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後,則依照醫囑定期回診及接受心臟超音波追蹤檢查。 以下介紹我國常見的兩種退燒藥糖漿,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布洛芬(Ibuprofen),以及塞劑。 喉嚨痛、食慾下降/可給一些方便吞服食物,如:布丁,至於蜂蜜水可在1歲以上的兒童使用,因為蜂蜜水也有潤喉的功效,另外也可備兒童專用枇杷膏。 至於塞劑(非炎),一般1顆塞劑是12.5毫克,13公斤以上的孩童,一次約可以使用1顆,間隔8小時可以使用一次。
依據臺灣兒科醫學會「兒童發燒處置建議」,發燒的定義為中心體溫≧38℃,而中心體溫介於37.5℃~38℃時,根據個人基礎體溫與環境溫度的變化,可能為正常現象,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必須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臨床現象判斷是否為發燒。 若服用完退燒藥水(或是錠劑)兩小時後體溫仍在三十九度,也可考慮使用退燒塞劑,因為這時口服退燒藥的效果也差不多沒有了,間隔兩個小時再使用,也能避免因為使用退燒藥物太密集,當多種藥物效果加乘起來時,反而會使體溫降太低的後果。 若是口服退燒藥水(或是錠劑),因為藥物需要經由腸胃吸收,效果比較慢,平均約三十至六十分鐘才會慢慢退燒,但效果會持續好幾個小時。 目前常用於孩子的退燒藥物有兩類,一類是口服藥水(或是錠劑),另一類是肛門塞劑,因為使用後退燒效果出現時間不一,請爸媽們務必要注意使用的原則。
兒童發燒藥: 孩子發燒是否代表病情嚴重?是否應該用退燒藥?
張醫生指一般發燒本身是不會燒壞腦,但是,如果出現發燒的原因是由於大腦受到感染如腦膜炎或腦炎,大腦便可能會受損,建議如果孩子有不適 ,尤其是年幼者,最安全還是看醫生,以找出病因、評估與治療。 我並非要父母都別讓孩子掛急診,而是建議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標準來判斷是否緊急,例如:發燒超過四十一度、意識不清(嚴重倦怠或是嗜睡)、呼吸異常急促、有痙攣或抽筋的現象、嘴唇或皮膚發紫等。 另外,如果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或是年紀很小的嬰兒,發燒時當然要考慮送急診。 因為小孩,尤其是嬰幼兒,無法明確表達不舒服的症狀,也因為不舒服,往往哭鬧不休無法配合醫師的診治(例如量體溫、聽心律等),如果加上父母的意見不一,甚或阿公阿嬤一起前來,可能更要花費時間處理。 吳醫生強調,大部分兒童確診後情况輕微及穩定,通常於三數天內會好轉,若蜂湧入院只會加重醫療系統負擔,有需要或疑問可透過遙距診症向醫生求助。
此階段應適時補充水分,提供飲食補充營養及熱量,適當的保暖、擦汗或替換乾爽的衣物。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script狀態。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兒童發燒藥: 小朋友確診或懷疑感染新冠肺炎 家長應變自救手冊
其實小朋友發燒有時屬正常現象,也有其好處,以下為大家拆解常見有關小朋友發燒的8大謬誤,讓家長及時適當地處理。 第二階段「發熱期」,全身逐漸溫熱,可能會伴隨呼吸心跳變快、倦怠等症狀。 此階段應適時補充水分,可給予物理性降溫,若幼童發燒溫度超過5° C且有不舒服,可適時給予退燒藥,但需要注意的是,退燒藥是為減緩發燒所出現之不適感,讓幼童得以充分休息,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退燒藥。 他指,6歲以下的幼兒用藥較為複雜,要小心處理,如某些幼童會出現藥物敏感的情況,最好找家庭醫生配藥。 他亦提到,6歲或以上的小朋友有一定表達能力,進食藥物後若感不適,家長較容易了解情況,故自行配藥無太大問題,他建議家有6歲或以上子女的家長,可於藥房及超市購買退燒藥、傷風咳藥及止吐藥「看門口」。 通常口服退燒藥,作用時間大概要1-2個小時,家長千萬別過度緊張頻繁使用退燒藥,強制讓體溫降到正常溫度並非好事。
- 但之前說過,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後都會自己痊癒,尤其是接種過新冠疫苗的病人。
