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強積金轉移15大伏位2024!(持續更新)

一般情況而言,如果終止僱傭合約的要求是由你提出,你須根據終止僱傭合約的規定,給予僱主終止合約所需的通知期或代通知金。 如果終止僱傭合約的要求是由僱主提出,他亦必須遵守有關規定。 此外,你應查明自己是否合資格領取終止僱傭合約的款項,例如年終酬金、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等。 若本聲明/本公司法律通知中所載的條款與第三方網站所載的條款有任何歧異,將以本聲明/本公司法律通知中所載的條款為準。 「現僱主」、「新僱主」及調職僱員必須細心閱讀已填妥的強積金表格並於指定位置簽署及蓋上公司蓋章(適用於僱主)確認資料正確無誤。 一般以公司間之轉移而轉移至新強積金計劃的調職僱員並沒有「30日免供款期」,即「新僱主」及調職僱員雙方均須由轉移開始生效日期起即時計算供款。

  • 這些報告看似艱深難明,其實只是簡單加減乘除計算已知當中賺蝕。
  • 回顧強積金實施多年,有批評認為基金回報率偏低加上行政費昂貴,加上強積金對沖機制多年來沖走打工仔的數以百億計的強積金累算權益,未能達到保障效果,有市民建議政府應全面檢討甚至取消。
  • 如果忘記強積金受託人的名稱,可直接瀏覽積金局網頁,下載「個人帳戶資料查詢表格」,連同身份證副本,傳真或寄回積金局,以獲得名下所有強積金受託人的戶口資訊。
  • 僱員申請表或成員轉移通知書, INET 表格上的聯絡資料、稅務居民自我證明及投資選擇部分必須由僱員寫。
  • 基金便覽提供成分基金的主要資料摘要,例如基金資產值、投資目標、投資組合分配、投資組合內的主要投資項目、基金表現、基金開支比率、基金風險標記及計劃內每個成分基金的未來展望。
  • 計劃成員可因應個人狀況如年齡及承受風險能力,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

然而,受到2020年COVID-19疫情打擊,強積金計劃的淨資產值截至2020年3月底減少至8680億港元。 早於1966年,港英政府已就在香港設立中央公積金的可行性展開研究。 港英政府更分別於1987年5月13日、1991年7月10日、1993年12月15日舉行的立法局會議上討論公積金的可行性,但意見存在分歧。 港英期間政府進行過公眾諮詢,仍不獲社會普遍支持,主要因為受制於巨額款項,害怕令政府財政出現不穩定。 1995年1月,港英政府宣布,由於人口老化等原因使公眾對老年退休金計劃的意見過於分歧,當局放棄推行老年退休金計劃。 1995年3月8日港英政府在立法局提出私營公積金計劃,1995年7月27日立法局順利通過《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2000年12月1日強制性公積金(簡稱「強積金」)制度實施。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整合強積金個人帳戶

強積金預設投資優於大市 工聯會籲政府成立中央預設基金, hk01, 2018年11月12日. 2021年,香港政府宣佈不承認BN護照為身份證明,其後積金局發出聲明指強積金計劃成員,不能依賴BNO護照或其相關簽證,作為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的證據。 版權 2022, 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 「友邦香港」、 「澳門友邦保險」、「AIA」、「公司」或「我們」是指友邦保險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國際) 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由 2023年1月1日 至 2023年6月30日 期間,凡成功由其他受託人轉移港幣 $50,000 或以上累算權益至本計劃,即可於轉移周年日獲分配 0.5% 轉移金額的紅利單位。 另外,優秀的強積金計劃更會提供定期講座及定期通訊給僱主及成員,亦會提供電子提示服務,通知供款及結餘狀況。 手機應用程式當然不少得,可是現時仍然有不少強積金計劃沒有專用手機App供計劃成員使用。 此外,個人特別自願性供款與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都需要僱員自己操作,若果計劃能提供支票、電子支票、自動轉賬、直接入賬、繳費靈等多元供款渠道,便能讓供款人有更多選擇。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香港其他行業公積金

