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墊底費12大優勢2024!專家建議咁做…

網上報價只根據於您嘅基本個人資料計算,到投保時代理人會再根據您嘅詳細狀況計算實際保費,或者會同網上報價有少少差異。 可於年滿50、55、60、65、70、75、80或85歲的保單週年日,選擇將每年自付費金額調低而無須再次提交健康申報。 本表只供參考,其列載標準計劃的年度標準保費,以便消費者作出比較。 若保費僅以分期付款方式收取(如按季度或按月分期付款),年度標準保費將以最接近按年的分期付款方式計算。 此文件僅旨在香港派發,並不能詮釋為保誠在香港境外提供、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保證每年續保你的保障⾄終⾝,在此自願醫保靈活計劃保單⽣效後,無論你就所患疾病索償多少,自願醫保計劃保費只會根據你的年齡⽽調整。 有關保險計劃由保柏承保,計劃受有關保單條款及細則約束。 以上保險產品資料僅供參考,有關資料亦非保險產品的全部保障內容及特點。 就有關產品特色、內容、條款、細則及不保事項,請瀏覽保柏網站並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自願醫保墊底費: 需要協助處理索償?

有關保費在2022/23課税年度才繳付,納税人只可在2022/23課税年度申請有關的扣除。 由於納税人的配偶沒有任何應課税入息 (即薪俸收入、租金收入及業務收入),他們不符合資格申請合併評税或共同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 因此,納税人就每名受保人可以獲得的最高扣除額為其個人的上限8,000元。 多於一名納税人可在同一個課税年度就同一名受保人申索合資格保費的税務扣除。 但每名納税人就每名受保人可獲最高的扣除額為8,000元。 因此,該名納税人可於2021/22課税年度申請8,000元(上限)的税務扣除;而他的哥哥則可申請2,000元的税務扣除。

自願醫保墊底費

假如受保人有其他醫保計劃,例如任職公司有團體醫療保險(簡稱計劃A),而醫療賠償限額為50,000港元,投保人可以購買另一份設有自付費50,000港元的「全數賠償」自願醫保(簡稱計劃B)。 自願醫保分為「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兩類產品,兩者的獨特之處是能提供鮮見於傳統醫保的保障,包括先天病、投保時未知疾病等。 當中「標準計劃」提供較基本保障,各間保險公司的保單保額、保障範圍都大同小異,但定價卻有頗大差異。 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標準計劃保額相當於自願醫保計劃的最低要求,只提供最基本的醫療保障,有機會不足以支付所有醫療費用。

自願醫保墊底費: 需要更多幫助?

35歲受保人早年買了一份自付費50,000港元的自願醫保,該計劃屬「全數賠償」計劃,未來10年平均年保費為4,291港元,較自付費0元計劃10年平均保費(13,390港元)便宜68%。 相比起「一式一樣」的標準計劃,靈活計劃可說是「升級版」的自願醫保,各間保險公司「出招」也大不相同,除了保額較大,也新增不少獨特保障範圍。 每名受保人每年的保費扣除額上限為HK$8,000,人數不設上限,只要受保人是納稅人的合資格親屬即可。 但這並不代表可以直接扣稅HK$8,000,實際扣稅額需視乎每位納稅人的邊際稅率等其他因素。 有關產品特點、條款及細則、不保事項及主要產品風險之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之產品簡介及保單契約。

每年高達港幣$5,000萬的保障額,滿足您所需的治療及服務。 提供全球醫療保障,每年高達港幣$5,000萬的保障額,更不設終身最高賠償額。 除了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自願醫保產品詳情,市民亦能比較現時醫保計劃以及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及保額,以選擇一個最合適自己的計劃。 健康是家庭的最大資產,想為這項珍貴的資產提供保障,不少爸媽都會購買 醫療保險 ,為有可能突如其來的醫療費用作好準備。

自願醫保墊底費: 自願醫保可扣稅 一家人投保慳更多!

