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蘿蔔糕做法2024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如果經常翻轉年糕,會好易黏在一起。 熱鍋下油爆香香菇,嗆下些許日式醬油或蠔油再下蘿蔔絲、蘿蔔塊翻炒一下,加入半米杯的米酒,最後加入鹽和白胡椒 粉、糖翻炒均勻,稍微中火燒2-3分鐘即可。 製作蘿蔔糕會用到冷水與熱水,冷水是用以調製粉漿,而熱水是用來沖入粉漿,目的是讓粉類蝴化。 如果所有粉類(在來米粉+其它粉類)的總重量是1,添加的水的總重量大約是粉重的3.5~4倍左右。 日本大根密度較高、多汁,而且天然上就比中國蘿蔔更甜。

傳統蘿蔔糕做法

他補充,蘿蔔糕以紅蔥頭為氣味定調,港式臘腸等只是點綴的配件,精神上仍是一款台味的菜頭糕。 過去區分台式蘿蔔糕與港式蘿蔔糕是以配料——人們普遍認為加入臘腸、肝腸、臘肉的是港式蘿蔔糕,不過如今很多台式蘿蔔糕也會加入這些配料。 現在兩者真正涇渭分明的界線是在於米漿比例的多寡,更精準來說是口感——港式蘿蔔糕口感偏濕而柔軟、台式蘿蔔糕口感偏乾而彈牙。 傳統蘿蔔糕做法 台灣的客家風格蘿蔔糕是其中蘿蔔粉比例最高的,不會添加鹽和其它豐富的食材,只以白蘿蔔的味道為主。

傳統蘿蔔糕做法: Pinkoi Black Friday 2022 優惠全攻略:HK$1 搶 HK$500 電子現金券!超詳細優惠攻略懶人包

(元宵)全家福元宵,傳統水煮法,熱騰騰好溫暖用傳統(也是最簡單)的水煮法料理基隆廟口全家福元宵,當做是我和Wendy妹的下午點心,皮薄餡多,滿溢的芝麻內餡看起來就像… 5.將做法煮開的薑汁碎粒蘿蔔,取350cc(剩下可煮蔬菜湯用),趁熱倒入做法拌均的粉漿內,以左手邊徐徐倒入,右手邊攪拌均勻,此時即形成半生不熟的濃稠蘿蔔粉糊,備用。 掀開悶煮的蘿蔔絲,這時候會看到蘿蔔絲出了很多的水。 確認蘿蔔絲都軟爛了,就可以把攪拌好的在來米粉漿倒入。 搭配爐火狀況,等候約2~3分鐘後,可查看底面邊角是否稍微有金黃色,輕輕推動蘿蔔糕,若可以滑動,表示底面已煎出脆皮,能和鍋子分離,適合翻面。

傳統蘿蔔糕做法

面對坊間添加各式各樣配料的蘿蔔糕,《臺北臺中米芝蓮指南 2020》米芝蓮三星餐廳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行政主廚陳泰榮,他想詮釋的港式蘿蔔糕,是回歸最初的純粹。 他說:「蘿蔔才是蘿蔔糕的主角,別的不能搶戲。」又說:「一條白蘿蔔只使用中心處四分之一的蘿蔔肉,那是整條蘿蔔纖維最細之處。」將其蒸過,切一薄片試味,甜的留下,不甜淘汰當員工餐。 換言之,眼見是一盤蘿蔔糕,背後恐怕是五條白蘿蔔的成本。 台灣農曆過年期間家家戶戶至少必備一鹹一甜年糕,鹹年糕以蘿蔔糕為代表、甜年糕以紅糖年糕為代表。 蘿蔔在台語中稱為「菜頭」,諧音「好彩頭」,也就是吉利之意,是中式餐廳過年送禮的必爭之地,想在芸芸眾蘿蔔糕裡冒出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傳統蘿蔔糕做法: 年糕推薦:大師姐芋頭糕

