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工廈6大分析2024!(小編推薦)

據估計目前有近萬個類似單位,有法律界人士表明,業主若違反批准建築圖則及入伙紙所列明的用途,最嚴重更可被屋宇署收回有關單位,立法會議員促請政府加強規管,長遠應增加住宅供應量。 香港的工商住宅大多位於在香港仔、鴨脷洲、柴灣等工業區的舊式大廈內。 若政府巡查時發現有違規,可要求租客盡快遷出,一般地產代理都能助你處理以上的租務問題。 找到適合的工廈樓盤後,租賃雙方需先簽署合同,說明已經清楚了解有關風險,仍願意繼續租住有關單位。 各類型物業可申請的按揭成數不同,如首置非首置自住物業、出租或工商物業車位均有所不同。

住工廈

不過,值得留意,有關單位買入時呎價約4,186元,現售價較買入價高出逾1倍。 (三)該28宗已獲規劃許可的重建項目落成後有潛力提供合共約 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包括 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及 平方米的工業樓面面積)。 一般而言,地政總署如確定有違反地契條款的情況,會採取適當的執行契約條款行動,包括向業權人發出警告信,要求糾正違契事項。 若業權人於限期內未有作出糾正,地政總署會將警告信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即俗稱「釘契」,並在有需要時採取進一步的執行契約條款行動,包括將有關土地重收或將有關物業的權益轉歸。 社協在前年7月至今年7月間,持續訪問及跟進139個租住觀塘及荃灣工廈劏房、板間房、床位及天台屋住戶,以了解他們租住工廈原因。 結果發現,82.2%受訪工廈住戶工作以兼職或散工為主,家庭入息中位數只有9,166元,相比私樓劏房租戶收入低三成。

住工廈: 即刻下載 Yahoo 新聞 app

九龍灣一幢工業大廈的迷你倉發生四級火警,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2017 年葵涌美適工廈的住宅單位發生火警,事後發現單位的防火門及間隔牆未符合防火標準,最終釀成三名年輕人喪命。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更直言,有關計劃在經濟上是「行唔通」,他以觀塘一般工業大廈為例,如改建過渡性房屋,每月租金要提升近1倍才不致虧蝕。 他指除非政府願意延長5年期限,或者另加補貼,才有足夠誘因吸引商家投資。 住工廈 新蒲崗1幢工廈有樓層劏成30間工作室,內設獨立廁所與熱水爐,月租6800港元,代理暗示不少租客都是早出晚歸,又指有人查問可稱從事網購。

  • 王國龍說,供股有利建立更多元化資本,部份集資所得用作還債,減低利息資出及融資成本,有助提高未來派息能力,又指供股可容許所有股東公平參與。
  • 政府鼓勵業主將工廈改作過渡性房屋,惟地政總署至今未接獲有關申請。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 閒時漫步在觀塘海濱公園,看著閃爍迷人的維多利亞港景色,呼吸海邊新鮮的空氣;想要購物犒賞自己時,可到區內大型購物中心血拼;一家更可同遊魔鬼山,遊覽歌賦炮台,親親大自然。
  • 戴先生亦說,他正居於工廈板間房,單位合共劏成20間房,當中只設兩個廁所。
  • 一般商廈是用中央冷氣,而工業大廈租盤的冷氣,則要業主或租戶自行安裝。

胡先生指,現時租用兩個單位只需約7,000元,相反,若要租用可容納四人的劏房,料租金隨時達約一萬元。 鄒永堅建議,想購入油塘工廈等收購,可留意美塘及華順工業大廈,投資者在購入單位前亦應選擇業權較集中、伙數少的工廈。 美聯工商區域營業董事鄒永堅指,油塘區發展潛力大,近年已由傳統工業區轉為商住發展區,政府規劃油塘至茶果嶺一帶海旁為油塘灣綜合發展區,將發展住宅、商廈及酒店,料幾年內已能看到改變。 我親戚廿年前,係火炭工廈有間公司,公司有三間房,當時擺張床衣櫃係其中一間房,工作時間就鎖門,公司本身有獨立廁所,煮食用電熱板,基本野就無問題。 住工廈 A:熊巿樓價回,租金一樣跌足5個月,月租萬5蚊樓下嘅細碼租盤比率升到近5成。 無他嘅,唔少業主寧平租莫賤賣,減租搶客益街坊,市區龍頭屋苑都劈,何況二三線盤?

