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險2024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這篇文章將會帶你認識什麼是儲蓄險,以及分析儲蓄險的優缺點,並且告訴你內行人才知道的秘密。 「新手幾乎都會有撞牆期,不要什麼都不懂就解約投資」,網友坦言自己一段失敗經驗,「2018年把我儲蓄險解約投入股市和基金,一年內全賠掉…」,建議先拿薪水慢慢投資,約3年左右,穩定有賺,要解約再解約,「不要什麼都不懂就解約投資」。 有不少業務員會將儲蓄險作為主約,再讓其他保障(意外險、醫療險、實支實付)合約作為附約,個人建議還是將「儲蓄」跟「保障」分得越清楚越好。 所以,比較儲蓄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算出儲蓄險之間的內部報酬率!

  • 所以在購買任何類型的保險產品時,宜多作比較了解清楚細則及條款。
  • 所以對於準備遺產規劃的人而言,購買儲蓄險除了資產可以隨時間繼續增值之外,還可以達到有效傳承與分配資產的功能。
  • 可是你投保的年期越短,你損失的錢就越多,例如:前3年解約可能是本金打3折、5折、7折後才給你,實在得不償失。
  • :我們的精算師估計,成人及兒童 (25 歲或以下) 的每月生活費,大概分別為 $8,200 及 $6,300。
  • 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
  • 就有消費者15年前買了一張月繳型的儲蓄險保單,左盼右盼終於期滿,沒想到卻看到保險公司領回金額大縮水,讓他到臉書社團抱怨「我被鬼遮眼」。
  • 如壽險公司無法運用保戶資金創造更高投資報酬率時,就有可能調降保單宣告利率,但宣告利率最低也不會低於預定利率。

但是時間比較長的保單,中途可能會遇到要解約動用這筆資金的情況,或是減額繳清等等。 在台灣,每人平均的保單數量是驚人的世界第一,可是保額卻是嚴重不足。 也就是說,大家都有買保險,可是大家都不太了解儲蓄險是什麼? 因此保障都買不夠,以為有買儲蓄險就好,但當真正遇到意外,保險公司給你的錢,根本不夠支付你的醫藥費等等開銷。 因此,在2020年7月1日,新的保險制度上路,淘汰了短期的儲蓄險,讓保險更加回歸保險的本質。 儲蓄是華人社會普遍的美德,所以台灣人都愛買儲蓄險,兼具儲蓄和保險的功能。

儲蓄險: 時間隱含價值

:我們以月入、每年 3% 醫療通脹及 24 個月醫療支出 (每月 $10,000),計算出所需要的危疾保額。 消費型保險是指不含儲蓄成分、不具現金價值的保險,即使投保人在受保期間未有提交過任何索償申請,也不能拿回已繳保費。 換句話說,當你簽約綁定6年期的儲蓄險,等於你這6年都不能動這筆錢(否則你要付違約金)而且你為了不想違約賠錢,只有強迫自己不斷把錢拿給保險公司,對吧!? 可是,保險公司卻可以自由地動用,他們拿你的錢做投資,賺了錢卻只分給你少少的利息。 總之你只要先知道,儲蓄險這種商品只要你能夠在繳費期間穩定繳費、領錢的時候好好活著,基本上你的義務跟你的權利都是被約定好的,所以你唯一的風險就是你自己而已。 當然有風險性的投資工具往往伴隨著不確定性,這是基本常識沒錯,但眼睛銳利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我把「定存」也列在裡面說不可控因素。

儲蓄險

6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很多的事情,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 不管對自身的定位、對職涯的規劃、甚至對世界的看法,可能都會完全不一樣。 而這些改變,往往都會牽扯到對金錢的使用,只要在這段期間需要動用到這筆錢,或者因為財務上的變動導致無法再維持同樣的繳費金額,未到期滿就解約,會造成本金的損失。 其實,儲蓄險與定存,沒有一定的好壞,主要是看個人目前的經濟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目前手頭上是否留有可以隨時挪用的資金,以及面臨解約的話,是否能夠承受損失本金的風險。

儲蓄險: 儲蓄險怎麼挑?

