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自提試算12大好處2024!(震驚真相)

這名網友在Dcard上,以「大家建議自提6%嗎」為題發文,提到她的薪水約5萬元,入職時有勾自提6%,不過領薪的時候,因為還被扣勞健保等費用,所以每月實領只剩下4萬多元。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大家不自提的前三大原因之一是希望可以自己選標的,績效可以比政府操盤更好,另外,投入進去之後就要60歲才能提出來,的確要好好考慮。 這邊就來跟大家分享勞退基金績效是怎樣,自提的優缺點,還有,自提或是不自提,各有哪些道理。 退休領近3百萬、每月還有2萬勞退,卻仍擔心「不夠用」! 很簡單,只要你知道你要繳的所得稅稅率是幾 勞退自提試算 % 就可以算出來囉。

勞退自提試算

根據勞基法規定,雇主需每月提繳勞工工資的6%作為勞工退休金,這筆錢會存入勞工的退休金個人專戶裡,等勞工年滿60歲即可請領。 勞退自提有2大好處,除了可以強迫自己提早為退休多做準備,對於不擅投資的人來說也是一種定存唷! 陳志愷說,綜合評估下來,中低所得者〈所得級距低於20%〉自提6%,整體的省稅效果最高,因為除了每月自提的金額,可從當年度綜所稅總額中扣除,達到減稅的效果之外,到了請領退休金時,基本上都可以達到免稅的門檻。 勞退自提試算 若是選擇一次領取退休金,一次領取的金額落在「18萬元乘上服務年資」以下的話,該所得免稅。 換言之,一次領取退休金的免稅額,為18萬元乘上服務年資所得的金額。 如今勞工也可以前往「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目前的退休金提撥狀況,等到60歲時也可以直接在e化服務系統裡進行退休金試算與給付的線上申請。

勞退自提試算: 不同階段 退休理財規劃大不同

一位平凡無奇的上班族,俗稱的小資族,同時也是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的站長。 興趣是分享理財、投資文章,相信透過長期指數化分散式投資,不需要選股、不需要猜測漲跌的方式,即使是小資族,也能贏回最美麗的人生。 如前所述,勞退自提能夠享有節稅的優惠,勞工自願提繳的1%至6%將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

勞退自提試算

明年起,每僱用一位基本工資月薪勞工,雇主勞就保費用每月支出金額將增加101元、健保部分將增加62元、勞退提繳則增加75元(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 因為雇主負擔保險費用計算上較為複雜,小編已經算好雇主負擔保險費用、提繳勞退金額對照表供大家對照。 勞退自提試算 勞退自提的全名為「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依照《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規定,「勞工得在其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提繳退休金。」究竟這筆金額是多少錢呢? 很簡單,只要用勞工保險局提供的「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從中找到自己薪資級距的月提繳工資,再用該工資計算即可。 例如小王每個月薪水為3萬元,則他的月提繳工資為3萬300元,因此每月的提繳金額為1,818元(=3萬300元×6%)。

勞退自提試算: 所得稅 節稅:自提勞工退休金

本網站服務僅供貸款資訊比較,不提供代辦服務,也不收取費用。 勞退自提的省稅效果,除了可利用「遞延稅負」來減低當年度稅額,退休後還將有第二層省稅效果,由於退休後適用的的所得級距,通常比工作時的所得級距來得低,可創造減稅空間。 新高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何政家表示,勞委會推動的勞退新制反而對穩定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勞工不利,依其試算,約要提繳12%至15%退休金才會與勞退舊制相仿,呼籲應提高新制提繳比率。

