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影響預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病患「接受改變的能力」,也就是放棄成見、吸收新知、與醫師配合的能力。 病患應該要盡可能瞭解自己的疾病,積極正面的面對它,才是正確的態度。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常常被誤解或忽略的疾病,會造成反覆發作、遊走全身各處的肌肉、肌腱或韌帶的疼痛和壓痛。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常見而慢性的疾病,常常會併發疲倦、睡眠障礙及記憶變差等等問題。 纖維肌痛症的病患約佔所有人口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
- Α波在睡眠時間中,出現在做夢的快速動眼期(REM)睡眠。
- John McBeth指出:心理疾病與疼痛症候群之間有關係。
- ﹙作者提供﹚﹙作者提供﹚﹙作者提供﹚兒童和青少年的背痛原因,包括肥胖超重、激烈活動、長期背着沉重的背包等。
- 常見於20至50歲的成人,但小孩與青少年均可發生。
- 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執行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有很好的研究證實確實對許多纖維肌痛症的並患有幫助。
1.持續3個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身體的左、右側,腰的上、下部及中軸骨骼(頸椎或前胸或胸椎或下背部)等部位同時疼痛時才認為是全身性疼痛。 孩子背痛成因很多,如果疼痛持續數周以上、晚上疼痛、單腿或雙腿疼痛、休息後痛楚不見好轉的話,便需要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 陳小姐,35歲,擔任舞蹈教師,她亭亭的身影和優雅的姿勢,一直吸引著他人的目光。 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3月宣布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COVID-19已經造成全球大流行,迄今已累積近兩億人口的確診案例、死亡人數已近四百萬人。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臨床表現
避免抽煙,尤其是睡前不要抽煙、喝酒或及服用含咖啡因的飲料。 避免吃辛辣的食物或吃得過飽,以及任何導致疲勞、疼痛以及壓迫的活動。 石明煌院長進一步指出,腸燥症與慢性頭痛也跟纖維肌肉痛有關,大約有百分之〺到五十的纖維肌肉痛患者出現便秘、腹瀉、經常性腹痛、胃腸脹氣,和噁心等腸燥症症狀,大約有百分之七十的纖維肌肉痛患者出現反覆性偏頭痛或緊張性頭痛。 根據統計,有百分之廿五的纖維肌肉痛患者出現嚴重的臉部下顎和頭部疼痛,其實,這些毛病都來自於顳顎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與關節本身不一定有關係。 全身痠痛又容易疲倦,小心這可能是纖維肌肉痛的徵兆!
因此,目前臨床上要診斷纖維肌痛症並沒有任何客觀的檢驗或檢查(如抽血、X光片或肌肉切片等等)的結果可以作為診斷的依據,醫師主要是依據病患的臨床表現來下診斷。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之外,醫師可能會徒手進行所謂的壓痛點檢查來看看病患是否確實有對疼痛特別敏感的情形。 臨床上並無特異性的檢查可以確診此疾病,診斷的首要工作反倒是排除其他症狀類似的疾病,如發炎性/退化性關節炎、發炎性肌肉病變、甲狀腺疾病、維生素D缺乏、感染…等。 診斷準則依據1990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定義,廣泛性疼痛的表現影響範圍包涵全身身體兩側及腰部上下兩區域,須符合身體18個部位中超過11個壓痛點,且時間持續三個月以上。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纖維肌痛症是怎麼造成的?
