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扣稅填寫2024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富衛人壽將保證於每個保單週年日續保至受保人100歲(實際年齡),惟只要富衛人壽保持為註冊自願醫保的產品提供者,富衛人壽保證條款及保障將按不差於續保時由政府公布最新版本的標準計劃條款及保障。 富衛人壽保留於續保前30日提供預先通知修改條款及保障的權利,但須事先獲得政府的批准和重新認證。 提交報稅表時,無須提交文件證明您的扣稅申請,但必須保留保費收據及年度保單結單為期六年(由有關課稅年度完結起計),以備稅務局查核。 另外,提交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時,無須附上扣稅項目的證明文件,但稅務局可查核你的個案,以確保扣除是適當的。 因此,你須保留有關收據和紀錄為期6年 (由有關課稅年度完結起計), 以便日後抽查時可呈交查驗。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其他須申請的免稅額包括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單親免稅額、傷殘受養人免稅額和傷殘人士免稅額。

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亦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 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自己進行研究,及/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 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驗證、更新而成。 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報稅方法:網上報稅

例如你曾為賺取租金收入而借款買樓,應考慮申請「個人入息課税」以申索扣除為出租物業繳付的銀行貸款利息。 本公司將保留隨時修訂最高每日總保障額之權利,而無須事先通知。 Cammy為母親投保2份自願醫保保單,全年保費分別為港幣4,000元及港幣6,000元,合計已過上限,因此只可申請港幣8,000元稅務扣除額。 除非10Life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Financial或相關保險公司/提供商向閣下發送承保通知,否則即使閣下已經提交個人資料,亦不應視保險保障是受約束、有效、已申請或假定成立。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今次的稅務優惠只適用於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個人住院保險」產品。 認可產品可由任何一間保險公司推出,保單條款必須符合計劃要求,並通過食物及衛生局的官方認證。 保險公司有責任列明那款保險屬於認可產品,消費者若有疑問可向保險公司查詢清楚。 另外,「危疾保險」並不在自願醫保計劃的範圍內,所以不能用作扣稅。 如需更改已提交的文本報稅表內的錯漏資料,則需以書面向評稅主任提出。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計算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時可扣除的項目

你可在「稅務易」系統中,輸入你的香港身分證號碼和稅務編號(列印於你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或評稅通知書的首頁)申請「稅務易」通行密碼。 只要當稅務局收到你僱主填報的 IR56E 表格或你親自向當局提出有關繳納薪俸稅的通知後,就會為你開立稅務檔案並在 5 個月內向你發出首份報稅表。 如閣下擁有任何健康相關之服務及產品,並有興趣成為健康生活易的服務及產品供應商,歡迎與健康生活易業務發展部聯絡。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我們會於2個工作天內回覆,為閣下提供更多有關合作詳情。 最後,雖然自願醫保計劃有吸引的扣稅優惠,但也要謹記了解相關保障是否適合自己和家人,不應該單純為了減稅而投保。

  • 不用怕,只需要根據需要的扣稅項目,例如供養父母免稅額、居所利息扣稅、個人進修開支、自願醫保保費等,找到相應的申請表格並交回稅務局即可作出修改。
  • 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 如你的僱主是一家香港公司,你在訪港期間有為公司提供服務,但在該課税年度內你在港總共逗留不超過 60 天,你的薪俸入息便無須課税。
  • 若納稅人沒有在指定日期內申報,亦沒有合理辯解,有可能會被徵收罰款,或就少徵收稅款被評定補加稅。
  • 《2022年税務(修訂)(關於住宅租金的税項扣除)條例》在2022年6月30日刊憲成為法例。
  • 你可申請扣除機械或工業裝置的折舊及其他資本免税額,而該等機械或工業裝置的使用對產生你的應課税入息是必要的。

而每名納稅人申請稅項扣除的合資格保單數目則不設上限。 如上文提及,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須由醫務衞生局認可,有官方機構把關。 對比起大眾醫療保險,自願醫保有幾個新穎之處,包括承保未知的投保前已有疾病;承保8歲後才出現的先天性疾病,其他醫保少有;標準化的保障條款及細則,方便消費者比較產品。 自願醫保其實也是醫療保險一種,不過是由醫務衞生局認可。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報稅2022|慳稅懶人包

如果為自己投保,只需要填寫第(1)項的 「為本人繳付的合資格保費」(下圖紅圈)。 與自願醫保計劃不同,保單持有人、繳款人及年金領取人,須為納稅人或配偶,最高扣除額與強積金自願供款扣除額合併計,上限為6萬元。 不同醫療保險計劃之保障範圍及保障額各有不同,詳情請參閱有關保單,以及其條款及細則。 2019年亦新增「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 」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相關的保費或供款可用作申請扣除2019/20年度的暫繳稅,兩項合計的扣稅額上限是60,000元。 但2018/19年的報稅表未有此兩項的新增項目,納稅人須另外填表申請。 在自願醫保相關的頁面,你可以填上該課稅年度內為你自己及指定家屬繳付的合資格保費,以申請扣稅。

