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15大分析2024!(持續更新)

你和你配偶二人均有賺取應課薪俸税的入息,其中一人賺取較高入息。 你和你配偶二人均有賺取應課薪俸税的入息,其中一人按標準税率評税。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税額。 否則,税務局局長會根據你們對該名子女的供養及教育所作的貢獻來決定分攤這子女免税額的基準。

【on.cc東網專訊】政府建議擴大「本地教育津貼」的適用範圍,容許合資格公務員為在內地接受中、小學教育的子女申領教育津貼。 本地教育津貼是一項公務員福利,不論任何職級的公務員,只要他們有子女(包括領養子女)在香港的全日或半日制中小學就讀,便可申請這項津貼。 此外,公務員所獲得的本地教育津貼並非免稅項目,而夫婦則須避免雙重福利。 本地教育津貼是按比例每月發放,有關的津貼額(每年)計算方法如下: (一)小學至中三:津貼額為學費的75%; (二)中學(中四及以上):扣除每年基本收費5,050元後,津貼額為餘額的75%。 此外,本地教育津貼是設有上限的,分別為小學每學年31,950元,中一至中三53,025元及中四至中七49,238元。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相關內容

到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學年,留學英國等的公務員子女近不到1500人,人均享受的海外教育津貼爲77305港元,政府當年此項支出爲1.16億。 至於本地教育津貼,在二○○○年六月一日之前獲發聘書的合資格公務員,可為在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頒布的「核准學校名單」學校就讀的子女申領本地教育津貼(註),以支付子女接受中、小學教育的費用。 EF在海外的全部語言學校均得到本港政府的確認,達到申請該項公務員子女海外留學獎學金的資格。 並且提供專業團隊,全程協助OEA公務員申請,該項獎學金金額高達9138英鎊每年。

對於就讀英國日校課程,不在學校寄宿,且父母均不在當地居住的學生可以申請該項留學獎學金。 EF全年不定時提供出國留學獎學金,為想要到國外留學或讀語言課程的學生提供幫助,請留意EF網站更新以在截止日期之前申請。 此外,政府也提供一些獎學金減輕海外學習和生活的費用負擔,請與我們聯絡取得更多資訊。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教育線上丨公僕子女教津擬擴至內地中小學

終止服務時,根據《僱傭條例》的規定而收取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不須課税。 不過,若你收到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超過《僱傭條例》所規定的款額,便要課繳薪俸税,你及僱主須申報超額部分。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所有在職、離職時或離職後收到由僱主提供給你作為補發薪金、約滿酬金、延付薪酬及補發欠薪的收入,均須課税。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申報收入時,應填寫未扣除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前的入息。 《滿江紅》於豆辦電影評分高達7.2分,被指為燒腦神作,預計票房仍會持續增長;不過,有網民認為如果岳飛有機會睇到電影一定死唔眼閉。 新申請就要好多嘢填(一式三份),但之後每年都只係需要print份form出嚟,簽幾個名便可以。 我唔知我老公係邊度download份form落黎(問下同事通常都知),填完要叫部門主管簽名。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港府資助公務員子女內地就讀 議員倡上調資助上限

接受中、小學教育的子女可就學費獲發內地及本地教育津貼,直至年滿19歲時的會計期結束為止(會計期分別為9月至12月、1月至3月、4月至6月),但津貼額不得超逾各班級的津貼額上限。 申請表格於2022年9月26日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開始派發,填妥的申請表格必須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交回教育局,請學校於每份「學生津貼」申請表格的指定位置蓋上學校印鑑,以確認該學生為其學生。 2022/23學年學生津貼申請的截止日期為2022年11月4日。 家長應透過學校將已填妥及簽署的申請表格送交教育局學生特別支援組觀塘辦事處。 (三) 中學〔中四及以上(政府購買學位)〕:扣除政府的學費補助及每年基本收費5,050元後,津貼額為公務員子女須繳付學費的75%。 如你或你配偶在有關課税年度內獨力或主力撫養兄弟姊妹,則該兄弟姊妹方被視為由你或你配偶供養。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配偶沒有因本身的僱用條款而獲得類似福利的公務員,可同時就最多四名受供養子女申領本地教育津貼。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1996年香港回歸前,港英政府開始停止向新入職公務員發放海外教育津貼。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目前特區政府執行的政策是:只有在1996年8月1日之前按本地條款受聘的合資格公務員,纔可爲其留學英國的子女申領海外教育津貼;按海外條款受聘的公務員,也可爲其留學原籍國的子女申領海外教育津貼。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特區政府合資格領取海外教育津貼的公務員約有5萬人。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內地及本地教育津貼

