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5大分析2024!內含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絕密資料

另外,團體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在會前到政府總部外請願,團體批評高額長生津「又審又查」,長者年紀愈大開支愈多,金額不足應付基本生活,年中推出的年金計劃亦無助貧窮長者脫貧,重申要求全民退保。 第三,我們希望隨後推出的公眾諮詢可以在理性、務實及全面的基礎上進行,以期凝聚共識,訂出將來的路向。 有意見認為政府在公眾諮詢前已有既定立場,否定「全民退保」方案。 我想指出扶貧委員會就如何進行諮詢仍然在討論中,委員基本上認同政府可在諮詢文件內清楚解釋對退休保障未來發展的看法,但與此同時亦應提供空間讓社會討論不同方案,包括全民方案。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此外,委員認為由於這個議題已在社會上討論多年,而周永新教授團隊的報告亦提供了實在的討論基礎,諮詢文件應提出具體的方案,供公眾討論。 政府提出改革長者生活津貼計劃,將現時「普通」及「高額」2層津貼合為一,劃一資產限額為50萬港元,領取高額津貼3585港元,完善退休保障制度。

有鑑於政府統計處於今年年中左右發表更新的人口及勞動人口推算數據,委員同意以最新的數據按團隊報告中的推算方式,更新相關方案的財政評估。 經考慮籌備諮詢文件所需的時間,委員會預計會於今年第四季啟動公眾諮詢。 由於議題複雜而公眾諮詢尚未展開,我們反對任何在現階段要求政府承諾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建議。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保.二】強積金大有不足 退休保障難言至臻

《香港市民對「全民退休保障」意見》全港住戶電話調查 第二階段 . 基金於2013年六月獲政府注資150億元後,有更充裕的資源推出更多援助項目及先導計劃,以幫助經濟上有困難的人士,以及延續推行具成效但又未能即時納入政府恆常資助的項目,讓有需要的人士可無間斷地繼續獲得援助。 梁振英当选,在就任行政长官的第一次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2012年7月16日),便提出成立长者生活津贴(即政纲中的特惠生果金)。

可是,誠如《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指出,不論是民建聯還是新民黨的方案,改革現行制度並推行「多層保障」,其實亦難以平息全民退保的爭議。 由於兩者方案的資金來源皆是政府,而非透過改革稅務制度,籌募開支,故按《報告》推算,隨着人口老化的高峰期即將到來,相應的恆常開支將不斷增加。 因此,倘若未來政府的財政收入因經濟波動而短缺,當局或會要求僱主和僱員供款,或提高薪俸或利得稅的稅率,以補足資金缺口,屆時定會面對不少阻力。 2018年1月29日,多名立法會議員在立法會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上狠批政府一意孤行放棄考慮全民退保計劃。 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於唱建議政府推行每名長者每月三千五百元的全民養老金計劃,因財政上獲多方支持,長者貧窮率的減幅亦會較實施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大。 研究發現近3成受訪者需照顧最少一位65歲或以上的長者,另外有逾半受訪市民對現行長者福利、強積金及退休計劃不滿意。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年金比較:買年金還是儲蓄保險或定存?

七十年代於港大畢業後,周教授一直從事扶貧及安老研究,多年來已被視為社福專家,除了先後任教於中大及港大,更於八十年代起出任多項政府公職,包括強積金計劃諮詢委員會主席、扶貧委員會、平機會成員等。 在過去,他多次對政府的社福政策提出質疑,例如七十年代中期在他仍於社署轄下的社工訓練學院任教時,已在《南華早報》發表文章批評香港社福政策,更曾被當時的社署助理署長要求噤聲。 前幾年他亦對關愛基金的成立目的及受惠對象未明提出過質疑。 縱然他經常與政府「對着幹」,還是贏得社會的尊重,早於1999年獲頒銀紫荊星章。 本網將會逐一介紹上述三項產品,包括其產品特性、退稅的金額要求、適合的人士、好處和壞處等,本文會先介紹退休保障產品「年金」。

真相是很多這些左翼深知,經常官商勾結的特區政府,根本不會加商家以及中資的稅,去幫助香港的窮人,因此他們選擇了交出一個「羊毛出自羊身上」,向「反抗能力最低」的年輕世代開刀,向買不起樓而水深火熱的年輕人身上,騙取這筆錢去幫助「全部老人家」。 然而連這種方案,特區政府也不願收貨,於是網上年輕人大罵,而政府又置諸不理;這些出賣原則妥協者,最終左右不是人,實在是咎由自取。 資料的複雜程度也反映了一項事實,不論是現在或將來,退休保障幾肯定是拼拼湊湊而成的工作。 為確保有足夠的覆蓋面,政府希望每根支柱在財務上可更健全和持續。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休保障計畫

