱,要預先繳交15%印花稅,賣出舊物業後,向稅務局申請退稅,並提交相關買賣文件,讓稅務局審核,通過審核後,就會向申請人退回部分稅項,數額是已繳交印花稅跟舊物業稅項的差價(15%-舊物業稅率)。

因DSD未有官方統一稱呼,坊間或媒體偶爾將「DSD」稱為「雙倍印花稅」,「雙重印花稅」,「雙倍從價印花稅」。 實際上,DSD或Double Stamp Duty其實是建基於香港政府既有的「物業從價印花稅」(AVD、Ad valorem stamp duty),因此,以上稱呼均可適用。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在大部分情況下,雙方都會各自承擔一半的印花稅。

印花稅居屋: 裝修送你除甲醛(已完結)

近親共同持有住宅物業,乃是常見情況,近親所指的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有時因為資產上需要進行調配,令持有業權者退出或加入,如加入的業權擁有者本身又有物業,印花稅應如何計算呢? 簡單來說,首先擬定業權變更的受者是否近親關係,如果是的話,印花稅以業權轉讓的比率並以基礎印花稅計算。 例如丈夫將50%業權轉讓給妻子,那印花稅就是樓價的50%再根據金額以上表方法計算。 印花稅居屋 當提交購買住宅物業的買賣協議或售賣轉易契予印花稅署申請加蓋印花時,如基於買家在香港沒有擁有其他住宅物業,聲稱符合資格繳納首置印花稅,買家必須作出相關法定聲明 。 印花稅署會核實有關資料是否正確,當中包括查閱土地註冊處的紀錄。

  • 在上述例子,乙先生會被視為在 2012 年 10 月 27 日或以後從甲先生購入業權。
  • 不過,說到底,「27厘租金回報」只是一個極取巧的說法。
  • 換言之,不論是否另訂不同的協議,在法律上,買賣雙方及任何使用該文書的人有相同的責任就可予徵收印花稅的文書繳納從價印花稅。
  • 賣樓則是以臨時買賣合約終止日期計起,兩個日期需要相隔最少3年才可免SSD額外印花稅,除非符合上述所說的豁免條件。
  • 部份人會問,如果本身是繼承遺產的話,需否繳付「從價印花稅」,又或者如果本身已持有物業,但因親人離世要繼承物業,究竟又需要支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呢?
  • 基於政府30年擔保期後剩餘按揭本金必須為成交金額6成或以下。
  • 政府徵收的物業印花稅或者釐印一般都會出現於牽涉物業轉讓的過程。
  • 印花稅包括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一般都會由買家支付,不過額外印花稅就視乎買賣雙方如何處理,可以一方全部負責、各佔一半或者九一分。

不過,對於具實力的首置人士來說,9成按揭未必有用,因若果他們選購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這類按揭難以大派用場。 自住業主可以善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一共20個年度可以扣減,每年上限十萬元,究竟怎樣申報才可以用盡免稅額呢? 究竟如何可發揮到最大的慳稅效果,我們一文為大家解構。 以2023年2月22日早上11時劃線,如在此死線前已簽訂首份買賣協議(包括臨約),則要按舊首置印花稅稅階繳交印花稅;如在死線後才簽訂,則可按新首置印花稅稅階繳稅。 私樓加名的印花稅是自己定樓價,然後用樓價的一半去計算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