為了盡快推行措施,會基於現有的「本地教育津貼」框架下新增資助項目,並不會調升資助上限及資助大學學費。 他又表示,若然要涵蓋至2000年後入職的公務員,牽涉整體福利安排,指會牽一髮動全身,「現階段唔會郁」,但日後會檢視措施。 聶德權指,截至去年12月31日,合資格領取海外教育津貼的公務員約5萬人,隨着符合資格申領海外教育津貼的公務員陸續退休,領取相關教育津貼的公務員人數亦會隨之減少。 據局方提供近5年數據,領取津貼人數逐年下降,2019/20年度有1,597名公務員領取津貼,涉及1,347名學生,每名學生平均津貼額為75,193元,實際總開支約為1億130萬元。 為了盡快推行措施,會基於現有的「本地教育津貼」框架下新增資助項,並不會調升資助上限及資助大學學費。 合資格公務員可在其子女九歲生日的學期開始申領,直至年滿19歲時的學期結束為止。

(大公文匯全媒體資料圖片) 議員姚思榮指,不需規範公務員只可為最多4名子女申請有關資助,可配合現時政府政策,鼓勵公務員「生得愈多愈好」。 (二)及(三)政府一直有就影響公務員的事宜進行員工諮詢,並在制訂公務員政策的過程中把員工意見考慮在內。 公務員服務條款及條件如有重大修改,當局亦會先諮詢四個中央評議會職方的意見。 現時,各中央評議會均會定期召開會議,職方代表可透過此平台就各項與公務員相關的事宜,包括各項公務員的附帶福利,直接向當局反映意見。 在 學年,有2300多人領取海外教育津貼,留學英國等的公務員子女近2000人,政府津貼耗資1.71億,每名學生津貼額達88946港元。 以後的幾年,公務員子女留學英國的人數逐年減少,政府的海外教育津貼也逐年減少。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子女免税額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日前表示,特區政府曾就附帶福利性質公務員津貼進行全面檢討,並於2006年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凍結海外教育津貼上限,日後不再調整,直至該項津貼全面取消。 當時港英政府爲了讓英國公務員的子女能夠回英國升學,設立了英國籍公務員海外教育津貼計劃,爲他們的子女回國讀書提供津貼。 符合資格的公務員可申領內地及本地教育津貼,以支付子女在內地或本港接受中、小學教育的費用。 第一標準薪級人員、試用人員、獲確實聘任為常額及可享退休金編制的人員、合約人員或由”個人薪酬”開支項目支薪的臨時人員,只要是在2000年6月1日前獲發聘書而加入政府,均可申領內地及本地教育津貼。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如除你以外有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均有資格就同一兄弟姊妹申索該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 政府預期今年將有7,030名公務員退休,意味政府空缺將陸續有來。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大學生除了要關心「價位」,也要留意現今公務員package已與舊制的待遇不同,不宜再有「美麗的誤會」;同時,也要考慮個人性格是否適合政府內部以程序為主導的工作文化,以及按年資「排櫈仔」的升職模式。 當未來有更多政府職位空缺出現時,申請前宜先想清楚個人意願及人生規劃,以免浪費畢業後的黃金階段。 接受中、小學教育的子女可就學費獲發本地教育津貼,直至年滿19歲時的會計期結束為止(會計期分別為9月至12月、1月至3月、4月至6月),但津貼額不得超逾各班級的津貼額上限。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公僕子女內地讀中小學可申資助 議員倡一併資助大學學費