疾病的盛行率於全球皆差不多,沒有顯著的地區性差異。 纖維肌痛於1990年首次描述,最新的評估標準則於2011更新。 此外,有些研究認為纖維肌痛對於個體有負面影響,有研究卻認為有正面助益。 纖維肌痛一詞的原文「fibromyalgia」來自於新拉丁語。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fibro-」指「纖維組織」;「myo-」(μυώ )則來自於希臘文的「肌肉」;「-algia」源自希臘文的「疼痛」( άλγος,algos),合在一起表示此病為肌肉和纖維組織的疼痛。
在美國風濕科門診中,纖維肌痛症僅次於退化關節炎,為第二常見的風濕病。 纖維肌痛症的形成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痛覺傳遞路徑失常有關;文獻顯示患有纖維肌痛症者對於痛覺或冷熱刺激等感覺較正常人來得敏感。 正常痛覺傳導途徑來自痛覺接受器,經由A-delta及C纖維傳向脊髓背根神經節(dorsal horn),神經傳導物質由背根神經節釋出。 疼痛訊息經由脊髓視丘徑(spinothalamic track)傳送至視丘(thalamus)。 自主神經系統的誘發感覺神經纖維,也會將內臟的疼痛訊息融入痛覺傳導途徑,經由脊髓網狀徑(spinoreticular tract)傳向腦中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肌肉疼痛與營養素缺乏有關,動物研究報告表明,鎂(Mg)與肌肉疼痛,腿部無力及相關方面有相關,提高鎂攝取量有保護作用;此外,硒缺乏可能影響肌肉骨骼與纖維肌痛症相關的疼痛,若給予足夠的硒具保護作用,可抵抗缺血和隨後再灌注引起的損害。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腦鈍、全身痛、健忘?「纖維肌痛症」女性居多 飲食療法緩解
簡言之,患者症狀常常始於外傷、開刀、感染、或心理創傷等事件,之後改變了腦部的結構或機能,讓腦部處理痛覺時出了錯,放大了這個痛的感覺,因而讓患者有廣泛性的疼痛。 ①阿米替林:該藥是一種抗抑鬱藥,睡前口服25~50mg,對疼痛、失眠、晨僵有明顯改善,其作用機理是改善5-羥色胺的缺乏,有明顯焦慮者可並用艾司唑侖(舒樂安定)1mg,3次/d,口服。 阿米替林的副作用可有口乾、便秘、視力模糊、尿瀦留、眼壓升高、心動過速等,因此有嚴重心臟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瀦留者禁用。
因此國際期刊(生物醫學與藥物療法)探討纖維肌痛症和營養素的關係,希望藉由營養的介入降低疾病造成的疼痛程度。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暨疼痛門診醫師石明煌表示,深層睡眠跟許多身體功能有關聯,例如組織修復、抗體生產,以及調節各種神經傳遞物質、激素和免疫系統化學作用物質,所以治療首重改善睡眠品質,為治療纖維肌肉痛症候群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令人困擾的慢性病症,但是根據統計,大多數的病患還是可以從事全職工作,過著雖然品質較低,基本上仍然是正常的生活。 纖維肌痛症的治療雖然有點複雜,而且常常需要因人而異,但是如果病患能有耐心的與醫師配合,多半都可以改善症狀,提高生活品質。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纖維肌痛症15種改善方法,所有問題一次滿足 – 小確幸健康
在某些病例中,症狀不太嚴重,可能容易被忽視,研究報告指出有40%的病人顯示維生素D缺乏,因此,建議維生素D每日至少補充800IU(國際單位)。 「肥胖和體重超重」是糖尿病人引發纖維肌痛的常見合併症,研究發現體重指數增加與纖維肌痛症狀的嚴重程度相關,但是無法確定是肥胖造成纖維肌痛症,還是因纖維肌痛症減少活動、造成睡眠障礙和抑鬱引起肥胖,因此在這領域,進一步的研究很重要。 研究表明,某些必需營養素缺乏的病人可能會出現功能障礙且會抑制疼痛的機制,造成疲勞和其他症狀。
