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錢買樓6大分析2024!(持續更新)

至於要減省非必要的生活開支,一切就由自律開始,比如控制外出用餐消遣的次數,不要過度消費購買服飾、美妝品等。 如果大家覺得儲錢8年太辛苦,或者可考慮降低「上車」要求,例如近日政府推出的居屋單位,或者在新一年積極裝備自己,另覓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 如果夫婦目標儲樓價3成作為首期,二人需儲蓄約113.4萬元。 夫婦二人齊齊儲錢,一年二人合共可儲137,800元,換言之夫婦需儲約8年半才有望上車,但當中仍未把釐印費及樓價上漲等因素計算在內。

若想要控制自己花費的欲望,可以考慮增加提款的難度,方法之一就是特別開設一個資金只進不出的獨立儲蓄銀行戶口,與恒常的日常花費戶口分開。 在香港地,靠儲蓄儲首期買樓難度甚高,但要靠投資滾大資本,亦要有首筆資金才能成事,故莫論資金目的是買樓、結婚抑或其他,個人建立定期儲蓄的習慣十分重要。 一個在華爾街找到工作的美國人,他或者有條件住在曼克頓;但如果他丟失了華爾街的工作,他就可能要搬去新澤西,以至更遠的地方,視乎他找到一份甚麼工作。 他不能因為自己在紐約出生,就要求政府讓他在紐約買得起樓。

儲錢買樓: 理財方法(15)5個錢罐儲錢法

本專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純屬個人意見及經驗分享,本人或任何人等的一切言論,並不構成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邀請、誘使、建議或推薦。 投資涉及風險,讀者應考慮該投資是否適合閣下的個別情況,務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求證、分析,讀者一切的投資決定以及該投資引致的收益或損失,概與本人無涉。 25年,但一般而言,若公屋樓齡由首次出售日期起計不超過 15 年,銀行傾向批出 9 成按揭及25年還款期。

儲錢買樓

相反,他的同學選擇在10年前開始租樓,以及排單人公屋,每年不但能去旅行,享受人生,去年一家四口終於排到一間400多呎的公屋。 再者,你可與朋友一起分享儲錢方法和理財心得;亦可與朋友來一場儲蓄比賽或遊戲,例如看誰在一個月內能先儲蓄3,000元。 朋友間互相鼓勵和監督,將推動你更有信心去達成儲蓄目標。 「月光族」入不敷支,很大原因是錢花了卻不記得花在哪裏。 要解決此問題,就要養成記帳的習慣,把每日的每項開支都記錄下來。

儲錢買樓: 理財方法(1)「333儲錢法」:一年可儲逾7萬元

儲錢買樓並不是一、兩年就能輕易達成的事,在儲錢同時亦可考慮增加自身收入。 儲錢買樓 例如,以500萬元物業,借款9成,年利率2.25厘,還款30年計算,連保費,壓力測試要求每月收入約為$47,440。 有興趣買樓人士,要確保自身收入可以達到有關月薪,因此收入的上升亦十分重要。 可定期審視目前工作薪金上升空間,以及轉到其他公司的收入升幅會如何。

並視乎不同的大廈管理處安排,預繳相等於兩至三個月管理費的按金。 如果買賣物業是透過地產經紀,便要付出經紀佣金,通常是樓價的1%。 不過,目前法例沒有規定地產代理所收取的佣金金額或比率,若買一手新樓盤,佣金通常由發展商單方面繳付。 以500萬元樓計算,1%的經紀佣金會是5萬元。 333無痛儲蓄法是指把收入分成3大份,將三分一用作日常生活洗費;三分一為儲蓄;剩下的三分一為家用。 藝人劉佩玥也曾在YouTube Channel上分享「333無痛儲蓄法」,她短時間便儲到不少錢。

儲錢買樓: 印花稅

香港人經常話買樓上車好難,父母輩都覺得拿錢出來給子女上車俾首期是天經地義,偏偏讀者加女友平均工資20,000元左右,卻只靠自己能力買第一宅及二宅都有晒計劃。 讀者對理財認真對待,維持良好儲蓄習慣,30出頭已儲到118萬元,加上九成上會「王牌」,要上車無難度。 儲錢買樓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表明其房屋政策會以置業為主導,重整市民的置業階梯。 在她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就建議房委會將綠置居及白居二計劃恆常化,以更多綠置居單位取代出租公屋。 部分政策已於今年落實推行,房委會於今年1月通過綠置居恆常化,長沙灣東京街麗智邨公屋項目的4幢大廈將轉為出售,共約2,500個單位。 發展商有時候會提供二按服務,例如你想借八成按揭,俾兩成首期,但銀行只借六成,你可以向發展商借二按借其餘兩成。

