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約4公頃的土地劃為「住宅(乙類)」地帶,分別位於第4區的康盛花園,及位於第51區的清水灣半島。 佛頭洲村 此地帶的規劃意向是作中等密度的住宅發展,至於服務住宅區一帶地方的商業用途,如向城規會提出申請,或會獲得批准。 佛頭洲村 跟坑口新市鎮咫尺之遙,有十八條鄉村:井欄樹、大埔仔、馬游塘、茅湖仔、將軍澳、魷魚灣、坑口、水邊、田下灣、斧頭洲、孟公屋、檳榔灣、上洋、下洋、相思灣、大坑口、大環頭和布袋澳。 不論原址居住,或曾於八十年代遷村,村民們都竭力保留文化遺產,奉守習俗,重視節慶。
舊村原位於現將軍澳醫院一帶之位置,於17世紀末左右興建。 佛頭洲村 佛頭洲村 而根據當地村民的記述,坑口村應該為將軍澳最早期有居民定居的一個村落。 村民不屬於同一家族,他們多是雜姓,以黃、張兩姓的人士居多。 在1989年,香港政府發展將軍澳新市鎮,展開一連串的填海工程,坑口村因而被遷至填海區上的寓安里現址重建,入口處建有「坑口村」牌坊。
佛頭洲村: 西貢歷史
據說香港開埠初期走私鴉片活動猖獗,兩廣總督便於同治七年(1868年)下令於佛頭洲、汲水門(馬灣)及長洲設置稅關,用作抽取鴉片貿易稅收、邊境巡邏及防止鴉片走私等事宜。 該大綱圖為將軍澳新市鎮提供一個概括土地用途大綱。 其中,兩塊位於第86區及第92區的土地劃為「綜合發展區」,佔地約39公頃。 而在第86區的土地旨在促進綜合發展,包括設立香港鐵路車廠、香港鐵路車站,及附連物業發展和輔助社區設施(日出康城)。
而在第101區及第105區將在堆填區修復後發展為主要的休憩用地。 約22公頃土地劃為「鄉村式發展」地帶,此地帶內現有鄉村包括第7區的將軍澳村、第123區的茅湖仔村和第109區的半見村,亦包括在第22區重建的魷魚灣村、在第31區重建的坑口村,及在第35區重建的佛頭洲和田下灣村。 此外,第8區內亦預留了一塊土地作將軍澳村日後擴展之用。
佛頭洲村: 遺址
現在只能手腳並用沿著峭壁攀爬過去,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海裏,有一定的危險性。 約有145公頃土地劃作「住宅(甲類)」地帶,主要是作高密度住宅發展,而在建築物的最低三層,或現有建築物特別設計的非住宅部分,則准作商業用途。 地帶內有公共租住屋邨、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屋苑、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屋宇、住宅發售計劃屋宇和私人住宅發展的土地。 佛頭洲村 他眼見昔日漁港變成一片石屎地,感無奈和嘆惜,「你而家立足嘅地方曾經係一片汪洋大海。」現今香港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不論漁農業或重工業俱已式微。
- 位處嶺南大學內的麒麟圍義塚,立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收葬著無嗣的村民。
- 此地帶的規劃意向是作中等密度的住宅發展,至於服務住宅區一帶地方的商業用途,如向城規會提出申請,或會獲得批准。
- 村民不屬於同一家族,他們多是雜姓,以黃、張兩姓的人士居多。
- 1962年5月,廣東省委書記陶鑄下令撤除崗哨,開放邊境,約有30萬人奔赴香港。
- 九龍關石碑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見證了清朝近代關稅史。
- 新田文氏在寶安文姓七大房中,新田屬於第二房,而大埔泰亨屬第五房。
