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申報入息2024介紹!(震驚真相)

樓主的情況引起網民熱烈討論,有人直指已沒有辦法,「冇計了你交了入息資產,只怪自己當初唔轉移資產先交」,亦有人認為「有能力就唔好再諗拎着數」,建議樓主兩兄妹租住私樓或買樓置業。 有網民則建議1個方法,可先向房署申請暫住,「資產超出咪用咗佢囉,再申請批新租約」。 如未能提供「僱員薪金證明」,則須提供12個月,即 2021 年 3 月 1 日至 2022 年 2 月 28 日的的糧單或入息證明文件副本及適用的稅務文件副本。 出生證明書副本(年滿11歲或以下人士。如非在香港出生,須附上批准在香港居留並印有入 境日期的證明文件)。 梁文廣認為今次事件事態嚴重,因涉及該申請人是否有資格居住公屋,關乎公屋資源分配,故認為判處監禁可起警惕作用。

其實房委會都早有列明一般申請及非長者一人的基本申請資格準則,公屋申請人每月總入息和總資產淨值不得超過房委會規定的有關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限額亦會按年修訂。 至於被納入配額及計分制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如有需要,可要求加入家庭成員,轉為家庭申請,而毋須另行重新登記。 在第一宗個案中,一名居住於葵涌邨的公屋居民於二○一八年五月申請轉換戶主及批出新租約時,申報他並無擁有物業。 裁判官考慮到單靠罰款未能反映案情嚴重,判處被告監禁七日(緩刑十二個月)及罰款五千元。 符合「住宅物業權審查」及家庭總資產淨值並不超逾公屋入息限額100倍的家庭,成功加戶之後,住戶須按家庭入息水平繳交單位的原有租金、倍半/雙倍淨租金 另加差餉,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申報家庭入息及資產一次。 公屋輪候冊排隊時間越拖越長,輪候人數屢破紀錄,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275,900宗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4.6年。

公屋申報入息: 按揭網上申請詳細資料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3月17日)討論2023/24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的結果,並通過不同家庭人數申請者的建議入息及資產限額,自2023年4月1日起生效。 下文詳細介紹最新家庭住戶入息及資產要求,以及非長者一人申請租住公屋的計分制度。 被抽樣選出的租戶將收到有關通知書和入息申報表,以申報他們的收入。 須要申報的收入包括受僱及自僱的薪酬和其他收入 (例如投資收入)。 租戶所提供的資料會按保密程序嚴謹處理,所得數據會作為政府統計處計算收入指數之用。

公屋申報入息

如已成功入住公屋上樓,若果家庭狀況有變化,需要公屋加名、除名或者轉名,甚至因某些因素而調遷,這些情況有必要多了解。 他建議政府要針對問題源頭,以新市鎮發展模式,大幅增建公屋。 值得留意的是,申請加入上述、至類別人士,整個家庭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的規定,以核實資格。 「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為經修訂後的「富戶政策」所用的水平。

公屋申報入息: 按揭利息計算機全攻略

有網民聲稱加薪後,收入超出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慨嘆不知加薪是好事定壞事。 有關注基層住屋團體指,曾有輪候公屋的家庭為怕入息「爆煲」,要求剛畢業的兒子勿找工作,做法本末倒置。 公屋租金因應「公屋戶收入指數」調整加減幅度,房委會每月會抽選 2,000 名公屋租戶填報「入息申報表」,以作計算收入指數之用。 根據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數字,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 公屋申報入息 5 年以上,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約 3 年。

  •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市民。
  • 公屋設有分戶政策,為家庭成員之間不和或其他有體恤理由的住戶安排另一個公屋單位。
  • 須繳交額外租金者,如日後家庭入息因失業等問題,連續 3 個月回降,住戶可申請減租。
  • 否則,住戶便可能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而觸犯《房屋條例》第26(1)(a)條(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或因忽略提供申報表指明的詳情,而觸犯第27(a)條(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二萬五千元及監禁三個月)。
  • 房屋署會以書面通知有關租戶提交收入證明文件,與其所填報的資料進行比對,以核對其申報資料的真確性,亦可能邀請戶主及個別家庭成員會面,以索取更多資料或文件。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 處理住戶交回的入息申報表只屬屋邨辦事處負責的其中一項工作,而個別屋邨辦事處須處理的申報表數量亦有不同,辦事處會因應情況作出適當人手安排。

若果住戶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觸犯《房屋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或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指明的詳情而觸犯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2.5萬元及監禁3個月。 房屋署亦會向住戶追回因資料不正確而少付的租金,甚至收回他們現居的公屋單位。 「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空間調遷計劃」合併計劃:房屋署每年會推出一次這個合併計劃,以自選單位形式編配單位予合資格的公屋租戶申請 者。 大型維修或改善計劃的調遷安排:住戶因大廈結構問題、整體維修或改善工程而須遷出現居單位,可獲編配其他合適單位。 公屋戶主去世或遷出後,單位的租約可無條件地批予在單位內居住亦是認可成員的戶主配偶,配偶可無需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而申請成為該單位的新戶主。 為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如在刪減人口後,戶籍內的認可家庭成員人數低於現居單位所容許的最少居住人數時,便成為「寬敞戶」及須遷往房委會認為居住面積符合其家庭成員人數的公屋單位。

