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潭涌家樂徑2024全攻略!(震驚真相)

先由大美督之起點出發,沿大美督路及汀角路,轉往八仙嶺自然教育徑,此屬攀升之泥路路段,至約3.6公里,轉為下降,之後再經橫七古道下山至新娘潭路近烏蛟騰位置,便到達檢查站位置。 長距離的路線距離約59.8公里,爬升約2,828米。 起點及終點都位於白普理賽馬會青年旅舍,共設有5個檢查點。 北潭涌家樂徑 整條路線結合不同多個不同幅度上山及下山,總爬升屬中上,加在炎熱的天氣舉行,這為一條具一定難度的賽道,故建議參加者要有較充足準備。

北潭涌家樂徑

走大約8分鐘到發記士多, 旁邊就是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的起點了。 我們來到北潭涌的河口, 這裡的河水水位會受潮汐影響上升或下降。 河水的源頭為石屋山, 石屋山南邊山坡的數條水系在這裡形成水潭, 再經此流入海, 因此這裡又名 「北潭涌」。

北潭涌家樂徑: 好去處

另,別忘了「路在口邊」,若問路,一定要多問幾個人。 還是那句,責任在自己,一定要做足資料搜集,出發前亦要告知家人自己行山的地點。 為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大網仔路近北潭涌設有關閘,只有公共交通工具及持許可證的車輛才可進入。 尾段會經過一些荒廢農田,感受昔日的田野風貌,並以鯽魚湖為終點。 北潭涌家樂徑的起點在北潭涌停車場,高大的木牌坊成為一大標誌。 沿著山徑緩緩而上,不時經過數個不同的野餐區、燒烤場等,山徑的兩旁植有齊整的樹木如台灣相思、耳果相思等,矮小的原生灌叢亦長滿路旁。

北潭涌家樂徑

九巴30部純電動單層巴士已經投入服務,預計今年內有52部純電動雙層巴士可投入運作。 有人選擇於附近的燒烤場享受燒烤之樂,也有人回到西貢市,嘆杯香濃的咖啡,晚上吃頓豐富的海鮮餐。 喜愛攝影的話,西貢市販賣海鮮的小艇或泊滿遊艇的避風塘都是拍攝的好題材,可當成是「上窰家樂徑」的額外獎賞。 附近有鯽魚湖村、北潭涌家樂徑、龍坑、燒烤場地,沿麥理浩徑第一段前往萬宜水庫東壩。

北潭涌家樂徑: 香港

主要看點為各種植物和小昆蟲,這裡植物多樣性非常高。 山徑的尾段還會途經昔日客家村民居住的村屋和荒廢了的農田果園。 然後接著約1公里長的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則較具觀賞價值, 有潮澗帶、紅樹林、客家村落可供欣賞。 繼續前行第二段,經浪茄、西灣山至西灣亭,需時大約 2 北潭涌家樂徑 小時,然後乘私人小巴29R返回西貢。 麥理浩徑於1979年啟用,全長100公里,分十段。 起點位於新娘潭路降下坳,而終點則位於白普理賽馬會青年旅舍。

此外,九巴有30部純電動單層巴士已經投入服務,為市民提供零排放、寧靜的乘搭體驗。 九巴首部純電動雙層巴士亦已運抵,預計今年內有52部純電動雙層巴士可投入運作,目標於2027年增至500輛電動巴士,帶領本港公共運輸業邁向綠色新時代。 西貢郊野公園入口設有小吃亭,記得補給足夠的飲品和小吃。 由北潭涌起步,沿著大網仔路往東行,轉左進入北潭路,然後繼續前進,左邊將出現北潭涌家樂徑的入口。 西貢郊野公園環山疊翠,景致迷人,但鮮有人知道當中的隱秘的地道美食,如豆腐花及客家傳統菜式 (如茶粿、燜豬肉)等等。 此外,九巴指,其工程師團隊早於6年前開始自行研發太陽能裝置,現已發展出第三代太陽能薄膜,正持續為現役車隊加裝太陽能裝置,目標今年內裝備2000部巴士,佔一半車隊。