我們剛實行了最低工資,也正研究自願參與的醫療保障計劃及檢視如何優化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現時香港基層市民在退休及基本生活上都有一定保障;若把制度作根本性改變,以資源再分配的方法去處理退休保障的問題,中產和專業人士現時普遍不會接受,是不切實際的。 當然,很多過往在不同國家的例子,大家在今日的辯論也提到;也有議員提到實際上為何我們今日不實行一些全民的退休金制度,將來有問題的時候才去修改? 在其他國家,例如數年前的英國,因為要提升退休年齡而導致很多街頭的暴動,到最後議會要收回有關的討論。 日本──剛才也有議員提過──是主要透過GST(商品及服務稅)來支付它的退休金,在二○一四年增加過一次之後,本來預備第二年增加第二次,但現在似乎二○一八、一九年都可能難以繼續增加。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他又指,長生津開支屬經常性開支,預視未來開支會繼續增加,但全民退保學者方案由政府、僱主、員工三方面以「部份預籌款項」形式提供財政可持續性。 民協不認同政府有關退休保障的工作已經完成,認為「長生津二合一」方案只是過渡方案,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才是最終方案。 推行全民退保的重要性並非單為解決眼前的長者貧窮問題,亦非 純粹的退休保障,必須包括家庭照顧者、傷殘及失業人士等養老保 障,這是關乎全民不同年齡階層老有所養的基本生活安全感,亦是 香港步向穩定和諧發展的長遠措施。 在昨晨立法會上,「人民力量」陳志全稱,特區政府擁有巨額的財政儲備和外匯基金儲備,有能力應付免資產申報的長者生活津貼開支至2033年,故應該取消有關的資產申報建議,並要求特區政府開展討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 而老年撫養比率(即成年人口與長者人口的比例)亦將急劇上升至 454(每1,000名15至64歲人口需要供養老年人的數目),平均每兩個工作人口就要供養一個老人。 周永新於2013年退休,是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有香港「社福界教父」的美譽。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年金是甚麼?

根據政府扶貧委員會的報告,2017年長者貧窮率為44.4%,雖較上年度下跌0.4個百分點,但本港仍有約34萬名長者被界定為貧窮,貧窮率為30.5%(2013年水平),是整體貧窮率(14.7%)的兩倍多。 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建議政府慎重考慮設立全民性的老年金後,隨即引來商界、右派經濟學者的反對。 本文嘗試以經民聯議員梁君彥的《何苦要全民埋單建「福利危樓」》作為代表文章,就著他們對全民退保的質疑作出駁斥。 退休保障計畫在香港爭議多年,方案推陳出新,近年就爭取全民退保,社會人士持不同意見,扶貧委員會於本月起展開為期六個月諮詢。 為讓信徒更了解一眾學者提出的全民退保之方案,並從信仰角度進行反思,回應諮詢,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堂牧區社會公義關懷及實踐小組於一月二十四日舉行「全民要退保、各界需商量、終於有保障!」研討會,有約八十位長者及青少年人出席,共同探討退保議題。 民建聯議員黃定光在發言時指出,中小企普遍認同為長者生活津貼設立申報制度,但資產上限可以放寬,但強調香港雖面對人口老化問題,但是否推行全民退保,仍然需要社會達成共識才訂立落實的時間表。

而在計及優化長者生活津貼的措施後,每年平均經常開支將增加至約581億元,即平均每年增加約113億元。 在這個情況之下,不但大大削減這條支柱的作用,甚至會令到其回報率更為下降。 當然,有其他議員在今日的議堂上都提到強積金的改革問題,特別是大家都關心制度的管理費偏高的情況。 我們相信在日後的日子裏,我們會不斷探討如何優化強積金的制度,細節我相信日後會再討論。 在建構更穩固的自願性儲蓄支柱方面,政府在債券計劃下推出銀色債券試驗計劃,旨在為年長投資者提供具穩定回報的投資產品,協助長者管理投資。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社會與公眾

「全民退保」的全稱是「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指的是一種有關老年人士的社會保障制度。 計劃的內容提到:當市民到達退休年齡後,便能向政府領取固定金額的津貼,以應付生活開支。 故此,全民退休保障為解決人口老化的方案之一,以利用稅收和工作人口的供款,為長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為其基本原則。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正是針對這些家庭而設。 由於撥款時間較預期延遲了半年,勞工及福利局現正全速為實施計劃作準備,準備在一年半內推出,估計可以惠及20萬低收入家庭共71萬人,涉及超過17萬名兒童及在學學生。 扶貧委員會會繼續透過按年更新的貧窮線分析,監察本港的貧窮情況及評估扶貧政策的成效,並在貧窮線的分析上進一步引入其他研究,例如去年年底公布的殘疾人士貧窮情況報告。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長者生活津貼

