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廈地鐵出口2024詳解!(震驚真相)

職員並打開售票機以滅火筒將煙撲熄,火警中無人受傷,亦毋須疏散。 2019年10月20日,港鐵表示因應乘客及員工的安全,尖沙咀站及柯士甸站由中午12時起暫時關閉。 2009年8月16日,隨著九龍南綫通車,尖沙咀站成為荃灣綫與西鐵綫(今屯馬綫)繼美孚站後的第二個轉乘站。 在平日下午繁忙時間,B出口亦會實施人潮管制措施,屆時B1出口會改為出站出口;而B2出口並會改為進站入口。 另外,尖沙咀站至佐敦站之間路段設有渡綫,以供特別的車務調動之用。 每逢清明、重陽、農曆新年及圓玄學院舉行法會期間,都會出現大批人流由車站前往荃灣兆安街乘搭81號線專綫小巴前往圓玄學院祭祖,所以車站便會出現大批出入人流。

亦因荃灣站當初定位為中途站的關係,使用了對向式月台設計。 雖然該站最終未能落成,但興建荃灣綫的時候,仍有於荃景花園後方鋪設路軌,惟這段掉頭路軌的最遠處基本上不會有列車使用。 荃灣站大堂位於U1層,其中大河道北的架空天橋在大堂中央的上方跨過此站;其大堂東面的上方原設有街市,後來該街市納入綠楊坊範圍並改為超級市場。 另外由於大堂中間被劃分為收費區,往返大堂兩端的非付費區市民須使用位於站外的行人天橋。 2019年8月31日香港示威,當晚有示威者闖進旺角站破壞,包括將車站控制室玻璃窗打碎,防暴警員其後到場拘捕示威者。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列車服務

2021年2月20號傍晚6點幾,大堂去A-C出口靠左嘅扶手電梯,突然有一幅1米乘半米嘅石屎從天花剝落跌落嚟,之後發出刺鼻嘅氣味同好大煙,乘客四圍走同尖叫,事件中冇人受傷。 事後港鐵職員到場疏導乘客喺其他出口走,並用帆布遮住事發位置,而警員都到場調查,暫時未知冧天花嘅原因。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由於修正早期系統當時包括荃灣綫嘅中環到旺角嘅路段,所以荃灣綫喺1982年5月10號通車嗰陣時,中環站就成為荃灣綫南端嘅尾站。 乘客若果往返呢個站、葵芳站同埋荃灣站,去香港站搭東涌綫再經荔景站轉搭荃灣綫嘅時間會較直接喺本站搭荃灣綫快。 不過,東涌綫班次相對疏落,仲要轉車,直接搭荃灣綫可能比較便利。

  • 而且呢個站係著名嘅觀塘道上,喺正住宅區同工業區交界,每日朝早同夜晚都好多嘅人流。
  • 由2017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乘客於180分鐘內,以同一張成人八達通或「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九巴/九巴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 5月11日,尖沙咀站A1出口改建地盤發生工業意外,一輛挖泥機突然翻側,一名57歲釘板工人疑走避不及被壓傷雙腿,其雙腿有多處骨折,送院搶救後留醫接受治療。
  • 雖然兩者並非轉乘車站,但是兩站之間有新界區專線小巴95K線及新界區專線小巴301M線連接(八達通、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及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可免費轉乘屯馬綫),而在未有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時沿大河道步行全程大概需要約30分鐘。
  • 上環站設有兩個大堂,現時港鐵將兩者名為「大堂(中)」和「大堂(東)」,惟為求行文通順流暢,本條目依從通車初期的官方做法,稱兩者為「中央大堂」及「東面大堂」。
  • 該月台剩餘空間過去設有圍欄,防止乘客闖入路軌,後來車站安裝月台幕門時改以玻璃幕牆取代。