公屋申報入息: 資格入息審查程序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公屋申報入息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A:根據房委會的資料顯示,現時有超過20萬戶每兩年需申報入息及資產,房委會定於每年4月及10月進行,當中只有約1,000戶需於今年10月的申報周期進行申報。

公屋申報入息

若 1 至 3 人的小家庭中,所有家庭成員均為 55 歲以上,每月入息限額不變,但其家庭資產淨值限額,可獲調高至相等於 4 人家庭限額,即 310 萬元。 房屋署現時未有為公屋的聾人或弱聽住戶加裝火警閃燈,有住戶主動申請亦被拒絕,工黨及一群聾人於2017年12月到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房屋署違反《殘疾歧視條例》。 工黨主席郭永健指出,聾人不應因為先天障礙而被剝奪基本生存權利,他批評房屋署作風官僚,不應以資源為由拒絕聾人或弱聽住戶申請火警閃燈。 聾人機構「龍耳」創辦人邵日贊估計,至少一千戶的公屋有聾人,過往曾經多次向房屋署反映要求加裝火警閃燈裝置,但當局推說沒有這政策,他認為房屋署現在才研究,進度太慢。

公屋申報入息: 住戶因健康清拆等因素調遷

也就是說,就算你沒有物業,只要你的入息或資產超過現行限額,你就必須繳交租金或甚至被迫遷出單位。 Sundaykiss為了整理公屋富戶入息、申報流程、資產限額和租金,讓你了解公屋富戶入息詳情。 根據現行機制,公屋申請者填寫公屋申請表時,除須填寫個人資料外,亦須如實申報入息及資產,包括在香港境內及境外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物業等),聲明書内所提供的資料必須全部屬實及正確無訛。 根據《房屋條例》,提供虛假資料涉及虛假陳述,屬刑事罪行,有關公屋申請者除了會被取消其申請外,亦可能被起訴。 在第一宗個案中,一名居住於葵涌邨的公屋居民於2018年5月申請轉換戶主及批出新租約時,申報他並無擁有物業。 其後經調查揭發,該公屋居民案發時擁有位於元朗又新街一個住宅物業,並不符合申請批出新租約的資格。

有公屋申請人在填寫申請表時,作出虛假陳述,隱瞞擁有超過248多萬元存款,本周一(20日)被九龍城裁判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判囚14天並緩刑兩年。 據房委會網頁顯示,在 2023年2月1日以前按「配額及計分制」登記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如分數於2023年2月1日,其分數已達425分,現正 / 將會安排詳細資格審查。 同時,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單身人士壓力水平,在抑鬱、焦慮及壓力三個項目皆明顯高於住在適切居所的單身住戶,有三分之二人確診為抑鬱,另外26.7%人患有焦慮。 不過,發言人亦指出,由於本地經濟正從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中逐漸恢復,作為公屋目標群組的低收入家庭的生計仍受到嚴重影響,在釐定2023/24年度公屋入息限額時,需繼續作出例外處理。 若嚴格根據既定公式計算,在2023/24年度,6人及以上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會上調,而1人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會下調。

公屋申報入息: 住戶現金支薪避審查 老闆供強積金露馬腳

有網民提醒簽租約時須再進行入息申報,建議「上樓」後先再搵工,無謂「臨門衰一腳」。 在刪除家庭成員的公屋戶籍後,該成員不可在單位居住和日後不可要求恢復戶籍。 若住戶的人數低於現居單位的最少居住人數時,餘下成員須根據「寬敞戶」調遷政策,遷往一個合適的單位。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 政府統計處採取各項質量監控措施,以確保整個數據蒐集和輸入過程公平、客觀和準確。
  • 他指,因為有一些住戶,不希望讓其他家庭成員知道自己的入息或資產,所以會個別填寫申報表。
  • 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而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則不受限制。
  • 獲選的住戶會收到通知書和入息申報表(根據《房屋條例》(香港法例第283章)第25條發出),住戶須申報的收入包括受僱及自僱的薪酬,或/和其他收入(例如投資收入)。

房署提出三個方案,一是申請表內其中一名家庭成員居於公屋即要加監;二是申請表內超過半數家庭成員居於公屋;三是申請表內全部家庭成員居於公屋。 住戶若因經濟困難而難以繳交現 公屋申報入息 時租金,可申請遷往租金較廉宜的其他屋邨單位。 住宅物業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樓宇、未落成的私人住宅樓宇、經建築事務監督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屋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