2016年6 月21日,全民撐退保社福聯盟共收到超過1.5萬封支持意見書,今天將交給扶貧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促扶貧委員會正視民意,真正落實全民退保。 立法會將辯論全民退休保障 下稿代立法會秘書處發: 立法會將於本星期三(四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時在立法會會議廳舉行會議。 退休保障 前路共建 1 第一章 諮詢範圍和目的 背景 1.1 20多年後的香港,將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銀髮城市」,屆時差不多每三 名香港人便有一名是65歲或以上。 在個人層面,年老是可預見的人生歷程,大 家都有責任為自己和家人的晚年生活早作打算。 香港人口老化漸趨明顯,政府統計,在2010年底,65歲以上的人口增至325400人,較10年前增加了近四分之一。

到底,我們可怎樣理解《基本法》第145條所指的「原有社會福利制度」和退休保障的人權關係呢? 在「孔允明控告社會福利署署長」一案中,孔女士於2005年以單程證來港定居,與丈夫家庭團聚,其夫卻在她來港後翌日不幸逝世。 翌年,孔女士向社會福利署申請綜援,但因政策規定(即居港少於七年並不符合申請資格)不獲受理。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當年,終審法院從人權角度反駁政府,指出社會福利既是權利,便須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須,不能隨意更改和收窄申領條件。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保討論核心失焦

強積金(強制性公積金)制度的構思是由就業人口及其僱主作供款,為就業人口的退休作準備。 明顯地,單靠強積金支柱並未能照顧所有市民的退休保障,例如部分市民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投入勞動市場或長期工作。 因此香港需要多根支柱的退休保障制度,各支柱互相補足,為不同經濟、家庭和健康情況的長者提供全面保障。 另外,儘管高津和長生津的領取門檻比綜援低,但這同是杯水車薪的扶貧政策。

  • 而據資料顯示,其他發達國家的長者貧窮與整體貧窮率相對接近,而部份國家的長者貧窮率更低於社會整體水平,如法國、德國或荷蘭。
  • 如在申請時遇到任何困難,或想與我們直接對話,了解更多有關保險計劃的細節,請聯絡我們的客服團隊,為你解決各種申請疑難。
  • 政府原則上認同《計劃方案》的各項建議,並會着手展開跟進工作。
  • 為抗議政府就退休保障進行預設立場的假諮詢,聯席於諮詢期間,展開「民間真諮詢」收集民意,以顯示社會對落實全民退休保障之共識。

同時,由於年金需要到指定年紀才可以開始申領,而申領期可能是永久,因此愈長壽,所獲得的回報愈高。 但如果不幸受保人提早離世,最多只能取回扣除已獲發的金額的105%的保費(每月身故賠償) 或扣除已獲發的金額的100%保費,當然實際的情況要按個別產品特性而定。 延期年金設有累積期,投保人可一筆過或分期繳付保費,保費會在一定時間內生息和由保險公司進行投資,直到指定時間才可以按月領取年金收入。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退休保障爭議中的幾個觀點

儘管基金的開支比率已由2007年12月的2.10%,下降至當時的1.53%,但仍遠高於其他設有退休金制度的國家。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愛沙尼亞的退休金行政費為1%、西班牙為0.9%、奧地利則為0.2%,更重要的是,在所有公開數據中,OECD全數國家的退休金行政費均低於1%。 相反,雖然預計「積金易」在2022年分階段啟動後,未來二十年節省200多億元行政開支,但亦反襯出強積金計劃難言至臻。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退休保障

