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恩小學2024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而學生在排球、足球、敲擊樂、管弦樂等都取得金獎佳績。 小六畢業生升中成績佳,多數獲派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迦密中學、循道中學、英華書院等,因此成為熱門小學之一。 屬於41校網的喇沙小學與喇沙書院屬於直屬關係,大部分小六畢業生都能升讀喇沙書院。 作為資助男校,喇沙小學校舍設施完善,有室內泳池、運動場等設施,一點不輸其他私立或直資小學。 小學平均班級數量為6班,小一收生達180人,為照顧個別有需要的學生,學校設有增潤課程及課業輔導班,提升學生的個別實力。

  • 此外,其結龍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是傳統名校,目前DSE成績為全港最佳,讓不少家長對小學寄予厚望,去年就吸引約4,900人爭取小一學額。
  •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 民生書院小學位於九龍城區,創立於1926年,與民生書院屬直屬關係,大部分小六畢業生可升讀該中學。
  • 德望學校學生的英語成績尤其出色,畢業生普遍都能在文憑試中獲得優異成績,多年來畢業生於DSE公開試英文科出現出眾,大部份學生都能取得高於Level 4的成績,其學業表現即使與一眾名校比較亦屬難得。

小學校舍樓高十層,設施完善,學校師資均有教育及學士文憑,且59%擁碩博以上,教育質素令父母放心。 此外,畢業生有機會升讀起直屬中學嘉諾撒聖心書院,加上無需繳交學費,因此每年均有許多家長爭相報讀。 聖保羅書院小學是聖保羅書院的直屬小學,建立於1851年,已經有170歷史,最新學費為 $30,000。 學校的教學策略包括按能力分班、自主學習、發現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等,深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協恩小學: 私立全日(

新學校取名為「協恩」—取「兩校協作以見證神恩」之意;而校訓更加說明了校名當中的意義:「協力藉恩,信主愛群」。 估計每年最少1/3至1/2以上的小一生來自協幼,其他來自五湖四海。 估計來自協幼和其他著重學術嘅幼稚園升協中嘅比例高過其他幼稚園。 協小有個別ABC由細到大很小接觸中文,以致其他科目讀得 …

喇沙小學於1957年創校,屬於提倡雙語教學(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的天主教資助男校,於整合排名中排第二。 喇沙小學為學童提供人文及基督教教育,並設有特别為有需要學童而設的支援措施,校內有31%的老師接受過特殊教育培訓。 喇沙小學屬於資助小學,因此會按政府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喇沙書院屬於香港數一數二的band 1名校,作為喇沙小學的直屬中學,其學業表現及課餘活動表現十分突出。 在升中派位中,喇沙書院可以為喇沙小學保留最多85%的學位。

協恩小學: 資料來源

各中學提供的高中科目,不一定是為學生應考文憑試而設。 聖羅撒學校是34校網著名女校,與聖羅撒書院是直屬關係,畢業生多可升讀該中學。 聖羅撒書院是一所位於香港沙田的著名女子英文中學,因此小學亦受同區家長青睞。

如果未被取錄,就於十二月申請「統一派位」,結果於來年六月公布。 全港有大約 540 間小學,當中有 65%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9%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26% 中英並重,雙語教學。 有 25% 的學校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協恩小學 學校辦學宗旨是學校秉承基督捨己為人精神,以「優質教育,平等共享」為宗旨,推行全人教育,注重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方面發展,並積極培養學生關社愛群的精神在學習範疇及全人發展過程中,力臻美善。 學校取名為「協恩」—取「兩校協作以見證神恩」之意;而校訓更加說明了校名當中的意義:「協力藉恩,信主愛群」。 各位同學,我希望你們都能緊記林校長的教誨:「人生最失敗的就是不參與」。

協恩小學: 中學分區名單

辦學宗旨:學校秉承基督精神,推行全人教育,注重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方面發展,並積極培養學生關社愛群的精神及中英兼擅的語文能力。 學校鼓勵學生珍惜及發展天賦潛能,在學習範疇及全人發展過程中,力臻美善。 協恩中學附屬小學創立於1936年,學校的宗教背景是基督教,辦學團體為協恩學校管治委員會,校長是陳素兒女士,校監蔡克昭先生。 協恩中學最早嘅起源可以追溯到 1886 年:當時,英國聖公會傳教士莊思端女士創立咗一間名為飛利女子學校嘅女子漢文學校,目的係為華人基督徒嘅女兒教授基本知識。 學校喺二十世紀初,因為教會要喺校址開辦聖約翰寄宿舍,所以由原址般咸道聖保羅書院遷校至巴丙頓道 4-6 號。 喺 1924 年,飛利女子學校連同喺 1918 年因為汕頭大地震受損而遷入飛利巴丙頓道校舍嘅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一同遷往列堤頓道 2 號,而飛利女校亦喺呢個階段開設中學部。