除了保障範圍擴大,保險公司亦必須「拍心口」保證容許投保人續保至100歲,不可重新核保,並且不可因為健康狀況而提高保費,以至加入其他限制。 至於傳統醫保則未有該項限制,保險公司不保證續保,大部分均會每年續保。 不過要留意一點,即使投保人可以「疊埋心水」續保至100歲,但保險公司仍能因應受保人年齡增長、醫療通脹及保額修訂等因素而調整保費水平。 自願醫保墊底費 現時大部分公司都有為員工購買團體醫療保險,但一般都設有保障上限,而且可能未必足夠應付員工的需要,如果醫療費用超出保障上限,員工便要自付餘下的費用。

  • 究竟買醫保如何買得精明﹖學懂運用 墊底費 ,自然可用相對便宜的 保費 買到較高保障並 claim 到盡。
  • 一般醫保產品有多個保障項目,每個項目均設有賠償上限,保費因應受保人的年齡而定,每年續保,保費相對高端醫療保險較低,受保人以實報實銷形式來索償。
  • 但是,當客戶患上癌症、中風、或接受通波仔手術等大病,年度保障額高的「全數保障」醫療保險就發揮顯著的作用,扣除自付費後,醫療保險對餘下的索償額預計幾乎賠足(見圖表2)。
  • 所謂自付費坊間又稱 墊底費(英文為deductible),即受保人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時,自己須要分擔的金額。
  • 請於住院及治療/手術前最少兩個工作天向保柏提交初步保障審核表格,並於登記時出示保柏非凡卡及/或初步保障審核文件。
  • 納稅人與受保人之關係須列載於《稅務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法例第112 章)中「指明親屬」的涵義內。

一般醫保產品有多個保障項目,每個項目均設有賠償上限,保費因應受保人的年齡而定,每年續保,保費相對高端醫療保險較低,受保人以實報實銷形式來索償。 食物及衞生局於2019年4月1日推出自願醫保計劃,目標是提升個人住院保險的保障水平,並透過提供稅務優惠,鼓勵更多市民購買住院保險從而可以選用私營醫療服務,長遠可望減低公立醫院壓力。 此文章所載資料並不構成邀請購買或出售任何銀行或保險產品或服務。 您應根據個人需要而選擇產品及服務,請聯絡您的理財顧問,了解您的理財需要及風險承受水平。 無論基於任何原因,本文所載之部分或全部內容均不得複製或進一步發放予任何人士或實體。

自願醫保墊底費: 自願醫保有 6 大伏位?專家與你分析自願醫保買唔買得過

保障受保人於旅途中因疾病及意外受傷而衍生的醫療開支,保障範圍一般涵蓋海外門診、住院、手術,以及回港後覆診的醫療費用(須留意期限)。 自願醫保墊底費 中國人壽(海外)尊尚醫療保險計劃同時提供選項,讓投保人於指定年歲時,可以免核保的情況下選擇降低自付額增強保障,當然屆時保費自然相應調高。 因此想購買「高端醫療」的人士,一般會配搭基本的住院醫療計劃,例如公司的醫療、自願醫保或者之前購入的基本計劃,自付額以下的賠償由這些計劃保障,自付額以上的便由「高端醫療」賠償。 為了解決一般醫療保險不保先天性疾病的保障缺口,自願醫保規範保險公司必須保障先天性疾病,然而不少人都稱之為「伏」。 原因是「先天性疾病」必須在 8 歲後出現或被發生才可受保,而市面上其實已有不少從 0 歲起就保障「先天性疾病」的計劃。 自願醫保墊底費 如果人人的保費一樣,但部份人更大機會接受治療,並申請賠償,保險公司為了維持「風險池」有足夠的資金,可能需要調高保費,使全部保單的保費一同增加,對其餘的受保人就不公平了。

