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校長引用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回應,強調新校舍設計旨在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以及鼓勵探索,學生可以從學習過程中體驗及自我發掘。 工程師黃澤恩指,過去曾承接部分千禧學校工程,它們均有標準化的建築圖則,由設計至課室數目均有一定要求,務求盡用空間,一般為「L」形或「U」形。 他續指,隨着時代改變,建校用地及建築經費亦有不同,校舍設計遂與時並進。
- 該校本為半日制小學,後因應政府推行全日制計劃,於零二年改制成一間全日制小學。
- 除了特別的資訊科技設施,喇沙小學也在新校舍增建了室內恆溫泳池。
- 本校為千禧校舍,佔地7,000平方米,特設多間特別室,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教學活動,促進學習效能及成果。
- 再看清楚一點,籃球架位置和球場地下的劃線,完全不是標準那一套。
- 除了保留紙本課本閱讀的教學方法之外,學校也在其他方面體現了對閱讀的重視,例如中文科設有中文圖書課,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加強閱讀技巧。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的嶄新校舍令空間和教學設計完美結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人發展締造機遇。 能夠妥善運用環境資源,建構優質的學習空間,裝備學生迎接未來挑戰,正是21世紀學與教的願景。 甘校長認為,校舍的空間感及綠化設備大增,再加上與社區環境只有欄柵之隔,能夠讓環境與教學相互輝映。 適當地運用環境及空間的課堂設計,不但有助學生理解課題,更可以提升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按照就千禧校舍面世而修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3章,此等中、小學校舍一般面積為6,950及6,200平方米。 至於建設費用方面,每座小學及中學千禧校舍,分別為9,000萬及1億500萬港元(按照2000年12月造價計算);若校舍由房委會代建(至2005年為止,以後所有校舍主要由政府直接出資興建),政府亦需繳付2%的代建費。
千禧校舍平面圖: 空間不足:
就部分小學校舍殘破的問題,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的議員今日與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前往3間火柴盒小學了解情況。 楊潤雄在活動後表示,教育局最快會在5月中旬聯同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和教育界代表舉行三方會議,希望尋找解決方案。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千禧閣位於西灣河筲箕灣道72號(中原樓市片區:西灣河)。 此外,本校冬季校服,要求男同學穿短褲,也是愛的教育的一種具體實踐方式: 適時地為孩子提供體魄的鍛鍊和堅強意志的磨礪,以便將來更能面對和克服社會中式式的挑戰,正是愛的本懷。
香港學位競爭激烈,如想入讀傳統名校,誇張一點說,家長有需要從小朋友出生一刻開始預備。 不過,不少家長不願意見到小朋友在沉重壓力下成長,亦未必喜… 「火柴盒」小學走廊兩旁都是課室,相當「應聲」,不同課室的講課會互相騷擾,校內統測進行聆聽測試時更或會疊聲。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園相簿
自一九九九年開始,我們亦已作出配合學校實施「校本管理」的安排,包括精簡行政程序、在人事、財務,以至課程的設計和推行上,下放更多權責給學校。 簡單來說,「校本管理」的精神就是「權力下放」,使中、小學成為「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主體。 我們認為推行「校本管理」,可以提高學校管理的有效性,讓學校有更大的空間,在運用公帑上有更大的靈活性,從而促使學校發展有本身特色的優質教育,使香港教育界湧現更多各自各精彩的學校。