當列車離開中環甚至金鐘站時,不少乘客聚集於第五卡中央車門作好準備,以便列車到達上環站開門後爭相奔跑到升降機前等候,蔚為奇觀。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合資格學生如使用單程票或二維碼乘搭港鐵,需支付成人車費。 如乘客使用之八達通或二維碼有登記乘坐頭等的記錄,但八達通或二維碼程式所顯示的進入及離開的車站均不屬於東鐵綫的車站,亦其須支付頭等額外費則相等於東鐵綫車程的最低額八達通或二維碼車費(過海車程的頭等額外費會以金鐘站/會展站為計算基礎)。 至於被公認為港鐵網絡中最繁忙車站出口之一的尖沙咀站A1出口,港鐵將之重建成玻璃建造的巨型「水晶屋」,這個設計透過善用自然光節省能源,其透明外觀亦更易融入周遭的環境。 工程包括一部連接大堂及地面的升降機、兩條扶手電梯及樓梯,其中升降機將直通九龍公園入口層。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車站命名

关于港鐵屯馬綫現時位於尖沙咀東的車站,请见「尖東站」。 关于已在1975年停用的九廣鐵路(英段)車站,请见「九龍站 (尖沙咀)」。 與此同時,九巴開辦多條巴士線往返荃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以接駁港鐵,在2003年九廣西鐵通車之前,更是連接新界西北(屯門及元朗)的交通樞紐。 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上環站行人隧道正式啓用 來住港澳碼頭將倍覺方便〉[新聞稿],1986年12月15日。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2019年9月6日晚上,有示威者再度闖入旺角站破壞,包括將閘機蓋板打開,零件外露、用硬物擊碎多個售票機、增值機熒光幕等。 當中一名29歲男示威者被控在車站大堂內近E出口位置破壞共值逾26萬元港鐵設施,包括6部出入閘機、8部售票機、1部液晶顯示屏、1部閉路電視以及1枝光管等。 案件在2020年4月於西九龍裁判法院進行審訊,辯方透露被告擬認罪,受破壞的設施值逾26萬元,但被告已破產;而控方亦有提出賠償令的申請,惟主任裁判官羅德泉指涉案金額頗高,不應在裁判法院處理。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巴士站位數目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繁忙的彌敦道地底,加上處於已發展的商業中心區內,車站四周欠缺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大部分的巴士及小巴主要是以中途站方式途經尖沙咀站,或是於尖沙咀天星碼頭或麼地道設巴士總站。 )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彌敦道地底,屬於港鐵荃灣綫的鐵路車站,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可是地鐵公司2004年決定全面拆除站內中央及非收費區具中國建築特色商舖,改為冷冰冰銀白色商舖,從而增加一倍舖位數目至26間,每個舖位面積擴大至21平方米。 車站新面貌與中環站相似,利用玻璃及不鏽鋼物料,配搭銀白色主調使車站更亮麗。

啟用,標誌著歷時兩年配合西港島綫工程而進行的上環站大型翻新工程竣工。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有提及於上環區設地鐵站,兩報告均將之稱為「上環街市站」(Western Market Station)。 該配電站對上的路面建有通風樓,就在西港城大門對開,遮擋西港城向南立面。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商店數目

