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名校小學8大分析2024!(小編推薦)

紅色的圓盤代表太陽,每個方向有七道光芒指向四方,代表火熱的心。 圍著光芒的正方形,代表該校成員做事要有規範和原則或抱負,不能任意而行。 藍色和四顆星星代表無限的宇宙,喻要放開懷抱,目光遠大,要像星星那樣自發光耀於長空。 最外面的紅色圓圈表示靈活處事,內里的正方形則代表做人的原則,外圓內方,教人們既要處理好人際關係,又需堅守原則,不可以隨波逐流。 傳統名校小學 成立級社乃培正的傳統,每一個畢業班年級皆於小五年級成立級社,社名由穗、港、澳三地的培正學生投票決定,社旗由港澳學生以習作方式輪流設計。

學校每年提供約120個小一學額,與瑪利曼中學為直屬關係,有85%畢業生可以升讀中學部,不少城中名媛及名人二代都是該校學生,故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希望在踏入選校高峰期前,為正為準備報讀幼稚園,和準備來年小一入學而頭痛的家長們提供協助,為子女揀選適合的學校 。 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是一間私立全日小學,創立於1872年! 辦學宗旨是「締造愉快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好學成長,發揮個人潛能,建立健全人格,為世之光。」教學策略方面,透過發展校本課程,推行不同教學策略和活動,如:合班活動、小組學習、實地參觀、專題研習及積極推行跨學科的學習活動。 每年都會舉辦新生指導日、家長日、親子活動、家長工作坊、講座及座談會等。

傳統名校小學: 親子好去處|療癒自然單車遊|南生圍打卡之旅

香港有很多名校,有的被稱為「傳統名校」,有的被稱為「地區名校」,有的則被稱為「傳統英中」。 原來,被坊間統稱為傳統名校的是以下 22 所學校,他們全部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教會創立,歷史悠久,培育過不少社會人才,辦學成果有目共睹,而且各校均有獨特的文化傳承,所以被稱為傳統名校。 但是傳統名校的真正由來,其實跟一個學校議會叫「香港補助學校議會」息息相關的。 綜合小一面試考核內容,包括面試禮儀、小朋友對自我的認識、品格及專注力、個人價值觀、性格發展、常識、語文能力、思維邏輯、小組活動、故事理解、記憶力、表 達能力、處境應對、逆境處理、親子關係(家庭面見)。 除了以上15項,新派直資較多以活動形式,透過遊戲及互動考語文能力、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 陳守仁近年都收到約7,400份申請,爭奪160個小一學額,即平均約46人爭一位。

校長劉靳麗娟早前受訪時表示,獲邀進入第二階段遴選的申請人,會先見老師,合適者才會見校長。 劉靳麗娟透露,她見申請人時,會盡量圍繞其個人經歷,從中發掘值得探討的話題;此外,她亦希望申請人對身邊的事具敏感度,屆時就較易打開話匣子,雙方容易交流。 救恩學校於1946年創校,是香港著名傳統私立學校,校舍位於西營盤,全年學費HK$62,900。 聖若瑟小學人才輩出,著名校友包括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著名藝人陳奕迅、許廷鏗、林海峰林曉峰兄弟、林家謙、劉浩龍、MIRROR成員陳瑞輝、鄧兆尊、鄧一君等。 附近還有多個類似的老牌屋苑,如「愛賓花園」、「勝豐園」、「博文閣」等。

傳統名校小學: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Diocesan Boys’ School Primary Division

交通配套:專案鄰近港鐵啟德站,於啟晴邨一旁之沐虹街、承啟道及宏天廣場一帶,提供多條巴士或專線小巴路線,穿梭九龍城、黃大仙、九龍灣、藍田、紅磡、中環至北角寶馬山等多處地方。 所有「計劃」內的幼稚園,都要接受教育局質素評核,教育局的視學人員每5年會到這些幼稚園作為期約3天的視學,之後把報告上載網站讓公眾閱覽。 由於有規管,「計劃」內的幼稚園有一定的質素保證,家長也可從報告中了解各幼稚園的優缺點。 不過,到了小學階段,Vanessa則希望一對子女可以入讀直私小學,但「神校」卻非她那杯茶,相反,Vanessa最想月澄和頌晅考入Happy School,「直私小學比起津校,課程更靈活、有彈性,而且不用靠抄寫、催谷,一樣可以學好語文」。 如果只有15分,家長可以「搏」寶血小學、寶覺小學,甚至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考慮保良局金銀業貿易場張凝文學校及李陞大坑學校。

