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抑鬱共舞協會2024詳細資料!(小編推薦)

香港盲人輔導會創立於1956年,提供服務協助視障人士發揮最大潛能,促進他們平等參與社會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達至和諧共融的社會。 啟創(香港)社會服務網絡有限公司在2011年成立,整合社會服務資源,推動內地本土社會工作服務實踐及社工人才培養。 醫護行者有限公司於2011年創立,致力消除社會上的健康不公平,並深信所有人都應該擁有健康的基本權利,不受種族、宗教、性別或政治因素左右。 再生會在1991年成立,推廣復康及健康管理,致力為紅斑狼瘡、硬皮症、痛症及有情緒困擾之人士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為基層工人及失業人士提供不同類型的培訓課程和就業支援服務,讓他們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重新就業,在工作生涯上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藝恆愛心行動有限公司於2013年成立,為弱勢社群提供扶貧、醫療和教育服務發揮互助互愛的精神。

  • 讓大眾認識抑鬱症的成因、病徵及治療方法,並透過完成支援小組的組員,分享實踐「鐵三角」的成功經驗,鼓勵有需要人士及早尋求協助。
  • 任教於管理學系和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並在最近榮獲跨學科課程事務處卓越教學獎(研究院組別)的霍士德教授,便決定分享自己數十年來對抗抑鬱症的心路歷程,希望洗刷精神疾病背負的污名,鼓勵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勇敢求助。
  • 母親是混合焦慮抑鬱症患者,常常不準時吃藥,總是進出醫院。
  • 我們深信同時以藥物治療、個人輔導、及進行支援小組的「鐵三角」,對抑鬱症患者能有最大的效用。
  • 醫護行者有限公司於2011年創立,致力消除社會上的健康不公平,並深信所有人都應該擁有健康的基本權利,不受種族、宗教、性別或政治因素左右。

徐永業曾經在精神健康中心任心理學家,當時對病人的比例約1:40,工作量極大。 我們有一個鐵三角的理念,我們相信藥物可以將情緒穩定及改善睡眠質素,而透過心理輔導可以增加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在小組中我們得到支持、鼓勵和被接納,讓我們有動力以一個新角度去面對自己的情緒健康。 現今社會急劇變遷,現代人面對的問題日趨複雜,為了回應新的挑戰,本社遂出版「實用輔導叢書」。 本叢書涵蓋各主題,均針對時下個人或社會問題,提供普及的輔導基本原則和入門技巧,並透過實際個案的示範、公共和信仰資源的參考,從而推介可行的受助門徑,協助受助者進一步得着適切的支援,甚至解決生命難題。 牧者和信徒領袖可以藉着「實用輔導叢書」,引領深受問題困擾的人士,啟發他們從生命幽谷走向光明坦途。 我在香港中文大學以輔導系碩士畢業,專長是處理抑鬱症,亦曾在與抑鬱共舞協會做義工。

與抑鬱共舞協會: 專業資歷

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於1884年開始服務社群,包括為公眾人士提供急救及緊急救護車服務、為老人或有特殊需要人仕提供免費牙科服務和教導市民學習急救、家居護理等訓練。 創辦人陳允彤醫生因丈夫抑鬱症病發離逝,而關心到那些經常備受抑鬱症困擾的患者。 在機緣巧合下,她與熱愛生命的曹敏敬博士及李淑嫻博士共創本港首個非牟利,專為抑鬱症病人開設之定期支援小組。 協會由一群資深的精神科醫生、家庭醫生、心理輔導博士、心理輔導員和社工等專業人員所組成,藉著推動支援抑鬱症患者的小組,鼓勵小組成員互相支持、適應生活、投入社群。 我們深信同時以藥物治療、個人輔導、及進行支援小組的「鐵三角」,對抑鬱症患者能有最大的效用。

