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帶11大好處2024!(小編推薦)

在學習花帶編織的過程中,她走遍了全港,甚至到大陸,到處尋找一些客家村落,與一些客家婦女聊天,去搜羅一些不同村落的花帶回來,希望用來作為研究的基礎,她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和心血去搜羅一些不同的故事和脈絡。 可是,這珍貴的技藝,卻因種種原因已失傳三代,更面臨完全消失的危機。 花帶 因此,清姐直言不管是不是客家人,只要有心學習,她便願意教授。 早前,她便在由「文化葫蘆」舉辦的「港文化.港創意」活動中教授香港高等教育科學院的同學編織花帶,而同學亦在其啟發下糅合客家花帶的意念與時裝概念設計出特色的時裝,並向公眾展示。

如今,推廣香港本土文化的非牟利機構文化葫蘆,正向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申請,將客家花帶編織手藝納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希望有更多人能認識到這一門逐漸式微的手藝,將這份傳統和情意保留下來。 從前,客家婦女在出嫁前就要學會編織,而且嫁妝也會有織花帶的工具,是她們的重要技能。 可惜,隨着城市發展,鄉土文化日漸式微,會編織「花帶」的客家婦女已是屈指可數。 花帶圖案頗多,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了一些客家花帶,主花有上下各5條線、7條線和9條線,9條線的居多。 5線帶的圖案最為簡單,7線帶已經有心連心和心心相印的花紋,到了9線帶圖案變得更加舒展和精緻,當中更有由波浪型的曲線演變出來的山水圖。

花帶: 麒麟簡介

另外一款稱為「麻子花」,是芝麻的型態,代表百子千孫,也有「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意義。 「有丁帶(用作添丁場合),拉櫃帶(用作結婚場合),而涼帽帶、圍身帶及包頭仔帶則可作裝飾之用,為客家婦女的黑衣裳添上一分色彩。」清姐說。 清姐憶述當年她與表姐各織一條花帶,為她表姐的弟弟的孫兒「點燈」,這就是自己家族的親人為孩子送上無限祝福。 對於編織花帶的物料,原來不同的物料也可用作編織花帶,最原始的有麻和綿,亦會有從法國入口的真絲,普遍車衣用的線也未嘗不可。

花帶

又稱「帶仔」、「花帶」、「花帶」,於2014年入選《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傳統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5.72。 客家女出名勤勞儉樸,耕田、煮飯、打掃、縫紉⋯⋯全一手包辦。 而由於她們須長期在田野勞動,服飾都以素色藍衫為主,而唯一能裝飾自己的,就只有親織的客家「花帶」。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始終如一地報導真相、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大紀元》的使命。

花帶: 申請「非遺」 客家花帶的傳承

「我已不是年輕人了,七十歲人才學織花帶,不是開玩笑!」清姐說。 她憶述,當時表姐蔡清妹希望自己親戚的女兒能學織花帶,但結果無人肯學,因為花帶沒有商業價值,即使學懂該手藝都「搵唔到食」,何況織花帶技藝是十分難學的。 為了讓這滿載情感和淚水的花帶不致於失傳,即使已年到七十歲,亦義無反顧跟隨表姐學習織花帶。

花帶

在場所見,清姐展示予記者所看的花帶無論是圖案還是顏色均各不相同,原來客家花帶的顏色是極講究的。 「西貢未嫁阿姐織的帶是綠色的,嫁了的阿嫂織的是紅色的;大埔未嫁阿姐織的是藍色的,而嫁了的阿嫂織的是紅色的。所以若果在山上碰見有客家女性的涼帽繫有藍色或綠色的花帶,則表示她們未嫁,可以唱山歌『撩佢』,若果見到的是紅色的花帶,則表示她已嫁人了,就別唱山歌啦。」清姐笑說。 每條花帶都是客家女獨一無二的創作,而且不同地區還有各自的特色。 「大埔碗窰燒青花瓷,所以那邊的花帶也是白色和藍色,像青花瓷的顏色。」清姐說。 他介紹,清姐身前已經寫了一篇洋洋數萬字的論文,這篇論文已經交付了博物館,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配合博物館的展出,利用清姐的論述,將花帶展示給公眾。 文化葫蘆也曾經邀請清姐作為導師,開設花帶傳承課程,讓更多人認識客家花帶的編織方法和背後的文化內涵。