而位於柴灣的聖米迦勒小學和港大同學會小學就同是按「千禧校舍」設計的全日制小學。 千禧校舍平面圖 相比傳統名校的豪華校園,這些「千禧校舍」的校園也各有特色。 校長鮑陳慧兒表示,打造這樣一個設施完備裝潢考究的教學樓,共花費兩億元。 其中,政府批出了一億六千萬作為學校重建的基金,另加撥四百萬作雜項費用,包括裝修和添置家具等,其餘近四千萬則由學校自行向家長及校友籌款取得。 ),為香港的第三代標準校舍設計,於1990年至2000年間落成。 相對1980年代的標準校舍設計,靈活式校舍具有更大的互換性,以適應香港新市鎮人口結構的改變。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園企劃
走出教學樓,可以看到一個同時包括籃球場和排球場的「綠色」操場,操場周圍佈滿青蔥樹木,是校園綠化的一部分。 操場上的玻璃溫室,擺放著學生們栽種的盆栽,由專人打理。 溫室旁是一個綠化帶,除種著各種不同的灌木和蔬果外,更設有一條穿越草地的林蔭通道。 聖米迦勒新校佔地四千七百平方米,包括教學樓和操場,耗資八千萬建成。
展品包括逾100張歷史圖片及文件、十個學校模型、建築圖則、天台學校的老師聘書,以及曾參與不同校舍設計和建築工程的主要決策人士、在不同類型校舍就讀及執教的師長的訪談內容,把設計概念及教育發展的歷程娓娓道來。 本展覽主要選取各類校舍設計的原型,以及透過個別學校的校舍歷史,以展示學校建築的不斷演進,如何配合香港教育理念的不斷演進──由傳遞知識、課本主導、考試為本的精英教育,轉為以學生為本及互動學習的普及教育。 本集將透過不同中、小學的課室設計,了解建築師如何揉合各種設計與環保元素,提升學習環境,創建快樂而具創造力的校園。 學校內最大的兩個舞台——禮堂與球場,在建築師的巧思下,成為靈活多變、層次豐富的場所,不同的活動都能在這裏進行。 建築師更因應學校需要,構思出既獨特又能代表學校的設計,讓校長、老師與同學對校園更有歸屬感,人與人之間更能連結在一起。
千禧校舍平面圖: 物業地圖
例如他在1961年與何鴻燊等港澳商人,成功投得澳門博彩業的專營權,在1980年創辦賽馬車會,在1988年營運東方公主號公海賭船等,更加上他在晚年致力鼓吹大眾遠離賭博的風氣,都是近代港澳地區人士仍然口語相傳的故事。 而在2021年11月的《校園開放日巡禮》,曾經介紹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葉紀南則是葉漢先生在捐助學校100萬元後,以其父親名字命名。 置身於語文天地,學生擁有無與倫比的語言學習機會,訓練各種語文能力。 語文天地特別配備逾三十張寬敞舒適,可自由組合的桌椅,並設有高質素的投影機,乃進行小組討論的理想特別室。 多媒體學習中心讓學生方便地利用電腦實習,教師可利用室內的兩部投影機及音響設備。
與上一代的1995/98年版靈活式校舍比較,千禧校舍的可用面積較以往有所增加,並且加入了電腦及多媒體教學設施(例如電腦室、獨立的電訊線槽等)。 而在施工方式上,上一代校舍僅有部份採用塔式起重機(俗稱「天秤」)興建,但在興建千禧校舍時則獲大規模採用。 而在極少部分的千禧校舍,更採用了包括預製組件在內的「系統設計」建造法。 當然,芬蘭的成功絕對不會是由單一因素構成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的觀察,主要是有三點的。 第一點是:芬蘭的教育當局十分注重校長的管理水平,每個月都會召開校長會議或者舉辦培訓班。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36間課室)
與上一代的靈活式校舍比較,千禧校舍設計的彈性相對更大,而且更有利於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 聖米迦勒小學原址位於北角炮台山道,是由政府津貼的非全日制小學。 二零零一年底該校獲分配柴灣新廈街新址,零四年九月新校舍落成,學校的上午部遷往新校舍,下午部則留在原校,全校改制為全日制小學。 此融入式教學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瞭解香港傳統文化與建築的同時,更有利於提高教學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具創造性思維。 本校為千禧校舍,佔地7,000平方米,特設多間特別室,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教學活動,促進學習效能及成果。
除了保留紙本課本閱讀的教學方法之外,學校也在其他方面體現了對閱讀的重視,例如中文科設有中文圖書課,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加強閱讀技巧。 中央場為一個小型田徑場,全場200米及設置4條跑道,中間為小型足球場及標準手球場。 學生除可在此進行體育課外,更可在課餘進行田徑隊、足球隊訓練。 圖書館逾3萬本藏書,館內設自助角,設置3部鐳射打印機及2部釘裝機,可免費提供予學生無限列印及自行釘裝筆記。 本校中一至中六級學生均須參與辯論比賽,因此演辯廳可供老師訓練學生的演辯及演說技巧。 演辯廳不只適合中、英文科老師使用,其他科任老師亦會帶領學生到演辯進行個人短講。
