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2024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不過,若私人屋苑住戶因飼養寵物而其他住客構成嚴重滋擾,即使大廈公契批准飼養寵物,該寵物主人亦要就滋擾負上責任。 在此情況下,業主立案法團可向有關住客採取法律行動。 家畜即經由人類馴養後,能與人共同居住的動物。 然而,某些野生動物是受到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或香港法例第586章《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所保護,若飼養這些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便屬違法。 上述兩項條例是為實施《瀕臨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公約」)的規定而制定。

假如漁護署認為入口雀鳥沒有感染禽流感的風險,署方會簽發特別入口許可證。 否則雀鳥在輸入香港之前,須先接受21天隔離和進行禽流感病毒測試,並且在抵港至少五天前,獲出口地的獸醫簽發健康證明書。 有關輸入雀鳥所需的特別許可證,可參考漁護署網頁。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人士家庭需受公屋入息審查

飼養這類動物無須事先向房屋署作出登記,但租戶須妥善照顧牠們,若動物對環境及鄰居造成滋擾,有關原則上批准便會被撤銷。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仔華富邨一對姓劉76歲夫婦飼養哥基Money11年來不離不棄,此規定違反憲法基本人權,該署多年來沒有公開相關申請程序,惟伴侶犬及引路犬可獲豁免。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依據內政部函釋規定必須有合格醫療機構開具的手術證明。 伴侶盟今天表示,未將郵遞寄送輸入之應施檢疫物送交輸出入動物檢疫機關銷燬者,經歷了許多事 才自義工之手成功接到美金。 該署會在不造成滋擾的原則下,因應個別情況酌情批準。 黃太居住的屋邨辦事處職員指公屋戶已禁止飼養狗隻,東網記者提出有人以伴侶犬成功申請,職員才轉口風,稱申請人需要有強烈理由才會獲批,又指接獲醫生證明後轉交屋邨經理審批,需時要數星期至1個月不等。

漁農自然護理署(簡稱漁護署)將於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接受下年度「動物福利機構資助」申請。 資助計劃旨在為動物福利機構提供財政支援以舉辦教育和宣傳計劃,以及動物管理及福利的相關活動,如領養服務等。 有意申請資助的機構請於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遞交申請表格 及所需文件。 須先問清楚所住的大廈是否容許住戶飼養小寵物,公共屋邨只容許住戶飼養不會引起環境衞生問題的家庭小寵物。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香港寵物領養機構8大:

上述情況都可能會為動物帶來傷害,因此可被定罪。 所有狗隻在合法出售前,必須先注射防止犬瘟熱、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和犬病毒性肝炎疫苗。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動物售賣商亦要保留(由獸醫簽發)相關的證明書,內裡註明狗隻的辦識碼。 同樣地,所有出售的貓隻,亦應接種貓瘟及貓流行性感冒的防疫注射。

當涉案人被裁定殘酷對待動物罪成,法院會考慮相關動物會否有機會再受到同樣對待,從而考慮頒下命令,禁止涉案人繼續飼養該動物。 該動物會轉送漁護署人道毀滅或另覓新飼主(如合適)。 餵飼流浪動物並不犯法,但餵飼後留下一地食物殘渣,就可被視為亂拋垃圾。 為保護野生動物,根據第170B章《1999年禁止餵飼野生動物公告》,在郊野公園餵飼野生動物則屬違法。 若狗主已知或合理地預見自己的狗隻有潛在危險,他們便負有「謹慎責任」,一旦疏忽看管狗隻,導致牠襲擊其他動物或人類,狗主都要承擔民事責任。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服務

如懷疑有人虐待動物,請即向警方或漁護署舉報,由當局調查或檢控。 若消費者的投訴不涉及違法行為,可向消委會申訴。 有關消費者投訴,可參閱另一題目「消費者權益」。 若漁護署職員發現有看似走失或可能具破壞力的貓狗在街上流連,而當時並沒有人管束,職員可把動物捉走,帶返漁護署動物管理中心羈留。