協恩小學

而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協恩中學跟其他 440 間學校比較:開班數目比 88% 學校多。 每年都會出版一本名為《思齊》的校刊(英文名稱為《Vintage》),由校內一個全由學生擔任的編委會(Editorial Board)負責編輯及設計,並於每年學年尾出版。 另外,編委會每年也負責出版一本名為《Flourish》的小冊子,裡面紀錄了該學年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所奪的獎項和獎學金。 校方大力推動學校的寫作文化,鼓勵同學多寫作,因而該校設有中文和英文校報,每年不定時出版幾份刊物。 中文版的校報名為《聚曦》,而英文版則名為《Gatherine》。 協恩小學在各方面都有傑出表現,為教育事業增添異彩,除了校長的出色領導之外,亦有賴一群熱心支持學校的家長,和勤懇而創意無限的教師。

協恩小學: 【幼稚園面試】協恩幼稚園升協小有優勢 校長:應放手讓孩子嘗試

李與各委員多次與政府洽商後,得到政府送出炮台山道23號之地段作為作為新校校址。 建築費達90餘萬元、建築面積17,400方呎,在1962年的社會是屬於一件非常巨大的工程。 2月10日炮台山道校舍落成啟用,上、下午共開30班,師生逾1,300人;同年9月擴至上、下午共48班,學生2,000餘人。 1860年:「英國海外傳道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 簡稱C.M.S])委派傳教士東來傳教。 由於當時婦女鮮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其中一位傳教士白思德女士於香港島設立了多間以她名字為校名的學校,教授各區婦女。

協小有個別ABC由細到大很小接觸中文,以致其他科目讀得吃力。 協恩小學 小五第二個學期因為數學由8字升上9字令排名升上中上(全級20~30)之後兩次呈分沒有額外功夫都保持中上成績。 如果想了解多啲有關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統一派位等等嘅資訊,可以睇我哋AfterSchool嘅另一篇blog【2020小學派位】用數據睇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統一派位點玩。 以下列出過去數年的派位數據(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布的數字,小一派位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

協恩小學: 學校設施

戶外設施包括一個25公尺泳池、四個多用途運動場、小花園、停車場及草坪。 其他設備有禮堂、飯堂、學生活動中心、學生發展中心、劇院、演講室等30間特別室、30間課室及3層高室內體育館。 協恩中學創立於1936年,學校的宗教背景是基督教,校長是梁少儀女士 (文學碩士),校監是袁海球教授。 2022年:聖公宗小學監理委員會將本校校長梁國強先生接替聖公會田灣始南小學校長郭少嫻女士,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校長羅卓賢先生出任本校校長一職。 1876年:為記念白女士的功績,將曾被燒毀後重建於荷李活道的一所學校命名為白思德紀念學校。 這所學校即是今天聖馬太小學的前身,亦是聖公會第一間小學。

  • 而喺呢個小學「自行分配學位」嘅階段,全港所有官立或資助小學(佔全港大約九成,以下統稱「官津小學」)會各自拎 50% 嘅學位作自行分配,剩低 50% 學額就係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 至於35校網的7間學校中,以女校天神嘉諾撒學校較受注目,有一條龍中學嘉諾撒聖瑪利書院,而黃埔宣道小學、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等都是網內熱門學校。
  • 位於油尖旺區的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屬於直資男女學校,過去曾有平民直資學校的頭銜,只因全年學費為$19,800,與其他學校相比收費深得民心。
  • 受移民潮影響,不少官津小學提早招收插班生,也開放更多插班名額。
  • 協恩中學原本為女子中文中學,然而現在已成為了香港114間英文授課中學(即EMI學校)其中之一。
  • 香港培正小學校舍已經發展完善,如今擁有2座校舍,小一開辦8個班級,教師人數達97人,百分之百擁有教育及學士文憑。
  • 除此之外,協恩受移民潮影響,學校較高學生流失率嘅事件亦都喺新聞上略有提及。

如學生屬非華裔人士,或有意選修法文,則毋須修讀正規中文課程,可改修法文或西班牙語,惟仍需報考GCSE Chinese。 自2012年起,該校設有西班牙文、法文等外語課供中二學生報讀,這種課程在香港傳統名校中屬鳳毛鳞角。 協恩小學 協恩小學 另外,該校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課餘活動,其學生合唱團以及英文話劇社團在香港及國際比賽中屢獲殊榮。