上環站一帶屬於港島商業中心區(CBD)的擴展部份,區內商廈林立,致使此站通勤乘客甚眾。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於西港島綫通車前,西區無港鐵直達,此站作為當時港島綫的西端總站,不少乘客利用此站轉乘電車、巴士等交通工具往返西區。 於港鐵公布計劃前,網上已有關於是次計劃之內部資料流出。 當時資料內容為上環站以西路軌的241號道岔需進行更換工程,港島綫往返上環站之列車服務將於約2011年10月停運52小時。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建議的上環街市站為港島綫的中途站和觀塘綫的總站,設於南便上環街市(即今上環街市及上環市政大廈)北面,現時上環文化廣場一帶的地底。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干諾道中「林士街」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 再者,此站鄰近港澳客輪碼頭,不少乘客乘坐港鐵到此站轉乘跨境船隻前往澳門及珠三角各港口,因此,此站的人流甚高,但比鄰接的中環站略少。
  • 2022年6月5日下午3時許,車站L2層月台(1、3號月台)的頂部位置疑因空調系統過熱而冒出大量濃煙,期間有港鐵職員曾取出滅火筒撲救。
  • 2007年12月2日,配合兩鐵合併,由此天起八達通使用者利用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轉綫出入閘後可獲車費減免。
  • 現時,港鐵已把本站與尖東站合併為單一車站管理,車站控制室亦合二為一,位於尖東站,車站職員有時需要來回兩站處理站務。
  • 在最終落實的方案中,上環街市站獲定名為上環站,月台配置亦由島式月台改為深30米、長220米的側式月台。
  • 中央大堂位於德輔道中與禧利街交界處附近,即東協商業大廈(德輔道中 號)、金融商業大廈(德輔道中 號)、錦甡大廈(德輔道中 號)及豫泰商業大廈(干諾道中 號)地庫,A至D出口皆連接此大堂。
  • 專綫小巴95K及301M線為往返兩站乘客提供接駁服務,於荃灣西站出入閘可享八達通轉乘優惠。

此外,前地鐵在興建F出口的同時並將車站大堂南端擴充,有助解決E出口通道擠迫的問題。 另外,港鐵並在半島中心和海港城設有適用於本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西樓角路「荃灣站」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為配合西港島綫工程,港鐵於2011年5月3日宣佈上環站於同年8月5日晚上11時半至8月8日暫停列車服務54小時,以進行路軌改建。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設施

車站仲有「e分鐘着數」機,畀乘客登記做港鐵友禮會會員、查獎分、換領獎賞同買互聯網用代幣同點數卡。 事發後港鐵疏散所有於尖沙咀站內的乘客,並緊急封鎖車站。 期間荃灣綫列車一度不停尖沙咀站,直至翌日早上才完全回復正常。 港鐵在車站連接尖東站中間道行人隧道系統的行人通道內加建洗手間及育嬰間,該洗手間及育嬰間於2022年7月21日對外開放,而洗手間出入口亦設有資訊顯示屏實時顯示可用隔間數目及空氣質素。 使用八達通或港鐵都會票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此兩站轉綫,會被視作一程車程,因此如從其他車站到達該站並由尖東站返回尖沙咀站者則會按港鐵的「車票發出條件」被徵收原站出入超過20分鐘的費用(殘疾人士或長者除外)。 而從該站出發超過150分鐘則會被收取相等於當時港鐵最高車費作為附加費。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而站體建築物外側亦設有行人天橋連接車站東西兩端,而在這條行人天橋的中央,即大河道北行車天橋以下位置同樣亦設兩條樓梯連接位於車站上面的大河道北行車天橋,供乘客前往車路兩旁的巴士站轉乘巴士。 尖沙咀站有11個出口,出口連去尖沙咀區內嘅購物中心、酒店同文娛康樂設施等。 由於車站喺彌敦道地底,因此大部份出口都近住彌敦道同埋尖沙咀區內嘅街。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其中F出口同G出口黐住尖東站,乘客可以經嗰兩個出口連接尖東站行人隧道系統去尖東站、尖沙咀東或者新世界中心一帶。 根據2010年6月30日的最新計劃,港鐵公司將會於現有尖沙咀站北端起,興建共長180米隧道,連接新建的衛星大堂及新Q出口。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尖沙咀轉車隧道

另外,車站安裝了多部高速升降機,以供市民更快速地穿梭車站至地面。 而在不同的通道或升降機大堂中,都設有不少裝飾用的陶瓷板。 早在早期系統計劃興建,而最初建議的車站名稱屈地站,不過最終設站的位置比以前的已大為不同。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乘客於75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港鐵官方指荃灣站設有11個出入口,但從站體建築物走出室外而論實際上只有5個出入口。 其他被編為出口的位置只屬荃灣行人天橋網絡的一部分,而位於大堂兩端的A、B出入口正與此天橋網絡連接。 為方便乘客前往目的地,港鐵在天橋系統部分通道編定了出入口編號,即A1-A4以及B1-B3共7個出入口。 而乘客可取道前往荃灣市中心各處;另外D、E出口則設於1號月台(落客月台)旁。 而在2004年10月尖東站啟用後,促使部分東鐵綫乘客改用尖沙咀站轉乘荃灣綫前往港島區,該站轉車人流稍為回落。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出口數目