將白蘿蔔刨成絲,擠出約230公克的蘿蔔絲水(若不夠可添加些許開水),接著將在來米粉、太白粉與蘿蔔絲水拌勻後放至一旁備用。 熱鍋下油炒出香菇和東蝦的香氣後倒入麵糊中,接著翻炒蘿蔔絲並加入鹽、糖、胡椒進行調味,加入熱水煮滾,最後再倒入麵糊中。 將麵糊倒入鍋中開小火翻拌至稍微凝固,再倒入容器中鋪平並蒸煮50分鐘,起鍋後放入冰箱冷卻,最後再下鍋油煎至金黃即可享用。 意外地,三位大廚的答案都有點不同。 「唐閣」大廚鄺偉強把注意力放到質地和蘿蔔的甜味上,因此他認為 7:3 比例(蘿蔔對粘米粉)是最好的。

這個做法不但快還可以吃到滿滿的蘿蔔,而且因為粉量減少大半,熱量相對減低,重點是超級無敵簡單又好吃,今年過年大家一定要試做看看這款簡單又美味的蘿蔔糕。 新年就快到了,有沒有想過BB都可以吃蘿蔔糕? 今次介紹的賀年食譜蘿蔔糕十分健康,以免治豬肉代替臘肉、臘腸,及以蘑菇代替冬菇,適合10個月或以上,咀嚼能力一般的幼兒和老人家。 配料中的臘腸、臘肉、乾蘿蔔和蝦米等份量可因應個人口味而增減。

傳統蘿蔔糕做法: 台式蘿蔔糕做法:

馬來西亞的粵式點心樓與茶粿攤子則有銷售傳統蘿蔔糕,並以甜醬和特製辣椒醬調味。 香港與廣東一帶的粵式茶樓除了供應傳統的煎蘿蔔糕外,以XO醬和蘿蔔糕同炒的「XO醬炒蘿蔔糕」也甚為常見。 如果你喜歡白茶,「潤」餐廳的茶藝師陳苑儀建議飲用甘菊花白茶。 這款茶由甘菊花、千日紅花、櫻花、茉莉花和白茶茶葉組成,能平衡蘿蔔糕中臘腸的鹹味。

比例大約為在來米粉:太白粉/玉米粉/澄粉為10:1或9:1的比例。 當配料佔比越高,想要蘿蔔糕不至於散開或碎裂,就必須加入具有黏合功能的澱粉(一方面也調整口感),如澄粉、地瓜粉、太白粉、馬蹄粉等。 林明健放入了高比例白蘿蔔又不想額外添加澱粉,解決之道就是不煎只蒸,既不破壞外觀又能吃到清甜原味(左圖,林明健提供)。

傳統蘿蔔糕做法: 蘿蔔糕食譜

在煎糕時應該等待聽到「滋滋聲」才翻轉,這樣就可以煎出焦香又美味的蘿蔔糕。 傳統的糕點以圓型為主,但是越來越多人在農曆新年製作立體賀年糕點,想製作立體賀年糕點其實不難,只要準備好一個有一點深度的立體硬膠模就可以,好像平時造蛋糕的貝殼模、心型模、星星模等等。 「龍景軒」大廚陳恩德的做法相似,不過他的比例更大膽。 他的蘿蔔糕採用 8:1 比例,即白蘿蔔的份量比粉多八倍,粉由粘米粉和馬蹄粉組成。

  • 蘿蔔糕既可以簡單,只用粘米粉和白蘿蔔;也可以如現在的款式般創意滿溢,加入松露、鮑魚,甚至食用金箔製作。
  • 方法二:放入Instant Pot,選用蒸(Steam)和高壓功能(High Pressure),需時45分鐘,完成後讓它自然放氣後才打開。
  • 倒入盆中,加入臘腸、蝦米、約三分二的瑤柱及調味料撈匀,再將粉漿攪勻後慢慢倒入,邊倒邊攪拌至完全均勻成蘿蔔糕底。
  • *這個步驟有些食譜建議加水,有些不用,差別就在成品的口感。
  • 其中一個訣竅,是炒蘿蔔時要把蘿蔔徹底炒熟,便能確保蘿蔔糕蒸好後裡頭 百分百熟透。