當局又指,截至去年底,約有5萬名公務員合資格領取津貼,在2019至2020年度,每名留學生平均津貼額為約7.5萬元,實際總開支約為1.13億元。 當局稱,局方曾就附帶福利性質公務員津貼進行全面檢討,並於二○○六年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凍結海外教育津貼上限,日後不再調整,直至該項津貼全面取消,有關安排沿用至今。 當局指,正積極研究擴大本地教育津貼的適用範圍至包括內地中、小學的可行性,並會就有關事宜適時諮詢職方。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我講local edu. allowance), 唔好咁大想頭啦. 此項免税額是在你就該傷殘人士可享有的已婚人士免税額、子女免税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等之外,可另行享有的免税額。 法例訂明父母不能因曾支付子女生活和教育費用而申索單親免税額。 父母亦不會因照顧和監護第二名或其他子女的起居生活而得到更多的單親免税額。 如果父母均以他/她在該課税年度曾獨力或主力撫養同一子女而申索單親免税額,則該課税年度的單親免税額可能要按父母各自獨力或主力撫養該名子女的起居生活的期間來分攤。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政府正研究資助公務員子女內地留學

議員張華峰力讚措施是好事,既可鼓勵學生到內地讀書,又可讓他們親身體會國家發展、認識國情,令他們在將來更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但張提及早在香港回歸前,公務員子女均可享有海外教育津貼,現時才考慮涵蓋至內地讀書是太遲。 (二)我們並沒有對申領海外和本地教育津貼的公務員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安排子女在外地或本地接受教育的原因。

  • 當局又指,截至去年底,約有5萬名公務員合資格領取津貼,在2019至2020年度,每名留學生平均津貼額為約7.5萬元,實際總開支約為1.13億元。
  • 如果申請人未能提供完整銀行戶口資料,將會引致教育局無法完成銀行轉帳。
  • 公務員事務局表示,正積極研究擴大公務員子女的「本地教育津貼」計劃適用範圍,至包括內地的中小學,並會適時諮詢職方意見。
  • 1996年香港回歸前,港英政府開始停止向新入職公務員發放海外教育津貼。
  • 而香港學生能夠獲得外地學校錄取,亦顯示本港教育質素水平受外地的教育機構認同。
  •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2日)通過1500萬港元的追加撥款申請,擴大「本地教育津貼」的適用範圍。
  • 不過,若你收到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超過《僱傭條例》所規定的款額,便要課繳薪俸税,你及僱主須申報超額部分。

此外,領取「寄宿津貼」的公務員,必須負責有關寄宿學費的百分之十,餘下的百分之九十則可由「海外教育津貼」支付。 海外教育津貼計劃於一九六四年開始推行,提供津貼的原因是當時香港的教育設施不足以應付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童的需求,推行有關計劃可以讓當時的外籍人員的子女在原籍國升學。 基於平等公正的原則,計劃的受惠人員範圍由一九七二年起擴大至包括本地人員。 符合資格的公務員可申領本地教育津貼,以支付子女在香港接受中、小學教育的費用。 第一標準薪級人員、試用人員、獲確實聘任為常額及可享退休金編制的人員、合約人員或由”個人薪酬”開支項目支薪的臨時人員,只要是在2000年6月1日前獲發聘書而加入政府,均可申領本地教育津貼。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財委會通過撥款 資助公務員子女到內地升學

「點解仲要迫佢哋入英國?」她認為,這會對香港青少年造成不公。 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解釋,申請海外津貼年齡已放寬至19歲,另外所有香港學生都可以申請「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蔣麗芸則提醒其應將焦點放回公務員子女身上。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通過保留民政事務局一個政府建築師編外職位,以繼續領導啟德體育園組的工作。 另外亦通過1,500萬元的追加撥款申請,以擴大「本地教育津貼」的適用範圍。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公務員】一圖看清 政府工新舊制福利差異 舊人年假多近一倍?