- 而其他物資方面,盡可能都備用多一些快速測試、個人日常用品如口罩、漂白水、火酒等來清潔周邊,減低感染其他家人或朋友的風險。
- 最近有小童中了肺炎,但政府醫院或私家醫院都不接收,遇上這樣情況,家長如要留意小朋友肺炎情況。
- 發燒時只需穿著平常的家居服,以長袖鬆身為主,容易穿上的單件衣服為佳。
當血氧儀顯示血含氧為95%或以上,即代表病人身體狀況較穩定,家長只需定時用血氧儀為子女(如早晚一次)監測,便可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 有些血氧儀還可連接手機,方便家長搖距監察,或分享數據予家庭醫生診症。 傷風一般都可以依靠小朋友的免疫系統自然痊癒,症狀都會大約7-10日內慢慢消退。 但當情況一直惡化,甚至岀現其他危險症狀,家長需要盡早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很多家長誤會,以為高燒代表危險、低燒則代表不危險,這是錯的。 其實疾病的嚴重性取決於引致疾病的原因,與體高低並無直接關係。
兒童發燒藥: 孩童不慎確診怎麼辦?家長必看「兒童確診備藥清單」快點準備好
要知道造成發燒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腸胃炎、尿道炎、鼻竇炎、甚至是便祕而發燒,而上述原因即便用最好的退燒藥,只要症狀存在,藥效過了還是會發燒。 請各位家長務必有正確的觀念,退燒藥不能治療引起發燒的疾病,它只能緩解症狀以及爸媽緊張的情緒,若發燒兒童沒有合併嚴重的症狀,同時精神、活動力與食慾正常,就不需要積極服用退燒藥。 黃芳亮醫師建議,不應一味地在不知「病因」的狀況下,直接給孩子退燒藥,建議應了解小孩的狀況,若是近日有就醫,那就遵照醫師叮囑給藥,另外小朋友因高燒出現危險病徵,包括痙攣、抽蓄,或是有慢性肺病等,就可給予退燒藥緩解,讓溫度先降下來,同時緊急送醫救治。
蘇一宇醫師說明,若孩子發燒,突然抽筋、眼睛上吊、喪失意識,這時要讓孩子平躺在安全的地面,頭側一邊,避免被分泌物嗆到,趕快叫救護車;或是等孩子停止抽筋,再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由於發燒會增加人體腦部的耗氧量,若是有心衰竭、神經疾病、先天代謝異常的孩子,可能無法承受多餘的負擔,因此,發燒對他們來說,壞處多於好處,就會希望他們儘快退燒。 若是因為細菌性的感染,可能會合併中樞神經的影響,因此會進行脊髓液體的檢查。 然而,脊髓液檢查屬於侵入性檢查,總讓許多家長感到恐懼,因此,脊髓液檢查,端看病情及家長的決定。 由於額頭長時間暴露在外,容易受外在天氣影響,因此準確度不高。 蘇一宇醫師指出,排除外在因素,額溫量測到37°C以上,就能夠懷疑是否發燒。
兒童發燒藥: 幼兒發燒無症狀該怎麼辦?
因為有時候輕度的病毒感染,幼兒也可能燒到40 °C,只要發燒不超過3天以上,且小孩胃口與精神狀況不錯,就可以安心。 養和醫院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提醒家長,若小朋友確診新冠,發燒及影響睡眠和食慾等,可讓孩子適量服用「撲熱息痛」,不應服用非類固醇類藥物布洛芬及雙氯芬酸等,因副作用相對較多,兒童不宜使用。 一般醫師常用於兒童的退燒藥,為乙醯氨酚或雙氯芬酸等口服製劑與肛門栓劑,其退燒效果都很類似。 使用退燒藥是為了減緩高燒所產生的不適感,讓兒童得以充分休息,所以當家長或家中照護者,發現兒童體溫超過38.5℃且感到不舒服時,可適時給予退燒藥,並依據醫師處方正確使用,才能確保兒童的用藥安全,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退燒藥。
我認為發燒藥的使用,過與不及都不好,小朋友因為發燒不舒服,不吃也不喝,活動力也下降,適度給予退燒藥是比較合適的作法,對於發燒過於擔心的家長,過度使用退燒藥也不好,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提供家長正確的作法。 有些孩童耳溫超過攝氏38度發燒時吃退燒藥,體溫降回37至38度間已算退燒,但因未降到36至37度,家長繼續讓小孩吃藥,就是過度使用。 兒童發燒藥 兒童發燒藥 有些家長則是讓孩童吃了退燒藥30分鐘後,發現還在燒,又急忙給了第二種退燒藥,體溫反而降到35度以下。 目前為止,「發燒」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部分醫院和診所定義體溫高於37.8度或38度為發燒。