目前,儲蓄險的繳費年期最常見的為 6 儲蓄險 年期,而 8 年、 10 年、 20 年等 6 年以上的繳費年期,就算是長期保單。 所謂的 6 年期,指的就是只要在 6 年內解約,取回的本金就會有所損失。 有鑑於此,投保人都會逼迫自己在期滿以前乖乖繳完,這樣一來不只可以逼自己儲蓄,還可以在期滿後得到本金以外的利息收入。 所謂的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也就是著重儲蓄效果,但保險作用相對較低的保單。 這也是為什麼談到儲蓄險時,我們常聽到「重儲蓄輕保障」。 以我自己來說,因為目前還在累積資產的階段,所以我並不會想要將錢投入儲蓄險,不過未來依自己的財產狀況也許會考慮將儲蓄險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美國和歐洲都推出無限量QE(量化寬鬆),超低息環境再次重臨並預期會維持一段長時間。 儲蓄險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發文指出,他買了一張6年期的儲蓄險,存好存滿到合約到期時,解約卻發現「虧錢」,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因此向網友們求救。 在契約的有效期間之內,只要未曾辦理過減額或是展期,則一旦被保人遭醫師診斷生命期間剩餘不足6個月,就能夠申請此項末期保險金,且額度最高可達美金3萬元,讓最後的日子無須為金錢所困,也為親屬們減輕負擔,同心協力地安穩走過這必經的過程。

儲蓄險: 預定利率 是什麼?

購買儲蓄險的人,不少就是衝著優於銀行利率而來,那評估儲蓄險要看的是哪一種利率呢? 雖然全球股市長期下來是呈現上漲的,也就是只要你抱持的夠久,報酬就有100%的機率是正的(這邊指的是分散投資到全球),但是實際上能抱著這麼久的人卻不多,因為每一段時間都勢必會遇到股市下跌發生。 包括了解投資的風險、個人的風險承受度、這筆錢你可以放多久、你的投資目標是什麼等等,如果以上這些你都不清楚就貿然投資其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不過假如你現在是使用另外三種,就可以考慮改成用年繳,這樣就不用擔心因為每個月的開銷不同,而導致湊不出這些錢。 像是台股的0050是投資台灣前五十大公司,從2003年發行至今持有到現在就有超過7%的年化報酬;美股S&P500 ETF則是投資美國500大上市公司,包括蘋果、微軟、Google等等,平均年化報酬率則超過10%。 以我自己為例,以前因為不了解投資就跟著亂買股票,導致我不想再接觸股票,但後來才發現那完全是因為我自己不夠了解就去投資所造成的,相較於個股,如果投資俗稱國家倒才會跟著倒的大盤ETF,其實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了。

  • ◆ 別忘了到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並設定為搶先看 ,成為我的專屬鐵粉,才不會錯過更多實用內容和最新文章分享。
  • 而本文便將仔細介紹終身醫療險,並針對保障內容以及保費加以剖析,包含補助特殊醫材的溢心守護終身醫療保險、癌症患者也適用的康泰無憂住院醫療終身健康保險等等,讓有興趣的人得以作為實用的參考。
  •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投資,畢竟更高的報酬,就得承受更高的風險,如果你本身是在投資過程中,連一點虧損都無法承受的人,那儲蓄險就比較適合你。
  • 只要是長期投入的情況下,你的本金都不會受到虧損,而且也有穩定的獲利,並不會因為經濟局勢動盪而受到牽連,所以無論發生國際戰爭、瘟疫流行、貿易戰等等,這些都不會影響你的資本。
  • 關於存錢並不是直接決定自己要存多少,而是了解自己一個月或一年會花多少錢,去評估你哪些部分是可以減少或不必要的花費後,再得出你能夠存錢的金額。
  • 雖然儲蓄險比起股票、基金、ETF的報酬率少,但儲蓄險至少是很穩定的商品,只要你的年期夠長,完全不會有虧損的風險,它的內部報酬率會比銀行定存多一點。