與抑鬱共舞協會

青暉婦女會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鼓勵婦女關注社會,參與社區建設及維護及爭取婦女權益。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1982年創立,提供服務時着重「整全人格」,包括生理、情感、思想、社交及靈性之需要。 與抑鬱共舞協會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為抑鬱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提供心理支援,及提昇對抑鬱症的公眾關注。

與抑鬱共舞協會: 公開教育講座

熟悉國畫、油畫、日本和諧粉彩、流動畫、法國紙糊、圓圈畫、花藝、陶藝等,作品曾參與多場畫展,主辦約100 場以上藝術養心工作坊。 第一次聚會主要讓參加者與其親友盡快適應及了解聚會內容,內容包括介紹本會組織及成立之歷史、發展經過、勉勵,並由過去曾参加並完成為期半年支援小組的組員分享在小組中的體驗和心聲,還會頒發結業證書予剛完成為期半年支援小組的組員等。 香港外遊旅行團代理商協會主席蘇子楊則表示,對於開放港澳來台自由行的消息感到非常開心,台南是文化歷史悠久的城市,還有文創、老街、美食小吃,他在疫情前就多次到台南旅遊。 他也指出,疫情後來台灣的航班不足,香港旅遊業界也都期盼能夠增班,復飛台南香港航班。 台南市府表示,台南市與香港一直以來都有密切交流合作,雖受疫情影響來台的國際旅客明顯減少,但大陸委員會宣布自今年二月二十日起開放港澳旅客自由行來台觀光,是個恢復疫前觀光經濟盛況的好機會。 由於香港離台南距離較近,相信能吸引更多香港民眾前來台南旅遊。

我在卑詩省阿茲海默氏症協會服務數年,因此在阿茲海默氏症方面有豐富經驗。 除了輔導以外,我是一名正面管教導師,我亦曾就讀正面管教協會舉辦的幼兒正面管教課程,還有香港青年協會舉辦的兒童遊戲治療課程。 從徐永業說話的語氣神態,看不出他是仍須服藥的精神病患者。 母親是混合焦慮抑鬱症患者,常常不準時吃藥,總是進出醫院。 後來他開始見學校社工,也被轉介看精神科醫生,被確診患上與母親一樣的病症,部分原因是遺傳。 不過,沒有藥物控制病情,壓力和負面情緒很容易愈滾愈大,隨時病發。

與抑鬱共舞協會: 與抑鬱共舞協會- 抑鬱症 成因、病徵與治療

曾主責本會熱線輔導服務,為熱線義工導師超過10年,亦與瑪麗醫院和基督教聯合醫院婦產科合作,統籌產前及產後電話慰問計劃,支援及輔導產前及產後婦女及其家庭。 曾參與著作:《這樣懷孕真舒服》,分享電話慰問計劃中輔導個案經驗。 及後亦參與「逆來順孕」孕產夫婦熱線關顧支援服務,協助準備懷孕、正在懷孕和生產後的家庭度提供專業輔導支援。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HKPCA)院士,香港認知治療學會認可資深輔導員及導師、認可家事調解員、認證臨床催眠治療師。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創立於1987年,為無家者提供全人關顧的服務,回應他們身、心、靈和社交需要。 與抑鬱共舞協會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在2001年成立,目的旨在提高香港市民對常見骨與風濕關節病的認識,以及改善病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素。 與抑鬱共舞協會 成立於1982年,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透過提供跨文化學習機會,使參加者增長知識、開拓思想、豐富自身技能,以達至一個更公義和和平的世界。

與抑鬱共舞協會: 講座/活動

楊彥琳在聯盟工作了三年,「主任」的職銜聽起來挺高級,但背負的職責卻很沉重,也沒有什麼支援。 聯盟現時設立互助小組、關懷探訪、義工訓練、照顧者支援活動等,和其他自助組織大同小異。 2016年8月,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的「真人圖書館」活動正式開始,讓康復者及照顧者成為「圖書」,讓公眾可以「閱讀」。 這項活動旨在讓康復者和公眾直接透過對話、分享,使公眾了解康復者,消除對精神病的誤解。