勞退自提試算

所以一般人比較相關的就是「薪資所得」跟「機會中獎贈與」這兩大部份。 假設該位勞工加上年終的全年薪資所得為70萬元,依據財政部稅賦署公告,70萬元在扣除免稅額(9.2萬元)、標準扣除額(單身者12.4萬元)、薪資所得扣除額(20.7萬)等項目後,套用「所得稅適用稅率」,可知該位勞工的所得淨額屬於第一級,所得稅率為5%。 上述的範例,小花預計65歲退休,可以看到如果在退休後選擇月領的方式,大約每月可以提領4萬6,848元,如果選擇一次性提領的話,則大約可以領出593萬3,203元。 年金領為2擇1選較優者,因此勞保每月可以領2萬6,727元;若以一次請領老年給付進行試算為$200萬5,000元。 通常擁有高額退休金者,分期領稅負較低,因其可享有的節稅空間較大,不過,KPMG稅務投資部執業會計師陳志愷建議,民眾還是要分別做試算,了解一次領和月領的稅負差異後,再決定會比較妥當。

勞退自提試算: Tags: 退休金 勞退新制 6% 自提 勞保 年化報酬率

(1.) 若以每月領來計算(工作需滿15年),每月可領7660元 (2.) 若以一次請領老年給付進行試算為1,482,071元。 老年年金給付(依下列兩式由勞保局擇優給付): 1) 平均月投保薪資×年資×0.775%+3,000元。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規定,自願提繳之退休金,不列入年度薪資所得課稅。』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自願提繳退休金,每個月最多有6%的薪資不會被政府課稅。

  • 沒關係,這些都已經有電腦包辦啦,只要登入國稅局報稅系統,他們會自動一一帶入相關的資料,讓你不費吹灰之力就可完成報稅。
  •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規定,自願提繳之退休金,不列入年度薪資所得課稅。』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自願提繳退休金,每個月最多有6%的薪資不會被政府課稅。
  • 投資人於獲配息時,宜一併注意基金淨值之變動,經理公司備有近12個月內由本金支付配息之相關資料於經理公司官網供查詢。
  • 勞退自提的優點是可以享有儲蓄、節稅、保證收益的好處。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29條規定,勞工依該條例請領之一次退休金或月退休金,得檢具證明文件,存入於金融機構所開立之專戶。 該專戶內之存款,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 雖然自提的部分可以免扣所得稅,但新制退休金的報酬率真的低的很可笑,18年的年化報酬率是2.88%;純純還特別算了兩次,想說我是不是算錯(2.88%為勞保新制開辦就單筆投入,到2022年底的年化報酬率)。 「您以前在外商工作,那到了這年紀也是主管級,收入肯定不錯,退休金也是領個幾百萬,怎麼會不夠,大哥您太謙虛了。」我覺得這應該是大家的疑問,畢竟如果每個月還有勞退什麼的,應該是夠用才對。 而福利較好的公司,公司投保的金額甚至會高於員工薪水,這代表公司負擔額增加,也就是人事成本增加,但對員工是多分保障。 (1~15年)x2基數+(16年~)x1基數≦45基數本金+每年收益給付方式依年資給付一次給付或月領資遣費每滿1年給與1個基數每滿1年給與0.5個基數特色1.

勞退自提試算: 月薪4.7萬、工作30年,一張表試算「勞退自提幾%最划算」?一個小動作,讓退休金變2倍

新制提繳年資未滿15年者,請領一次退休金;新制提繳年資滿15年以上者,可選擇請領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 ,且只要利用自然人憑證上網查詢,或是向勞保局委託的金融機構,像是土地銀行、玉山銀行等申請發給「勞動保障卡」,即可利用ATM查詢最近6筆明細資料,內容包括雇主提繳金額、個人提繳金額、收益分配金額、累計提繳金額及累計運用收益金額等,很方便。 因為勞工退休金的法規內明定,最少的收益是2年期的定存利率,如果投資有賺錢的話每年還可以拿到更多的收益,賠錢的話最少都有2年期定存收益的保證。