自願醫保墊底費

投保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可享每保單年度$80,000的「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 保障額;至於「靈活計劃」方面,不同保險公司會按病房級別提供相應程度的保障,每年保障額最高可達$200,000。 「自付費計劃」是需要受保人先行支付俗稱「墊底費」的金額,其餘款項則可再向保險公司按保單內容索償。 以「尊衛您」3為例,其涵蓋的保障項目比標準計劃更加多,如中風復康治療、捐贈者保障7、重建手術保障8等,而且全數保障2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每年保障限額高達1,000萬港元。 而一般自付費愈高,保費愈低,所以如果本身已有一份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再投保設有自付費的「尊衛您」3、9,便能以較相宜的保費獲得較多的醫療保障。 所謂自付費坊間又稱 墊底費(英文為deductible),即受保人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時,自己須要分擔的金額。

自願醫保墊底費: 自願醫保計劃與市面上一般醫療保險的分別

Cigna 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 「Cigna」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 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Cigna Corporation 提供。 在【靈活計劃】中,各保險公司根據保障等級將計劃分成【普通房】(標準)、【半私家房】(特級)及【私家房】(至尊)計劃。 因此,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及健康狀況而選擇不同的保障計劃。

自願醫保墊底費

減去自付費(墊底費)後的合資格醫療開支,保險公司就會按保單所列明的保障範圍、上限及條款去賠償。 簡單而言,受保人需自行承擔自付費(墊底費),而保險公司則支付其餘的合資格費用(受相關計劃條款及細則所限)。 根據自願醫保計劃所繳付的全部或其部分合資格保費是否獲得稅務扣除及實際稅務可扣除額及 / 或可節省的稅款將取決於你的個人情況、《稅務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法例第112章)及稅務局的決定。 本網頁內有關自願醫保計劃稅務優惠的內容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稅務意見。

自願醫保墊底費: 自願醫保豁免「未知的已有疾病等候期」就係最好?太短可能影響受保人公平性同長遠保費!

這涉及到買醫療保險的目的,究竟大家想保小病、還是保大病? 對於腸鏡檢查、割痔瘡手術、發燒住院等費用相對低的小病,無疑客戶先付自付費,再去索償醫療保險,其預計賠償的比例看似不高。 但是,當客戶患上癌症、中風、或接受通波仔手術等大病,年度保障額高的「全數保障」醫療保險就發揮顯著的作用,扣除自付費後,醫療保險對餘下的索償額預計幾乎賠足(見圖表2)。

自願醫保墊底費

文章內容只供參考,富衛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並不就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 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富衛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 用戶應自行評估此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數據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

自願醫保墊底費: 高端醫療保險比較2020|「全數賠償」唔怕賠唔足?購買前要考慮5大因素|精叻理財

本文章內容由 自願醫保墊底費 HongKongCard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任何保險公司的立場,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此文章內任何與保險公司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並未載有相關產品的所有條款,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納税人及/或其同住配偶可就相關的合資格保費申請税務扣除,但他們各自就兒子可獲的扣除,不可超過其個人的上限8,000元;及他們獲容許的扣除總額,不可超過已繳付保費14,000元。 因此,他們須協商如何分攤扣除總額,納税人及配偶可分別申索扣除8,000元及6,000元或各7,000元的合資格保費。 申請扣除為指明親屬繳付的合資格保費,與申請該名指明親屬的免税額,兩者之間並無直接關係。 即使有納税人(不論該納税人是否其中一名保單持有人)已經就某受保人申請了供養父母免税額,其他保單持有人仍可以就同一受保人申請扣除合資格保費。

你提交報税表時,無須提交文件證明你的申索,但須保留保費收據及年度保單結單為期6年(由有關課税年度完結起計),以備税務局查核。 可扣除的款額須為已繳付合資格保費並扣減已退還保費的淨額;如保費是在容許扣除後方獲退還,納税人須在保費退還當日之後的3個月內以書面通知税務局局長。 自願醫保墊底費 儘管作出補加評税有時限,評税主任仍可根據《税務條例》第60條對納税人作出補加評税。 在有關課税年度內有任何時間屬未滿11歲且未持有香港身分證,但受保人在出生時或被領養時,其生父母或養父母是香港身分證持有人。 保險的精神,就是減少風險,對購保人亦然,對保險公司亦然。 當你比較同類型的保險時,你會發現,有墊底費的保險會比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