組員便藉此認識自己、學習駕馭抑鬱情緒、發掘自己的潛能;此外透過聚會時的彼此扶持鼓勵,建立組員間的支援網絡。 認證婚姻及家庭治療臨床督導及治療師、認可家事調解員、認證輔導師CCoun、精神健康急救認可導師、註冊臨床催眠治療師。 不少備受尊敬的學者鮮有向同事、學生,甚至陌生人談及自己的心結和掙扎。 任教於管理學系和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並在最近榮獲跨學科課程事務處卓越教學獎(研究院組別)的霍士德教授,便決定分享自己數十年來對抗抑鬱症的心路歷程,希望洗刷精神疾病背負的污名,鼓勵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勇敢求助。 本會舉辦的大型公開教育活動,希望讓公眾人士認識更多有關抑鬱症的成因、病徵及治療方法,歡迎會員及親友參加。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裏,每個人都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即使基督徒也不例外。

與抑鬱共舞協會: 門票價錢/ 課程費用

小組接受年齡介乎21至60歲的朋友參加,並需經醫生診斷患有抑鬱症,無明顯自殺傾向,具中學程度或以上之男女。 現時我們每年舉辦小組三次,分別於三月、八月及十一月舉行,每組大約八至十人。 由於小組並非以「開放式」模式運作,故在第一次聚會開始後便不會再接納其他申請人加入。

與抑鬱共舞協會

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執委會主席鄺志輝說,聯盟成立近20年來一直爭取改變政策,但沒什麼重大成果。 此頁收錄的機構標誌乃為研究及教學之用,並不代表以上機構為本網合作單位。 如資料有誤或對標誌之使用有疑問,煩請電郵網站管理員 ,以便跟進。 2004那年,她爸爸突然離世,讓她大受打擊,內心非常傷痛。

與抑鬱共舞協會: 聯絡資料

Soul Glad 是一個嶄新的平台,通過提供選擇給服務受助者——網上會面或親身面談,旨在提供最好的、可負擔的、專業的輔導服務。 2007年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指明政府要為自助組織提供計劃為本的財政支援,及促進組織建立跨界別的網絡關係和資源開拓。 自助組織現可獲社署提供以兩年為一期的撥款資助,款額按計劃書考慮。 據時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去年4月回覆立法會,最近兩期獲資助的平均金額為36萬元。 她也是一位靜心藝術家、Zentangle® (USA)認證師,曾接受遊戲輔導,專注察覺、園藝治療等訓練。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攜手台南市觀光產業代表,二十四日與香港外遊旅行團代理商協會簽署MOU,將合作促進台港觀光。 兩地旅遊業者也趁機向中華航空反映,希望儘快恢復台南與香港的航班。 園藝和大自然活動能簡便而有效地減低個人的壓力,改善身心靈健康,期望參加者在小組中投入參與,彼此互動,舒緩負面情緒。 申請手續亦可於學院網上會員系統內完成,成功登記及獲核實成為社聯學院會員後,可於網上進行報名手續。 會員申請結果、個人登入資料及密碼,將於三個工作天內經電郵通知申請者。 由即日起至12月15日,協會辦事處只維持有限度服務,有關報名及查詢,請以電話 / whatsapp聯絡,會員如需親到辦事處辦理相關手續,請先預約。

與抑鬱共舞協會: 會員網上新春團拜

其實一開始玩的時候我還在想這到底是哪個年代風格的畫風啊? 3Enthusiasm 期望能通過這個網頁推廣抑鬱症,為大眾帶來更多與抑鬱症有關的資訊,讓人們關注這個心理疾病。 薇兒 哈囉大家,我是薇兒,目前是年近不惑卻仍想在乙女遊戲中尋找少女粉紅泡泡夢想,但做為社會人的常識經常會忍不住冒出來吐槽,形成一邊玩的歡也吐槽的狠的現況。 遊戲內的驅魔師協會對我來說也是挺噁心的存在就是,雖說之前是要保護律香,而魔典的設定是在律香滿十七歲生日那天魔典力量會變到最大然後消失,所以要奪取魔典就是要在那天吸光她身上所有的鮮血就能得到魔典力量稱霸世界。 先是假裝投誠吸血鬼給他們開後門進入有惡魔結界的四皇學園,然後去煽動驅魔師協會進來一起大亂鬥,而他就帶著律香坐在屋頂上看著吸血鬼殺人類而驅魔師趨逐吸血鬼兩方狗咬狗的景象。

