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happy school小學15大優點2024!(持續更新)

普通話老師均具香港幼師資歷和國家普通話語文水平教師資格。 國際英文幼稚園(St. Catherine’s)現時有3所校舍,兩所位於九龍塘,另一所位於紅磡。 不少名小學的學生都是St.Catherine’s的畢業生,包括拔萃女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Catherine’s校舍戶外空間廣闊,部分地方更作栽種蔬果之用,令小朋友可以從實際的生活經驗中認識大自然。

位於港島南區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是傳統名校中少數的男女校,亦有位於中西區的一條龍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 學生的學術成績佳之餘,在音樂及藝術方面表現尤其突出。 該校有不少高官名人子女就讀,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長女也曾就讀,加上每年學費高達$63,000,故有「貴族學校」之稱,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啟思幼稚園(屯門分校)地區:屯門區類別:非牟利學券:沒有免費幼稚園:不是師資:教學團隊約260人,分別完成教育碩士學位課程、幼兒教育學士學位及幼兒教育證書課程。 民生書院幼稚園有直屬的私立民生書院小學,以及資助英中民生書院,屬本港少數的中小幼一條龍男女校,故每年申請幼稚園人數眾多。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幼稚園排名2023|8.保良局方王換娣幼稚園

為發揮學生天賦,優才課程既廣且深,我們以「小班教學」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照顧;以「專科專教」提升學生的能力;以「三文四語」為學生打開通向世界之門。 日常教學除了採取活動教學,滲入高層次思維技巧、創造力和社交能力等元素外,更為所有學生提供豐富、多元學習經歷,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擁有「喜悅、卓越」的學習旅程,盡展潛能。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學校的資優教育由資優教育專家統籌,設有資優教育的五層架構,由多元才華班到個人學習計劃,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資優教育。

國際英文幼稚園(St. Catherine’s )絕對是本地老牌名校,現時有三個校舍,位於九龍塘的兩個校舍分別提供K1至K3課程, 紅磡校舍則設PN班。 St.Catherine’s出名多學生入讀拔萃女小學及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此外重視英語及閱讀,校舍戶外空間廣闊,故吸引家長報讀。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為香港浸信會聯會於1982年興辦的政府資助小學,校史可追溯自1958年九龍城區的香港浸信會聯會第一小學及1971年慈雲山培愛小學,由1958年迄今,共六十二年。 每年小六同學之升中派位結果,獲派英文中學的同學超過80%。 每年小三及小六全港性系統評估中、英、數三科之成績非常理想。 每年參與校外比賽超過1,000項,結果超過90%同學獲獎。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灣仔區

連劉華也心儀創價,早前有家長目擊他親自出動帶同太太和女兒,一家三口到學校面試。 維多利亞(海怡)國際幼稚園位於港島南區之海怡半島,設有兩種學制,分別為2至6歲(小組班至高班)提供兩文三語課程(英語、普通話、粵語);亦為3至6歲(由幼兒班至高班)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提供雙語課程(英語、普通話) 。 由於升小派位成績優異,不少學生成功入讀本地著名校如拔萃女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喇沙小學等。 聖保羅堂幼稚園於1950年創校,分別設有北角及中環校舍,其中北角校舍上下午班共提供150個K1學位,每年有多達1,000人報名, 即約7人爭奪一學額。

協恩中學附屬小學位於九龍城,學校提倡全人教育,學生除咗喺學業上有卓越嘅成績之外,喺德、智、體、羣、美都有全面發展,就好似視藝科一設「藝術家計劃」,讓學生掌握藝術技巧,同時將藝術教育普及化。 而協恩小學每級設三班,每班 30 至 32 人,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組。 2020 年小一入學申請報名競爭一如既往地激烈,平均 16 人爭一個學位。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第三,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源於「香港浸信會第一小學」。 辦學宗旨是以學生為中心,透過全方位學習,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建立教師團隊;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根據辦學團體所訂的方針、政策,透過彼此服務、犧牲的精神,不斷創新發展,培育人才,服務社群。 學校重視生命和宗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品格, 以「正向教育」建立學生正面價值觀,體育課程包含游泳課,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多元化動感小息,建立孩子每天運動30分鐘的習慣,課堂間設Brainbreak活動,透過運動提升學習效能。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幼稚園排名2023|4. 銅鑼灣維多利亞國際幼稚園

