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4必看攻略!(持續更新)

他建議大家填表時,應一如既往策略,把學校分為3類:第一類最受歡迎,第二類最不受歡迎,餘下是第三類的中游學校。 在乙一填寫了最心儀學校後,乙二應該選取「中游」學校,可以減少跌入最不受歡迎學校的風險。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欲知悉各中學校網內,個別學校的學額數量,可參閱《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與《中學一覽表》。 前者列出全港學生,所有校網均適用的學額,供統一派位填表之甲部使用,後者則列出所屬校網的學額,供填表乙部之用。 若各中學校網之學位分佈不平均,或人口遷徙等原因,導致個別地區出現學位不足,教育局便會從鄰近地區調撥學位。 當中考慮的因素包括各區學位之供求狀況、學校位置和校網之間的交通配套等,而學校所採用的教學語言則不在考慮之列。

在升中統一派位階段,學生能否成功獲派心儀中學,除了講求運氣,亦關乎填表策略,運氣雖然無法預計,但家長可從填表策略下功夫。 正所謂「知己知彼」,家長應先了解自己子女的能力和素質,不要好高騖遠,以務實方式安排選校次序,獲心儀學校取錄的機會亦會大增。 《香港01》向數間熱門英中查詢收表情況,當中港島民生書院今年收到約508份申請表,數量較去年增加約28份;而皇仁書院則收到約550份申請;兩間學校同為約13人爭一個學位。 部分家長會錯誤認為把乙部的頭三志願心儀中學,於甲部的三個志願中重複一次,認為這是多了一次抽獎的機會。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小學名校】聖母無玷聖心學校 沙田 88校網熱門學校

他解釋,部份地區如元朗、沙田、北區及大埔等學額需求增加,該區有學校需要增加中一班應付,若「加班」為英文中學,變相提高全港英中學額。 教育局表示,截止2月底,預計今年約54,900個學生參加升中派位,較去年同期增加1,400人,升幅為2.6%。 根據《香港01》統計,新學年全港18區共有10,132個英中統一派位學額,比去年增加578個。

家長選校時應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特色、收生準則與比重及自行分配學位數目,從而選擇適合子女的學校。 「自行」階段未被取錄的學生將會經統一派位程序獲分配中一學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教育局公布升中派位結果兩個階段的派位結果,將於 2023 年 7 月 11 日一併公布。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自行:自行分配學位

家長需要參閱子女所屬學校網的《中學一覽表》,選擇最多30間中學,並按照選校意願順序填寫在表格內。 統一派位學額中,有10%的學位不受學校網限制,家長應參閱《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選擇最多3間位於任何學校網( 包括子女所屬學校網)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的中學,並按照選校意願順序填寫在表格內。 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及資助中學,可預留不多於30%的中一學位作為自行分配學位,自行取錄學生;而參加派位的直資中學則可預留多於30%的中一學位作為自行分配學位使用。 參加統一派位的學生家長需要在甲部填選最多三間不受校網限制的中學,在乙部填選最多30間受校網限制的中學。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教育局預計,截止2月底,今年約54,900個學生參加升中派位,較去年同期增加1,400人,升幅為2.6%。 根據《香港01》統計,新學年全港18區共有10,132個英中統一派位學額,平均5.4人爭一個。 其中,離島區英中學額競爭最激烈,平均44人爭一席;競爭最小為灣仔區,平均2.5人競逐一學額。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會期望為子女尋找辦學質素最好的學校,尤其是一些名校直資小學如保良局陳守仁小學、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港大同學會小學,往年都有接近6000至7000人遞交申請,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出現160人爭奪一個學額的激烈情況。 由此可見,部分直資學校競爭依然激烈,如父母想為孩子爭取人氣直資學校的取錄名額,亦不能鬆懈,需要做好最佳的面試準備。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自行分配學位」須知

所謂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是指中一新生入學後,須參加全港統一的一個測驗(並非學能測驗),供中學作為新生分班的參考,亦作為教育統籌局對中一新生的能力的參考。 操練試題一直都是整個香港教育制度所為人詬病的地方,中一派位也不例外。 未有學能測驗的時候,香港小學會考(升中試)便決定了學生能否升讀中學(當時並未實施十二年免費普及教育,並非所有學生都可升讀中一),學校及學生便無可避免地操練升中試試題。 實施九年免費普及教育後,作為淘汰試的升中試便不合時宜,但又缺乏一個指標評估學生水平。 當時的教育司署於是設計了一套與平日課程完全無關的學能測驗,希望杜絕學校催谷學生,惟最終卻導致學校轉而向學生操練推理,以應付學能測驗。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的乙部是按小學的所屬校網而定,若家長有意進行跨網派位,便需於3月初之前透過子女就讀小學,向教育局申請跨網派位。 若申請獲批,學生將在獲批的新校網內參加乙部的「統一派位」,否則則會按就讀小學的所屬校網進行。 若學生已獲參加派位中學通知為正取學生或被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國際學校/私立學校取錄並放棄參加統一派位,家長亦須交回《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不過家長毋須選校,只需劃去選校部分、填妥聯絡資料及簽署便可。 若子女納入參加派位的中學的《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名單》,學校會於2022年3月31日通知正取學生家長,而家長亦不需就此作出回應。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年度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教育局不希望中學披露他們過往收生的派位組別比例(如某中學不可披露他們上年度收取了 90% 第一組別和 10% 第二組別的小六學生),因此你很難準確知道各中學的 Banding(派位成績組別)。 不過,坊間流傳一些對各中學的收生組別的估計,我們把它放在這裡,方便家長參考。 請注意,這些都是坊間流傳的大約估計,不要盡信,及請作多方面的驗證。 在甲部,電腦先分配學位給全港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隨機編號較小的學生會先獲分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數據顯示,較多女生能夠被分派至第一派位組別的學校,而較多男生則被分派至第三派位組別的學校(當時已實施三個派位組別的制度)。 這導致很多第一派位組別的男女校變得像女校一樣,男生成為校內的少數分子。 新制度雖然平息了女生家長的不滿,卻又引起男生家長的反對,批評這個安排是逆向的性別歧視,並曾引起「何謂公平」的討論。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統一派位