千禧校舍平面圖: 教育局:會檢討 但未有時間表
另有圖書館、電腦室、語言學習室、創意科學室、音樂室、視覺藝術課室有蓋操場和多用途空間等。 千禧校舍平面圖 在教學模式方面,學校為低年級學生設較多活動性教學,高年級課程則較為緊湊。 近年亦設立了一系列獎勵計劃,如「校長欣賞大獎」等,以鼓勵在不同方面有所進步的學生。 與靈活式校舍不同,千禧校舍標準將中、小學校舍明確分為兩類,但課室面積劃一為67平方米,較第二代靈活式校舍的大11平方米。
教育局指由2014年計起,花在28間「火柴盒」小學的維修費達4200萬元。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千禧校舍平面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地下大堂是老師每天上班必經之處,師石正是矗立於此處校園外。
千禧校舍平面圖: 泓富產業千禧廣場- 香港北角英皇道663號
當香港一般學校均只是追求學生成績的時候,位於馬鞍山的雨川小學卻全面推動價值教育。 學校多次獲教育局、教育學院及保良局等邀請,與學界分享價值教育工作的經驗。 『從生活中學習、從經歷中領悟』正是保良局雨川小學的課程發展方針。
- 除了注重學生的成績之外,馬循更提供很多體驗和課外活動給予學生。
- 學校是一間六層高有24個標準課室,俗稱「火柴盒」的獨立校舍,位於1968年陸續落成入伙的第一代石蔭邨第一座旁,學校與石蔭邨可算時同期落成,石蔭慈幼小學因校舍結構問題,在1991年搬遷到同邨原中華基督教會基蔭學校的校舍上課。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學校的學生向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送上火柴盒做紀念品,希望政府給予更好的校舍和學習環境。
- 經校董會商議後,決定由李志達紀念學校上午班遷往新校舍,並為紀念李智廣先生夫人曾梅女士,命名為「曾梅千禧學校」。
有關平板電腦更可提供有關全息投影、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的教學及體驗。 為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本校額外調撥資源增設各項綠化設備輔助學生進行科研活動。 魚菜共生系示範怎樣把氮循環的概念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利用研究室內的食用菌生長模擬機,學生可透過調節菇菌種植機的光度、濕度及溫度,研究不同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菇菌的生長速度及產量。
千禧校舍平面圖: 分配後由千禧校舍改用後千禧校舍
如果說學校是社會縮影,學校內的特別室就擔當了社區中文誤康樂設施的角色了。 建築師想方設法把更多的陽光照入圖書館,打破室內和室內的界限;利用一度門,一扇窗把色彩和風情帶入美術室、音樂室;利用大量落地玻璃,將家政室和球場上的人連在一起,互通關心。 按政府早前公布數字,全港尚有28間70年代建成又仍在使用的「火柴盒」校舍,另有100間小學的校舍樓齡30年以上、校園面積少於3,000平方米。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16
原來學校董事會是由五名家長、一名教師、一名學生和數位社會成員組成,由校長擔任秘書。 最後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局每年給予學校一筆經費,學校擁有使用這筆經費的自主權,學校每年要做的,就是要對經費效益進行自我評估,而教育當局則會就學校的自我評估提出建議和意見。 陳日君主教、劉富根神父、黃敏冰校長、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今日是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千禧校舍開幕的好日子,我很高興可以見證到學校踏上新里程。 不少學校會在「千禧校舍」基本要求外加建其他設施,令校舍設施更完備,港大同學會小學便是其中之一。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18間課室)
本港的中、小學設計曾經歷多次轉變,由「天台學校」到「千禧學校」,設計方式可謂天翻地覆。 陽光教育是一個多面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從不同的面向,折射出多采的光華。 在過去的實踐道路上,陽光教育以博雅教育為經,聲情教育為緯,消弭學校間的樊籬,透過愉快有效的教與學,讓愈來愈多的老師和孩子培育品德情意,奠定廣博知識基礎,具備獨立批判性思考能力,邁向創意、豐碩和美好的人生。