纖維肌痛症還有一些症狀會因人而異,這些症狀可能會影響體力(疲累感)、造成睡眠障礙或認知障礙。 病患為了要面對這些慢性症狀,有些病人會有焦慮或憂鬱的情況。 你有時感覺頭腦鈍鈍的,全身疼痛讓你不能工作;你總覺得身體疲憊萬分,起床時精神總是萎靡不振,你變得焦慮或憂鬱……當你有這些症狀,你很有可能是纖維肌痛症患者,這個症候群到最近才被認定是一個單一的疾病,而且是可以被治療的。 纖維肌痛引起身體疼痛,這個時候你可以感覺到癱瘓疲勞,不安的睡眠和情緒失調或抑鬱症,此外,你的肌肉會感到痛苦,纖維肌痛的一些其他症狀包括:慢性頭痛,口腔,鼻子和眼睛乾燥,大腸激躁症,僵硬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且持續破壞性的多關節發炎疾病,在過去沒有良好藥物治療的年代,病患常常因為嚴重的關節腫痛… 大約有六到九成之間的纖維肌痛症病人會有睡眠的障礙,縱使在床上睡覺,躺了八個小時,但醒來時卻仍然覺得精神及體力沒有恢復。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纖維肌痛(Fibromyalgia)症候群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暨疼痛門診醫師石明煌表示,除接受正確的治療,患者應適時學習自我照顧的方法都可改善症狀,有助於增進自己的健康,例如避免勞累、減少壓力、睡眠充足、均勻活動量、飲食要均衡及規律運動等皆是良好的保健之道。 低劑量的抗憂鬱藥物是纖維肌痛症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藥物治療。 此外,鎮靜劑可以改善部份病患的睡眠障礙及腿部不寧症候群;普拿疼類及非類固醇型消炎止痛藥可以改善部份病患週邊關節疼痛的症狀。
- 纖維肌痛症候群目前病因不清,病理生理不明,因此無特異性的治療方法,主要的治療史減輕精神壓力和對症止痛。
- Fillingim指出:疼痛症状與兒童時代手淫惡習有關。
- 1.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累及60%~90%的病人。
- 太極拳配合深度呼吸及放鬆技巧,非常適用於纖維肌痛症病人。
- 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性慾降低;所以其他第二線的藥劑或許就會有幫忙。
- 疼痛、疲勞及失眠等為纖維肌肉痛症候群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和其他慢性疼痛一樣,也有許多相關的疾病症候群會同時並存,以致可能造成誤解。
- 因此,患者會出現睡不安穩、不得眠,是由於長期瘀血,而導致氣血運行不足,氣血虧虛。
- 纖維肌痛症的病人中,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異常(autonomic dysregulation或dysautonomia),造成血管擴張收縮失常。
這時再逐漸的減小藥量,至隔夜使用,最後再調整至有需要的時候服用。 研究發現TCA服用幾個月之後,病人可能將重新調整疼痛閥閾,所以沒有必要長期使用藥物。 於 2009 年獲美國 FDA 核准適用於成人纖維肌痛症之治療。 研究顯示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患者整體狀態,減少疲勞、憂鬱等症狀,並有助增進其身體與心理功能。 常見的副作用為噁心,一般多為輕微至中度,且通常於三週內逐漸緩解;其他常見不良反應還包括:頭痛、便秘、熱潮紅、頭暈、出汗過多、嘔吐、口乾、心悸、高血壓等。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纖維肌痛症
前者用於確立全身性、廣泛性疼痛,後者使用特定的症狀與嚴重度來評定患者之功能狀態。 纖維肌痛症主要症狀為超過三個月以上的慢性廣泛性疼痛 (包括身體左側、右側、腰部以上、腰部以下及中軸骨骼疼痛) 、疲倦及睡眠障礙。 此外,其他常見臨床表徵尚包括僵硬、緊張性頭痛、肌肉與關節疼痛、月經週期疼痛、陰部疼痛或陰道痙攣、抽筋、大腸激躁症、激躁性膀胱、憂鬱或焦慮等情緒障礙及認知功能障礙 (如無法專心、健忘或思維紊亂) 等。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是一種常常被誤解或忽略的疾病,屬於慢性病的一種,患者常感到疲勞、失眠,以及出現全身肌肉、軔帶和肌腱痠痛,若有輕微的壓力也可能會造成疼痛,但除了這些症狀外,還可能會伴隨腸燥症與慢性頭痛、顳顎關節功能不良等其他症狀。 TCA在低於一般減輕情緒憂鬱沮喪所需的劑量之下,有許多不錯的效果:一、可以讓病人睡眠較沉,增加睡眠時腦波中delta波的量。 二、可以增加神經細胞裡serotonin的有效性。