協恩小學: 資助全日(

學校佔地 11,000 平方米,一共有六幢建築物,分別係本部大樓、小禮拜堂、新翼大樓、圖書館、金禧樓以及多用途教學大樓。 2013年:協恩中學7月8日舉行「學校如何面對佔領中環運動」研討會,李鎮洪校長邀請了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廷及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出席。 1996年:由中學、小學及幼稚園合辦的音樂會於1996年7月在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慶祝協恩中學創校60周年。 1936年10月23日,時任香港總督郝德傑為農圃道的新校主持奠基禮。 校舍於翌年5月19日由莫壽增會督主持獻校禮,翌日開幕。

協恩小學

教育局將全港 19 區分成 36 個校網,按子女就讀小學嘅區域,將子女分入唔同嘅校網。 而以下呢個係根據每區而整合成嘅資助及官立小學嘅校網排名,而家長揀呢兩類小學就要參與小學派位機制。 而喺呢個小學「自行分配學位」嘅階段,全港所有官立或資助小學(佔全港大約九成,以下統稱「官津小學」)會各自拎 50% 嘅學位作自行分配,剩低 50% 學額就係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在九龍區的女校中,協恩中學附屬小學(下稱協恩小學)絕對稱得上數一數二,建校近80年,擁有深厚的歷史根基,毗鄰直屬的協恩中學,87%學生可順利升讀協恩中學。 中學名人校友輩出,臨床心理學專家梁若芊、新聞界劉紫鳳、鋼琴家李嘉齡、體壇陳宇寧,演藝界更人才輩出,有佘詩曼、鄧萃雯、樂易玲、陳淑蘭、鄭融等。 傳統單性別名校依然是不少家長的首選,除了由於協恩小學歷史悠久,培育出大批人才,大家有目共睹,而且公開考試成績亦是信心的保證。

協恩小學: 喇沙小學

而未獲學位的小朋友,除了等待6月大抽獎外,亦可申請報讀直資或私立小學。 未來一段日子,小編會繼續報道有關小一的資訊,今篇集結各界口碑、人氣及升中派位成績優異的30所小學,方便家長為子女揀選適合的學校。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Heep Yunn 著重同學嘅英語能力,所以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是一間天主教的直資女校,全年學費大約$55000。

協恩小學

報考人逾2000人,只錄取60人,平均33人爭一個學位,競爭非常激烈。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為香港浸信會聯會於1982年興辦的政府資助小學,校史可追溯自1958年九龍城區的香港浸信會聯會第一小學及1971年慈雲山培愛小學,由1958年迄今,共六十二年。 每年小六同學之升中派位結果,獲派英文中學的同學超過80%。 每年小三及小六全港性系統評估中、英、數三科之成績非常理想。 每年參與校外比賽超過1,000項,結果超過90%同學獲獎。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位於黃竹坑,而佢哋嘅學生一直以品學兼優為名,不論喺數學、創新技科比賽中都屢獲殊榮。

協恩小學: 全港小學 Top 10 Band 1 名校排名

34 校網是橫跨九龍東南部至九龍西,覆蓋何文田、土瓜灣、馬頭角和啟德發展區一帶,是四大校網之一,亦是城中有名的名校網。 千居整理 34 校網的小學排名、各小學的結龍 / 聯繫 / 直屬中學,嚴選區內名牌屋苑,教你選校揀樓策略,方便家長們為升小一的子女鋪路。 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學校查詢。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協恩小學: 九龍城區小學校網排名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屬於31校網,深受區內家長歡迎,往年超收學額就達17人。 協恩小學 19/20學年,有87%學生獲派首三志願中學,包括華仁書院、聖芳濟書院、循道中學、伊利沙伯中學。 天神嘉諾撒學校是少數資助一條龍女小學,隸屬35校網,小六生可直升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是油尖旺區數一數二的女子中學,今年的DSE就誕生一名超級狀元,因此不少父母都希望為女兒報讀小學部,打下良好基礎。

協恩小學: 九龍區熱門小學排名

由於該校為資助學校,免付學費,加上大部分科目以英語授課,是不少家長的首選。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與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都只招收女生,是成立於1925年的百年傳統女校,大部分小六生都能升讀中學部。 小學設有多達28間特別室,包括泳池、文物館、STEM創作空間等等,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空間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