千禧校舍平面圖: 內容
除了注重學生的成績之外,馬循更提供很多體驗和課外活動給予學生。 學校特別將生命教育課程獨立成科,各級有主題活動,如學生在校服內放入氣球,保護氣球不破,體會媽媽懷孕的感受;有的蒙上眼睛感受盲人的世界。 學校提供超過100項課外活動,當中羽毛球方面表現突出,曾孕育出不少羽毛球精英,香港羽毛球首席女單球手葉姵延(黑妹)也是馬循校友。 面對訊息萬變的21世紀,學生需要具團隊合作技巧,以掌握分析推理及處理並解決複雜的問題,而學習環境需要著重共享概念,才能夠讓學生得以發揮。 甘校長笑言:「Love and learn what is love」,在校舍內設置開放式的遊戲角,讓學生可以在公共空間中,認識來自不同年級及班別的同學,建立對學校的歸屬感之餘,亦可以從遊戲空間中學習互相協調、尊重和分享。 美國心理學家羅吉斯(Carl Rogers)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強調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培養學生的自主解難能力。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24間課室)
這三年內,透過發出籌款通告、實施捐款銘謝計劃、步行籌款及籌款表演等活動,學校共籌得一百八十四萬元。 宏偉氣派的扇形無柱式大宴會廳位於酒店二樓,可容納460位賓客,並設有高清視頻幕牆及具備12,000流明光度的雷射投影機。 高雅奢華的設計風格和先進視聽設施,使其成為舉辦大型活動的完美之選。 未來教室配備35部最新iPad Pro 平板電腦(安裝有超過80款不同科目提供的教學軟件Apps)、4部高階桌面電腦、互動式投影機、兩部投影機、無線網絡、電子白板、鏡像系統,並安裝立體打印機及掃瞄器。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舍建設標準
政府於八十年代發展出標準的學校設計,對比往昔,新設計較大,設施較好。 其後為了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更出現了兩座校舍共用一座禮堂的「連臂式」學校設計。 因應教育界對校舍設施標準的要求提升,加上以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日漸普及,以往的靈活式校舍已經不足以應付未來需要。 因此,為回應1997年施政報告中改善未來教育基建的政策,教育署及建築署於1997年底,推出了新款的標準校舍設計,名為「2000年設計模式」。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園進化錄
學校非常重視同學的品德發展,旨在培育品學兼優的「雨川人」。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一自理課程、服務學習課程、敬師孝親月、紀律訓練營等,都是以培育「雨川人」的特質為目的。 五、六年級學生正值青春期,不時與家人出現矛盾,學校提成長課及德育課讓他們從中體會家人與老師的愛,從而懂得珍惜及回饋。
本系統以人工方式為珊瑚提供生長所需的陽光、水流及穩定的水質。 透過近距離觀察珊瑚生長及其他海洋生物,可以培養學生對自然生態及保護環境的興趣。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火柴盒學校、標準校舍、千禧校舍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令人不禁聯想到傳統校舍的刻板設計。 你又可有想像過一所小學校舍可以突破傳統校舍的統一化設計,將嶺南風格糅合西方現代化的建築特色,再配以大量綠化空間、三層低密度及落地玻璃設計,而且能夠讓學習模式與環境融合? 教城特意走訪榮獲201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境內優異獎(社區建築)的保良局何壽南小學校舍,與校長甘艷梅女士暢談建構自主學習環境,如何幫助學生盡展所長。 本展覽以1945年起興建的官立、補助和津貼的中、小學校建築,透視香港的教育發展,及這些校舍設計背後之教育理念。
二戰後五十年代初,大量內地移民湧入,本港出生率亦急速上升,政府宣布興建官立小學。 當時的官立小學呈「L」形,設二十四個標準課室,可謂是現代標準校舍的基礎。 五十年代中,政府在石硤尾木屋區大火後大量興建徙置大廈,其後陸續出現位於大廈天台、地下及頂樓學校。 至六十年代初,政府推出公共屋邨,衍生出與屋邨大廈相連的附建學校,其後更發展出獨立於大廈的「火柴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