纖維肌痛症的病人中,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異常(autonomic dysregulation或dysautonomia),造成血管擴張收縮失常。 這種自我調控或局部控制的失常,引起許多纖維肌痛症的臨床症狀,如:外傷或姿勢改變都會引發自主神經訊號的傳遞異常,經由脊髓網狀徑路(spinoreticular tract)上升傳至腦部的邊緣系統,並導致血管收縮與疼痛過度敏感。 當臨床反應演變出現腫脹的感覺時,稱之為neurogenic inflammation。 這時末端感覺受器的刺激將引發交感神經系統以及神經肽胜的釋放,產生血漿外滲或是腫脹。 纖維肌肉痛患者除了接受治療外,平常也需做好預防保健措施。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運動專區
Benzodiazepine經由消除睡眠腦電波中不正常的α-δ波的產生,減少睡眠中肌痙攣,或腿不寧症候群,以減緩纖維肌痛症的症狀。 Benzodiazepine也是一種鎮靜劑,藉由增加serotonin的分泌,以及抑制GABA(gamma aminobutyric acid)分泌所致的大腦或脊椎刺激的神經衝動。 雙盲對照研究証實benzodiazepine有效治療腿不寧症候群及其他纖維肌痛症的相關焦慮症狀。 但是由於具有成癮性,benzodiazepine必須小心使用。 但是一般來說,benzodiazepines可以促進平靜的安眠,對於纖維肌痛症的作用卻不大。 其他像zolpidem是一種與benzodiazepines有關的藥物,或像zopiclone是一種非benzodiazepine的藥物,雖可以改善病人的睡眠,但對纖維肌痛症的患者而言,還是無法緩解纖維肌痛症所產生的疼痛、或晨僵。
◎疼痛位置:痛感可能在肌肉或是關節上,但關節並不會產生像類風濕性關節炎般的紅腫,有時肌肉會感覺像是打結或是不平的。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由於能夠控制纖維肌痛症狀,深呼吸對於纖維肌痛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家庭療法,這個方法有一個提示,當你深呼吸時,你的肩膀不應該向上移動,但是當你緩慢地呼吸時,你的肩膀應該低於你的肋骨。 樟腦是如何通過收緊肌肉和減輕疼痛來治療纖維肌痛的有效解決方案,因此它可以幫助你擺脫纖維肌痛症狀,每當你不得不忍受痛苦時,將樟腦油塗在肌肉或骨頭上。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相關病症
纖維肌痛症候群是一種特發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不明,因此對它的治療方法也不多。 目前的治療主要致力於改善睡眠狀態、減低痛覺感受器的敏感性、改善肌肉血流等。 1.精神性風濕病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纖維肌痛症候群易與精神性風濕病相混淆,但兩者有顯著不同。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血糖飆高高 醫師有妙招
如把疼痛描述成刀割火燒樣劇痛,或描述為麻木、發緊、針扎樣或壓迫性疼痛。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這些症状常定位模糊,變化多端,無解剖基礎,且不受天氣或活動的影響,患者常有精神或情感紊亂,如精神神經病、抑鬱、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 區別兩者是重要的,因前者更難處理,常需精神病專家治療。 1.主要症状 全身廣泛性疼痛和廣泛存在的壓痛點是所有纖維肌痛症候群病人都具有的症状。 疼痛遍布全身各處,尤以中軸骨骼(頸、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帶、骨盆帶等處為常見。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纖維肌痛症」容易疲憊、注意力難集中!告訴你該看哪科、3個方法自我治療