勞退自提試算

【勞保投保薪資等級表】配合明年度基本工資調漲,新修正的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第1級24,000元移到部分工時等級,原本第2級25,200遞移為第1級,其餘的等級則依序遞移,縮減為14級。 了解到自己幾歲可以領到「全額年金」之後,也可以了解一下「減給老年年金給付」,也就是勞工可以提前在法定退休年齡到達前,就開始申請年金,只是每提前1年會被減給4%,最多可以提前5年、會被減給20%,也就是會被打八折。 本網站所載的資料為個人研究之心得,並不構成投資的意見或建議。 投資人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您應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及經驗、風險承受能力及理解相關金融產品的性質和風險的能力。

勞退自提試算: 勞退新制如何運作? 累積的資金又受什麼影響?

依照上述的退休金試算,每月可領回26,446,或是一次領回2,845,571,285萬的退休金對您來說夠嗎? 勞工退休金(簡稱勞退),是「勞基法」規定雇主需保障勞工退休時可獲得一筆退休金,勞退新制是以「個人退休金專戶」為主的制度,雇主為勞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其每月工資6%的勞工退休金,而勞工個人可自願另提繳退休金。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1) 給付金額=平均月投保薪資×給付月數。 (「平均月投保薪資」按退保前3年之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 已年滿60歲的勞工,建議先透過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或至勞保局各地辦事處,試算一次退休金或月退休金的金額,再提出申請退休金,以保障自身權益。 銀葵爺爺年輕時工作加入勞工保險,持續累積勞保年資,等到退休且符合請領條件時,就能向勞保局申請勞保老年給付。

勞退自提試算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從新制勞退成立到現在,平均的年化收益報酬約在3~4%左右,遠大於2年期的定存利率。 薪水越高的人,非常非常建議要利用自提來替自己 節稅 ,雖然薪水比較少的人節稅的金額比較無感,但隨著你的薪水成長,想必你也會越來越有感覺。 加上這自提的6%,也不單只是換一個帳戶睡覺,而是由政府幫大家將這筆自提退休金拿去投資。 若每月自提6%,等於一個月自行提撥9000元進勞退專戶;那麼,一年勞退自提的免稅額度,可達最高上限的10.8萬元(9000元 x 12個月)。

勞退自提試算: 使用上表4點提醒

94年7月1日勞工退休金條例(勞退新制)施行後,雇主應為適用該條例退休金制度之勞工按月提繳退休金,儲存於勞保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或選擇為勞工投保年金保險,雇主負擔提繳之退休金,不得低於勞工每月工資6%。 另勞工得在其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提繳退休金,並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此專戶所有權屬於勞工。 除了政府規劃的勞工保險以及勞工退休金以外,讀者也可以透過投資幫自己累積退休金,勞退基金的年化報酬率目前為3.09%,但如果使用每年只要10分鐘的指數化投資方法,以過去台灣市場或是全球市場的平均報酬來看有高達6%-7%的年化報酬率,不失為另一種選擇。 《遠見》連續多年民調追蹤,發現「不夠有錢、手上資產不夠多」是勞工不願意自提的首要因素,其次為「不知道可以自願提撥」。

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雇主需每月需提繳勞工工資的6%作為勞工退休金,而勞工於就職期間也可每月提提繳不超過6%的工資提放於退休金個人專戶。 此個人專戶所有權屬於勞工,當勞工符合退休金的請領條件後,將可結算此專戶中累積的本金、收益,計算出可以領取的退休金金額。 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內之金額,其所有權屬於勞工,雇主不得查詢員工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金額。 勞退自提試算 基於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範,並保護勞工隱私權,勞工本人可透過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或以勞動保障卡及郵政金融卡至發卡銀行(郵局)ATM、或親至勞保局各地辦事處臨櫃查詢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資料。 每位勞工朋友都有一個勞退個人專屬帳戶,裡面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由雇主出資。 政府法令規定,小明的雇主每個月必須提供6%的月薪薪資到小明的勞退個人專屬帳戶,這是一種由雇主每個月幫勞工朋友累積退休金的方式。

