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電廠2024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公投法規定公投通過有兩個條件:同意票需多於不同意票,同意票需超過投票權人口數的四分之一。 先不論這個公投最後會動員到什麼程度,若以上一次(2018年)基隆市長選舉的數字來計算,選舉人數309,428人的四分之一是77,357人,意即只要不到8萬人同意就可以過關。 因為儲油槽與儲氣槽的安全規範不同,儲氣槽與鄰近民宅所需安全距離較長,若直接在既有儲油槽的位置改建儲氣槽,將導致安全距離不足,故評估不可行。

  • 此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不看好赴美設廠,認為製造成本太高,也缺乏相關人才,「昂貴、浪費又白忙一場」。
  • 王耀庭說明,預估這個區域今年尖峰負載將超過580萬瓩,到了2025年將超過600萬瓩。
  •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東移方案海面下,沙地有非常高密度的螺類與寄居蟹存在,這樣的生態可以提供附近魚類等生物很重要的食物來源。

我們有國內外調查新聞、生活、遊戲、消費等資訊,希望提供讀者具有深度、廣度、樂趣及生活、時尚品味的原生新聞。 協和電廠 台電也強調,雖然用電缺口可依靠其他地區輸電通融,但也有輸電的上限,加上北東地區將蓋捷運等建設發展,若只仰賴和平電廠,只要一有狀況,可能就會面臨北東地區大停電。 協和電廠 此外,台電預估至2025年,北東地區包括基隆、南港、汐止等重要商業區,用電量恐超過600萬瓩,但協和及核二將陸續除役,若協和改氣和四接未過,屆時僅剩下和平電廠可供給130萬瓩,仍有470萬瓩的用電缺口。 [NOWnews今日新聞]現年57歲男星董至成,在2020年決定與前妻結束長達21年的婚姻,一度震驚外界。 近日,董至成就難得在節目上談及此事,他說,當年在大陸發展時就必須和製作人們應酬談工作,也喝了很…

協和電廠: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智慧電網專案小組設置要點

除了減少填海造陸的面績,可能可以減少反對意見與環評阻力外,劉源隆說,第2座機組的預計商轉時程已經到2030年了,未來無論是能源政策有什麼變化、或是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增加,可能都用不到這麼多天然氣機組。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兼顧友善環境及海洋生態,台電7日表示,協和計畫為了盡更大努力保護海洋生態,作出重大變更,提出「東移方案」,預定填地興建儲氣槽的區域將東移,力拚2027年第一部機組發電。 協和電廠位於基隆市外木山,現有四部共200萬瓩的燃油機組,將於2024年陸續屆齡除役。

協和電廠

但從林右昌「市長」到林右昌「部長」,都把公投玩弄於股掌之間,說到最後其實最害怕公投的就是他。 針對地方關切的生態議題,台電進一步指出,當年填海造陸興建協和電廠後所設置的人造潛堤,已成為孕育並保護生態的良好人造棲地,是電廠興建可以與環境和諧共存的歷史明證。 本案目前正在環評階段,歷次審查環評委員及各界給予的意見,台電均納入考量,將以「環境友善」、「生態永續」為根本目標,而協和天然氣接收站的規劃,一定秉持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等生態保育策略,持續研擬最能夠兼顧生態保育的開發計畫。 本次會議要求台電需補正資料,包含具體呈現三個填海造地方案對環境的衝擊,以對照表方式呈現各方案對海洋生態資源影響、相關保育對策、環境監測計畫等的差異性,並列明優、缺點。

協和電廠: 資訊圖表

財經名嘴黃世聰分析指出,整篇報導看起來就是套好的招,可能是台積電要用這些內部員工的說法,讓美方知道台積電面臨的困境,他認為台積電赴美,其實是在向美方傳遞訊息,想證明把台積電移到美國是做不到的事。 台電強調,基隆及雙北的東部區域屬於北東電網,供應480萬人用電,其中基隆、南港、汐止及其他北北基重要商業區為北部用電重鎮,預估2025年該區域的尖峰負載將超過600萬瓩。 基隆港每年從十月到來年三月處於東北季風期,風浪很大,尤其是外港地區更加劇烈;再從五月到十月這段時間為颱風期,尤其近年來的氣候變遷,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由熱帶擾動變成颱風,都會使LNG輪因不能在港內避風而駛離不及造成損害,而讓基隆港的安全等級再下降。

  • 在基隆港進入港口處,也就是主航道附近設置LNG接收站,一旦發生任何意外,將使基隆港全面癱瘓,就算只有一些小失誤,也會造成港口封閉的情況,而增加船舶進出港作業困難。
  • 台電計畫在基隆協和電廠外填海造陸,興建第4座天然氣接受站(四接),民間組「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發起「基隆護海公投」,然而內政部2022年12月向基隆市府表示此公投為「非地方自治事項」。
  • 台電說明,協和電廠增氣計畫興建燃氣機組,需解決供氣問題,經評估,興建海管、陸管不可行,永久使用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也有其不得不面對的困境,因此必須興建儲氣槽。
  • 如今台電提出「東移方案」,填海面積進一步縮小為14.5公頃,填方量減為195萬立方公尺,填地方案經過調整,可以完全保留海扇及潛堤區珊瑚。
  • 2022年基隆缺水,這案例正好可解釋協和電廠及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的必要性。
  • 批評環保人士對所有能源都反對,質疑未來大台北地區供電不足,是否有人能承擔?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預估2025年用電成長會達到600萬千瓦,若協和無法如期改建,將出現用電缺口但台電評估未來用電成長,以及北東與北西電網之間有陽明山與淡水河屏障,電網融通受限,如果協和無法如期改建,將有用電缺口。 台電公司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協和是獨立接收站,但有非常重要的電網貢獻度,大家思考的時候,能不能留給能源轉型、留給電源開發一點點立足之地。 民間團體建議台電,加強北東電網跟北西電網的電力融通民間團體建議台電,重新思考協和電廠改建的裝置容量,如果發電量小一點,儲槽小一點,就有機會不要填海造地。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說,加強北東電網跟北西電網的電力融通,應該比蓋四接更重要。 這樣的說法獲得部分環委認同,環委李錫堤就說,過度集中單一接收站所造成的供氣風險較大,「我支持在這裡興建,台電應評估再縮小填海造陸的面積。」環委王雅玢則說,台電應該把生態破壞的狀態以科學數據量化,使用FSRU或其他替代方案對供電的風險也應量化說明清楚。