  • 假若狗隻重20公斤或以上(大型狗隻),任何人如果沒有為牠綁上長度不逾2米的狗帶,或以不多於1.5米長的狗帶將牠綁在固定物處,即屬犯法(第167D章《危險狗隻規例》第9條)。
  • 邨內調遷:住戶如遇有特殊情況,如健康因素,而難以繼續在現居單位居住,可申請調遷往邨內另一個單位。
  • 漁護署在網站列出持牌動物售賣商名單,任何人如將寵物留在美容院或店舖,可先透過網站查閱相關場所是否安全。
  • 在政府支持下,有康復機構獲得一項慈善基金撥款,推行「導盲犬使用者培訓先導計劃」(先導計劃)。
  • 若其遷出證明屬實(藉證明文件、家訪,或其他方式),戶主會獲邀辦理删除戶籍 的手續,以及出示他所持的租約以便作出更改。

這些動物包括狗隻、貓隻、兔子、龍貓、爬蟲類動物等。 2003年爆發沙士疫症後,房屋署於公屋實施「屋邨清潔扣分制度」(及後易名為「屋邨管理扣分制」),列明公屋住戶不得飼養狗隻,違者會被扣5分,若住戶於兩年內被扣除的分數累積達16分,其租約將被終止。 但房屋署同時實施「可暫准原則」,批准部分住戶繼續飼養在2003年8月1日前已飼養的小型狗隻(體重少於20公斤)直至終老,但強調只屬一次性措施。 陳小姐因為情緒問題,7年多前獲准養小狗,而小狗亦一直與她成為最親密的家人。 然而,去年底房署職員突然要求她重新提交醫生證明文件,證明她有需要養狗,並揚言這是新政策。 在新界西北鄉村地方,村民大都飼養狗隻,為了替他們的狗隻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及發牌,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會派注射隊伍替村民的狗隻接種疫苗及給予村民妥善管理狗隻的建議。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伴侶犬申請

政府會繼續與有關康復機構保持聯繫,參考先導計劃的運作經驗,檢視導盲犬服務在香港發展的情況,以協助康復服務持續改善。 數年間,老人因有犬相伴,兩兩相依為命,小狗乖巧可親,從未收獲鄰居投訴,一直相安無事,老人情緒問題大為改善,得以安享晚年生活。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直到今年五月底,老人因病離世,後事才剛處理好,家屬已收到房署來信,指申請人逝去,要求他們將伴侶犬盡快送走。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狗主必須以個人名義登記,住在容許養狗的地方,便會選擇放棄寵物。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特別調遷:住戶如因健康理由,難以繼續在現居單位居住,而邨內調遷又不能 解決問題,可申請特別調遷往邨外另一個單位。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住戶若因經濟困難而難以繳交現 時租金,可申請遷往租金較廉宜的其他屋邨單位。 邨內調遷:住戶如遇有特殊情況,如健康因素,而難以繼續在現居單位居住,可申請調遷往邨內另一個單位。 如已成功入住公屋上樓,若果家庭狀況有變化,需要公屋加名、除名或者轉名,甚至因某些因素而調遷,這些情況有必要多了解。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寵物相關法例

獲批准的租戶須嚴格遵守署方訂定的守則,如租戶兩次違反飼養狗隻守則(不論是被其他租戶投訴或被本署職員發現確有滋擾產生),有關批准便會被撤銷。 在此情況下,本署強烈建議你帶你的狗隻到漁護署任何一間動物管理中心、防疫注射及發牌站或私人獸醫診所替狗隻即時辦理續牌申請。 根據狂犬病規例,任何人若飼養超過五個月大的狗隻但未有為牠領取牌照,可被罰款$10,000 (香港法例第421A章)。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公共屋邨人口稠密,飼養狗隻可能會影響環境衞生及對租戶造成滋擾。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與租戶簽訂的租約已訂明,未經房委會書面同意,不得在出租單位飼養任何禽畜或牲口,包括狗隻。 過往不少公屋租戶違規養狗,平均每年有數百戶在屋邨管理扣分制下被扣分。

任何人違反上述指引,根據《狂犬病條例》第24條,可被罰款10,000元。 第25條列明,狗主如未能採取所有合理措施避免狗隻咬人,等同干犯刑事罪行,可處罰款10,000元。 然而,第25條列明,狗主如能證明狗隻是受到被咬者或第三者蓄意激怒而作出襲擊,便能作抗辯理由。 任何人如發現危險狗隻,也可以向裁判官投訴,根據第167章《貓狗條例》第5條,裁判官會考慮是否需要頒下命令,安排狗隻人道毀滅或接受更有效的控制。 根據第421章《狂犬病條例》,狗主須履行一系列的法律責任,包括為飼養五個月大或以上的狗隻向漁護署申領牌照,並帶同牠前往獸醫診所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第421A章《狂犬病規例》第20及23條)。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動物管理中心地址