生死合險是一種給合「生存險」與「死亡險」的保險商品,指的是如果保險人在合約規定的特定日期或期滿時生存,可以領取生存滿期保險金;如果合約期間不幸身故、殘廢或死亡,則可以領取身故、殘廢等壽險保險金。 儲蓄險,又稱作儲蓄型保險,由保險公司內部的保險精算師精算後推出,是一種可以一次性繳費(躉繳)或者定期定額繳費的生死合險。 講到儲蓄類型的商品,除了銀行的零存整付是國人最常見的選擇以外,國人更愛購買用儲蓄險來作為資產分配的標的之一。

儲蓄險: 報酬率只比「簽約時」定存利息多一點

這類的保險即使有優於一般銀行的利率,但仍然非高報酬的投資工具。 即使無法提供高槓桿、高報酬,仍然如此吸引職場菜鳥、理財初學者,很大的原因就是來自其提前解約,就會損失本金的特色。 「固定時間將固定金額存入一個獨立帳戶,期滿後就可領回一筆比原本金額多一點的錢。」用這樣簡單的描述,是不是比起講一堆保險運作原理、解釋生死合險還要令人省力氣呢? 而這和把錢固定存在銀行裡以賺取利息的行為也很相似,所以儲蓄險就有了「類定存商品」的稱呼。 將錢放銀行定存,行員沒有佣金,而且銀行還要支付我們利息! 但是,購買儲蓄險,金融業者與保險業務員都有佣金收入,也就可以賺到我們的錢。

儲蓄險

回收率意指已支付保費與解約時能領取金額的比例,其算式為:解約時能領取的金額÷已支付的保費總額×100=回收率(%),若超過100%則代表收到的金額大於保險費用。 製作過程會因為商品及服務不同,由廠商無償提供試用,或與品牌合作安排相關廣告版位,但無論有無皆不影響商品排名。 「解約金」及「身故保險金」的數字比較,在保單年度第1~6年度,身故保險金大於解約金,但差異在6年內是逐年縮小,在第7年度末後,「解約金」即等於「身故保險金」,所以這張保單是重儲蓄而輕保障的「儲蓄險」。 以市面上某張10年期繳費儲蓄險保單為例,購買相同保額10萬,選擇年繳保費費用 297,870元最低,月繳314,640元最高,建議年繳保費。 即為固定利率保單,比銀行利率更穩定;銀行利率會隨央行升降息而變,但非利變保單,終身享有同一利率。 當市場利率低於非利變保單利率時,保險公司會產生利差損,造成財務負擔。

儲蓄險: 定存 vs. 儲蓄險的差別

保險公司有專業的精算師團隊根據以往的經驗及數據,再加上一些假設去推算將來的情況,並基於這些假設提供非保證的回報。 顧名思義,儲蓄保險就是具有儲蓄成份的保險,一般都只有很少甚至完全沒有人壽保障成分。 (由於大部分購買儲蓄保險的人都是以財富增值為主要目的,又或為著其他目標例如退休而儲蓄,所以一些有儲蓄成分但以人壽保障為主的保險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資深財務策劃師林正宏為你講解何謂儲蓄保險,拆解非保證回報會否被保險公司誇大,以及就市況不佳時應否投購儲蓄保險分享己見。

內部報酬率是利用投保人每期支付的「保費」、繳費年期、解約時領取的「解約金」,來衡量保單年化報酬率。 儲蓄險 為了避開提前解約所造成的損失,我們必須等待一段時間再領回,關於這種以時間為代價的風險,我們一般稱之為:流動性風險。 但也因為承擔了一定程度的流動性風險,保險公司願意用更好的利率來回饋給保戶。

儲蓄險: 儲蓄險利率 怎麼計算?

而相對短期儲蓄保險,終身人壽儲蓄保險一般可讓投保人選擇更長的供款年期。 保險公司重視長期的投資收益 ,例如債券利息、股票股息或租金收入多於短期的資本增值 。 所以當產品推出市場的時候,基本上已經可以預計到一部份的回報是確定的,因此保險公司可以提供保證的回報,一般稱為保單的現金價值。

