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樓新盤2024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除了定時定候提供最新的樓市、按揭相關資訊之外,作為數碼港成員機構的ROOTS上會致力透過創新科技為香港每一位解決按揭煩惱。 金融科技平台ROOTS上會打造香港首創網上按揭申請表,一次過免費幫客戶向多間銀行遞交申請,無須再踏入銀行分行用手填表。 與此同時,ROOTS上會創立獨家A.I.按揭評估,讓客戶了解按揭負擔能力、獲批按揭的機會、按揭利率、現金回贈等資訊,以衡量是否落訂買樓及應選擇申請哪些銀行按揭計劃,大大減低撻訂機會。 另外,我們亦提供精準的智能按揭計算機方便各位計算能否通過壓力測試及每月按揭供款額。 【按揭成數】最新按揭成數懶人包,話你知買樓要幾多首期!

最新沽出的單位包括26樓E室,實用面積160方呎,開放式間隔,連69方呎天台,成交價為494.3萬元,呎價約30,894元,呎價為項目新高。 近年樓價不停上揚,發展商為配合市場負擔能力,不斷壓縮單位面積,導致納米單位供應湧現。 不過,隨着政府宣布於出售的住宅地及私人契約修訂項目,加設單位面積下限要求,市場預計同類供應將於兩年後逐漸式微。 香港昔日樓價飇升,年輕人難以置業上車,發展商有見及此,就將單位面積縮小,以降低入場價的方法吸引年輕人買納米盤成為業主。

納米樓新盤: 過去十年 面積最小納米樓只有121平方呎

只是月供要22,329元,但首置客卻不用過壓力測試,月入44,658元已可入市。 大門旁邊設有一組大型衣櫃外,旁邊還擺放一張書枱。 單位實用面積190呎大,跟「尚譽」的單位比較,這類樓齡舊一點的單位,當時發展商並沒有賺盡,所以會偏向著重內櫳多一點,而「尚譽」則有不少面積放在露台上。 更重要一點,當外國不少國家均有規管人均面積,香港不單沒有作出相關規管,反而政府施政上卻刻意配合。 近年為求盲追私樓供應量達標,而力谷限量地為發展商興起納米樓大開放便之門,結果「納米樓」也成雨後春筍。 納米樓新盤 近年納米單位風行全港,大鴻輝旗下上水新樂街38號尚宜,料下周正式啟動推盤攻勢。

  • 這裡WIFI、洗手間清潔用品全包,每星期執兩次房,一次洗衣服務,另每天有簡單早餐提供。
  •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 通常納米樓會以開放式單位設計,廚房睡床、客廳融為一體,洗手間更是無窗的黑廁, 但, 在單位室內面積極少的時候,卻擁有露台、工作平台、空中花園等等豪宅般的室外配置。
  • 項目將於周五(21日)下午3時進行抽籤程序,並於同日下午6時公布抽籤結果。
  •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指出,由於官地及更改地契的發展項目受到限制,故未來新的納米樓供應,只能在私人重建項目出現,亦即只會出現於不涉及更改地契的舊區重建,故可以預期該類單位供應量會大幅減少。
  • 有業界人士認為,納米盤受市場歡迎,不是一朝一夕,在香港多年長踞全球負擔能力支持冠軍寶座時,已見到越細越貴的趨勢,要改變這個約定俗成的現象,也不可一、兩年之間便完全改觀。

尚譽由恒基地產發展,設1座提供128伙,絕大部分單位為納米戶,實用面積約163至208平方呎,個別特色戶則為234至288平方呎,自2018年7月起入伙。 發展商常常強調,年輕人預算有限,要靠納米樓才能上車,事實是否如此? 今日開放的示範單位,以18樓B室為藍本搭建,面積281平方呎,屬一房間隔,連22平方呎露台及16平方呎工作平台。

納米樓新盤: 中原澳門及橫琴

金沙中國公布初步全年業績,去年虧損15.8億美元,按年擴大約51%,不派末期息。 去年淨收益約16.1億美元,按年跌44%,只相當於2019年淨收益約18%。 集團表示,去年實施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避免大量裁員。 【彭博】– 聯儲會理事Michelle Bowman表示,聯儲會應該繼續提高利率以降低仍然「太高」的通膨。 Bowman周五在一次活動上表示,「我認為我們沒有看到我們需要看到的,特別是通膨方面。我們將不得不繼續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直到我們開始看到明顯進展」。