城西關注組發言人表示,「明日大嶼」願景牽涉百多萬人的交通需求,應配合一個全面的交通評估,並向當區居民交代可能會造成的影響。 而守護大嶼聯盟代表亦質疑,政府沒有實質數據支持興建人工島的需要,並促請區議員做好把關,勿讓政府強推計畫。 大型基建依賴財力物力,也靠人力,香港同時推行多項基建計畫,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尤以工程界最為「吃香」;經濟學上,「凱因斯模式」提倡政府擴大開支創造就業,因而市民消費增加,零售等行業皆有所益。 如果是小型手術、小病小痛則尚可應付,但對於一些較複雜的手術和治療,如癌症治療,自願醫保保障便未必足夠,到時將難以賠足。 如果希望有更高的保障額,則可考慮之後保險公司推出的保障較高的靈活計劃。 Blue提供不同靈活高息的儲蓄保險產品,如「WeSave定息儲蓄保S3」及最新推出的「EasySave智易儲蓄保ES1」(EasySave),均可以隨時退保又無額外收費,對日常經濟負擔相對較大,但仍希望以儲蓄規劃人生理財的人士尤其合適。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這筆津貼,不是甚麼施捨,而是對長者的貢獻的肯定,對他們的一份尊重。 我們希望長者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退休生活都可以得到保障,僅此而已。 第一個條件是政府庫房早已水浸,政府的儲備正是現時已退休或快要退休的人士過去所賺回來的。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精明理財】退稅「年金」 懶人包 到底值唔值得買

普通高龄津贴之领取年龄,由1988年的68岁,逐年减至1991年的65岁,并需要入息与资产审查。 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据统计处的推算,在2010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长者人数达92万人,占香港人口13%,到2039年人口老化最高峰时,长者人口会达249万,占人口28%。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研究估计,香港长者贫穷率高达三成,现时三名长者中便有一名处于贫穷,反映长者贫穷的现象严重。 增內部消費動力:每年即時為長者發放總數以百億元計的養老金,將可對經濟產生剌激作用,而為基層長者提供各種零售、個人服務的行業及地區經濟活動將最能受惠,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團體不滿政府僅改革長生津 促三方供款全民退保方案

柯比表示,這個物體與之前被擊落的中國氣球有不同之處,這個物體看似沒有機動性,只靠風向支配,目前不清楚這個物體從何而來,亦不知道是誰擁有這個物體。 柯比強調,美國對領空保持警惕,總統一直將國家安全利益放在首位。 自願醫保的扣稅優惠雖然吸引,不過額度不算多,每個投保人每年最多可享8,000元扣減額。 如果是年輕人投保,並且只為自己購置,保費可能不足3,000元,未必明顯幫助減輕稅務負擔。

這個數字雖然反映香港不同住戶組別收入差距的情況,但我們不能忽視堅尼系數只反映住戶收入分布,而單從住戶的現金收入分析未必能全面反映住戶實際的經濟狀況或生活水平。 另外,二○一六年按除稅及以實物形式提供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大幅降低。 參考數字:未計算這些轉移之前堅尼系數──大家剛才都有提及──是0.539,計算後是0.473,可見這些制度和稅務政策有助紓緩收入不均勻的情況。 政府會繼續鼓勵及支援有工作能力的人士通過就業自力更生,並致力提供合理和可持續的社會福利政策,讓不同階層的市民都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無論各位議員對退休保障的立場為何,我相信大家都同意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對有經濟需要的長者發揮重要的退休保障功能。 數據顯示,須經濟審查的綜援計劃和長者生活津貼能有效紓緩長者貧窮的情況。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我實在不認為今天支持「全民退保」的論據有多少新意。但佛利民說過,陳舊的謬誤永不死亡,也許我們每隔一二十年便又要梳理一下各種理論,並對錯誤的部分系統性地批判。這裏只討論一些近日常常聽到的觀點。

2013年3月份我是成員之一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發表了一份經過多位專家長時間論證的推算。 就算完全不考慮退休保障,單是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醫療及原有的長者福利等等的新增開支,已足夠使政府用光儲備,欠債纍纍。 主席,我們完全認同為應對人口高齡化和讓長者安享晚年,社會整體須為退休保障作進一步投資。 有議員比較教育和退休保障這兩個政策範圍,教育的開支也是一個投資的開支。 我們正在逐步落實多項措施,在今年一月的《施政報告》提到,透過適切到位的服務,為退休長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退休保障懶人包

在交流環節時,有年長信徒表示支持全民退保,她自己雖然已買樓,退休經濟亦不成問題,但若有了基本保障不需要擔憂退休生活,能釋放其消費能力,政府不應忽視經濟上的正向影響。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有年輕人則對爭取全民退保感到灰心,歐陽達初先生鼓勵她要抱持信念,繼續發聲爭取公義,並將結果交託上帝,如當初最低工資爭取了二十年才成事,不能輕言放棄。 綜合而言,目標都是要建立一套制度,讓全港所有長者每月都可領取一定數額的退休金(例如向退休老人每月支付3,000至4,000元退休金)。 該制度的財政來源則包括來自僱員及僱主供款、政府注資、稅收,以及原本用於長者綜援及高齡津貼]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