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疗法的副作用5大伏位2024!(持續更新)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大家熟悉的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都属于这一类。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免疫治疗距离发展中“啃硬骨头”的阶段也越来越近,许多棘手的难题都在制约其临床疗效,例如胰腺癌等免疫“冷肿瘤”久攻不下,而T细胞耗竭等因素,也使许多患者难以实现持久病情控制和长生存。 其实免疫疗法不仅只有以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有基于免疫细胞会攻击癌细胞这个原理衍生了其他的免疫疗法。

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纳入了50项临床研究,53类治疗方案;有37类副作用纳入量化分析。 包括所有等级,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疲劳(34.3%)和腹泻(31.7%);仅计算三级及以上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高血压(9.3%)和低钠血症(3.6%)。 免疫药物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而间接杀死癌细胞,因此变数比较大。 很多患者用了好几个月的药,也不完全确定到底起作用了没有。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由于肿瘤免疫疗法的核心,通常都是短期内猛烈激活免疫系统,因此或多或少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癌症免疫疗法副作用不容忽视,不仅要“治”,还要会“防”

其中所有等级的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89.4%,三级及以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12.4%。 免疫联合免疫治疗纳入了54项临床研究,包括57类治疗方案;其中所有等级的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86.8%,三级及以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35.9%。 免疫(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联合化疗纳入了36项临床试验,43类治疗方案;其中所有等级的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97.7%,三级及以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8.3%。 另一方面,就是 PD-1 抑制剂这种免疫药物整体比化疗安全,患者生活质量比较高。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目前上市的 PD1 抑制剂,PD-L1 抑制剂,或 CTLA4 抑制剂都是如此。 国际各大医学专业组织,先后出台了针对免疫治疗副作用(irAE)管理的指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专家组,最近也专门出台了相关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但免疫疗法的副作用管理需要科普和宣传,因为这个疗法很新,副作用和以往的药物非常不一样,比如患者并不会掉头发,但很可能出现特殊的皮疹。 目前认为,T细胞耗竭的特征为产生IL-2、IFN-γ和TNF-α的能力下降,且清除抗原的能力减弱。 除终末耗竭的CD8+T细胞亚群外,近年来研究又发现了耗竭性的CD8+T细胞祖细胞,这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T细胞,同样对免疫治疗非常重要,这两类耗竭T细胞的转录组学及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已相当深入。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免疫疗法副作用

如果瘙痒症状非常强烈严重影响生活,先暂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这时候一定要请皮肤科帮忙解决了。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斑丘疹是最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可能伴有瘙痒,根据皮疹的范围大小分级,如果皮疹面积小于10%定为1级,不需要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用点儿润肤膏,局部涂抹激素类的药膏或者口服抗组胺药物,开瑞坦、开思婷类的药物。 面积10%-30%定为2级,2级的治疗CSCO指南和ESMO指南有一点儿区别,CSCO指南建议暂停治疗,而ESMO指南建议如果皮疹面积10-30%但症状很轻,可以继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2级的治疗一般需要外用激素及口服激素、抗组胺药物干预治疗。 面积大于30%定为3-4级,这时候需要停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我们一般建议患者直接去皮肤科门诊,皮肤科会在外用和口服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几种抗组胺的药物治疗,控制不好,再加上其他一些免疫抑制剂。

  • 这可能和被激活的免疫细胞是混合型,能同时抑制不同的癌细胞有关。
  •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依次为喉(32.1%)、甲状腺(19.6%)、口腔(16.1%)、鼻咽(14.9%)、副鼻窦(6.6%)、大涎腺(4.2%)、口咽(3.3%)、眼(1.52%)、下咽(1.5%)。
  • 反应的迹象包括温暖或灼热感,粉刺,指甲裂痕或皮肤干燥。
  • 而且内分泌系统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系统,荷尔蒙是通风报信的通讯兵,分派多少通讯兵去下方干活,都要听从上级统一安排。
  • 而儿童是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传统辐射损伤的人,因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传统X线放疗会造成患儿肝脏、肾脏、脊髓、骨骼等重要器官的放射性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儿童的发育。

在因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而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后,应根据个人情况,考虑到每个患者的临床环境和具体临床需要,决定重新引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 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通常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但完全切除肿瘤且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难以实现,因此,在手术之余常常采用放疗作为替代疗法。 此外,接受质子治疗的一部分人群是幼儿以及不能耐受传统治疗方案的患儿,因此更具有临床意义。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观点:药物治疗作为中期肝癌一线治疗的依据与探索_肝癌_肝癌治疗方式 – 好大夫在线

前面说了,绝大多数免疫治疗的副作用都是比较轻的,比如常见的有:轻度的疲劳感、食欲较差、轻度咳嗽、恶心等,这些在副反应分级里都属于 1 到 2 级,通常是在病人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很多都是短暂的一过性副反应。 这是最常见的免疫相关副作用,1/3 患者都会遇到,但绝大多数都比较轻微,容易管理。 免疫检查点疗法就是通过共抑制或共刺激信号等一系列途径以调节T细胞活性来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免疫检查点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PD-1为代表的抑制剂,另一类是激活剂,不过激活剂目前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胰腺损伤也比较少,胰腺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前面讲到的分泌胰岛素的胰岛就属于胰腺的内分泌腺,胰腺的外分泌腺体,专门分泌淀粉酶和脂肪酶。 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早期,很多人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有轻度的升高,但是很快都能恢复到正常。

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缓解/毒性比(response/toxicity ratio)不佳——例如IL-2和抗-CTLA-4mAb——这些疗法一直没法将所获得的FDA批准从特定肿瘤扩展应用到其他肿瘤。 我们将讨论重点放在为什么要将这些疗法视为“免疫增强”,以及免疫增强策略实际的缓解/毒性比率不理想的原因。 由于不可能回顾所有的免疫疗法,我们选择仅将重点集中在FDA批准的癌症免疫疗法中——这些疗法已经证明在至少一种肿瘤类型中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在一些患者中,这些增强策略确实为患者的免疫激活过程提供了所需的补充。 然而,在多数病例中,这些策略可能仅仅是免疫系统的激活剂,它们增加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的同时,也会将免疫系统推向超生理水平,随后增加免疫相关副作用的风险( irAEs)。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靶向药物 vs. 免疫药物,哪个更好?