北潭涌家樂徑: 查看

伯伯提議我們去嶂上,行約一個多小時便到馬路可以乘車離開,所以當刻我們沒有選擇走回頭路。 誰不知走了個多小時至嶂上,原來還要向北潭凹多走個幾小時。 北潭涌家樂徑 多走路不要緊,但烈日當空,向嶂上走已花了不少力氣,加上水和食物也所剩無幾,還要曝曬兼要連續落大石級才到北潭凹乘巴士離開。 看到迎頭而來位位裝備也超強的行山者時更驚,這可能是訓練的路段吧。 當刻還在擔心,不知我們還要走多久,不知能否撐得住。 在停車場,四號和五號燒烤場,以及傷健樂園,都可發現楓紅。

  • 西貢行山路線「家樂徑」與「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相連,起點設於自然教育徑終站的「上窰」。
  • 先由大美督之起點出發,沿大美督路及汀角路,轉往八仙嶺自然教育徑,此屬攀升之泥路路段,至約3.6公里,轉為下降,之後再經橫七古道下山至新娘潭路近烏蛟騰位置,便到達檢查站位置。
  • 直至走到小碼頭那邊,視野才逐漸開揚,能夠窺探滘西洲一角,如能碰上好天氣,景色應該不錯。
  • 大 灘 海 峽 風 光 如 畫 , 塔 門 就 在 東 北 面 的 對 岸 , 而 東 南 方 對 岸 尖 峭 陡 峻 的 山 峰 , 便 是 位 於 西 貢 東 郊 野 公 園 的 蚺 蛇 尖 。
  • 起點位於新娘潭路降下坳,而終點則位於白普理賽馬會青年旅舍。
  • 北潭凹站下車,往土瓜坪方向走,大概半小時後,到達土瓜坪村。

難度:★☆☆☆☆ 時間:1.5 hours 路線:蘇屋巴士總站➢入口➢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蘇屋 簡介:鷹巢山相當接近巿區,係當區既晨運徑一 樣,容易前往,日落時份可以欣賞咸蛋黃一樣既夕陽。 難度:★★☆☆☆ 時間:4 hours 路線:水浪窩➢榕樹澳 ➢深涌 ➢白沙澳➢海下路 簡介:深涌、榕樹澳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大部份路段沿海邊而行,優美寧靜得黎又易於前往,係條唔錯既休閒路線。 家樂徑長度由1公里至3.5公里不等,坡度平緩,無論幼童或老人皆可在半小時至2小時內行畢全程,建議從未試過行山的狗狗,可以先挑戰家樂徑。 如果寵主對行山亦不是太熟悉,最好就請專業行山人士帶隊,安全至上。 北潭涌親子行山|北潭涌家樂徑全長1.4公里,是一條合家歡路線主要為林蔭小徑, 平坦易行, 途徑兩個燒烤場地,交通方便也有停車場泊車。

北潭涌家樂徑: 衛奕信徑

離開新娘潭的檢查站,沿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便會經過比賽的最後一後爬坡,之後便會接回比賽最初的路段。 鳳凰徑(簡稱鳳徑)環繞大嶼山南部,起訖點均在梅窩碼頭,全長70公里,共分12段,標距柱以字母L為首(L代表Lantau Trail,即鳳凰徑),序號由L001順次增至L139。 標距柱是特別設於郊遊徑上以輔助郊遊人士作定位之用的柱子,其絕大部分由漁護署設立。 標距柱設計一般為一根約1米高的金屬柱或石柱頂部附以一塊向前傾的長方形平面,平面之上釘上一塊繪有所在郊遊徑圖案、編號及所在位置6位座標的金屬銘牌(亦有部分直接將銘牌釘於石坡或建築外牆上)。 郊遊人士如在郊遊徑上遇到突發事故,可循路找到就近之標距柱向救援人員說明其位置,以協助定位和搜索。 標距柱之間一般相距約500米(昂坪360救援徑除外)。