此外,公務員所獲得的本地教育津貼並非免稅項目,而夫婦則必須避免享有雙重福利。 本地教育津貼簡介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父母為子女入學或升學而繁忙的時間。 議員姚思榮指,不需規範公務員只可為最多4名子女申請有關資助,可配合現時政府政策,鼓勵公務員「生得愈多愈好」。 為就讀於各中、小學或在認可的院校修讀全日制學士學位或以下程度課程,居住地點與學校距離超逾十分鐘步行時間及需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學而有經濟需要的學生提供車船津貼。 為就讀於官立學校、資助學校、按位津貼學校及直接資助計劃下的本地學校而有經濟需要的小一至中六學生提供津貼,以支付必須的書簿費用及雜項就學開支。 就考慮納税人是否有資格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而言,「通常在香港居住」的受養人,是指該受養人必須慣常地在香港生活。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一億公帑資助公務員子女赴英留學 政府研究擴大津貼至內地中小學

公務員體制及福利經過多次改革,到底現時加入政府還有什麼「着數」? 當然間間直資呢啲安排有異,但資助取錄學生得到公平学習機會係有人性化的安排,並非只看錢收生。 在本年度申請的同事請填妥一式三份的〔GF 380(LEA 2 Rev.97)〕申請表,於7月31日或之前,經由本身所屬科組/單位指揮官交回警察總部人事總務室。 此外,本地教育津貼設有上限,分別為小學每學年31,950元,中一至中三每學年53,025元及中四至中七每學年49,238元。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當局研究擴大公務員子女本地教育津貼範圍至內地中小學

《路透》報導引述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指,該物體的結構似乎是八角形,有繩索懸垂,但沒有可供辨別的載荷。 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發言人、准將萊德(Patrick Ryder)表示,受美國總統拜登之命,一架美國F-16戰機於當地時間下午2時42分在美加邊境的休倫湖上空以一枚響尾蛇飛彈擊落了該不明飛行物體。 雖然該物體沒有構成軍事威脅,但它位於20,000呎(6,100米)的高空飛行時,可能會干擾國內的空中交通,而且它可能具備偵察能力。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五角大樓表示,認為該物體跟最近在蒙大拿州敏感軍事地點附近發現、曾促使美國短暫關閉領空的物體相同。 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司令、空軍上將范赫克(Glen VanHerck)表示,軍方將設法找回在休倫湖被擊落的物體,以獲得更多資訊,又指該物體很可能落入加拿大水域。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教育津貼

用於內地就學部分的「內地及本地教育津貼」實際開支,將視乎實際申領人數、申請人子女是否正在領取「本地教育津貼」、相關教育開支等因素,現階段難以精準估算涉及的財政影響。 按建議維持現有「本地教育津貼」申領資格及津貼上限不變的基礎,並根據職方初步對建議的反應,當局預計每年約200宗申請,而津貼額會維持學費最多75%,當局會視乎申請反應,需要時會再爭取額外資助。 然而,政府留意到近年有不少香港學生選擇到內地就學,當中不乏公務員的子女。 基於政府鼓勵香港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政策,政府正積極研究擴大本地教育津貼的適用範圍至包括內地的中、小學的可行性,並會就有關事宜適時諮詢職方。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資助計劃詳情

財委會在無記名表決下通過撥款,2000年之前入職的公務員,子女若到內地升學可申領教育津貼,最多為學費的75%,小學及中學的上限分別約2.9萬元及4萬多元。 EF提供創辦人留學獎學金,根據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表現和實際的經濟需要提供該項助學金,以鼓勵學生的成就,幫助學生達成留學目標。 獲得該項留學助學金的同學可以入讀EF長達兩年的預科課程(A-level,IB),就讀期間,留學獎學金將覆蓋總費用的50%(包括學費以及住宿費)。 目前,每名在英國就讀小學而獲得「海外教育津貼」的公務員子女可以得到的全年最高津貼額為7,434英鎊,而在英國就讀中學及大學者則可獲得為數9,138英鎊的最高津貼額。 公務員子女教育津貼上限 另外,議員陳振英及潘兆平亦詢問政府會否將「內地及本地教育津貼」涵蓋2000年6月1日後入職的公務員,令有需要的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