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蘿街7號2024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動漫基地在官網發表聲明,將會重回香港藝術中心,繼續宣傳及推廣動漫文化,預計 2018 年 10 月會舉辦新的動漫展覽。 綠屋改建後,香港藝術中心和市區重建局批出「動漫基地」五年主營運合約。 茂蘿街7號 在2006年開始啟動推廣本地動漫藝術的計劃帶入社區,亦是首個以動漫為主題的二級歷史建築。 茂蘿街7號 2013年7月中,市區重建局宣佈完成活化「綠屋」,並命名為「動漫基地」。 地下用作零售、畫廊及美術館等,1樓用作展覽空間及零售,2及3樓用作動漫藝術工作室、興趣班,以及出租予文藝團體用作不同用途,整個群組由香港藝術中心獲批五年主營運合約。

大家在動漫基地的走廊亦可看到這種新舊建築風格交融的室內設計。 建於 1920 年代的綠屋本是無名,因政府收回綠屋後替茂蘿街 3、5 茂蘿街7號 和 7 號唐樓(Tenement House)的外牆漆上綠色,於是被取名「綠屋」;及後,更與石水渠街藍屋、慶雲街黃屋、景星街橙屋被合稱為「藍屋建築群」。 2樓及3樓是有不同房間供不同活動使用,筆者當天去到剛好是沒有活動進行,因此可在活動室內參觀。

茂蘿街7號: 茂蘿街7號附近醫院

不過動漫基地人流不足導致經營困難,市建局在2018年7月底合約期滿後無聲無息停辦動漫基地,改名為「茂蘿街7號」。 以「築動文化‧連繫生活」為新定位的茂蘿街7號,在12月18日舉行了首個社區活動 —《光影樹下•願望成真》。 市建局在場地內的休憩空間豎立一棵約4.5米高,是首棵位於市區的互動光影「許願樹」,結合藝術科技元素,以嶄新手法展現灣仔歷史,為參觀市民帶來嶄新體驗。 此保育活化項目範圍包括十幢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樓宇,為符合現時建築及防火條例的要求,項目的活化設計中需要對歷史建築作出適當改動,以提供殘疾人士使用的升降機、走火通道和其他消防及樓宇設備。

〈三〉深化互動體驗:「許願樹」結合了多項科技,加強與許願者的互動性。 在剛過去的周五,以「築動文化‧連繫生活」為新定位的茂蘿街7號,舉行了首個社區活動 —《光影樹下•願望成真》的開幕禮。 活動在昨日 (12月18日) 起開放予公眾參與,首天吸引了超過3,000人次的市民到來,在聖誕佳節前向「許願樹」祈願。 動漫基地 3 樓被劃為展覽廳的房間,天花保留唐樓的中式斜瓦頂。

茂蘿街7號: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市建局繼續依據2009年委託顧問就項目的運作模式研究所得的建議,以推動藝術、文化和創意產業為方向營運項目。 不過值得我們反思的是,保育的實際意義究竟在於建築物本身的保存,還是其中的生活文化得以保存呢? 而在市區活化的過程中,又應如何平衡保留原貌、改建幅度、以及建築物所承載著的人和事呢? 反觀同區另一個保育項目「藍屋」,「藍屋」則完整保存了整個唐樓群,唐樓昔日的居民也能夠依然繼續居住,更開放予其他市民租住,創立共居空間,似乎更有效地承傳著唐樓居民的生活模式。 而「綠屋」進行局部保育及活化後顯然不能再反映過去居民的生活模式,但同時「綠屋」的活化又保留了一部分外觀,又透過嶄新的改建方式在灣仔狹隘的街巷中提供了更多元的公共空間。 筆者在想的是,也許活化的意義就是在保育與重建中找到一個平衡吧,而「茂蘿街7號」毋庸置疑是市區活化中一個挺嶄新的實驗,開創了同類保育項目的先河。

走入動漫基地後,閣下可會有點失望:漫畫展品頗多,動畫作品近乎欠奉。 不過,這也是非戰之罪,誰叫香港只有漫畫發展蓬勃,不是沒有本土的動畫製作,但正如俗語所云:「講得出名都當你贏」。 另外,基地雖在開幕之初邀得馬榮成舉辦《風雲》展覽,惟時至今日不要說是同級數的,就算是同類型的展覽也不多,現時較常展出的反而是一些較小眾的藝術品。 「茂蘿街7號」提供展覽、社區工作坊、表演、電影放映會等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並設有約30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以及展覽室、多用途室等地方供市民租用,項目亦提供商店和餐飲等設施。 每一部分亦添加了一些有關舊式唐樓的介紹,讓大家更了解唐樓的不同部分用途及設計,很值得大家參觀。