取出蘿蔔糕常溫冷卻後,可放入冰箱稍微冷藏,才煎製。 蘿蔔糕還有熱度時,內部仍熱並帶濕氣,若蒸完後馬上入鍋煎,容易沾黏,要等待降溫後再煎。 因為馬蹄糕沒有硬的餡料,所以毋須以拉鋸方式切糕。 只要在馬蹄糕上撲一層薄粉煎,就可以煎出外層金黃微脆,內裡爽脆清甜的效果。 撲粉後,可先放雪櫃數小時,待吃時才取出煎,非常方便。 此外,若將糕切成粒狀,加蓮子、百合、紅豆等中式糖水料,配黑糖同煮便可成為創意糖水。

傳統蘿蔔糕做法: 使用泡打粉時:

如果想瀏覽更多食譜,請點擊:家常小菜食譜合集。 很多人愛吃年糕,如蘿蔔糕、馬蹄糕、芋頭糕、黃金糕,尤其是過年,更是招呼親戚朋友的最佳食品,老幼咸宜。 不過煎年糕話易不易,話難不難,煎到黐底,搞到支離破碎,真是不好意頭又失禮人。 另外想加蛋煎年糕,以及煎馬蹄糕原來都有學問,只要記住以下幾個小秘訣,節日招呼親友又可顯身手了。 傳統蘿蔔糕做法 傳統蘿蔔糕做法 將泡軟的瑤柱撕開,臘腸切小丁,白蘿蔔去皮2/3刨成絲、1/3手切成長塊狀,混合兩種切法的蘿蔔糕口感特好。 將泡軟的香菇切絲(或切方丁),白蘿蔔去皮2/3刨成絲、1/3手切成長塊狀,混合兩種切法的蘿蔔糕口感特好。

傳統蘿蔔糕做法

出爐蘿蔔糕放於室溫,讓蘿蔔糕吸收其表面的水分,變得更實淨。 另外,乾昆布表面有白色的粉末,乃精華所在,不宜用水清洗。 加入蘿蔔絲、昆布湯煮約15分鐘至蘿蔔絲半透明及收水。

傳統蘿蔔糕做法: 傳統臘味蘿蔔糕食譜

有些人會問,為甚麼一定要臘腸,而非潤腸? 「因為潤腸沒有臘腸的硬身,很容易就會化開,那麼蘿蔔糕就會變色,不再白雪雪了。」林師傅解釋,而切肉也有技巧,刀片向外,這樣就會減低切傷的機會,而為求方便切碎,應選擇體型較小的蝦米。 需要準備的材料有:白蘿蔔600克、香菇13克、東蝦35克、在來米粉230克、太白粉25克、蘿蔔水230毫升、鹽巴1小匙、胡椒1小匙、糖1小匙、熱水450毫升,以上為3至4人份。 顧名思義,常見於中國南方的蘿蔔糕在本質上是一道很簡單的美食——就是蘿蔔和糕。 傳統蘿蔔糕做法 應該是因為覺得傳統年糕太過於單調,所以今年阿母還特別準備了蘿蔔糕和紅豆年糕,3種不同口味的年糕,看起來就是很澎湃的模樣。

傳統客家蘿蔔糕比較扎實,我喜歡這樣的口感所以不另外加水;若是給幼兒食用希望製作比較軟嫩的口感,可以酌量加50cc~100cc的水和蘿蔔絲一起悶煮(最多不要超過120cc)。 不過越軟嫩的蘿蔔糕也越難成形,所以會比較不容易脫膜切成片狀,對於新手來說挫敗感比較強。 所以我會建議第一次做可以不用加水,第二次做比較有心得,就可以依照需求慢慢調整軟嫩度。 同樣忠於傳統的「龍景軒」大廚陳恩德選擇在蘿蔔糕中加入切粒的 16 頭南非鮑魚,為糕點增添額外嚼感。 今年,他的創意見於新的賀年美食中——馬鈴薯糕。