對於北角納米樓蝕讓「慘案」,有熟悉該區的網民認為,即使尚譽二手成交帳面蝕近70萬,但平均實用呎價仍高達25,253元,遠比同區城市花園的平均呎價17,000元存在極高溢價。 淡友不禁認為,港島區人口老化太嚴重,「長期無運行」,直言氣數已盡。 「納米」(nano)字解「毫微米」(nanometer),是一個長度單位,也常被用作形容微細的事物,「納米樓」便是例子之一,意解面積非常細小的住宅單位。 單人申請者在眾多申請中排在最後,有900個配額,只能選擇家庭申請者揀剩的單位。 市民盧先生為岳母申請居屋,他指好難得抽中居屋,因此對單位地點「冇咩所謂,有乜揀乜」。 他稱欣賞政府的公屋的政策,但希望能興建更多居屋,讓中產人士受惠。

納米樓新盤: 納米樓

有測量師則認為,在呎價未有下調下,新限制會推高單位總樓價,影響部分市民買樓意慾,發展商未來推盤時或要「將價就貨」。 「千望」全幢合共83伙,實呎介乎151至319平方呎,主打開放式及一房單位。 由於位處鬧市,首批推出單位以折實397.8萬至734.4萬元開價,折實呎價19,596至25,055元。 問到會否擔心限呎地影響發展商投地興趣,增加流標風險,黃偉綸相信影響不大,指定下「公平遊戲規則」後,對地產商來說其實更清晰。 另外,郊區居住密度低,尤其村屋面積比較大,天台、平台價值未必太高,然而在市區,居住密度高,天台、平台只要包裝得漂亮,價值自然大升。

納米樓新盤

說到納米樓樓盤經典,當然有「龍床盤」屯門「菁雋」,面積128方呎單位,折實僅售173.78萬元。 過去如「尚璽」、「海傲灣」等等,面積不足200呎,售價約250至360萬元。 納米樓新盤 其中長沙灣AVA面積151呎單位,當年折實售價都要280萬元。 剛發佈售樓書的恒地旗下港島東新盤The Holborn,最細房型為200方呎特色房。 其中主要原因有幾個:政府就過去10年納米樓數量激增的原因解說時, 指出了現時的房屋政策首要是解決建屋量,建屋量解決後,才會探討人均居住標準的問題。

納米樓新盤: 服務評價

被問到補地價項目會否亦加入相關條款,政府發言人其後回覆,稱不排除可能性,但政府在土地管理上必須小心謹慎,加上涉及地契修訂,情況較為複雜,政府會詳細考慮再作決定。 而且特色單位往往能吸引追求與眾不同的買家,難以以市場價格作比較,假若買家遇上心頭好,往往願意以高價認購,故帶動單位出現高市價,甚至新高價成交。 市區劏房盤同樣無運行,近期旺角逸新低層C室,實用面積179方呎,最初叫價430萬元,經議價減價80萬元或19%,以350萬元獲新買家承接,實呎19,553元。

納米樓新盤

香港地小人多,「納米樓」面積雖小,但樓價較易負擔,仍有一定市場需求,包括上車客及部分投資客,相信銀行普遍仍會承做其按揭申請。 代理說,現時菁雋平均呎租逾45元,以是次單位成交價235萬元計,租金回報率接近3厘。 若連辣稅計,即以258.5萬元計,租金回報率則約2.7厘。 翻查資料,屯門菁雋兩年前劈價重推,吸引大批投資者入市,就連十優港姐麥明詩及其家人,也購入3伙單位投資。 今日各區都有新盤推出發售,恒基地產發展的上環CAINE HILL,今日首輪發售50伙。 另一伙為同層1室,實用面積673方呎,連632方呎天台及322方呎平台,屬三房間隔,折實售價由1,273.8萬元,減價近22%,亦以998萬元沽出,呎價約14,829元。

納米樓新盤: 樓價居高不下 納米樓需求不減

一手市場交投疏落,綜合市場消息,今日暫錄約7宗成交,以餘貨為主導。 納米樓新盤 市場焦點落於即將於周末開售的全新盤,該盤已經截票,最終超額22倍。 同時,市區有納米新盤呎價衝破3萬元,創出項目新高。