茂蘿街7號: 香港動漫新里程

不過由於動漫基地位置遠離港鐵站,因此人流不足導致經營困難,加上不少展覽只有業界人士參與,市建局在2018年7月底合約期屆滿後停辦,改名為「茂蘿街7號」。 目前只有地下及1樓商舖及餐廳如常運作,3樓的「動漫沙龍」及4樓活動及展覽場地全部空置。 动漫基地前身绿屋建于1920年代,分两批完成,最早一批在1916年至1922年间落成,楼高4层,是广东式四层高唐楼的典型建筑,包括露台建筑。 绿屋本来没有名称,因后来政府在收回绿屋后,其中茂萝街的3、5及7号以绿色的油漆美化外墙,绿屋因而得名。 不过动漫基地人流不足导致经营困难,市建局在2018年7月底合约期满后无声无息停办动漫基地,改名为“茂萝街7号”。 為配合茂蘿街7號「築動文化‧連繫生活」的新定位,市建局早前舉辦了一項標誌設計比賽,邀請本地大專學生透過參與設計工作坊和灣仔歷史導賞,為茂蘿街7號設計新形象。

茂蘿街7號

市建局轄下的中環街市、茂蘿街7號和旺角618上海街三個保育活化項目投入運作已經一段時間,我樂見各個項目逐步融入社區,各自發揮其獨特的社區功能。 韋志成站在「許願樹」的球形種子前,雙手放在種子上,向許願樹祈下第一個願,希望茂蘿街7號成為一個立足灣仔,面向全港的多元化社區建築,達致「新舊交融、人地相連」。 《光影樹下•願望成真》開幕禮在上周五舉行,由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中)、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右二)、灣仔民政事務專員陳天柱(右一)、市建局規劃、拓展及文物保護委員會主席李浩然博士(左二)及茂蘿街六至八號前業主代表黃燿佳主禮。 香港各區不少商場都是寵物友善,九龍狗商場有圓方、Mikiki,港島狗商場則有赤柱廣場,部分狗狗商場不但有寵物專用設施,更開設了狗可入餐廳。 該地段的業權原先由美國公司Burrows and Sons及Lawrence Mallory擁有。

茂蘿街7號: 茂蘿街7號 3樓

我們以「低碳本地遊」為切入點,利用網絡媒體與線下行動,去推動大眾關注氣候變遷與本地環境問題。 「茂蘿街7號」的建成為人頭湧湧的灣仔區增添了一個較爲另類及新奇的公共空間,上班族、街坊們在休息、休閑時都多了一個地方選擇。

茂蘿街7號

面向茂羅街的6幢唐樓保留舊樓的紅磚牆、中式斜瓦頂、木樓梯和法式門窗等原有特色。 建築物早年被政府收購時髹上僅適用於木材的油漆,令磚牆質料被破壞;現漆上20世紀初原來的黑白色,將建築物回復原貌。 但巴路士街的4幢唐樓則因結構欠佳,樓宇後半部分已拆卸,只保留了由石屎建造的露台牆身,在其後面設支架;並於3樓提供空中行人走廊,連接巴路士街及茂羅街兩組建築物,讓遊人可從高處觀看在約300平方米公共空間舉行的活動。 茂蘿街7號 〈一〉以多媒體手法演譯「灣仔故事」:項目團隊邀請了一位年輕音樂人與光影創作團隊合作,以過去百年灣仔變遷的歷史作為原材料,結合原創音樂和多媒體投影,製作一段名為《聲光合影》燈光匯演。 「茂蘿街7號」市區活化項目前身為上世紀二十年代建成的唐樓,並於13年完成改建,改建後成為舉辦藝術展覽的場地。

茂蘿街7號: 活化

項目範圍包括十幢建於1910年代,現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樓宇。 經保育活化後項目盡量保留樓宇的建築元素和物料,其中包括露臺、法式窗戶、欄杆和木樓梯等。 活化後的建築群亦包括一個約300平方米的公共休憩空間供社區享用。 故此,隨著營運合約在2018年結束,市建局接手項目的營運和管理,希望為活化項目融入「地方營造」概念,完善社區網絡的建立,彰顯地區特色,達致跨主題、跨界別、跨群體的活化效果,確保項目能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自此以後,項目改名為「茂蘿街7號」,在兩年多時間與不同類型的藝術、創意文化和社區團體合作,至今已舉辦了300多場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包括展覽、工作坊、市集、表演、電影放映會等,成為區內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多元共享空間。