沙田區成為收生不足的重災區之一,區內有39間官津中學,英中多達14間,如聖公會曾肇添中學、聖母無玷聖心書院、浸信會呂明才中學、沙田官立中學、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不過,由於沙田區英中學額較其他地區多,不少家長跨區湧入,即使學額增加也不能掉以輕心。 以沙田培英中學為例,過去曾一學年收到580份申請表,競爭38個學額,平均約15人爭一學位。

  • 此階段中家長需要填寫《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再按派位組別、選校意願、以及電腦隨機分配的編號來分配學位。
  • 需注意者,學生所屬的校網,為其就讀小學所在之地區,而並非居住地區。
  • 我們根據坊間流傳的統計資料,估計各中學大概會取錄那個派位組別的小六學生。
  • 14校網內共有11間官津小學,其中政府承辦的官立小學僅得一間,其餘皆為資助類型。
  • 中學自行分配學位無「世襲」或「計分」規定(部分學校有「聯繫」分),學校可按各自的辦學理念和特色設定收生準則及比重,自行錄取適合的學生。

如果成績介乎兩組之間,不肯定子女的「派位組別」,就建議採取保守政策。 例如成績介乎第一及第二「派位組別」之間,可以選擇學位較多的 BAND 1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校為第一志願,其他就全部選擇 BAND 2 中學,即使最後屬「第二派位組別」,仍然有機會獲派首三志願。 電腦會先審視「第一派位組別」中所有學童的第一志願,再審視未獲成功分配學童的第二志願,如此類推,直至組別內所有學童都獲派學位後,才會處理「第二派位組別」(「BAND 2」)學童的選擇。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中學「統一派位」重點分析

「結龍」中學原則上會預留不少於15%的中一總學額,供其他小學的學生循自行分配學位或統一派位的途徑申請入讀。 為進行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全港按地方行政區劃分為 18 個學校網,學生所屬校網為其就讀小學所在地區。 簡單來說,升中派位有三個回合,第一回合叫「自行收生階段」,第二回合叫「統一派位甲部」,第三回合叫「統一派位乙部」。 第一回合會派全港學位的 30%,第二回合派 7%,第三回合派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59%。 在第一回合得到學位的學生,不會進入第二、三回合,如此類推,因此競爭人數會隨着回合而遞減,當然,剩下可以派的學位也相應遞減。 除了區內受歡迎學校,如傳統英中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不少學校都面臨收生壓力。

全港18區中,離島區原來並無英中,但該區近年從其他地區借調到英中學額。 新學年離島區獲分25個他區英中學額後,競爭情況屬全港最激烈,平均約46.4人爭一個英中學額。 甲部: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家長可以選填一至三所任何學校網的中學,並依照優先次序填上對應的學校編號。 使用注意:中學本身没有組別之分,這裡顯示的組別,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組別分類只作參考,而且資訊來自多個不同途徑,人云亦云,請用戶小心求證,不要盡信。 中西區於去年統一派位階段的「​​預留給本區總學額」為903個,而下表列出了中西區本區英中的總學額為432個,可看到已經足以讓本區三分之一(約301個)Band 1學生有一個英中學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位分配系統

雖然選擇有這麼多,只要申請人能對於本身所屬的派位組別有了清楚的概念,便可以合理地把範圍縮窄。 小一面試多數都係會問及中英數嘅學科問題,如果申請信提及過小朋友有獨特才能,例如唱歌、跳舞等,都有機會要小朋友即時表演。 在「統一派位」中,第一派位組別(「BAND 1」)的學童會先獲分派學位,組別中又以隨機編號最小的先獲分配。 換言之,在「第一派位組別」中,隨機編號最小的該為申請學童,他的第一志願學校會被最先分配。 不過,各區競爭情況有異,林日豐提醒,家長在選校時應留意,若然該區適齡人口多過中一學額,需要「加班」應付學額需求,反映當區學額競爭激烈,選校時不宜進取。 他又提醒,雖然部份地區「加班」,但增加的學額非必然源自英文中學;若然「加班」是開設兩班英文班及一班中文班的「半英中」,家長可致電學校查詢加開的語言授課班別。

  • Band 1 嘅同學會首先獲派位,由1號同學開始,跟住到2號、3號,如此類推。
  • 東區30間中學中有8間英中,包括兩間名官中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及筲箕灣官立中學。
  • 至於坊間很多中學排名榜,作者試過拿3份不同的出版社的排名榜都大有不同,因此建議家長可作參考之用。
  • 教育局會根據三次小學呈報的學生成績名次(俗稱呈分試,通常是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上、下學期),加上用每所小學過往畢業生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作為調整,給予全港的小六學生一個分數。
  • 呢張就係統一派位嘅申請表樣本,甲部選擇可以填三間位於任何學校網嘅小學,而乙部就可以填三十個所屬校網嘅小學。
  •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今年起,會一如小一自行派位,與統一派位分開公布結果,若小六生獲報讀中學取錄,學生將於下月7日接到中學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