  • 國際學校強調Happy,就係想小朋友,從細知道自己鍾意啲咩。
  • 其實香港有不少名人或星二代,都特別鍾情國際學校,除了令子女兩文三語流利外,更因壓力較小不用死讀書。
  • 小學是本地的傳統中文名校之一,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讓學生在親切的環境下學習,同時提升三文兩語能力。
  • 咁其實你個人認為傳統and活動教學對小朋友同埋家長嚟講邊樣較辛苦d?
  • 學校設施:學校內設有禮堂、多用途場館、音樂中心、音樂室,戲劇和舞蹈練習室、圖書館、創新科技室,以及小組學習室。
  • 拔萃女小學提倡全人教育,以民主博愛精神發揚基督教義及中國傳統文化。

每年升中派位成績相當理想,有80%聖嘉勒小學小六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 灣仔區的男校番禺會所華仁小學於2018年遷往北角百福道新校舍, 並轉為全日制小學,由12校網改為東區14校網。 華仁小學有直屬英中香港華仁書院,遷至14校網後直屬關係不變。 不過據知香港華仁書院有意於今年轉為直資,並逐步與華仁小學「脫龍」。 Miss K提醒家長回答以上問題要注意幾個方向,首先必須以完整句子回答,如問題1,要答「我鍾意游水」而非只答「游水」,也不要離題說「 我鍾意游水,一陣我會去迪士尼玩」。

傳統名校小學: 聖雅各福群會寶翠園幼稚園幼兒中心|玩以致學 學習無界

英華小學致力推動以戲劇和演說(Drama & speech)來幫助學生學習,並為此設有「Speech Gala」,讓同學可以藉比賽訓練英語口才。 而分享(Sharing)方面,學校會透過校園電視、文集、分享會等,讓學生分享自己優秀的英文作品,從而互相學習,相信英華小學的教學質素有一定保證。 而該區屬中西區中學校網,共有11間中學,但已有包括英皇書院、聖保羅書院、聖類斯中學、高主教書院、英華女學校等9間BAND 1中學,比例高達80%。

傳統名校小學

港鐵西營盤站一帶近年有不少私宅落成,當中不少屬單幢式精品樓,6年樓齡以下的選擇為數不少,包括毗鄰港鐵西營盤站的新盤「藝里坊.1號」,屋苑有240個開放式至兩房單位,實用面積由223至421方呎,適合小家庭上車。 一般來講,被統稱為「傳統名校」嘅學校有幾個共通點,佢哋全部都有宗教背景,由基督教,或者天主教教會創立,歷史悠久,有唔少知名校友,每間學校有自己獨特嘅文化傳承,學術成就相當高,先會被稱為此。 其實真係要睇小朋友性格, 有些小朋友好細個就好定性, 好專注, 自己都好有要求, 呢類小朋友係比較”谷”得, 傳統學校都會適合佢. 但有d小朋友真係坐唔定, 求知慾好強, 好多野講, 活潑好動果類可能去活動教學佢地會開心d. 《親子王》計算全港66間熱門小學可用於叩門的學額,根據《小學概覽》來年小一班數,按每所學校開班綫計算候補學位上限;惟校方可按校程取錄候補生,因此僅作參考之用。 若不想出入依靠穿梭巴士,另一大型屋苑又一居是不錯選擇,提供 32 傳統名校小學 座物業逾 1,800 伙單位,鄰近港鐵九龍塘站及又一城,生活便捷。

傳統名校小學: 名直資小一面試題目|趙榮德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

然而,荔枝角天主教小學的功課量及壓力相對其他學校大,其學生家長表示老師每天會安排約8至10份功課,雖然考試前會減少2至3份,但每個循環周都有中、英文默書各一次。 另外,每個學年有2次小考、2次大考,以及4次評估,可見其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大。 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雖非一條龍學校,但85%學生升讀喇沙書院,比率依然高。

  • 今個學年,有九成的半日制幼稚園獲政府資助後,學生毋須再繳交學費,但仍然有少數半日制幼稚園,以及九成全日制幼稚園需收取額外學費。
  • Blue blood呢個標誌亦係一道雙刃劍,傳統名校嘅畢業生擁有龐大嘅校友網絡,但同時亦都會比呢一個圈子所局限,好難沖出自己嘅舒適區。
  • 有些認為有利汰弱留強、培養精英;有些則認為超前學習打擊學習興趣,壓抑了創意思維是更大的無形損失。
  • 跑馬地馬場是東半山地標之一,周邊雲集多個豪宅屋苑,較具名氣要數位於樂活道的禮頓山,由新鴻基發展,於 2002 年入伙,物業提供 8 座逾 540 伙,主打千呎大單位,近望馬場景致,遠眺維港海景,廣受城中名人歡迎。
  • 育有兩子的陳慧琳(Kelly)自為人母後,事事以兒子為先,其大仔「蝦餃仔」劉昇現於荔景的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CAIS)。
  • 至於子女就讀同一辦學團體的幼稚園,如德望、民生、聖保祿等學校均有開設幼稚園,可能也需留意資訊,在報讀有關小學時,是否會成考慮因素。