  • 當中的茂蘿街3-9號及巴路士街6-8號較早時已被政府收購及維修。
  • 以「築動文化‧連繫生活」為新定位的茂蘿街7號,在12月18日舉行了首個社區活動 —《光影樹下•願望成真》。
  • 動漫基地前身綠屋建於1920年代,分兩批完成,最早一批在1916年至1922年間落成,樓高4層,是廣東式四層高唐樓的典型建築,包括露台建築。
  • 2013年7月中,市区重建局宣布完成活化“绿屋”,并命名为“动漫基地”。
  • 在2006年開始啟動推廣本地動漫藝術的計劃帶入社區,亦是首個以動漫為主題的二級歷史建築。

後來政府回收後,茂蘿街的3、5及7號以綠色的油漆美化外牆,綠屋因而得名。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動漫基地 2 樓及 3 樓均設有可供舉辦交流會或講座的位置。

茂蘿街7號: 動漫基地

过去5年共办545项动漫展览及活动,入场总人次逾100万。 從中空的廣場內可見到建築原來的外牆,另一面則為翻身後的玻璃幕牆,成為一個夾雜古今建築特色的休憩用地。 坪輋壁畫村:說到壁畫村,大家會否即時想到台灣的彩虹眷村或韓國的壁畫村呢? 但其實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香港粉嶺就有一個被喻為「港版彩虹眷村」的壁畫村 茂蘿街7號 – 坪輋壁畫村。

  • 後來政府回收後,茂蘿街的3、5及7號以綠色的油漆美化外牆,綠屋因而得名。
  • 我們以「低碳本地遊」為切入點,利用網絡媒體與線下行動,去推動大眾關注氣候變遷與本地環境問題。
  • 但其實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香港粉嶺就有一個被喻為「港版彩虹眷村」的壁畫村 – 坪輋壁畫村。
  • 不過,這也是非戰之罪,誰叫香港只有漫畫發展蓬勃,不是沒有本土的動畫製作,但正如俗語所云:「講得出名都當你贏」。
  • 2樓及3樓是有不同房間供不同活動使用,筆者當天去到剛好是沒有活動進行,因此可在活動室內參觀。

唐樓的舊木樓梯仍被完整保留,遊人不使用動漫基地內的新式樓梯或升降機,同樣可由此處直達各層。 07年市建局收回唐樓群進行改建,保留了建築的外形(兩側外牆、露台以及面向巴路士街的店舖間隔)。 建築群的中間則進行改造,挖成中空變成一個小型廣場,供行人及鄰近社區一個新的聚腳點。 九龍公園位於香港尖沙咀,於19世紀因其地理位置成為軍事重地,前身為威菲路軍營。 1970年改建成公園用地,現時還有保留部分歷史遺跡,是九龍區第二大的公園。 前身為綠屋建於1920年代,樓高為4層,是廣東式4層高唐樓的典型建築,包括露台建築。

茂蘿街7號: 茂蘿街7號(動漫基地)

市建局團隊在籌劃這次《光影樹下•願望成真》互動光影裝置,創造了香港第一次將互動、藝術科技 應用在歷史建築保育活化項目的社區活動內。 負責策展的資深新媒體創作團隊項目總監Nichole 向我分享,互動藝術科技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它透過應用多種互動科技於藝術創作中,豐富藝術創作的內涵並促進與參觀者的信息傳遞和交流,加深體驗和感受,深化文化傳承的效果。 然而,儘管大型美術館和博物館正積極推廣藝術科技的發展,但相關概念應用在保育活化項目上,屬於全新領域。 她很高興市建局樂於接納創新的建議,給予創作團隊這次珍貴的機會,在這個滿載歷史的空間一展所長。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位於灣仔茂蘿街/巴路士街的保育活化項目在2013年7月18日正式開幕,由市建局委聘的香港藝術中心負責營運和管理,並以動漫作項目營運主題,為本地及海外的動漫藝術家提供一個創意平台,進一步推動本土動漫行業的發展。 市建局與香港藝術中心的合約於2018年7月31日屆滿,自2018年8月1日起,茂蘿街項目由市建局自行營運及管理,項目亦名為「茂蘿街7號」。

茂蘿街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