住工廈: 香港貸款利率懶人包

事關工廈地契用途只列明屬一般工業及╱或貨倉用途,除非業權人已獲批更改或豁免有關用途條款,否則會被視作違反地契,若業權人未能糾正違契問題,單位便有可能被「釘契」。 住工廈 住工廈 地政總署以同樣準則處理於工廈涉及違反地契條款的個案,並有責任跟進違契個案。 在處理違契情況時,該署在切實可行範圍內容許一定彈性,例如先行發出警告信和在「釘契」前給予寬限期,並在必要時才採取比「釘契」更嚴厲的轉歸行動。 然而,倘若發現某些用途不但違反地契條款,而且構成較大安全風險,例如引來較多人流、涉及幼童或長者出入工廈的情況,地政總署便有必要加強執管工作,包括要求業權人在短時間內糾正違契事項。 若業權人沒有在短時間內糾正違契事項,該署便會採取迅速及果斷的行動,包括重收或轉歸行動。

住工廈

其中,如擬議用途未能符合規劃圖則的規定亦並未取得所需的規劃許可,分區地政處將不會考慮有關豁免書的申請。 視乎收到有關政府部門的意見後,分區地政處會以地主身分考慮發出豁免書批准相關用途。 申請如獲批核,申請人須繳付豁免限制費用和行政費,並接受批出的其他條款。 屋宇署再次提醒工廠大廈的業主不要將其單位非法更改作住用用途,並警告違反有關法例或不遵從法定命令的業主可被檢控。 根據條例,任何人無合理辯解而沒有遵從根據《建築物條例》第24(1)條發出的清拆命令或根據《建築物條例》第25(2)(b)條發出的中止命令是嚴重罪行。 部分租戶是在業主默許或不知情下,先承租倉庫後改為居住用途;亦有業主主動經營工廈住宅生意,將單位分劏多戶,調查發現情況最嚴重的一個單位被劏成40伙,人均面積僅約40平方呎、每6人共用一個洗手間。

住工廈: 相關推薦

若手頭資金低於100萬元,但希望享穩定回報,可一筆過購已拆售工廈單位。 部分發展商會先購入全層工廈,面積超過數千甚至上萬方呎,再分拆單位出售,單位面積一般由80方呎起。 網民直言:「如果是我,我就不忍了,直接報警說有人非法使用工廈。」他們又建議樓主去房屋署「報串」,應該很快就會有人回應,寄信給業主要求看每一間房,違規就馬上要還原,否則訂契。

他指,兩個劏房合共租金約7,000元,但租用可容納4人的私樓劏房,租金或需1萬元,現時最希望早日入住公屋。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建議,政府應以風險評估分階段執法及暫緩非高安全風險的工廈住所清拆命令,以及房屋署及社會福利署主動介入,提供中轉屋或社會房屋給有需要的租戶。 商廈租金近年上升,令不少中小型企業把辦公室遷入工廈,其中最熱門的為東九龍區,在政府「起動九龍東」政策帶動下,九龍灣及觀塘區工廈價格不斷扯高。 自從政府針對住宅推出15%的新辣招後,有不少手持數百萬元的投資者開始轉戰工廈。 但事實上有不少隱藏於市區中的工廈住宅,實用面積大、樓底高、更以大型窗戶引進光線,同時有大量空牆壁讓業主或租客自行裝飾,吸引不少年輕租客。 記者亦發現該幢商廈晚上不少單位燈火通明,有外籍人士通宵逗留,其單位內設有餐桌等家具,又傳出飯菜香味,但對於是否居於上址,她卻異常迴避,迅即掩門並關上鐵閘。

住工廈: 發展商為工廈「增值」 增添非法用途想像空間

收集到的街招,全部無標示放租日期,當中有10張街招無法聯繫,有11張的單位實際上已租出但仍張貼,即最終能夠透過街招獲取有效租盤資訊的僅50%。 有調查發現業主多以街招放租劏房,過半毋需兩按一上,但租盤逾半失效更有資訊不完整問題,部分的實際面積更與街招上不符,而合規劏房須符合兩大條件。 上述工廈位於葵涌葵昌路90至98號美和工業大廈13樓全層,可步行到葵興港鐵站,面積約179至317方呎,售價由約185.4萬至297萬元不等,呎價由約9,967元起。

住工廈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統計,2021 年 430 呎(約 40 平方米)或以下的私人住宅單位的平均租金分別為港島 17,800 元、九龍 15,080 元及新界 12,280 元。 數據清晰反映出三個地區的租金相差甚遠,即使是租金水平最低的新界區,亦佔了香港收入中位數的一半以上。 這意味著即使有兩人同住分擔租金,住屋開支對於香港市民構成的生活壓力依然如牛負重。 搵樓大本營提供業主及代理觀塘租盤資訊,若對任何觀塘租盤有興趣,可直接透過業主或代理提供的聯絡方法查詢更多。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組織幹事陳穎彤指,計劃原意是好,但不少工廈業權分散,她擔心難以成事。 陳又建議過渡性房屋要設下人均面積標準,否則只會跟工廈劏房沒有分別。

住工廈: 租金按揭懶人包

調查亦就工廈住戶背景進行分析,53.3%受訪住戶為51歲至60歲的獨居人士,以男性居多,當中37%是單身人士、16.3%受訪者的家人在內地。 據社協估算,全港現時或有多達1.2萬戶在工廈單位違法居住,該會於過去兩年間持續跟進訪問139名工廈住戶,了解他們的經濟及住屋情況。 住工廈 至於美女,對不起,在工業大廈,美女是絕少的,不可以把絕少的可能性算在內。 我的「辦公」地方,其實只是拍攝的studio,嚴格說來,不算是辦公室,位於柴灣的一座工業大廈,700多方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