首先,研究人员在数据库中识别了6880万癌症患者,并筛选出14378名至少接受过一次免疫检查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研究人员基于Aetna全美健康保险数据库,对2019年12月31日至2011年1月3日期间接受免疫检查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 按免疫治疗出现耐药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先天耐药(一开始就无效)和后天耐药(开始有效,逐渐无效)两大类。 已有研究表明,其耐药机制和化疗或者靶向药物耐药机制有不小的区别。 安博生物(Ambrx)宣布其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ARX788在1期临床中取得积极进展。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在抗PD治疗期间T细胞的选择性扩增和功能改善主要是在肿瘤部位,并且肿瘤消退和外周血中检测到的免疫细胞活化标记之间缺乏相关性( Das等,2015,Herbst等,2014),这进一步支持了免疫应答的肿瘤选择性。 增强免疫疗法通常有效激活全身免疫应答但在肿瘤部位显示弱免疫激活,与这种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I型糖尿病虽然不多,但是I型糖尿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治疗尚跟II型糖尿病和类固醇糖尿病不一样,所以如果我们检测空腹血糖持续升高,或突然升高,降糖药和胰岛素效果不好的时候,要随时检测尿酮体和胰岛素功能。 血糖的检测成本不高,而且非常容易操作,建议患者用药期间对血糖检测的勤一点。 我们赶紧让他们在当地医院静脉甲强龙冲击,可能因为疫情也可能医院认为这个不良反应比较棘手,当地没有一个医院愿意接收他的。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免疫治疗副作用大盘点:这些副作用,与疗效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的几项大规模质子医疗中心正在投入建设和运营,将为儿童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未来我国儿童恶性肿瘤生存率及幸存患儿的生存质量有望迎来较大的提升。 对于常见的癌种,质子治疗在肺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方面的疗效格外显著。 而与常见癌症相比,罕见肿瘤呈现出发病时间低龄化、生存率低的特点。 在众多繁杂的罕见癌种中,有显著疗效治疗方案的肿瘤寥寥无几,超过60%的瘤种尚无治疗方案,处于“无药可救”的状态。 PD-1治疗引起的甲状腺炎并不少见,但治疗起来往往不困难。

癌症是人类长寿最大的拦路虎,现代医学已经跟癌症战斗了数十年,但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来临,癌症免疫疗法逐步成熟,人类仿佛又看到了战胜癌细胞的曙光。 与靶向疗法和化疗相比,免疫疗法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如果起效,其疗效可能具有持久性。 如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有大量“超级幸存者”已经被临床治愈,存活超过10年。 2017年,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这种创新的癌症疗法上市,但迄今CAR-T疗法主要对治疗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有效,且治疗过程仍然非常昂贵。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肺癌有痰,中医中药有奇效

靶向药物针对的往往是对肿瘤生长非常重要的蛋白,可以说是癌细胞生长的重要食粮。 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这些蛋白活性,从而达到「饿死」癌细胞的目的。 最好的免疫系统,不是最强的免疫系统,而是最平衡的免疫系统。 平衡的免疫系统,能杀死坏的细菌病毒和癌细胞,但是不影响正常的细胞。 溶瘤疗法:与癌症疫苗相似,溶瘤疗法是只去掉病毒表面附上了可识别肿瘤细胞的特殊蛋白,帮助人体识别肿瘤细胞。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2017年的JAMA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Dermatology上,巴塞罗那大学的Carlos Ferrándiz等人就报道了14位肺癌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之后,头发变黑,“返老还童”。 某些单克隆抗体会阻断癌细胞与促进细胞生长的蛋白质之间的连接,而细胞生长是肿瘤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 2016 ASCO 年会上,瑞士 Zürich 大学医院神经内科泰斗 Michael Weller 博士总结了免疫疗法在脑胶质瘤领域的应用状态,但他认为这些赞成和反对的论据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肿瘤。 但大部分我们现在做的细胞治疗,在临床上用的还是我们说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肺癌会传染吗? – 好大夫在线

从这点来看,对于患者来说具有潜在毒性的治疗联合低毒性药物就更具吸引力,而非均具毒性的化疗药物的联合。 国外研究者发现,免疫疗法与化疗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传统的化疗对黑色素瘤的转移灶疗效甚微,但是接受免疫疗法的进展期患者再给予 1 至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 2 个周期的化疗后却产生戏剧性的反应。 最常见的是肺炎,单独用PD-1药物的时候,发生率不高,严重副作用比例不到1%。 但随着更复杂的治疗,尤其是各种组合疗法使用,肺炎发生率在逐步增加。 “是药三分毒”,PD-1抑制剂这类免疫治疗也不例外,使用它的时候一定需要有经验的医生配合。 但好消息是它的副作用通常比较轻,只要正确认识,做好监控和管理,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可控的。

免疫疗法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