花帶: 香港歷史博物館 從古到今遊香港 擬真場景超好拍~阿一一香港自助之旅

文化葫蘆近年對客家花帶的保育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邀請清姐擔任導師,開班授徒,在坊間的反應相當好。 客家婦女傳統服飾中的花帶,成為素色服飾中的美麗點綴,也是婦女們引以為傲的手藝。 她們在繁忙的田間勞作、照顧家庭的生活重擔之下,晚飯後和其他客家姊妹一起織花帶,成為生活中難得的閒暇時光。 穿針引線間,一條條美麗的花帶,成為客家文化中難能可貴的傳統手藝。 清姐說,客家人織花帶的傳統已有二、三百年歷史,但現時已幾乎失傳:「有些客家人還有戴帶,但已經唔識織,買機器織的。」織花帶花費心力,無人願學,以致手藝後繼無人。

令Simon印象深刻的一位年青學生林偉恩,聽說有客家花帶工作坊便慕名而來,表示想織一條花帶來紀念他的客家婆婆。 學習過程中,他跟清姐很投緣,學得很快,從繞線、製作提線工具「雞公頭」等基礎步驟學起,一直到學習編織圓帶、麻子花及攬仔花編織技巧,如今甚至熟悉到可以自己開班教學。 除了學習編織外,他日益對客家文化產生興趣,清姐離開人世後,林偉恩也不辭勞苦,走訪客家村去發掘故事。

花帶: 織「帶仔」技藝失傳三代 傳承人徐月清冀客家花帶產業化

除了講究顏色外,客家花帶上那各式各樣的圖案也夠令人陶醉一番。 清姐指出,花帶上圖案十分生活化,以其中一款名為「攬子花」的圖案為例,所謂的「攬子花」,即夫妻二人,一人攬住一個小朋友,而該花紋一定要放在帶的中間,而花紋寄託了美好的願望,如清姐所說,新娘結婚後翌年當年想生小孩,故稱之「攬子」。 此外,還有「麻子花」,顧名思義,其圖案就如芝麻一般,而「麻子花」的含意正正代表百子千孫或芝麻開花節節高。 此外還有山水的圖案,象徵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贈予老人家便最合適不過了,而眾多圖案中又以山水圖案最考功夫。 客家花帶傳人徐月清(清姐)說,客家花帶(的手藝)已斷了三代,最後一代亦已八十幾歲。

花帶

傳說,麒麟十分溫馴和善,不傷生靈,甚至連草木也不會折斷,堪稱「仁獸」(《說文解字・麒》),故格外受到國人崇拜。 因此,每當節日慶典的時候,客家人每每愛舞動麒麟,期望借助麒麟的神力,為他們帶來福氣。 花帶 2014年,「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更獲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圍名歌》記錄了百年前客家村落及附近的地方面貌,歌詞更記載了不少香港地名、昔日的風土人情,它串起各村的關係和回憶,活像是一部香港地方志,「亦可當作為地理常識及認識圍村內外居住環境的教材」。

花帶: 客家女刻苦耐勞 棄華衣麗裳以「花帶」留存柔性美

花帶代表着淵厚的客家文化,當中的花紋還反映客家人的生活和祝願,如象徵百子千孫的「麻子花」,還有魚、龜、山水等日常風景,以及形狀像父母圍抱孩子的「攬仔花」。 清姐是大埔客家人的後代,在西貢長大,從前她不懂織花帶,直至一次機緣巧合下重遇許久沒聯絡的表姐,才拜師學藝,當時她亦已七十多歲。 隨著傳統客家村的人慢慢搬出市區,生活模式和習慣也逐漸改變,過去客家人凝聚在一條村的鄉間生活已經在香港逐漸消失,客家花帶的手藝也日益式微。