學校亦有社工到校服務,每星期社工會駐校兩天,為有需要的學生、家長或教師作支援。 阮鳳儀說,私立獨立幼稚園當然亦可自費聘請這些專業人士,但它們要兼顧很多不同開支,考慮因素便有更多。 傳統名校小學 香港有不少私立小學,均有直屬的中學,當中不少均是傳統名校,位於黃大仙區的德望學校(小學部)就是其中之一。

傳統名校小學: 升學面試在即,家長子女壓力大,精神科醫生教路點減壓

學校採一條龍直升中學模式,小六學生無需參加任何甄選考試,只要學業及品德達到一定水平,便可升讀聖保羅男女中學。 語言教學方面,學校以廣東話授課,確保學生在應用母語上有穩固的基礎。 從小三開始,中文科逐步以普通話授課;至小四、小五、小六全面以普通話授課。 同時,學校注重英語培訓,小六除中文及術科外,其餘科目以英語為學習媒介。 兩姊弟一起考了7間直私小學,弟弟頌晅狀態大勇,獲4間學校取錄,包括啟思小學、九龍禮賢學校、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及播道書院,「月澄病痛比較多,學術表現不及頌晅,但感恩播道書院最終一輪面試也取錄了她,現在兩姊弟可以一起上學」。 幸好,Giann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她報考了8間直私小學,獲3間取錄,包括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救恩學校及播道書院,「我們最終選了救恩,因為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而且喜歡學校的基督教氣氛濃厚」。

傳統名校小學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是一間天主教的直資女校,全年學費大約$55000。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於1864 年創立,校訓是為一切人,成為一切 All things to all people。 辦學宗旨是以基督精神之價值觀為本,為學生提供美好的教與學氣氛,達致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其智能及品德的成長。 學校設有 30 個課室,1 個禮堂,2 個操場,這小學佔地面積大約 8,826 平方米,屬於「特大型」的校園。

傳統名校小學: 校長解答2021幼稚園拍片面試|究竟學校用什麼準則收取學生?

若然苦無對策,家長可以從網絡入手,上網搜羅更多小學資訊,篩選出最適合子女就讀的學校。 現今社會對下一代的要求更為嚴格,只有選擇一間合適的小學才能為孩子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礎,讓子女茁壯成長。 梁永樂指,因直資、私小均收生自主,有不少辦學團體的小學亦會取錄和自己有聯繫的幼稚園的學生,若家長希望子女增加入讀有關學校的機會,可能需由幼稚園開始部署了。 梁永樂表示,家長要替子女揀選一條龍學校之前,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一條龍學校,以受政府資助的一條龍學校來說,真正的龍校是已入讀小學的學生,必定可以直升該校的中學,這才是真正的一條龍學校。 兒童發展及升學專家Ken 傳統名校小學 Sir以自己小朋友小學插班經驗分享,形式上和小一面試類似,都會和小朋友有「傾偈」環節,而使用的語言則視乎學校的教學語言而定,內容除了家常便話外也涉及很多時事題。

傳統名校小學

『從生活中學習、從經歷中領悟』正是保良局雨川小學的課程發展方針。 學校非常重視同學的品德發展,旨在培育品學兼優的「雨川人」。 小一自理課程、服務學習課程、敬師孝親月、紀律訓練營等,都是以培育「雨川人」的特質為目的。 五、六年級學生正值青春期,不時與家人出現矛盾,學校提成長課及德育課讓他們從中體會家人與老師的愛,從而懂得珍惜及回饋。 九龍城區以住宅樓宇為主,包括九龍城、九龍塘、何文田、馬頭圍、馬頭角、啟德、土瓜灣、紅磡、加多利山等地方。 區內教育資源一點也不比港島區遜色,九龍城區的幼稚園及中小學合共超過200間,是全港最多學校的地區,擁有四大小學名校網中的兩個41和34校網;且中學隸屬九龍城校區,共有16所Band 1中學,屬全港18區中最多。

傳統名校小學: 拔萃小學@九龍城區

小學是本地的傳統中文名校之一,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讓學生在親切的環境下學習,同時提升三文兩語能力。 母語教育受到家長認同,加上小學規模大,共開辦8班,能提供240個小一學位,每年7至8月展開招生活動,收生人數亦相當可觀。 中學自行分配學位已於早前完成有關申請,是次申請部分申請者將會進行面試,而有關結果將於三月三十一日前公佈。 現時培僑提供165個小一學額,去年收到逾3,500份申請,即平均約21人爭一位。