根據報告書中的圖則,上環街市站採用島式月台設計,於急庇利街口的易通商業大廈、長達大廈以及禧利街口東寧大廈、東協商業大廈現址設共4個出入口(四座大廈當時尚未建成,仍為舊樓)。 顧問公司建議地下鐵路系統分九期興建,上環街市站會在第二期建成,暫時作為港九綫的總站;當第九期(港島綫上環街市至堅尼地)完工後,則改為港島綫的中途站,港九綫由此站縮短至遮打。 九鐵亦同時在上述三條行人隧道裝設行人輸送帶,乘客使用輸送帶往返兩個車站只需大約六分鐘。

另外,站內亦安裝空調設備,使溫度控制至攝氏28度以下。 主持啟用典禮後,上環站-港澳碼頭行人隧道隨即於當日下午二時開放供乘客使用,大大方便前往澳門、中國、海港酒店(後改裝為招商局大廈)及信德中心的乘客。 於1987年中,每日有超過35,000名乘客使用此隧道。 而《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的上環街市站則遷移至就近急庇利街、禧利街及文華里的一段德輔道中地底,與現時的上環站相近。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車站興建

荃灣站設11個出入口,連接周邊行人天橋、建築物及路面。 A出口除設四個分支出口外,本身亦是一獨立出口,連接車站南面之行人天橋,通往B出口、大河道行人天橋及大河道北「荃灣站」巴士站。 車站行人天橋西端近A3出口處,另有一接駁口直通荃灣行人天橋網絡西北段,通往白田壩(荃錦公路)、中染大廈(「8咪半」商場)及愉景新城(柴灣角)等地,但並不獲編配出口編號。 1977年落成的永安中心興建時,因應《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的建議在大廈之西南角(即德輔道中及文華里交界)預留了空間,以便日後興建地鐵站時設置出入口。 現時有關預留空間屬私人物業,但地契指明只可以用作車站出入口;永安百貨曾以該空間作為百貨公司其中一個出入口,但受地契條款所限,現時該出入口已不作開放。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位置資訊

直到同年5月14日,法官指案情嚴重,故判處被告監禁8個月。 1989年,港府購入旺角中心二期作為工業貿易署大樓,大樓連接旺角站的地庫出入口及連接旺角中心第一期天橋亦同時封閉,有傳是因為政府資源重組,將通往地鐵站的通道改為辦事處而封閉。 直到2016年,領展收購該物業後,並計劃在大樓翻新後會重開該通道方便市民經該通道往返旺角中心及彌敦道700號,該出入口原預計2018年第一季完成。 最後該出入口延遲到同年6月16日對外開放,並被編名為B4出口,而旺角站的出入口亦因而增至15個。 港鐵指為了讓大堂人流更順暢,由2015年8月30日起,車站大堂介乎C、D出口之間的非收費區會併入收費區內,讓站內兩端原本獨立的收費區合而為一,並重新編排多部閘機及售票機位置。

南華大廈地鐵出口: 上環站

另外,九廣鐵路-英段(即後來的九廣東鐵,今東鐵綫)早於1969年已設有同名車站,在兩鐵合併之後為了區別兩站,後者被改名為旺角東站。 不過,初時連接大堂及月台扶手電梯不足,對乘客造成不便,直到港鐵於2016年加建車站扶手電梯後,情況才有改善。 旺角站共設有4層,當中L1層為車站大堂;L2、L3層則為月台,另外車站亦設閣樓層連接車站大堂及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