當中長沙灣AVA 61連錄兩宗損手買賣,其中一個高層單位,實用面積約161方呎單位,開放式間隔,成交價345萬元,約5年帳面貶值約6.8%。 根據利嘉閣數據顯示,截至本月22日為止,今年首季僅錄約157宗實用面積250方呎或以下私宅單位買賣登記,較去年第四季錄267宗顯著回落,而3月份暫錄31宗同類單位登記,全月交投料創疫情後新低。 而佔同期整體二手私宅登記比例僅1.9%,亦是2019年疫情後最低。

納米樓新盤: 住宅按揭還息不還本詳細介紹

不過,如果市場出現逆轉,這類自住需求不大的「非人性化」單位可能率先士卒,加上林鄭plan出現放寬按揭限制,令納米樓受歡迎程度早已減弱。 新例下,「實用面積」的定義大致是指,扣減窗台後的單位主體面積,但露台及工作平台卻會計算在內。 因此,發展商仍積極提供「露台」及「工作平台」,即使單位是何其蚊型,總之可以賺錢的地方,他們也不放過。 雖然「工作平台」及「露台」分家而建,但「發水」問題依舊。

原業主2017年8月以331.2萬元一手買入單位,持貨至今2年,連同10%額外印花稅(SSD),約35萬元,及佣金和其他使費,料損手約27萬元。 當中多個特色單位項目都有銷售好成績,其中荃灣昇柏山頂層複式連花園特色戶,實用1,312方呎,放盤半個月,以2,200萬元連一個車位易手,呎價16,768元,創屋苑新高。 原業主2013年一手買入價1,865萬元,賺335萬元或18%離場。 本港疫情轉趨緩和,雖然「限聚令」延長,卻無阻近期樓市的暖意。

納米樓新盤: 香港有哪些實用面積「1字頭」的納米盤?

另一高樓底納米盤,將軍澳海茵莊園,樓底同樣高3.5米,示範單位亦以儲物梯架設閣樓。 發展商大概預計到用家會自行架設閣樓,更在牆身較高之處預留電掣插頭,用家即使身處「上層」仍可使用電器。 很多納米樓只有一個大窗戶,若住户選擇在近窗戶的地方劃分睡房,並用牆隔開兩個空間,就會令自然光無法滲入室內,造成「黑廳」。 因此,Toby建議你用透明物料,例如長虹玻璃作間隔,技能保障睡房私人空間,亦能讓自然光透入室內,避免「黑廳」問題。 納米樓雖然小得令人咋舌,有納米樓幾乎只能放得下一張床,卻因樓價和政府政策影響,仍深受買家追捧。

納米樓新盤

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及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完善不可境外發行上市的情形,不對境外上市額外設置門檻及條件,明確境外發行上市境內企業不可洩露國家秘密,切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義務,不可損害國家利益。 對於以協議控制(VIE)架構企業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強監管協同。 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今日簽訂監管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加強境內企業到香港上市相關事項監管合作,明確在發行上市、跨境執法合作、中介機構監管、信息交換等領域相關監管合作安排和程序。 簽署備忘錄將便利兩地證監會履行各自監管職責,共同打擊跨境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確保兩地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納米樓新盤: 納米盤為年輕人上樓首選 更附送部分家電

又適逢睇咗一個位於油尖旺區約200呎嘅半新樓單位,環境唔錯,而計返買樓負擔,首期加雜費合共約500K,而日後每月供樓支出大約12K,樓主覺得負擔到,於是心郁郁想買樓當儲錢,幾年後如果生BB嘅話再樓換樓。 7月中小型單位樓價按月升幅加快至0.53%,大型單位樓價按月跌幅則顯著擴大至1.85%,至於今年以來則分別累計升近4.5%及1.6%。 過去多年,納米樓的售價走勢俏,一直跑贏大市,旨因相對銀碼細相對容易上車,受上車客歡迎,但亦同時遭人詬病,走回頭路,同時成為國際話題,高價劏房.. 交通方面,離西鐵線朗屏站約15至20分鐘步程,附近十八鄉路及青山公路元朗段有輕鐵及多條小巴、巴士路線。 2樓設有約1,047平方呎住客會所,提供健身室等設施;另有約2,118平方呎園景區及遊樂場。 交通方面,距離港鐵沙中線馬頭圍站B出口約2分鐘步程,附近土瓜灣道及馬頭圍道亦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