坑口墟位處坑口村前海邊,因人流暢旺,很快便成墟市。 戰前已開有各式商店、雜貨店、藥材鋪、茶樓、醬油廠、磨石墨廠、灰窰廠、機器廠、造船廠、燂船廠等。 去日本九州旅行,不少人都會專程到建於1912年的福岡縣北九州市舊門司稅關參觀。 位處大埔頭營盤下村旁的萬安墳,由聯安堂所立,是香港面積最大的義塚。
佛頭洲村: 雪櫃維修修理服務新界東區之西貢區:西貢市|將軍澳|坑口|調景嶺|茅湖仔|大埔仔|清水灣半島|白沙灣|波羅輋|井欄樹|壁屋|大網仔|北潭涌|蠔涌|萬宜水庫
那時正值1985年戴卓爾夫人鐵腕整頓英國工會,失業率高企,他憑激光加工當年這門甚少人掌握的技術,取得簽證留英工作。 其後,他回到香港理工學院執教,科研生涯再上一層樓。 重溫港深兩地歷史,人為了生存、生活和自由越界,已是一輩人的集體回憶。 1959年至1962年,三年大饑荒期間,數以萬計的內地饑民相繼逃港。 1962年5月,廣東省委書記陶鑄下令撤除崗哨,開放邊境,約有30萬人奔赴香港。 1956年《鄉郊發展委員會建議興建灌溉的設施名單》,就曾列出撥款予新田及洲頭合共55000港元作灌溉工程之用:重建一道水壩、興建三個水塘、6000公尺水道和一個淺水井,可見當年新田的農業基建設施仍有欠缺。
- 位於樂富公園內山坡上,有著一座不甚起眼的小墓碑,寫著民國六年立的「侯王宮各古墓遷葬義…」,據說是安置從昔日九龍城侯王廟後山搬遷而來的古墓。
- 同治十三年農曆八月十二日(西曆九月二十二日),香港一帶遭受史無前例的颱風襲擊,潮水急速上漲,停泊在佛頭洲的船隻被吹翻,船上官兵葬身大海。
- 上洋、下洋、檳榔灣,便是劉氏三兄弟開枝散葉而成。
- 目前西貢區的部分歷史建築物已受到古物及古蹟條例的法例保護,詳情可瀏覽康樂及文化事署古物古蹟辦事處分頁或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網頁。
- 此廟建於清康熙初年,為香港現存最古老洪聖廟。
由於屬政府官員,因此碑上刻有皇清敕授,有其歷史價值。 佛頭洲村 位於清水灣道井欄樹附近的樂善堂義塚,建於光緒二十年(1894),為殮葬當時因瘟疫而死的人而設。 時至今天,樂善堂總理及其附屬機構代表,都會每年到墳前進行春秋二祭。 剛舉行的秋祭,儀式簡短,由上香、獻供、讀祝文至分胙野餐,只是約十多分鐘,但仍能保持著這傳統,已是難能可貴。 其中祝文的文字相當優雅,不妨看看讀祝文片段。
佛頭洲村: 天后廟脊、吊魚翁、跨灣大橋
殿裡供奉著滿瞼慈祥的天后娘娘神像,兩旁站著千里眼和順風耳兩位守護神。 現時除天后誕及農曆新年前夕,其餘時間都頗為冷清。 田下灣村至今有約三百餘年的歷史,過去的居民並非是單一姓氏,如薛及葉姓兩家族。 田下灣村原位於清水灣半島南部田下山西面海濱,本為漁民聚居之地。 20世紀末,也跟其他村落一樣,香港政府為了發展將軍澳工業區,所以該處進行海濱填海,並與其東面之佛頭洲島連接,填海後之土地作工業用途以及將軍澳堆填區。 該村現在原址已經被拆卸,並遷置今田洲路坑口天后古廟旁,亦即今天位於將軍澳醫院附近的位置。
再攀上這段陡直的泥坡, 即見到一幅平整的青草地, 周邊都有較完整的建築物地腳殘留著, 與朱翁大作照片上的古稅關遺址的東西完全吻合, 於是我用對講機通知隊友們可以沿路上來參觀。 沿水泥路而入, 就可以見到佛堂洲古稅關位置前的海灘和小碼頭, 灘上有三幾位釣魚人士正在釣魚,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遊人了, 好像我們這些專程到來訪尋古蹟的傻人相信是極少數的了。 佛頭洲村 早上九時正在坑口站集合, 由於早前已收到徐生, 亞戴和KK的通知謂未能出席, 還以為今次旅程只有幾人參加, 沒想到早上收到Simon與區兄來電通知會參加今次旅程, 結果合共有11人出席。 於是 點齊人後便往巴士總站乘搭298E巴士前往將軍澳工業村起步。