循道於1951年創校,是辦學團體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在香港開辦的首所學校,並於2011年由原址加士居道遷至衞理道,校舍面積達9萬平方呎,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雖然循道與循道中學的直屬關係將結束,課程一向強調多元教育,重情又重理,情是指生命教育,關愛之情;理是指思維技巧,學習之法理。 拔萃小學雖然已和男拔脫勾,不過在41校網內,仍然是熱門之一,是以活動教學和專題研習為主導的基督教男女校。 陳守仁有兩成非華裔學生,故特別重視英語發展,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來自約20個國家的學生,與本地學生一同上課,自然營造良好的英語語境。 又鼓勵學生發展第三語言,須修讀日文、法文或西班牙,除了增強外語能力學 習。 雖然陳守仁沒有聯繫中學接軌,但由於學校重視多元智能發展,在學術及體藝方面都培育出不少人才,因此學生的升中前景一向不俗,歷年都有不少畢業生,被男女拔、聖保羅男女及德望等傳統名校取錄。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有92年歷史的聖嘉勒小學,其一直培育謙遜有禮而優越的女學生﹕明星葉麗儀﹔前律政司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前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徐潔儀﹔探險家李樂詩博士的兩位千金,都是最佳例子。 每年升中派位成績相當理想,有80%聖嘉勒小學小六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 培道屬本地老牌學校,小一設4班,當中約有兩班人數為幼稚園畢業生,直升機會近半,另有逾20%女生升上聯繫女中香港培道中學。 培道小學校長兼任幼稚園部校長, 幼小關係密切,共用樓高三層的校舍。 校舍地下主要是幼稚園的課室,方便幼兒上堂,三樓則是高年級上課的地方。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 Chinese Y.M.C.A. Primary School   資助

不少學生能升讀地區名校,2020年度最多畢業生升讀香港嘉諾撒學校、北角循道學校及滬江小學。 校方亦會因應兒童的興趣設計活動,推動兒童學習的主動性。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聖公會幼稚園前名為聖保羅男女附屬學校附屬幼稚園、聖保羅私立幼稚園,雖然學校與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及聖保羅書院小學沒有聯繫關係,但不少畢業生升讀此兩所直資小學。 除了直私小外,學生的派位成績亦理想,獲派番禺會所華仁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瑪利曼小學等區內名校。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學校以基督精神「非以役人,及役於人」為幼兒提供充滿愛的學習環境。 元朗區 (73校網)中學校小一收生須按照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共分兩個階段收生,分別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銅鑼灣維多利亞國際幼稚園地區:灣仔區類別:非牟利學券:沒有免費幼稚園:不是師資:53%教師擁有教育學士學位,20%教師是教育碩士,其餘都有PGDE/PGCE或教育證書資格。 寶山幼兒園地區:灣仔區類別:私立獨立學券:沒有免費幼稚園:不是師資:教師持有幼兒教育學位、幼兒教育證書或以上專業資格。 全港接近九成小學要使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每所小學將其全部小一學額的大約 50% 作為自行分配學位之用,餘下 50% 學額則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聖公會聖約瑟小學 S.K.H. St. Joseph’s Primary School   資助

創立於2002年的英基雅柏國際幼稚園,全年學費 $80,000。 就讀英基幼稚園的學生,可獲優先面試入讀英基的小學,過去數年均有逾九成半學生升讀英基的小學,再加上該幼稚園教授的是被國際文憑組織認可的IB課程,難怪吸引甚多家長報讀。 創立於1997年的藍田靈糧幼稚園,是著名的Happy School,小朋友學習的壓力比較少,於《全港幼稚園排名2020》排名48,是不少家長的首選。 英基國際幼稚園(曉新)於 1999 年創校,於 2010 年從上環遷至位於司徒拔道的現址。

元朗happy school小學

黃偉立舉例,「剛過去的中秋節晚上,我們便安排了學生在學校附近的草地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月球,透過親身觀看天際,吸收常識課本上的天文知識;中文科教師亦試過用棄木,教學生製造木筷子,在過程之中,再講解筷子的起源和演變的歷史」。 學校正在申請退役巴士建立「芬蘭號」,延續「芬蘭式教育」。 上層打算採用芬蘭Arkki School的LEGO STEM課程,利用白色積木和「問題為本」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了解城市大樓的功能,從而明白城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