與抑鬱共舞協會

資深輔導員,擁有20年以上臨床經驗,曾任大學輔導系碩士學生實習督導、學前駐校社工前線督導,及曾為國內廣州及從化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當臨床督導。 徐永業(Francis)已是第九個月在小組裏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他既是「混合焦慮抑鬱症」患者及照顧者,也是一名輔導心理學家。 他形容自己的故事叫「與狼共舞」,這頭「狼」正是他的病,也是與他糾纏半生的另一個自己,他喚作「Dark Francis」。

與抑鬱共舞協會: 活動

隨著故事的進行才會知道哥哥林多其實不是去英國留學,而是為了保護律香一直在做驅魔師的訓練,他去英國也是參加驅魔師的鍛鍊目的就是要保護律香,而與律香從進高中開始就是好朋友的梓奈也是驅魔師協會派來近身保護律香的驅魔師。 上文節錄自第9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2月12日)《 精神復康朋輩 與抑鬱共舞協會 助人自助力量強 政府應增援社區自助互助群體》。 「政府對自助組織沒什麼資助,即使有也是非恆常的。之前我們獲政府39萬元的兩年資助,2016至2018年度卻減至33萬元,主席現時是不受薪工作,主要是康復者自願付出。」楊彥琳說。 然而,在精神病患者環環相扣的康復過程中,康復者的自助互助最受忽視。

與抑鬱共舞協會: 服務受眾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1952年成立,致力建立一個仁愛、公義的社會,並一直為有需要人士,尤其是弱勢和被忽略的社群提供適切、專業、真誠的優質服務。 綠田園基金創立於1988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飲食及綠色生活方式,使之成為人類持續文化的一部分。 香港導盲犬協會有限公司在2011年成立,為確保殘疾人士擁有選擇服務犬的權利,以協助他們獨立及有尊嚴地生活。

與抑鬱共舞協會: 與抑鬱共舞協會 – 抑鬱症 成因、病徵與治療

作者藉着這本小書,嘗試澄清一些關於抑鬱症的基本問題,並且提供一些實用可靠的治療方案。 與抑鬱共舞協會 此外,作者還針對基督徒抑鬱症患者所可能發出的信仰疑問,逐一加以作答。 讓大眾認識抑鬱症的成因、病徵及治療方法,並透過完成支援小組的組員,分享實踐「鐵三角」的成功經驗,鼓勵有需要人士及早尋求協助。

她也是一位靜心藝術家、日本和諧粉彩正指導、中國剪紙師及Zentangle®認證師,熟悉法國紙糊、沙畫、玻璃鑲嵌等藝術,曾主辦約100 場正念藝術工作坊。 我們將會推出一系列產品,並將收益捐贈給 與抑鬱共舞協會,希望可以幫助患有抑鬱症的人,讓他們接受更好的治療。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如對《總覽》列載的機構資料有任何查詢,請直接與有關機構聯繫。 今天的MOU簽署儀式由台南市副秘書長王揚智、台南市旅行公會理事長蔡承鴻、香港外遊旅行團代理商協會主席蘇子楊代表簽署,未來將相互支援,促進產業合作,帶動觀光產業的發展。 觀旅局也表示,推估會後來台南觀光旅客預期目標達兩千人次以上,觀光產值達四千萬元以上。