個人因素:例如個人投資目標、現在身處的人生階段 (須一併考慮距離退休的年期)、風險承受能力和其他退休積蓄。 凡年滿18歲但未滿65歲的自僱人士,不論其有關入息多少,或是否已取得商業登記,都必須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 為妥善管理你的個人賬戶,你應立即整合多個個人賬戶至一個賬戶。 僱員的有關入息低於最低有關入息水平 ── 僱員無須作出僱員部分的強制性供款,然而僱主仍須為僱員作出僱主部分的強制性供款。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另外,立法會去年通過《2019年職業退休計劃(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強積金制度是一個與就業有關、強制執行和屬私營性質的公積金制度,年齡介乎18至65歲的僱員和自僱人士均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知道所有強積金戶口資訊後,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戶口整合。 打工仔可根據受託人計劃的收費、回報、服務等因素,而決定最終整合至哪一間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如果覺得多於一個計劃不俗,可整合至兩個計劃。 強積金回報可參考積金局「基金表現平台」,服務質素方面可參考積金局旗下「受託人服務比較平台」,亦可使用GoBear的比較平台,一 click比較各MPF計劃。 整合所有強積金,首先要了解過去究竟有多少個戶口,知道所有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 現有帳戶的強積金受託人提供的周年權益表均有提供相關資料。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聯絡我們

當時與實施類似計劃的其它地區比較,智利的基金平均每年開支率是0.56%,英國是1.19%,澳洲是1.21%,而新加坡是1.41%,均低於香港強積金的平均每年開支率1.74%。 因此,為針對強積「收費高、回報低」,有團體提出成立由政府帶頭成立「公共受託人」,以加強受託人在積金市場之間的競爭,以降低收費,讓更多打工仔可以從中受惠。 Finder.com是一個獨立的比較平台和資訊服務,旨在為你提供作出更好決定而所需工具。 雖然我們是獨立的公司,但此網站上顯示出的優惠是來自finder.com的收費客戶。 雖然會因此可能會影響產品資訊的順序、位置或產品資料放置的位置,但並不會影響我們對這些產品的評價。 請不要將產品出現在我們網站上的先後順序,當作成我們的認可或推薦。

若您把所有帳戶整合至您信賴的強積金受託人,您便可集中資產,以更有效管理投資組合。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2012年11月1日起實施僱員自選安排 (強積金半自由行),僱員可於每個公曆年一次,選擇全數一筆過把現時受僱工作期間作出的強制性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轉移至自選的受託人及強積金計劃。 推廣期(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內成功轉移指定金額的強積金累算權益,包括整合個人賬戶、僱員自選安排或最低強積金利益,便可得到高達HK$12,000的紅利單位。 推廣期(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內成功轉移指定金額的強積金累算權益,包括整合強積金個人賬戶、僱員自選安排或最低強積金利益,便有機會得到高達HK$12,000元的紅利單位回贈。 有關於取消強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安排方面,政府正全力推展有關的籌備工作,包括草擬法例。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表格

另外,用郵寄及傳真涉及傳遞時間差異及收妥指示的實際時間,往往比使用互聯網更遲執行。 指贖回現有帳戶結餘所投資的一個或多個成分基金的全部或部份基金單位,並把贖回的款項重新分配至同一計劃內的其他基金。 您應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查閱本計劃的強積金計劃說明書及有關市場推廣資料,以獲取有關詳情及風險因素。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你應注意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的實施有可能影響你的強積金投資及累算權益。 如你就預設投資策略對你的影響有疑問,我們建議你向受託人查詢。 中銀國際英國保誠信託有限公司(「本公司」) 近日發現試圖冒充本公司的虛假網站,且有關網站可從網上搜尋器搜尋及連結。 如你忘記個人賬戶的計劃名稱及賬戶號碼,你可查閱有關強積金受託人發出的報表或直接聯絡有關強積金受託人以獲取計劃名稱及賬戶號碼。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基金便覽

答案要視乎兩項受託人的服務,一是截數時間,二是基金買賣所用的基金價格日。 如用互聯網轉換基金,現時各受託人都於下午4時或5時截數,所以星期一晚上回家才作出基金調動指示,已經過了截數時間,該指示會被視為星期二的指示。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第二要留意是有些人誤以為轉換基金有額外收費,其實現時全部強積金計劃已經很多年沒有收取基金轉換的費用。 公務員強積金轉移 因為所有強積金都沒有買賣差價,每交易日只有一個基金價格作資產計算,所以即使頻密轉換基金,亦不會產生額外開支。

  • 積金局完成有關僱主拖欠供款及附加費的個案調查後,可就證據充足的個案向僱主進行民事申索。
  • 強積金回報可參考積金局「基金表現平台」,服務質素方面可參考積金局旗下「受託人服務比較平台」,亦可使用GoBear的比較平台,一 click比較各MPF計劃。
  • 這項增值服務能讓成員在完成基金轉換或累算權益轉移後獲得手機短訊或電郵通知。
  • 個人賬戶是成員在終止受僱或自僱後為保留以往受僱或自僱時的累積權益而開立的獨立賬戶;或在僱員自選安排下,成員將現職供款賬戶內由僱員強制性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的獨立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