協和電廠: 立委籲建立口罩回收機制 環保署:先研究可行性「再評估補貼」

去年金融股業績不佳,勢必影響今年的股利,哪些公司有機會多領一些股息? 民視新聞/葉為襄、梁駿樂 台北報導通膨時代,無所不漲,現在又傳出經濟部3月下旬,即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為了彌平台電去年虧損2675億元,電價恐怕要漲3成以上才夠,就有工商界大老認為用電大戶漲電價,幾乎成了事實,不過民生用電能不能凍漲呢? 就有學者持不同看法,認為民生用電佔了2成,繼續凍漲,對其他產業不公平。 受飼料價格上漲、氣候變遷、國際禽流感等因素影響,全世界雞蛋供應鏈減少,國內蛋價更是大漲,民眾這段時間恐怕再也買不到便宜的蛋。 「缺雞、缺蛋」題材發燒,觀察1日早盤股價情形,茂生農經(1240)、卜蜂(1215)開盤後直攻漲停板,K線掛上一根大紅柱;大成(1210)也一度漲逾9%,個股氣勢亮眼。

然而,新提出的東移方案位在協和電廠右側海域,就緊臨基隆港,對基隆港的影響,在這次環評會議中,卻沒有得到充分討論。 改燃氣就需要氣源,台電計畫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將是台灣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俗稱四接。 2018年,最初方案規劃填地29.25公頃,因為對環境有重大衝擊,2019年縮小為18.6公頃,仍被質疑將活埋七萬多株珊瑚。 為了迴避珊瑚,2022年台電提出東移方案,面積再縮小為14.5公頃。

協和電廠: 自由廣場》郭台銘vs.曹興誠

台電也說,協和電廠除役後,且因該地點興建海管、陸管的難度太高,也無法使用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因此只能蓋儲氣槽,計畫以填海造陸的方式東移,該地點已經過調查,可保留海扇及潛堤區珊瑚。 張學文則提到,開發單位提供的海域生態影響資料「語焉不詳」,難以了解各方案差異。 協和電廠 協和電廠 在復育措施方面,則須保證達到「珊瑚資源零淨損失」目標,同時詳細說明具體作法、調查方式、復育期程。

協和電廠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曾文生說,去年11月第一次以次長身分參加協和專案小組審查,當時很多環評委員意見讓他重新去想這件事。 自己也帶台電去原地跑了一遍,一站一站找儲槽如何蓋起來,後來在兩個堤防中間,發現有塊可以填海把儲槽擺進去。

協和電廠: 環保署前抗議 立委與基隆民代盼台電懸崖勒馬

台電無法回答,而經濟部能源局在立法院「能源轉型說清楚」公聽會中也無法回答。 我們當然樂見能源轉型,也支持協和電廠由重油轉為污染較少的燃氣發電、支援供電穩定。 台電表示,協和電廠改建案屬於能源轉型重大建設,目標是為符合 2025 年能源配比目標──再生能源 20%、天然氣 50%、燃煤 30%,且未來核二廠於 2025 年除役後,因應北東電網供電穩定,協和電廠勢必得更新。 搶在環評審查前,台電昨上午舉行記者會說明新的東移方案,並找來海洋學者為保育對策背書。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員宋克義表示,觀測發現,協和電廠潛堤區的珊瑚生長狀況較周邊海域良好,可見這類人造建設可以帶來生態效益,當前海洋生態面臨全球暖化威脅,這次工程或許將成為新的契機。 台電在電源開發方面要做更多的努力,最近討論比較多的台北市松湖變電站,或者是協和電廠更新,都是台電致力穩定供電的部份案例,有些地方因為經濟快速成長,用電量會一直增加,但是這些地區本身沒有電源,所以電力的供應一定會受到電網的限制。

協和電廠

三根大煙囪,五座儲油槽,全台唯一燃燒重油的協和發電廠,與外木山的漁民,相鄰四十多年。 協和電廠 因應能源政策,協和電廠將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這項轉變備受期待,但是必須搭配18.6公頃的填海造陸,興建兩座液化天然氣LNG的儲氣槽,做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讓漁民與關心海洋的人,心理壓力很大。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7日電)協和電廠規劃更新改建第4座天然氣接收站(四接) 環評,今天在環保署進入環評小組第4次初審,遭遇民間團體反彈,會議經過近5個小時,環評委員決議9月30日前補正再審,台電應以量化方式證明此案影響最小。

協和電廠: 自由共和國》陳啟耕/「美寶」的秘辛(上)

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正因為有好幾種替代方案存在,不禁讓人質疑四接案填海造陸的必要性,兩位市議員異口同聲指出,台電與中油的競爭關係,使得雙方都想要有自己的碼頭、自己的接氣站。 日本茨城縣的日立港也是這樣,在港口的港嘴,大阪的堺市也是這樣,夏普(Sharp)的堺工廠就在旁邊。 協和電廠 然後來看橫濱,橫濱是日本最先建天然氣儲槽跟接收站的港口,距離天然氣接收站500公尺就是遊艇碼頭,兩者並無任何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