兒童發燒藥: 兒童發燒一定要吃退燒藥嗎?兒科醫師這樣說…
A6:這是典型熱痙攣的表現,熱痙攣顧名思義是發燒加上痙攣的症狀,好發於6個月至6歲的小孩,除了痙攣及發燒之外沒有其他明顯症狀者稱之,一般痙攣時間短暫,少會持續超過15分鐘。 熱痙攣可分成單純型和複雜型,單純型持續時間在15分鐘以內;複雜型持續時間較久,常大於15分鐘,且有復發的可能,由於重症腸病毒感染亦會以高燒及痙攣作為表現,若發現孩子發燒及痙攣,必須確認是否有其他伴隨症狀,重症腸病毒感染會持續昏迷及嘔吐,熱痙攣則少見上述症狀。 處理方面,單純性熱痙攣不太需要用退燒藥或是抗癲癇藥,複雜型熱痙攣由於成因多半和腦部疾病或是癲癇有關,建議求診小兒神經專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家長留意到小朋友發燒都會很擔心,好多小朋友吃完退燒藥後會退燒,但藥力過去後,又可能再發燒。 其實這個情況很常見,因為發燒很多時都是身體對病毒的反應,代表免疫系統在「打仗」。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知識分享 and tagged 小孩發燒, 小朋友反覆發燒, 幼兒發燒無症狀, 兒童發燒藥 新生兒發燒, 發燒原因. 黃宣蓉醫師:若發燒伴隨腹痛、嘔吐、活動力明顯降低、痙攣等症狀便應至附近的小兒科診所就醫,尋求專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網上圖片)小孩的體溫攝氏38度以上已屬於發燒,若病童體溫上升太快,或出現腦膜炎的症狀,家長必須帶子女盡快求醫。
兒童發燒藥: 健康網》按摩無助攝護腺健康 醫:7好習慣要維持
許醫師再次提醒,並不鼓勵大家平時都自己拿藥不看醫生喔! 只是非常時期,我們和孩子或許有機會遇到輕症在家隔離的可能。 其實任何時候、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患上手足口病,常見於小朋友身上是因為此病的傳染途徑是經口沫。
因此出現兩耳溫度有明顯落差時,記得想想時不是有以上問題,並等幾分鐘後再測一次,看溫度是否一致。 兒童發燒藥 食藥署提醒,一般口服退燒藥需要1~2個小時,若未退燒,可間隔1小時以上再考慮使用第2種退燒藥,不過乙醯胺酚需間隔4小時以上,布洛芬需間隔6小時以上,以免造成體溫偏低或腸胃道出血等症狀。 布洛芬(20毫克/毫升)劑量的算法有2種:發燒超過39度以上是每次服用2分之1體重的c.c.數(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c.c.);發燒超過39度以下是每次服用4分之1體重的c.c.數(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5c.c.)。 兒童發燒藥 通常服用1~2小時會退燒,最多每6小時服用一次,此類藥物的退燒、止痛效果較佳,但較傷胃。
兒童發燒藥: 觀察孩子有否精神玩耍
歐陽卓倫提醒,小孩發高燒時,因腦電波被擾亂,有20%機會伴隨抽筋症狀,每次抽筋會維持20秒左右便停止。 他建議家長在小孩抽筋時,讓其打側躺臥,以免嘔吐物進入氣管,導致「濁親」。 兒童發燒藥 他又謂,人的體溫在不同時間也有差異,通常在清晨6時最低,下午4至6時則最高,因此晚上發高燒比下午發高燒可能顯示情况更為嚴重。
- 若排除嚴重的理由,熱痙攣屬於良性,並不會造成神經學後遺症,家長不需太驚慌。
- 他提醒家長一定要做好降溫,不要一直抱著不放,風扇和冷氣是可考慮,但家長自行決定,因現時發燒好可能是covid-19,一旦用了就可能導致全家感染。
- 因為有時候輕度的病毒感染,幼兒也可能燒到40 °C,只要發燒不超過3天以上,且小孩胃口與精神狀況不錯,就可以安心。
- 一般而言,腎臟製造完的尿液會進入輸尿管,再流到膀胱內,當膀胱脹大後收縮就會排尿;但有些人可能因先天輸尿管的發育不完全,導致「抗逆流」機制不佳,使充滿細菌的尿液會回流到腎臟裡,即患有「膀胱輸尿管逆流」。
- 此時,好多人會在睡時,蓋上厚被,焗一身汗來,這傳統做法未必一定有效,輕微的出汗有助調節體溫,但不可勉強,同時,一定要換去濕透的衣服。
- 屬於傳統上的做法,包括:冰枕、洗冷水澡、散熱貼片,但是這樣做只能加速身體的散熱讓體溫降低,並不能真正降低中樞體溫的溫度,反而可能造成孩子額外的代謝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