中心內的職員會檢查動物晶片或以其他方法辨識牠們。 在可行情況下,漁護署會聯絡飼主領走動物,屆時,署方會向飼主收取相等於扣押與餵飼動物所需成本的動物羈留所費用(第168章《動物羈留所條例》第2條)。 被羈留的動物,若於96小時內無人認領,會被視為流浪動物或被飼主遺棄(《狂犬病條例》第22條)。 根據《動物羈留所條例》第4條,被遺棄而無人認領的動物或會被人道毀滅。 根據《狂犬病條例》第22條,遺棄動物是嚴重罪行,最高可被罰款10,000元或監禁六個月。 「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容許房協及房委會轄下資助出售單位的合資格業主,將其未補價的單位/睡房出租予合資格公屋申請人士,作為「暫租住屋」。

至於物業發展方面,房協參考政府部門的遴選名單委聘顧問及建築工程承建商。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至於屋宇設備及裝置服務,如個別承辦商有興趣加入有關服務名單,可將申請資料郵寄至房協工程策劃部(地址:香港鰂魚涌英皇道1063號8樓香港房屋協會)。 房協的工程顧問會於收到申請後按需要聯絡有關承辦商。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請按此參閱列入個別名冊的基本資格,房協會於收到申請後聯絡有關承辦商。 申請機構的核心服務及活動必須與推廣動物福利和妥善管理動物相關,機構亦須在過去3年或更長時間積極從事有關服務/活動(漁護署動物領養計劃的伙伴動物福利機構可獲豁免3年時限的要求)。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相關內容

特別需要留意的是,網上出售的動物有機會是從大陸走私來港,當地沒有法例保障動物,亦可能有狂犬病的風險。 漁護署簽發牌照時,會要求申領牌照的動物售賣商符合一系列有關動物健康和福利的條件,例如動物的基本圍封、畜舍提供的設施和戶外範圍,都要符合署方標準(詳情請按此)。 《公眾衞生 ( 動物及禽鳥 ) ( 動物售賣商 ) 規例》第5條指出,售賣任何帶病動物均屬違法。 如公眾人士懷疑有寵物店/繁殖場未達到漁護署的要求,可聯絡署方進一步調查。 在私人樓宇內,只要沒有違反大廈公契,飼養寵物均屬合法。

如果動物已被馴服,但作出反常舉動,即狗主只有在罕見的情況下,才需要負上責任。 狗隻束上狗帶的方式,以不構成公共威脅或對其他犬隻與動物造成危險為原則。 在郊野公園或在大海中游泳的狗,則毋須一定要繫上狗帶(《危險狗隻規例》第9條)。 若飼養的大型犬隻未能有效受控或繫上合適的狗帶,狗主將觸犯法例,可被罰款25,000元或監禁3個月(《危險狗隻規例》第9條)。 如閣下如未能採取所有合理措施避免狗隻咬人,亦等同干犯刑事罪行,可處罰款。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伴侶犬申請 關於這隻安靜唐狗

另外,從中國入口寵物亦要獲得動物健康證明書,以證明牠已注射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或貓瘟及貓流行性感冒疫苗。 根據第169章《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第3條,任何人如携帶動物進入香港、或驅趕、運載、運送、移走或畜養任何動物時,牠在該人士處所受其控制之下,導致動物受到不必要或本可避免的痛苦,都會構成罪行。 這包括把動物困在過度擠迫的空間、或把狗隻放在裝貨箱內一段長時間而不准予活動。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申請辦法與資格

「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為經修訂後的「富戶政策」所用的水平。 上述第二類人士,即新生嬰兒或18歲以下兒童可獲豁免受審查。 在政府支持下,有康復機構獲得一項慈善基金撥款,推行「導盲犬使用者培訓先導計劃」(先導計劃)。 先導計劃除了為視障人士提供導盲犬配對和使用導盲犬訓練外,亦涵蓋宣傳導盲犬的工作,促進市民對視障人士使用導盲犬的認識和接納。 有關機構現正積極推展先導計劃,包括協助跟進計劃下的導盲犬在本港的生活及醫療護理等專業支援,並會待計劃完成後,檢討具體成效。 公共租戶房屋飼養服務犬申請書 房屋署就公屋飼養狗隻一事回應本刊時指,住戶若需申請飼養伴侶犬,須於申請日期起計三個月內交齊所需資料及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