勞退自提試算: 郭台銘訪美發言曝光! 「台灣領袖要以德服人」

再以月薪15萬元來計算,年所得為180萬元,所得稅繳納級距為20%;那麼,上述勞退自提額度的10.8萬元,將能為小月在該繳稅年度省下2.16萬元稅金。 小明採用勞退自提6%加上雇主的6%,每個月將有5640元進入到勞退個人帳戶,搭配目前勞退收益率3.09%,他在60歲的時候將可以領到 元,只要將累積金額 元以及60歲分別填入表格試算,就可以得到月退金的答案。 接下來,讓我們做個簡單試算比較,如果以目前最低的二年期定存收益率0.7858%至基金委外績效4%的變化,小明可以從勞退新制獲得多少退休金。 然而,一般的勞工退休金來源其實可分為勞工保險金(勞保)以及勞工新制退休金(勞退新制)的兩大區塊,儘管勞保有破產的疑慮,但「 勞退自提試算 勞退新制」可就完全沒有這種困擾,詳細的差異可在先前的文章「勞保勞退有什麼不一樣」得知。

  • 根據勞基法規定,雇主需每月提繳勞工工資的6%作為勞工退休金,這筆錢會存入勞工的退休金個人專戶裡,等勞工年滿60歲即可請領。
  • 如今勞工也可以前往「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目前的退休金提撥狀況,等到60歲時也可以直接在e化服務系統裡進行退休金試算與給付的線上申請。
  • Meta等大型社交平台透過新聞內容獲取大量廣告利益,因而引發媒體要求分潤的聲音出現,近期在與數位部的第二輪對話中,…
  • 年金領為2擇1選較優者,因此勞保每月可以領2萬6,727元;若以一次請領老年給付進行試算為$200萬5,000元。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股市操作不易,一般散戶若是跟風投資,很可能出現追高殺低、猜頭摸底的情況,最後慘遭套牢虧損。 有網友好奇「散戶的習慣是什麼?」對此,其他人則直言「高買低賣」才是標準「韭菜」散戶做法。 ◎本文內容已獲 純純存股丨投資理財x 存股 x 被動收入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我很專心聽著,沒說什麼,聽聽這些60多歲的長輩講講話,挺好的,一直都很喜歡聽這些長輩分享經驗,我們可以吸收些其中的學問或教訓都很好。 小弟是剛加入外商公司的職場新鮮人,收到第一份薪水的當下真的很興奮,但發現有好多陌生的專有名詞和縮寫,於是上網爬文蒐集了一些資料,希望這些整理和分享也能幫助到同樣是職場新鮮人的各位。

勞退自提試算: 勞工退休可以領的「三筆」退休金!怎麼領?領多少?

勞工也可以評估自提的金額該進行節稅、定存、或是投資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由此思考勞退自提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 因此,申請勞退自提,代表勞工每個月需要另外提繳1%至6%的薪水當作退休金。 勞退自提的好處包括儲蓄功能,也就是增加勞工退休金專戶的累積金額,強化退休生活保障,以及節稅功能,自願提繳金額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 此外勞退自提也享有保證收益機制,勞工自願提繳退休金的累積運用收益,將享有不低於以當地銀行2年定存利率計算之累積收益保障。

勞退自提試算: 政府績效是有多差?為什麼讓很多人不滿意?

雖然選擇不提撥來看,可支配的所得較多,但若加計稅負優惠,不提撥反而不划算! 因為自提部分的薪資,其實可享有「遞延稅負」的節稅效果,經過計算,薪資自願提繳的部分,可以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一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需併入所得課稅。 勞退是政府為勞工訂定的退休金條例,也是勞工在退休後、無固定薪資收入的基本保障,由於雇主必須依法為員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勞工每月工資 6% 的退休金,並存入勞保局設立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 當勞工屆齡退休,就可以向勞保局請領個人專戶累積的本金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