  • )位於新界東部,是西貢郊野公園的中轉站和就近馬鞍山市區的郊遊遠足之地,亦是麥理浩徑的起點,而大網仔路可沿迴旋處直達馬鞍山、九龍和香港島。
  • 原本是私人水塘的香港仔下水塘被香港政府買下後,改建為公用水塘,更被列為法定古蹟。
  • 上窰郊遊徑不是熱門的遠足徑,到訪的遊人寥寥可數,環境清幽宜人。
  • 多走路不要緊,但烈日當空,向嶂上走已花了不少力氣,加上水和食物也所剩無幾,還要曝曬兼要連續落大石級才到北潭凹乘巴士離開。

九巴於周日(26日)舉辦免費乘車日,市民當天可無限次免費乘搭來往鑽石山站至黃石碼頭的96R線,到西貢郊外感受綠色大自然。 太陽能主題巴士(車牌號碼:VG6020)將於3月26日(星期日)當天行駛路線96R [鑽石山站 ⇌ 黃石碼頭],市民乘搭上述指定巴士後毋須繳付車資,便可享受舒適的巴士服務,無限次上落車。 全港市民當日可無限次免費乘搭行走路線96R [鑽石山站 ⇌ 黃石碼頭] 的太陽能主題巴士(車牌號碼:VG6020);當日96R所有班次都會安排由太陽能巴士行駛,讓乘客體驗綠色運輸,到西貢郊外暢玩,呼吸清新空氣。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致力拓展環保車隊,近年自行研發於巴士車頂安裝太陽能裝置,有效減低耗油量,並持續為現役巴士安裝,以及將太陽能裝置列為新購置巴士的標準裝置,為香港實現碳中和作出貢獻。 九巴訂下目標,今年內增至二千部巴士,即一半車隊配備太陽能裝置。 為分享「太陽能巴士」減碳節能的成果,九巴特意設計主題巴士,於3月26日(星期日)舉辦免費乘車日,讓乘客到郊外感受綠色大自然。

北潭涌家樂徑: 黃石家樂徑交通資料

下山路輕鬆好走,走至金山家樂徑更有機會近距離見到㺅子。 行山者可以到其中一個礦洞參觀,不過基於安全理由,大家切忌走入洞中。 郊遊徑途中行經馬鞍山郊野公園,往山上走至昂坪高原,係香港少有嘅高山平原,可以眺望西貢海嘅壯麗景色。 交通:從港鐵馬鞍山線恆安站,沿馬鞍山村往上走30分鐘,到馬鞍山燒烤場旁的郊遊徑入口;又或者乘NR84村巴於馬鞍山郊野公園車站下車,步行至馬鞍山燒烤場。 由北潭涌起步走至浪茄沙灘,呢段程係麥理浩徑第一段路,由於大部分山路平坦,所以適合行山新手或者一家大細。 沿住西貢萬宜路走,途經萬宜水庫、六角形岩柱、海蝕洞同破邊洲等萬宜地質步道嘅獨特自然景點。

北潭涌家樂徑

其 中 白 沙 澳 村 更 是 西 貢 西 郊 野 公 園 內 保 存 得 最 好 的 一 條 古 舊 村 落 , 村 內 仍 保 留 着 舊 有 建 築 物 的 特 色 , 浮 雕 壁 畫 、 古 老 門 框 仍 然 可 見 。 從香港仔郊野公園出發行至下水塘東岸,就係教育徑嘅起點。 沿途可欣賞香港仔全景,亦設有香港仔樹木研習徑,又有機會見到麻鷹、畫眉、穿山甲和松鼠等小動物,行完見肚餓仲可以順便喺園內享受燒烤樂。 西貢行山路線「家樂徑」與「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相連,起點設於自然教育徑終站的「上窰」。 遊人可在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後,南行約200米,左轉緩緩上山。

北潭涌家樂徑: 西貢

香港電台在2006年派出攝製隊潛入水底拍攝,並製作成《獅子山下》,網上收看可按這裡。 第十段:過了M174及大欖涌水塘紀念碑後,將不再經大欖涌水塘塘畔的小路,而改為繼續沿馬路前行,於一岔口左轉,經過伯公坳後,進入山路大約向西南方走,然後接上通往黃泥墩水塘的車路,下行至M186左右,接回舊路。 北潭凹站下車,往土瓜坪方向走,大概半小時後,到達土瓜坪村。