租客租樓20年就只是淨付出租金,但業主供樓20年猶如儲蓄,或已供滿層樓,擁有全部業權,可將單位留給後人,當樓價處於升勢亦可享資產升值,抗通脹兼令財富增加。 政府有按揭保險計劃可為上車人士提供八至九成按揭貸款,但參加計劃的樓價上限為600萬元,而近2年樓價升幅驚人,合乎計劃資格的私人樓盤已買少見少。 在2016年的調查中,30個樓盤中有23個可以申請按揭保險,今年調查則下跌至只有11個。

儲錢買樓: 劏房︱四千二蚊100呎住所 只為儲錢結婚買樓 網民:香港人好慘

律師費是根據不同個案的買賣過程和過程中所需要準備的文件而定的。 不論您購買的是新樓或是二手樓都是需要繳付物業管理費、水費及媒氣等雜費按金。 管理費的價格是以每呎計算,不論是1售樓或是2手樓都一樣,只是1手樓的價錢比較貴一些。 置入1手樓需要準備管理費按金,市場上市收取3個月按金。

儲錢買樓

在規劃保險時,可以先從基本的醫療保險開始,不管在任何人生階段,生病住院都是最大的風險和經濟負擔。 若有了醫療保險,可以幫助我們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避免被忽如其來的疾病或者意外事故打亂了生活和經濟情況。 有人則分享指,「我個仔8歲開始儲蓄」、「我女15歲已經儲到7萬幾利是錢,反而仔利是就嚟用晒」、「小學一年班開始儲錢,今年有3百幾萬」等。

儲錢買樓: 按揭專區

雖然儲蓄可以沒有固定目標,但有目標的儲蓄往往會更有效率。 儲錢買樓 例如想赴海外升學,或想結婚,要計算在5年後需要儲多少錢才可成事,只要你訂下明確的目標,向目標邁進,儲蓄便會更起勁、更有信心。 相反,漫無目的,可儲可不儲,往往就會被動搖,或會因為一些不太需要的用途多作花費,這就會影響了儲蓄的步伐。 天有不測之風雲,我們無法確保自己每一天都平安無事,因此一定要買保險,在發生意外時為我們轉移風險非常重要。

儲錢買樓

坊間形容初次置業為「上車」,車是一種交通工具,有上車便會有下車。 以「上車」比喻首次置業,可以理解為暫時過渡的意思,換句話說,要先有第1個單位,才會有第2個。 只要你唔係搵最大型律師樓,一間普通律師樓搞按揭手續收費由港幣8,000-15,000不等似乎按揭金額而定。 市面上有林林種種儲蓄保險,只要存放年期滿指定長度,就能獲得保險公司保證的利息回報,風險較低,因此適合社會新手。

儲錢買樓: 置業乃人生大事及網民回應:

#產品及優惠均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 儲錢買樓 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Blue為香港首間網上人壽保險公司,提供定息儲蓄保險、5年期高息儲蓄保險、人壽保險、意外保險、危疾保險、門診醫療保險等多種產品。

  • #產品及優惠均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
  • 年屆37歲的Soho於2011年首次上車,之後成為「物業魔術師」,將物業數目1變2,2變3,最終5年間已有3個單位在手。
  • 銀行是承認未婚夫妻之間互相擔保的,就算之後不結婚,銀行應該都不會追返。
  •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相關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 即是提醒人們要學會儲蓄,而且作任何投資前都需要有資金。
  • 略嫌每天儲錢太麻煩,不妨嘗試「52周儲錢法」!
  • 將一個或兩個儲蓄賬戶放在不同的銀行,而不是安裝主要支票賬戶的儲蓄賬戶,這樣可以減少銀行對你的誘餌,因為你不會看到它。
  • 樓主續指,自己現時約30歲,已儲夠100萬元,並計劃移居買樓,「覺得生命有返啲希望」,又指「或者呢一刻儲嚟唔知做咩,但一早未雨綢繆,以便不時之需都好」。

Gianne的男友本身住在東涌,因平日需要到港島工作,車程長,車費貴,加上又想和女友同居多見面,二人於是決定搬出原本的家。 香港的樓價和屋租都非常昂貴,為了節省開支,他們月租預算$5,000內,主要希望可以方便上班。 但預算不多的話,單位選擇亦有限,便要在條件上需要作出取捨。 近年來因為社會動盪、疫情關係,很多人失去了收入來源,這時才意識到「儲錢」的重要。 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態,提早做好理財和儲蓄,就算有一日突然失業或有緊急事發生,至少有一筆應急錢助你度過難關。 建議準備至少6個月的開支作為應急基金,例如你每個月的洗費一萬元,那麼應基金裡至少要有十萬元。