  • 在計算薪俸税或個人入息課税時,除各類免税額外,你亦可申索其他的税項扣除。
  • 此項税務扣除適用於2019年4月1日開始的課税年度(即2019/20及其後的課税年度)。
  • 由於標準計劃採用劃一的條款及保障,故此除了少量允許的輕微改動外,大部份保險公司所提供的標準計劃基本上都相同。
  • 只要你的於課稅年度的收入超過基本免稅額(HK$132,000),或者你已收到稅局發出的報稅表,都要向稅局報稅。
  • 納稅人只需在填寫報稅表時,於扣稅項目一欄報上自己在該年度所繳交的自願醫保保費金額,並記得將自願醫保的保單和繳交保費的紀錄保存妥當,就可享受扣稅優惠。
  • 此文章所載資料乃取自滙豐保險相信為可靠的來源,然而,滙豐保險並未獨立核實此等資料。

申請時記得註明你的姓名、檔案號碼、有關的課稅年度及要更正或補充資料事項的詳情。 如納稅人或其配偶是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的保單持有人,將可就支付購買認可產品的保費申請稅務扣除,申索的稅務扣除每個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的最高保費扣除額為8,000港元。 認可產品之受保人應為納稅人本人或任何指明親屬,包括納稅人配偶及子女、納稅人或其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 如果大家有購買自願醫保的話,記緊填寫此欄目以便扣稅,而納稅人可填寫由今年 4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月至明年 3 月,為本人及受保親屬繳付或預計繳付的合資格保費。 申報入息資料之後,你會進入「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頁面。 A︰從2019至2020課稅年度起,如納稅人或同住的配偶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以保單持有人身分為受保人繳付合資格保費,可申請有關扣除。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自願醫保與一般醫保的分別

自願醫保計劃屬受政府認可的個人住院保險產品,對比以往由保險公司推出的醫療保險計劃,自願醫保的內容是由醫務衞生局監管及制定產品最低要求,所有的自願醫保計劃必須符合或高於有關的要求。 而且,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較為廣泛,比傳統醫療保險投保門檻更低,並提供更周全的保障。 為提高市民投保誘因,政府就自願醫保計劃保單所繳交之保費,根據《稅務條例》(第112章) 可申請稅務扣除,從而達至扣稅慳稅。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然而,坊間所強調的香港自願醫保扣稅上限8,000港元其實並非直接於您當課稅年度所需繳交稅項的金額扣減8,000港元,而是指每名投保人替受保人購買自願醫保計劃,可享有高達8,000港元稅項扣除額。 於申請稅務扣除前,您必須符合稅務條例規定下之所有條件及遵從香港特別行政區稅務局(「稅務局」)發出的指引。 一般稅務資訊只供參考,您不應單憑此資訊作任何稅務決策。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自僱人士的定義是為自己工作,而不是以僱員身份的人士。 如果你從買賣產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賺取收入,就會被視為經營行業、業務或專業,即是自僱人士。 2021/22年度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於 2023 年5月寄出,納稅人須於報稅表發出日期起的1個月內填妥及交回報稅表,申報你於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間的收入。 至於獨資業務的東主,交回報稅表期限可延至 2023年9月1日。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自願醫保計劃特色

自願醫保設21日冷靜期,簽約後21日內可以取消保單,並全數退還保費。 如您曾就退還的保費申請稅務扣減,您必須在保費退還日期起計3個月內就此保費退還通知稅務局局長。 他補充,該企年金計劃有多種貨幣選擇,包括港元、美元及人民幣,方便北上退休港人,在大灣區內收取人民幣年金。 如果你為親屬支付保費的話,就需要填第(2)項的 自願醫保扣稅填寫 「為指明親屬繳付的合資格保費」的所需資料和保費(下圖藍圈)。 假設你的自願醫保保費是 $6,000,而你的稅率是 2%,那麼恭喜你,你可以扣除 $120 的稅務。

自2019年4月起,「自願醫保扣稅計劃 」開始實施。 報稅表已新增自願醫保項目(個別人士報稅表第8部),納稅人可填寫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間,自己及指明親屬繳付的合資格保費,每名受保人的保費扣除額最高8,000元,受保人的人數不限。 自願醫保保費扣稅最令人產生誤解的地方是「稅務扣除額」與「扣稅金額」的關係及計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