  • 她們在繁忙的田間勞作、照顧家庭的生活重擔之下,晚飯後和其他客家姊妹一起織花帶,成為生活中難得的閒暇時光。
  • 清姐說,客家人織花帶的傳統已有二、三百年歷史,但現時已幾乎失傳:「有些客家人還有戴帶,但已經唔識織,買機器織的。」織花帶花費心力,無人願學,以致手藝後繼無人。
  • 她憶述,當時表姐蔡清妹希望自己親戚的女兒能學織花帶,但結果無人肯學,因為花帶沒有商業價值,即使學懂該手藝都「搵唔到食」,何況織花帶技藝是十分難學的。
  • 清姐憶述當年她與表姐各織一條花帶,為她表姐的弟弟的孫兒「點燈」,這就是自己家族的親人為孩子送上無限祝福。
  •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而客家女最珍而重之的,就是佩戴在涼帽兩旁的「花帶」,以及圍裙上的「圍身帶」,是傳統客家女唯一的衣飾。 根據傳統,花帶顏色代表女子是否未婚:「未婚的女性不可戴紅色,西貢的「女仔」(未婚女性)的花帶是白綠色,大埔未嫁用白色,嫁了就通通用紅色。 除了顏色的講究外,在客家花帶的編織細節上,不同的圖案也代表不同的意思,其中一款一粒粒凸出来的形態,好像夫妻二人,一人攬住一個小朋友,類似種籽的模樣,被稱為「攬仔花」,這種圖案表現的客家人很重視多兒多孫,希望花帶可以寄託祝福,新婚夫婦早生貴子,壯大自己的家族。

花帶: 客家女獨有200年花帶手藝恐失傳 大埔七十多歲傳人織織復織織

清姐憶述:「小時候,邊家人娶咗新抱,條帶織得靚,嘩!俾人羨慕死啊。日頭要耕田,夜晚點油燈織(花帶),唔勤力啲都做唔到,所以會周圍俾人讚:『嗰個新嫂仔條帶子織到靚靚欸唷!』」因此,客家女出嫁時,會跟娘家的婦女們一起織花帶,至少30條,當作嫁妝,送予夫家的女性。 為便於勞動,客家女服飾以簡樸、方便活動為主;上身穿寬鬆藍色或素色衫,下身則是方便勞動的褲裝。 由於她們不束胸,心口還會有看似「圍裙」的布,而實則是外穿的肚兜;勞動時還會以黑布包頭(俗稱:「包頭仔」),或戴上涼帽。 不纏足、不束胸,光着腿落田,磨得腳底一片厚繭,還讚頌為「天足」。 據《嘉應州志.禮俗卷》所載,客家人從北方南遷至廣東各地,由於早期遷徙頻繁,翻山越嶺到山區定居,故男性大多長期在外謀生,家中大小事,如耕田、采樵、織麻、縫紉,則由女性出馬。

花帶

今年七月,林偉恩還擔任花帶工作坊導師,將客家花帶手藝傳揚出去。 「織帶」是由客家婦女以不同顏色的線編織而成,由於其色彩斑爛,故稱為「花帶」。 因着用途的不同,「織帶」又有「涼帽帶」、「胸腰飾」、「背帶」、「圍裙帶」、「長圍身」及「燈帶」等叫法。 麒麟,是我國「四靈」(瑞獸)之一,擁有鹿身、牛尾、馬足。

花帶: 客家花帶的傳承

「一三五七九二四六八,一五九二四六八三七。」在訪問過程中,清姐向記者說了一連串的數字,原來清姐說的是編織花帶的口訣,清姐表示,織花帶時所唸的口訣其實是三組數字變來變去,規律可靠自己慢慢掌握,然而,清姐強調這組數字只適用於基本的圖案。 因為編織花帶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計數,所以清姐指出若果本身學習理科、對數字敏感的人反而更容易掌握技巧。 這段記憶一直在腦海深處,幾十年之後,當他重新找到母親遺留下來的花帶,他的情緒一湧而上,不禁落淚。 令人惋惜的是,清姐在去年離世,生前的心願之一,便是將香港客家花帶申報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並盼有心人能繼續將花帶文化傳承下去。

談及將客家花帶文化宣揚開來的重要人物,便是Simon口中的「清姐」——徐月清,清姐是大埔客家人的後代,在西貢長大。 花帶 年屆七十的她仍有極強的求知慾,一次她去拜訪擅長織花帶的表姐,驚嘆於表姐的巧手下的花帶造型,決定拜師學藝。 花帶 不到一年,清姐已經學會了所有花帶的織法,而且可以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