北潭涌家樂徑

古道為昔日連接鄉村間或墟市間的要道,由附近鄉民人手開發而成,古道多以石塊鋪設穿梭於林中接通兩地。 經過多年城市發展和變遷,昔日的古道部分已融合為各熱門郊遊路徑或道路的一部份,部分人跡罕至的古道則已漸漸湮没於山林中。 古道分岔處亦間中可見由昔日鄉民所立,簡單刻上左右方目的地的石碑,稱為「問路石/指路石」。 昂坪360救援徑為香港唯一設有標距柱但不設兩位郊遊徑編號的郊遊徑。 由於此郊遊徑由私人機構(昂坪360)興建及維護,雖然設有以字母C為首的標距柱,但不設郊遊徑編號,標距柱序號由C01順次增至C30。 保良局賽馬會北潭涌度假營,前稱保良局北潭涌渡假營,為香港保良局轄下機構,由香港政府撥地,於1979年4月正式啟用,旨在提供非牟利康體服務予廣大市民。

北潭涌家樂徑: aminoVITAL CAM2 香港山路錦標賽2023 路線攻略

當時大網仔路的封閉道路範圍涵蓋大網仔巴士總站以東區域,至1981年9月21日才把管制站後遷至北潭涌巴士總站外的現址,而北潭涌巴士總站亦於同日啟用,惟以此為總站的路線均只於周末及公眾假期服務。 九巴表示,96R是假日郊遊路線,途經西貢多條行山徑的入口,包括由西貢北潭凹起步、經土瓜坪往黃石碼頭的初步路線,或走主要為林蔭山徑的北潭涌家樂徑,順道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及灰窰古蹟等。 乘客亦可到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到鹽田梓一日遊,到訪香港的產鹽田地,或到西貢市中心一日遊,沿充滿漁港風味的西貢碼頭海旁漫步和看日落等。 由鑽石山搭乘96R巴士前往黃石碼頭,由西貢市中心搭乘94巴士前往黃石碼頭,或由港島東搭乘698R號,都會經過這個北潭涌的巴士總站,這裡每逢假日,既有前往宿營的人群,亦有眾多郊遊及行山人士,好不熱鬧。 前往麥理浩徑,可以在此站的下一個站落車,因為距離起點更近。 「北潭郊遊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為昔日的鄉村古道,平坦易走,適合一家大小同遊。

郊遊徑初段以石級登山,約走半小時就會到達291米高的圓頂大嶺峒,海景一覽無遺。 北潭涌家樂徑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沿河而建,全程輕鬆易走,走到終點可到上窰民俗文物館參觀,欣賞昔日上窰村的歷史,包括已被列為法定古蹟的上窰村及灰窰。 由於上窰村地勢沿河,昔日碼頭同樣是具有歷史價值的景點。 如果想趁假期到郊外走走,以下為大家推介全港6條一星難度的行山路線,風景怡人之餘,全程非常輕鬆易行,適合新手或親子同遊,沿途欣賞美景。

北潭涌家樂徑: 西貢行山|北潭涌家樂徑啱一家大細!短程多林蔭感受昔日田野風貌

菠蘿壩是從前由客家村民為防止水土流失而興建的人造堤壩,後來變成香港主要的植林區,可以欣賞不少壯麗的林木景色,包括岸邊的細葉榕、台灣相思、紅膠木等。 元荃古道郊遊徑係昔日居民來往元朗同荃灣兩地嘅必經之路,沿途可見荃灣同青衣嘅全景,登上石龍拱後,可飽覽青青馬大橋同汀九橋嘅景色。 不過,全程不時有斜路,部分山路凹凸不平,而且需時較長,適合有一定行山經驗嘅人。 交通:從朗屏或元朗西鐵站,乘搭港鐵巴士K66到大棠山道口,或於元朗紅棉圍小巴總站乘搭公共小巴元朗至大棠線。