傳統蘿蔔糕做法: 湯圓食譜!自製超可愛大桔 超簡單+7種材料+桂花湯底 新年元宵必備

切糕時不應貪快一刀切,要用拉鋸方法切開,蘿蔔糕裡面較硬的餡料難一次性切開,如果一刀切落去,件糕就會好易爛。 Pinkoi 作者群如有使用外站(如:翻譯、引用)部落客、設計師、及任何內容創作者的產物,皆會註明並附上原著連結。 若發現來源不正確或有缺漏,其並非蓄意造成,Pinkoi 會於告知後更正。 若想要使用 Pinkoi 的內容產物(個人行為使用或商業行為使用),請務必遵守以下規範: 1. 須註明來源為 Pinkoi.com 並附上 Pinkoi 內容的原始連結。

很多人在家煎蘿蔔糕時都曾面對這個問題。 第三道是彩虹蘿蔔糕,不但外表十分吸引,名字也取得非常合宜,色彩繽紛之餘,材料又是健康鮮甜的蔬菜,給人有如雨後彩虹般清新怡人的感覺。 年糕優惠:凡於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登記成為網店會員選購指定年糕(鴻運年糕、瑤柱蘿蔔糕、臘味芋頭糕、山芋千絲糕、蔗汁馬蹄糕、奶皇黃金糕及金絲貢棗糕),即享買 4 送 1 優惠。 ▼剛蒸完的蘿蔔糕觸感很柔軟,建議等到放涼(放冰箱半天)再切比較容易成型!

傳統蘿蔔糕做法: 美味尋真

購買靚白蘿蔔,要選擇光滑白淨和重身。 如果想食煎蘿蔔糕,要放涼或雪藏一晚才切片煎,因為放涼後變硬身才容易煎。 3)再燒熱2湯匙菜油,放入乾蔥蓉爆香,加入白蘿蔔炒勻,灑下胡椒粉和麻油,倒入雞湯,加蓋煮至蘿蔔條軟身。 今次我同一時間用了兩種蒸法,一是傳統用鑊蒸,二是用Instant Pot壓力鍋蒸,食物效果一樣,只是時間長短不一,大家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方法。

傳統蘿蔔糕做法: 自製蘿蔔糕做法簡單,健康又美味!3 款傳統、新派簡易蘿蔔糕食譜

香氣四溢的臘味煲仔飯是台北米芝蓮一星餐廳「大三元」的老客人愛點的隱藏版菜式,也是董事總經理吳東璿與妹妹們,最懷念的家的味道。 更具包容性的餐飲選擇、採用了納米技術的食材、回歸基本的烹飪——這些都是亞洲頂尖餐廳大廚認為 2023 年將會出現的餐飲潮流。 從事美食報導十多年,相信食物離不開人、人離不開食物,品嚐過上千家餐館、小吃,著有《臺味》、《啊,這味道》、《喔!臺味原來如此》等書。

傳統蘿蔔糕做法: 台灣客家式

蘿蔔糕用料豐富,而且口感軟熟不會鬆散。 傳統發糕的製作主要以在來米漿為主,將在來米磨製加水調和成米漿糊,可混合適量麵粉做成米團,將部分米團混合酵母使其發酵,最後再完整混合所有麵團並蒸過。 傳統製作方式由於得經過研磨米漿與發酵步驟處理,相對費時。 若想自製,有更便利的料理做法,只要使用低筋麵粉、紅糖或黑糖、水以及泡打粉 4 種食材就能製作簡單快速的手工發糕。