佛頭洲村: 新田鄉洲頭村牌樓暨涼亭開碑
今次筆者為大家介紹是在A、B、C三條路線附近的地方。 它們雖然算不上是新奇有趣的景點,但可以為將軍澳這個新市鎮內的圖資料補充方。 這些地點分別是景林邨、坑口村、田下灣村、葉氏佛頭洲村和魷魚灣村。 與潘屋有關的另一段歷史是1942年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日本軍官在元朗看中潘屋這一鄉村豪宅,遂佔據為日軍駐新界北區的司令部,至香港重光,潘屋才回到潘家的手中。 自此,潮式餅糖正式登陸香港,而其後湧現了二、三十家潮式餅店。 可惜,隨着時代的變遷,今日,潮式餅店只餘下五家左右。
西貢區素有「香港後花園」美譽,除了依山傍水的鄉郊和七十多個風光旖旎的島嶼,還有將軍澳和坑口新市鎮。 大自然優美糅合都市化活力,締造特色的多元化社區。 由於佛堂洲古稅關的碑石被移送到香港歷史博物館展覽, 為了一窺此石碑的真貌, 我特別前往位於尖沙咀的歷史博物館參觀, 終於在一處玻璃柜的展覽區找到這塊石碑。
佛頭洲村: 深圳科技巨企可成港初創技術買家
他是潘屋主人潘君勉的父親,潘君勉為紀念先父潘蔭華,於1932年動工,斥巨資遠從家鄉梅縣(今梅州市)聘請建築師來港營建「蔭華公祠」,建築歷時兩年。 「蔭華公祠」是完全按照梅縣傳統風格而建的客家村屋,全屋結構完整,自成一個體系,包括兩堂兩橫,有大門及左右兩小門,屋前禾坪作長方形,以半公尺矮牆為欄,牆外為半月形之風水池塘。 博愛醫院所在地叫坳頭,坳頭潘屋曾經名震新界,它的歷史並不古老,建於1934年,距今80多年,所以潘屋成為歷史建築並不是因為它的老,而是因為它的特殊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歷史。 洲頭村離新田軍營只是步行距離,文効忠還記得山腳有一個英軍手榴彈練習場,在香港回歸前10年左右停用。 在60、70年代,少年的他待英軍的手榴彈練習完畢,逕往山腰近手榴彈場附近執拾炸彈彈出來像棋子餅大的鉛塊出售。
數個位於新市鎮區的「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特別位於市中心南部的土地,設有不同建築物高度限制,以確保在這些地區內進行的發展符合新市鎮的整體城市設計概念。 此用途地帶並不規定建有獨立式設施,如託兒所與幼稚園,但於「綜合發展區」及「住宅(甲類)」地帶中公共屋邨及大型私人住宅中,會設有這些設施。 數塊位於第36區、第78區(百勝角)及第92區的土地劃為「住宅(丙類)」地帶,佔地約19公頃。 此地帶的規劃意向,主要是作優質、低至中層的住宅發展,而服務住宅區一帶地方的商業用途,如向城規會提出申請,或會獲得批准。 坑口天后古廟在1987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但在2010年1月22日改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在將軍澳未開發前,寶林北路一帶原為海灣,當時魷魚灣村村民就曾以捕魚為生。
佛頭洲村: 主頁 >> 西貢歷史>> 古物古蹟古物古蹟
何時荒廢已不可考,[可疑]但至少在嘉庆年间《新安縣志》记载时已经荒廢。 潘君勉另一個身份是客家人,他與同鄉東江縱隊的曾生,以及後來貴為元帥的葉劍英交情不淺。 1945年,葉劍英一家曾到香港,就作客於潘君勉的潘屋,可見兩人關係密切。 潘君勉交遊廣闊,與當時社會名人多為相識,他曾蒙孫中山親筆題贈「博愛」二字,可見他最遲在上世紀20年代,就已活躍於粵港政界。 據他在報章自述,他曾在財政上支持過孫中山在上世紀20年代的革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