難以專心或集中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平時熟練的事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完成,也會有記憶力變差的情況,常忘記或忽略重要的事。 無論如何,就是大腦變化了,降低了對痛感的閥值,或放大了痛感,而讓患者過去不覺得痛的情況,現在卻容易覺得很痛。 非藥物治療及其他治療:文獻報導,心血管適應訓練及肌電圖生物反饋訓練(EMC-biofeedback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training)有一定療效。 本病常有頭痛失眠、心煩易怒、身痛無定處、兩脅脹痛等肝鬱氣滯表現,選柴胡舒肝散加減或六郁丸方加減,常用中藥:制香附、醋柴胡、杭白芍、全當歸、延胡索、鬱金、炒枳殼、川芎、蒼朮、梔子、合歡花、夜交藤、炒棗仁、炙甘草。 固定不移,夜間痛重,舌質暗紅有淤血或瘀斑等血淤證為主者可選用逐瘀湯或血府逐瘀東加減,常用中藥:丹參、赤芍、牛膝、地龍、羌活、秦艽、香附、桃仁、紅花、炒靈脂、沒藥、延胡索、川楝子。 2.神經遞質分泌異常 文獻報導血清素(serotonin,5-HT)和P物質等神經遞質在本病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除疼痛以外,纖維肌痛症的症狀如大腸激躁症、緊張性頭痛、麻木、刺痛、腫脹或水腫等常會受到情緒、身體壓力、或創傷、心情、與行為等因素所影響,研究發現,缺乏運動、天氣、壓力、營養不良、肌肉受傷、睡眠習慣差、人際關係差會加劇纖維肌痛症之症狀。 其他長期工作的壓力,生活日夜顛倒,也可能造成纖維肌痛症。 當症狀減輕時就值得鼓勵,經長期追蹤研究顯示,纖維肌肉痛屬於慢性病的一種,症狀常時好時壞,加上纖維肌肉痛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響,導致不同的患者其狀況也不同,所以只要治療後症狀有所改善就值得鼓舞。 值得慶幸的是,這種疾病本身並不會產生其它的併發症。 石院長指出,除了改善失眠情形外,通常會給予低劑量的抗憂鬱症藥物,有助於減少患者疼痛、疲勞與改善失眠,只是用久了之後,可能會隨著使用時間愈來愈長而逐漸失效,也有許多藥物可以輔助睡眠、解除疼痛。 治療纖維肌肉痛,臨床上常合併採用兩種以上藥物以便相互加強作用,醫師也可能會開立肌肉鬆弛劑、抗癲癇藥物等作為輔助用。
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診斷
疼痛感很明顯,是一種持續、深而廣泛的抽痛、刺痛或灼熱痛,而不僅僅是「不太舒適」而已。 二、使用症狀嚴重程度量表(symptom severity scale; SS scale),包括:認知功能、睡眠障礙、疲累、以及一般身體症狀的數目等四個部分以評估病人除了疼痛以外的身體症狀。 倘若WPI的分數≧7, SS的分數≧5;或者是WPI的分數介於3~6之間,以及SS的分數≧9;只要一個成立,就可以建立纖維肌痛症的診斷。 多種抗氧化劑針對肌肉細胞的營養療法似乎是有用的,包括硒、穀胱甘肽、牛磺酸和褪黑激素,以及植物來源的營養素類黃酮。 以營養和運動為基礎的治療已被建議應用於纖維肌痛症。 運動訓練兼具耐力和抗性訓練,可以訓練線粒體骨骼肌細胞並可能刺激「健康線粒體」,這些都可能代表良好的營養和運動可減少疼痛發生率和治療情緒障礙。
當氣喘急性發作時,初始治療的目標為快速減輕呼吸道攣縮,以便改善缺氧狀態及儘快恢復肺功能。 根據統計,80%的氣喘兒童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 (4)疼痛的定義為當8磅的壓力即相當於讓手指尖端1/4或1/3的指甲變白時的壓力,使用這種壓力施在壓痛點時,感覺不舒服即是。 從醫師、醫學會、病友會等等各種資訊來源盡可能了解自己的疾病。 纖維肌痛好發率:台灣纖維肌痛症關懷協會指出,台灣約有20~40萬的纖維肌痛患者,約每100位成年人就有2人得病,算是很常見的文明病。
長期而言,患者的疼痛在程度上可能會改變,但並不會完全消失不見。 雖然女性較容易被纖維肌肉痛纏上,但其實所有年齡層的人都可能有這種疾病。 目前的研究知道,纖維肌痛症源自於中樞神經處理疼痛機制的紊亂,打亂了人體感知和傳遞疼痛感覺的路徑; 另外也可能和睡眠障礙有關,大部份的病患都有中斷型的睡眠障礙。 其他可能的病因還包括壓力、憂鬱、免疫及內分泌異常及中樞神經之生化異常,如腦內血清素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