與抑鬱共舞協會: 活動取消

「與抑鬱共舞協會」由一群資深的精神科醫生、家庭醫生、心理輔導博士、心理輔導員和社工等專業人員所組成,藉著推動支援抑鬱症患者的小組和不同興趣小組,鼓勵小組成員互相支持、適應生活、投入社群。 定期舉辦大型社區公開教育活動,從醫學及心理輔導角度分享抑鬱症的成因、病徵及治療,同時亦由完成為期半年支援小組的組員分享在有藥物、個人心理輔導,及參加支援小組的體驗和心聲。 霍教授富有同理心,加上觸覺敏銳,成為不少學生尋求精神慰藉的「樹洞」。 他說:「多耐心聆聽,就可以給予深思熟慮的回應。真正的聆聽,是要了解對方的世界觀如何形成。」與學生傾談他們對功課、考試、前途或就業的憂慮時,他察覺到部分人有抑鬱症狀。

與抑鬱共舞協會: 最新消息

具備24年經驗的資深輔導員,及大學社工和輔導碩士學生實習督導老師,曾擔任中國惠州榮軍精神病院社工科督導達9年,任職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一隊資深輔導團隊的單任主任及一條服務香港36年的情緒支援電話熱線主任。 創辦人陳允彤醫生因丈夫抑鬱症病發離世而開始關心那些經常受抑鬱症困擾的患者 。 因此專為抑鬱症病人開設定期支援小組,幫助本港患有抑鬱症的人士重建自尊與自信、發揮潛能,並且協助抑鬱症人士及其親友學習互相體恤,和洽共處之道 。 我們的「情緒支援小組」是一個互助小組(非心理治療小組),組員藉此認識自己、學習駕馭抑鬱情緒、發掘自己的潛能;此外透過聚會時的彼此扶持鼓勵,建立組員間的支援網絡。 現任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資深輔導員及熱線義工導師26年,香港大學精神健康及管理學碩士課程的客席講師、香港認知治療學會的導師及督導,曾為香港城市大學輔導學碩士任兼職督導13年。 Dorothy作為訓練主任多年,曾為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廉政公署、房屋署等不同政府部門及私人企業提供壓力管理、情緒自助、正面處理逆境等課程或工作坊,也曾負責僱員支援計劃。

與抑鬱共舞協會: 與抑鬱共舞協會有限公司

具15年以上經驗的輔導員,輔導及心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曾任職小學及中學輔導工作,擅於處理個人成長、情緒困擾、孕產家庭、親職及親子關係個案。 註冊臨床催眠治療師、曾接受兒童為本遊戲治療、照顧不同學習需要、藝術治療、完形治療等訓練。 「與抑鬱共舞協會」在2002年成立,是本港首個專為抑鬱症患者提供支援小組的非牟利機構,我們深信實踐「鐵三角」理念:同時以藥物治療、個人輔導、及參與支援小組,對抑鬱症患者能有最大的幫助。

與抑鬱共舞協會: 輔導員 / 社工(全職 / 兼職)

Shirley同時擁有培訓經驗,曾為香港公共圖書館、幼稚園、小學及中學舉辦過小組、工作坊及講座,也為親子雜誌撰寫文章提供專業意見。 擅於處理精神健康 / 情緒病、個人情緒困擾 (例如工作壓力、原生家庭糾結、個人成長、情感糾纏、人際關係等)、創傷治療、婚姻危機 / 衝突及家庭關係。 獲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的靈修指導文憑,曾有心理輔導著作:「輔導旅情的心靈故事」及「愛人者自愛」。

與抑鬱共舞協會: 社區公開教育講座:抑鬱症 成因、病徵與治療

起初,Angie以為自己能夠接受爸爸離世的事實,心情會隨年日慢慢平復過來,回復正常的生活。 但是事願與為,Angie並不願意接受爸爸已經離開的事實,加上家庭失去經濟支柱, 生活的各方面壓力接踵而來,壓得她喘不過氣,身體經常感到非常不適,經常出現如胃痛、 作嘔和頭暈等現象,每日都過得渾渾噩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