九龍城區雖為住宅區,卻擁有成熟的商業配套,聚集多個大型購物商場、多項文娛康體設施,包括高山劇場、九龍中央圖書館 、九龍仔公園及泳池、何文田康樂中心等,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休憩及活動場地。 灣仔是香港一個較有歷史的社區,有豐富的社會民生色彩,包括唐樓、當鋪、廟宇等富時代氣息的建築物,同時又兼具時尚摩登的商業大廈及住宅樓宇,可謂新舊交替。 此外,區內配套發展成熟,有港島最大規模的電腦及數碼商場、室內裝修材料集中地、潮流精品店、美食餐廳等數之不盡,加上位置鄰近金鐘及中環金融中心,起居便利,吸引不少金融區白領及家庭客租住。

傳統名校小學: 教育界

香港嘉諾撒學校積極推行多元教育,是14校網的大熱小學之一,為東區提供最多小一學額,更有聯繫英中女校嘉諾撒書院,中小學校舍就在比鄰,女生升學有優勢。 除了升讀聯繫中學外,畢業生亦入讀區內外著名的中學,升中成績亮麗。 傳統名校小學 聖若望英文書院(小學部)是一間私立全日小學,辦學宗旨是以教育出未來傑出人才,以勤勉的態度、不懈的努力及追求和對學生及校友的承諾,來實現這一使命。 在課堂上,追求出色的學業水平,快速的學習,通過轉換新的理念,促進學生形成創意的理解思考能力,以及獲得卓越的學習經驗。

傳統名校小學: 一條龍學校名單

有家長分享首輪面試前,考生需要準備顏色筆,以及一本中文或英文圖書。 到達學校之後,家長於校外門口等候,考生由老師分組帶上課室進行考核。 試題內容多樣,老師從中觀察考生的創意、語文知識、常識及閱讀習慣。

傳統名校小學: 九龍塘小學3:九龍塘官立小學

位於62校網荃灣區內甚有口碑的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於政府中央課程的框架下,自行編制課程。 主張「少功課、少考試」的多元教育,平衡學習、心靈、品德三方面發展。 沙田91網爭崩頭之大熱學校,位於沙田第一城,年年超收情況嚴重,與浸信會教育學院有聯繫。 傳統名校小學 推行活動教學、生本教學、協作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資優教育、拔尖教學、小組輔導教學和功輔班,提升同學成績和改善學習態度。

傳統名校小學: 國際學校債務大拆解

培僑書院是沙田區另一所直資 一條龍學校,不但重視中華文化,同時融合西方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學校提供本地DSE 課程及國際課程,學生可修讀A-Leve(l 英國高級程度會考)。 以話劇學語言是培僑的課程特色之一,小學部設中國語言藝術課及英文語言藝術課,中學部亦設戲劇課程,有中英文話劇團隊,將中小學的興趣連貫。 全部申請人均可參與王錦輝的首輪面試,當中600人入選次輪面試。 陳博士傾向取錄合群、積極及主動、表達清晰、有多方面興趣的小朋友。 創校17年的港大同學會小學,與位於南區的港大同學會書院結龍,中學部曾誕生兩名文憑試(DSE)狀元,他們均由小學部直升。

傳統名校小學: 名校優勢的秘密

九龍塘宣道小學是一間私立全日小學,辦學宗旨是「秉承基督精神辦學,提供優質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育均衡發展。」學校教學策略方面,除正規課程外,會配合各科需要作戶外學習、參觀、表演及比賽。 學校亦有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分別是閱讀計劃、資訊科技、專題研習、德育及公民教育。 班級教學模式上,每天早上安排學生早禱時間,並由班主任於班務時間輔導有需要之學生。 位於將軍澳的播道書院於2006年創校, 中小學一條龍, 教學語言以英語為主。 播道作為基督教學校,注重基督教文化及品德教育, 因此受不少基督教家庭歡迎。 傳統名校小學 學校推行「一人一活動」,鼓勵學生參加至少一項全方位學習活動。

至於收「乖仔」的學校則要培養小朋友有禮,有問必答,答錯不緊要。 學校希望知道學生是否留意周遭環境,為了解學生的觀察力如何,會就社會事件作出提問,同時期望家長事前曾與學生溝通,讓他們對新學校有一定認知及期待心態。 面試前,家長應給予心理準備,事前可進行模擬面試以減輕緊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