儲蓄險

更甚,關於投保人的年齡限制,雖然需視被保人的健康狀況而定,但亦有可在75~90歲投保的終身壽險,因此也能適用於身故後的喪葬費用;而若是購買定期保險,則絕大多數都設有70歲左右的投保上限。 除了保險期間的差異,購買終身壽險時的保費大多比定期壽險高;但由於定期商品的保費可能會逐漸上揚,因此在多年經過之下,終身類型的保費總額常常反而更加便宜。 儲蓄險 事實上,以躉繳儲蓄險保單的報酬率如下表所示,第5年末的解約金已高於原始保費10.13%,如遇身故,保險金即使被國稅局扣10%遺產稅,並不損及原始計劃傳承給後人的資產。 “,當保障越高,能累積的保價金就會越少,自然報酬率就會越低,也根本談不上「儲蓄兼顧保障」。

儲蓄險: 商品分類

如果你是在買下儲蓄險的10天內,就發現真的不適合,依照法律規定,你有權利在10天的審閱期內完全無條件解約,只有這種情況不會損失本金。 如果你是已買儲蓄險的納稅人,可在每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時候,把儲蓄險保單用做免稅或列舉扣除額,你就能少繳點稅! 當了解儲蓄險是什麼後,你會發現這樣做,就是你不把錢給政府,就是把錢給保險公司。 例如:你現在是一次「單筆投資」100萬,經過10年變成200萬,這種情況用「年化報酬率」的方式,就可以知道年報酬是多少。 也就是說,你一次拿不出100萬,你是每年投資10萬,10年後你總共也是投入了100萬的本金,那麼這時候的報酬率,就要用到「內部報酬率」的方式做計算。 儲蓄險 以上面例子的數字來計算,年化報酬率是7.2%,而內部報酬率高達12.3%。

儲蓄險

小芬在繳費期間,從第二年開始就能年領保險金額對應之保險金 10,000 元。 六年期滿後,小芬在本金不變為 751,752 元時,亦能每期領取 10,000 元之生存金。 而在小芳 30 歲時,可領每期生存金為 12,500 元,而此時終止保單,連本帶利就可取出現金 873,226 元。 這便是利變型增額保單的威力:期滿後可選擇把本金和利息領回或是繼續存放,若繼續存放則每年持續滾複利,越晚解約獲得的利息越高。 由此可知,小芬必須在 6 年期滿後,立即提領共 105,747 元的解約金,才能領超過累計實繳保費的 103,236 元。 倘若小芬不立即取出而是複利滾存到第 11 年,30 歲時,她才可拿到總領解約金 121,915 元。

儲蓄險: 跟進全球裁員10%措施? 台灣美光發聲明這樣說

面對林林總總的儲蓄保險時,投保人應考慮自己的儲蓄目標和供款的能力,有些的儲蓄保較短期,回報相對不高。 而一些儲蓄保年期可長達20年,回報會比較可觀,但如果投保人沒有在買之前考慮清楚自己的收入和供款能力,中途退保(如首年退保)取回的收益金額,可能遠低於已繳付的保費,而且加上部分保險計劃(如萬用壽險)所收取的手續費,投保人會蒙受重大的損失。 所以在購買任何類型的保險產品時,宜多作比較了解清楚細則及條款。 定存是零風險的投資工具,沒有任何流動性的門題,但也因為如此,定存並無風險貼水或溢酬,所能給的利率也偏低。 如果民眾把所有資產都放在定存, 目前定存利率約為1.09~1.15%,假設未來定存利率不升不降,用72法則來計算,要65年的存期,本金才有機會翻倍。 儲蓄險的年化報酬率約為定存利率再加碼0.8~1%,因此大約35年的存期,本金即可翻倍,但定儲蓄險有閉鎖共的設計,也就是提早解約,會有解約費用,讓年化報酬率大打折扣。

儲蓄險: 保障內容

這個問題只能你自己回答,每個人的財務與需求不盡相同,只有自己最清楚了解自己該不該買儲蓄險。 不過這邊我們至少是稍微不推薦的,畢竟儲蓄險的資金活用度真的太低了,無法臨時當緊急備用金用。 要維持儲蓄險合約超過10年所產生的利息才會與定存拉開一段差距,除非能確認這筆資金長時間內不會用到,否則儲蓄險不一定是一個好的儲蓄工具。 如同上圖,每年給付相同金額230,794元為期6年,左邊是儲蓄型保單,右邊是整存整付的定存,相信比較之下不難發現,在6年內(含)儲蓄險的報酬率是比定存還少的,甚至前5年是負的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