儲錢買樓: 得到專家指點 成功購入300萬上車單位

Soho:傳統按揭分三類,包括P按(最優惠利率浮息計劃)、H按(銀行同業拆息浮息計劃)及定息計劃,建議買家考慮ML按(按揭掛鈎高息存款)。 他指,ML是銀行讓按揭客戶開立一個高息戶口,當客戶存款入戶口,銀行會給予客戶相等於按揭息率的利息,高息一般限於貸款額的一半。 可借盡並將用剩的錢存入ML戶口,戶口內的錢不視為借貸資金,變相無成本多了一筆備用錢,以備不時之需,亦變相減低利息開支。 買賣物業涉及不少文件來往,當中包括樓契,業權糾紛,轉讓契等,如買家申請按揭,律師亦要處理銀行的按揭文件。 而律師費的多少,會跟據樓宇新舊及呎數計算,若樓齡太舊,涉及地權問題,律師費亦會較高。 置業人士如要申請按揭保險,需要支付按保費用,如果選擇一次付清,按保費用由1.15%至5.04%不等,視乎按揭成數及最長還款年期而定。

不過,有網民勸樓主不應該短視,就算供樓辛苦,將來退休後擁有兩層樓,同樣能夠享受人生,選擇上亦較住公屋的同學多。 有人將買樓及住公屋的分別形容為「成世做樓奴 vs 財務自由兼享盡福利」,並認為「有得使先係真贏家」,又有人指「上車之後一世玩完」。 昨天上演「超級血月」,看着特大圓月,又臨近糧尾,「月光族」有何感想?

儲錢買樓: 理財Campus:八十後置叻理財攻略

具備北部都會區概念的項目都有約 10 個項目,接近10,000伙。 當中屯門 NOVO LAND 第 2A 至… 政府去年10月放寬首置按揭成數,九成按揭即貸款額達物業價值的九成,買家只需支付10%的首期便可上車,減輕首期負擔。 買家可透過香港按揭保險公司的「按揭保險計劃」做九成按揭,但申請人必須符合三個條件︰申請時並未持有任何的香港住宅物業、固定受薪人士及入息與供款比率最高為45%。

儲錢買樓: 理財方法(6)「365儲錢法」正常版和減半版:一年至少儲33,397.5元

假設第一間樓400萬元入手及九成上會,借按揭360萬元,每月供14,000元,供入去的錢約一半是還本的,即一年還了84,000元(7,000×12)本金。 儲蓄水平維持月入三分之一,即每月約15,000元, 儲錢買樓 需時77個月即六年可完成;而由於讀者有part-time收入,儲蓄期可能只需五年或更少。 幾乎所有香港人都心知肚明:上車其實是比喻買樓。

儲錢買樓: 申請私人貸款/裝修貸款

以下兩個搵錢專家的真人真事個案,值得大家花點時間看看,相信可從中獲得一些啟示。 不過,你亦不用氣餒,因「返回現實」的第二個意思,就是要你真正明白現實的環境,雖然要達成財務自由的難度仍高,但並非不可能,只是堅持付出一段較長的先苦後甜的日子,就仍有機會。 明確訂立金額,安田隆史及妻子指要把有關費用抽起以作儲蓄,換言之該筆錢如非必要之時都不會使用,慢慢去儲蓄起來。

儲錢買樓: 儲錢方法2.消費前問自己5個問題

例如,置業人士目標當然是想買樓,之後就要先確立樓價的預算,如想買入500萬元物業,如借9成,首期為50萬元,連同其他開支約25萬元,即要儲75萬元。 今年政府推出了新按保計劃,大大降低了首置人士所需首期。 不過,首期減少了,亦都要想置業人士建立有紀律儲錢習慣,才能夠儲夠錢置業。 雖然男朋友身體力行支持Macy儲錢大計,但她表示物業是屬於自己,不會寫男朋友的名字,認為購買物業要劃清界線。 可是,香港寸金尺土,樓價高企,一般打工仔都難以上樓。 90後港女Macy 曾經在電視節目中分享憑自己儲錢成功上樓,更有「105%姐」之稱,大爆自己三年內成功做業主的心得。

儲錢買樓: 理財Campus:學識8招 月光族儲錢不是夢

而這位收入不差的學員,傾談之下得知她現時雖然未置業,但其實一直都有置業的念頭,不過卻一直沒有行動,同時亦一直儲不到錢。 因此,她先要將買樓定為一個確切的目標,並為此開始計劃及準備。 因為長遠來說,我們的貨幣必定貶值,即是資產價格必定上升,故我們必須將貨幣轉化成資產,如股票、物業等。 儲錢買樓 若然你完全不懂得投資股票,而在住屋上又有實際需要,相信在長遠能避過貨幣貶值,而又最適合你的方法,就是買樓了,這可說是你為你財富保值的其中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