納米樓新盤: 政府強調要「增加建屋量」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量化寬鬆刺激下,本港二手樓價也愈推愈高,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更反覆在高位徘徊,政府為遏止市場資產泡沫而推出多輪逆周期措施,包括收緊按揭政策,令一般小市民需動用較更高首期才能夠置業。 納米樓受準買家和投資追捧,惟未來供應大增,加上單位面積細,基本只適合單身人士居住,如果要轉售予家庭客就有難度。 入市時需慎選地點,位於市區或名校網區的納米樓,抗跌力相對比新界樓強。 由於納米樓未來供應多,樓價變化不定,不管是自住抑或收租投資,入市前須小心審慎。

納米樓新盤: 發展商較市價高開項目

千望最大賣點是交通方便,位處港鐵旺角站、油麻地站之間,而且附近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綫,穿梭港九新界多個地方。 生活配套方面,項目鄰近多間大型購物商場,而且食肆林立。 單位叫租12,500元,從住的角度,怎計也是比起「尚譽」優勝一點。 只是這座叫做「港逸軒」的大廈,早於2003年入伙,而且位於北角「春秧街」街市樓上,即使隔住厚窗也聽得到樓下有嘈吵聲。 所以「官方」答案是不可以自行在室內興建閣樓,否則等同於僭建物。 當中包括屯門菁雋、深水涉 AVA228 及 AVA61、旺角千望、佐敦AVA62、大埔嵐山、鴨脷洲逸南、田灣南津.迎岸、西營盤 AVA128 、跑馬地 The Unit 等等。

納米樓新盤: 最新文章

他承認,200餘方呎的單位,扣除廚房及浴室的面積後,幾乎一入門口就到床邊,情況不太理想。 納米樓新盤 過去有部分發展商為順應上車客的需求,推出樓價總價較細的小型單位,相信措施初期會影響小部分上車客。 不過,若然未來政府能夠增加土地供應,推售更多住宅用地,滿足市場需求,相信樓價會健康平穩發展。 至於同為沙田區的新樓星凱‧堤岸,面積最小的蚊型單位228呎,當中又以1座7樓C室的單位開價最低,售價496.2萬元,呎價21,763港元。 納米樓新盤 雖然星凱‧堤岸的呎價較高,但樓價足足低了一百萬,因此不少年輕人也抱著納米樓也「上車先」的心態。

▲康城第六期 「LP6」終公佈首批單位,共487伙,折實平均呎價1.53萬起。 買樓做按揭,除可向銀行求助外,原來不少發展商均有提供物業按揭。 使用發展商按揭後,又是否一勞永逸,終於能成功覓得安樂窩? 信和置業及會德豐地產等5大發展商合作的西南九龍維港滙II新近錄得3宗,成交價介乎844.87萬元至2,290萬元。 其中,位於第2座19樓C室的單位,實用面積797方呎,屬三房間隔,以2,290萬元成交,呎價約28,733元。 2019 年以前,由於香港的二手樓樓價越來越貴,香港政府為了壓抑樓市升幅,推出多項打擊樓市的辣招。

項目最細開放式單位只有138方呎,料細絕新界北區,該類單位現樓內籠曝光,間隔方正,室內更採用偌大轉角玻璃窗,可見發展商於用料方面絕不馬虎,為室內引入充裕天然光線之餘,亦有效擴大空間感。 通常納米樓會以開放式單位設計,廚房睡床、客廳融為一體,洗手間更是無窗的黑廁, 但, 在單位室內面積極少的時候,卻擁有露台、工作平台、空中花園等等豪宅般的室外配置。 在其他地方,例如台灣,一個人的最低居住面積標準是147平方呎,英國是398平方呎,新加坡是500平方呎,日本是 269平方呎。 納米樓新盤 政府其實並沒有為一個人可住的最低面積標準設定任何下限,故此我們只能夠從差餉物業估價署中尋找最細的住宅單位類別, 以作參考。

如果根據《住宅物業報告2019》,暫時只覆蓋至2017年的數字。 納米樓新盤 實用20平方米以下一共有691伙,佔落成量3.8%。 但都是老問題,「落成單位」並不等於「未來可供發售單位」,因為根據過去慣例推算,有七、八成單位在落成時已經成功沽出,故侷限了我們對納米樓未來供應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