北潭涌家樂徑: 香港仔自然教育徑

薄扶林家樂徑全程只有3.5公里,山路平坦易走,係適合一家大細嘅行山路徑。 沿途經有「香江第一古塘」之稱嘅薄扶林水塘區,景色怡人,又可欣賞到各種植物同雀鳥。 交通:香港仔交通四通八達,可乘搭城巴7、70、71、72、76或70M號,過海隧道巴士107、170或970X,或專線小巴4C、5、35M、52或58號。 行山前一定要多看幾個網站,了解路線資料、難度與長度,要有足夠裝備。

北潭涌家樂徑: 北潭涌家樂徑

自停車場側起步,先登上小山丘,然後再進入蔥蘢幽谷。 穿越山谷後,可在小山坡上舉目展望,附近的翠綠山嶺和樹林盡入眼簾。 「家樂徑」末段經過三數村屋和果園,再越過一小石橋,便到終點所在的北潭路。 北潭涌家樂徑簡單易行,沿路樹蔭充足,中途會經過數個燒烤場可以休息野餐,起點終點又有士多,配套非常完善,是親子郊遊入門的不俗選擇。 從新娘潭路降下坳燒烤場位置出發,左轉入烏蛟騰郊遊徑,需登上一座小山,之後下降往新屋村,經小徑便到達新娘潭檢查站。

96R是假日郊遊路線,途經西貢多條行山徑的入口,包括由西貢北潭凹起步,經土瓜坪往黃石碼頭的初步路線;或走上主要為林蔭山徑的北潭涌家樂徑,順道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及灰窰古蹟。 西貢北潭涌及黃石碼頭等都設燒烤場,市民可享家庭樂或親友會,一同在春風下燒烤。 為推廣減碳太陽能巴士,九巴於3月26日舉辦行駛路線96R的指定主題巴士免費乘車日。 該路線由鑽石山出發,途經彩虹、牛池灣,市民可於活動當日,乘搭上述指定巴士後毋須繳付車資,暢遊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西貢。 九巴會預留車務資源及加派外勤人員,並會在車頭位置提示乘客享受免費乘車體驗。

北潭涌家樂徑: 樹木研習徑

踏足西貢郊野公園必經之路的北潭涌,是這條家樂徑的起點,舒適易行,設施齊備,使這裡成為對初嘗郊遊樂的不二之選。 從衛奕信徑尾段出發,下七木橋後山路,經橫七古道下山至新娘潭路,橫過馬路,便到達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的檢查站位置。 離開鶴營地 的檢查站,沿路往衛奕信徑9段方向,依鶴藪水塘家樂徑前行,再沿往張屋方向,經張屋後,前行一小段,這段相對平坦,之後右轉上山,登上九龍坑山,這距離不算太長,但上升轉為較急速。

北潭涌家樂徑: 九巴為6安老院舍打造「愛心巴士站牌」 盼助認知障礙症長者治療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樂行網站和Google Maps就為我們提供相當有用的資料。 通 往 榕 樹 澳 的 一 段 漫 長 且 陡 斜 的 石 級 路 , 被 人 稱 為 「 天 梯 」 , 極 具 挑 戰 性 。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走過復興橋後,沿大網仔路步行 20 分鐘便可抵達北潭涌巴士站,然後乘 94 號巴士返回西貢市。 秋、冬季節,大網仔兩旁的樹木都會換上了秋裝,同樣是不容錯過的自然景色。 特色:大坑墩停車場旁邊的大坑墩公園內設有燒烤場、小食亭等休閒設施。

北潭涌家樂徑: 路線數目

途中某處,與植物爭妍鬥麗的竟然不是遊人,而是兩台跑車。 若樹苗派畢,市民仍可參加當日的遠足活動,由集合地點徒步往植樹地點,路程約20至45分鐘。 期間漁護署職員和義工會向市民介紹有關樹苗的知識,並推廣「行山有道」遠足禮儀守則,促進參加者對自然護理的認識。 北潭涌家樂徑 喺每年9月開始,行山比賽高鋒期,朝早九點去到都未必搵到位。 參加者於伯公坳起步,步行約45分鐘上山,登上位於鳳凰山下約海拔500米高的植樹場地,可沿途欣賞望東灣及長沙優美景色,俯瞰東涌新巿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