馬蹄粉是中國甜糕點中常用的粉,也是製作糕點的秘訣,令蘿蔔糕不會散開。 那麼應該如何做,蘿蔔糕才可以保持完整? 三位大廚都指這關乎粘米粉、水和其他材料的比例。 蘿蔔有高的水份含量,如果你把蘿蔔糕切片時,它已經散開,代表該糕沒有足夠的水份令它保持完整。 大廚鄺偉強分享一個貼士,令烹煮容易一點:先把蘿蔔糕放到雪櫃中雪硬,切片和煎香時會比較容易。

傳統蘿蔔糕做法: 傳統蘿蔔糕推薦:華麗園瑤柱金腿蘿蔔糕

自製的蘿蔔糕用料足,可自己配搭材料,有的會放臘肉、臘腸、菜脯,有的粉比較多較挺身。 這個食譜的蘿蔔糕是有咬口的,可吃到蘿蔔,蘿蔔切粗條,其餘的配料切細粒,比坊間的多粉蘿蔔糕有更豐富的層次。 所有配料都可跟個人喜好加減,我沒有放臘肉,怕臘肉太硬,如想存放長一點的時間可減去冬菇的份量。

傳統蘿蔔糕做法: 食譜:臘味煲仔飯

因為白蘿蔔有機會出水,鄺師傅建議在家製作蘿蔔糕時,可以嘗試加多一點粘米粉,糕點便不會那麼容易散開。 今年香港文華東方酒店文華廳搞搞新意思,中菜行政總廚與大師姐合作,特意在年糕食譜中加入存年足 15 載的遠年陳皮,加上大師姐的遠年陳皮鮮肉腸,製作成風味醇厚的限量遠年陳皮蘿蔔糕($468)。 另有精心製作的傳統年糕、薑汁年糕、芋頭糕、蘿蔔糕及馬蹄糕以供選擇,售價一律 $338,可於餐廳或網店訂購,自取或安排送遞到府上。 DIY蘿蔔糕,先將在來米加水浸泡將米泡軟,再加水用調理機打成米漿,或用市售在來米粉加水拌勻成米漿。 準備蘿蔔刨成絲,蝦米、香菇丁、油蔥酥等備妥,炒香蝦米、香菇丁,放入蘿蔔絲、油蔥酥、鹽巴及胡椒調味,可加入香菇水將蘿蔔絲煨煮軟,後續關火後加入米漿攪拌,等拌勻、呈現糊化黏稠後,將蘿蔔糕糊裝入容器蒸煮。

傳統蘿蔔糕做法: 台式古早味蘿蔔糕湯

7.備一不銹鋼容器,舖上烘烤紙,再倒入做法蘿蔔粉糊後,將容器檯起輕敲,使蒸好的蘿蔔糕結實不留空洞,這是製作蘿蔔糕的關鍵及祕訣。 如果香港一年四季都有蘿蔔可以買得到,喜歡吃蘿蔔糕的,都可在各大酒樓或飲茶時候都可以吃到。 上集做完懶人薑汁年糕,今集來做懶人蘿蔔糕,不過這次的做法跟薑汁年糕不同,完全不用開火,由備料到做… 怎麼煎蘿蔔糕才能煎的金黃、不會散掉? 煎製時建議用不沾鍋相對容易,而用油量,不論不沾鍋或炒菜鍋,在鍋內薄薄一層即可,炒菜鍋的油量可稍微多些。 米食,是台灣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今年無毒農推出年節限定的蘿蔔糕禮盒,讓各位朋友,在過年時,能將最真摯的祝福,送至親朋好友手中,共同迎接「豐收」、「幸福」的一年。

傳統蘿蔔糕做法: 蘿蔔糕 影片

但基絲汀總是喜歡吃煎得香香的蘿蔔糕。 傳統蘿蔔糕做法 外面和邊緣脆口,中間軟綿綿,吃得上癮。 可惜,來到澳洲,要吃蘿蔔糕的話,就要自己動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