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睡蓮5大優點2024!(持續更新)

國內分布雲南至東北,西至新疆。 一種開花的睡蓮科植物,學名為Nelumbium speciosum,梵語Padma,巴利語Paduma,音譯為缽頭摩華,意譯紅蓮花,在印度自古被視為高貴之花。 紅蓮花是一種開花的睡蓮科植物,音譯為缽頭摩華,意譯紅蓮花,在印度自古被視為高貴之花。

  • 若池水過深,可在水中用磚砌種植台或種植槽,或在長的種植槽內用塑料板分隔1m×1m,種植多個品種,可以避免品種混雜。
  • 花色粉,花瓣34至44枚,長卵形,端部 漸尖。
  • 雄蕊70~100枚,花絲扁平,端部淡藍色,結實能力極強。
  • 耐寒睡蓮能耐-20℃的氣温(水下泥土中不結冰)也不會凍死。
  • 雄蕊黃色,70-100個,人工授粉可結實。

栽好後,稍曬太陽,方可注入淺水,以利於保持水溫,但灌水不宜過深,否則會影響發芽。 待氣溫升高,新芽萌動時再加深水位。 放置在通風良好、陽光充足處養護,栽培水深20~40cm,夏季水位可以適當加深,高溫季節要注意保持盆水的清潔。 在少量盆栽時,可把已栽植2~5年的睡蓮倒出盆外,切割成2~4塊,再栽入盆中。 而熱帶睡蓮中少數品種的葉片在大缺裂頂端處與葉柄著生點之間,長出小植株,稱之“胎生”。

紅睡蓮: 睡蓮植物文化

此外,還需定期觀察水質的變化,發現水質渾濁發黃後,需及時更換乾淨的水源,以減少細菌的滋生,使睡蓮能夠健康的生長。 睡蓮的常見品種有白睡蓮、藍睡蓮、黃睡蓮、紅睡蓮以及印度藍睡蓮。 白睡蓮原產尼羅河,花型較大,花色潔白,花瓣長卵形;藍睡蓮原產北非,花型較大、花瓣為星型;黃睡蓮原產墨西哥,為中花型,花瓣卵形;紅睡蓮原產印度,瓣型長卵形。 紅睡蓮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匍匐;葉紙質,近圓形,直徑10-25釐米,基部具深彎缺,裂片尖鋭,近平行或開展,全緣或波狀,葉緣有淺三角形齒牙,兩面無毛,有小點;幼葉紫紅色。 老時上面轉為墨綠色,有光澤,下面暗紫紅色,葉柄長達50釐米。 葉圓形或近圓形,基部深裂,幼葉紫紅色。

動物急性毒性實驗、微核試驗及精子畸變實驗都表明睡蓮是一種安全可靠無任何毒副作用物質。 紅睡蓮 睡蓮花粉營養豐富,具有完全性、均衡性、濃縮性等特點,是具有開發利用前景的天然營養源。 從東北至雲南,西至新疆皆有分布;朝鮮,日本,印度,俄羅斯,北美也有。 許多公園水體栽培作為觀賞植物,根狀莖食用或釀酒,又入藥,能治小兒慢驚風;全草可作綠肥。 紅睡蓮 周心憲在上班單位的2樓樓頂約180坪的面積鋪上一大片帆布,並做了9個帆布水槽用來種植200多盆睡蓮,讓同仁能在工作之餘去賞蓮紓解壓力,並開放民眾參觀。 周心憲說,他從小就很喜歡睡蓮浮在水面上那清新脫俗的姿態,而在前年初,為了能每天都有鮮花來供佛,他開始著手種植睡蓮。

紅睡蓮: 紅睡蓮葉腐病

睡蓮中的微型品種,可栽在考究的小盆中,用以點綴、美化居室環境。 紅睡蓮 生於池沼、湖泊中,性喜陽光充足、温暖潮濕、通風良好的環境。 耐寒睡蓮能耐-20℃的氣温(水下泥土中不結冰)也不會凍死。

  • 黃睡蓮 黃睡蓮(Nymphaea mexicana Zucc.),睡蓮科雙子葉植物,花瓣微黃色。
  • 還可以結合景觀的需要,選用外形美觀的缸盆,擺放於建設物、雕塑、假山石前。
  • 追肥時間一般在盛花期前15天,以後每隔15d追肥1次,以保障開花量,但追肥不宜過多,過多容易加大營養生長,葉片數量加大,影響花期整體效果。
  • 美國園藝雜交品種,國內80年代末引入。
  • 盆栽葉徑20x18cm,葉面具墨紫斑塊,葉基淺裂。
  • 埃及白睡蓮(N. lous):原產埃及尼羅河,花徑20-25cm,大花型,挺水開放。

它的葉子直徑只有1厘米左右,直徑只相當於世界第二小的睡蓮屬品種的10%左右大小。 在古埃及神話里,太陽是由荷花綻放誕生的,睡蓮因此被奉為“神聖之花”,成為遍布古埃及寺廟廊柱的圖騰,象徵著“只有開始,不會幻滅”的祈福。 睡蓮浸出液對銅綠微囊藻的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現為明顯的低促高抑現象。

紅睡蓮: 印度紅睡蓮追肥

白天開花,花徑15至18cm左右,中花型,浮水或稍出水面開放。 花色淡粉,花瓣20至25枚,質硬,端部尖鋭。 盆栽葉徑21x20cm, 葉面綠色,中必具紅暈,葉背邊緣暗紅,葉基淺裂。 雄蕊 70至100枚, 紅睡蓮 人工授粉可結實。

生育期間可適當增施追肥1-2次。 7-8月,將餅肥粉50g加尿素10g混合用紙包成小包,用手塞入離植株根部稍遠處的泥土中,每株2-4包。 紅睡蓮 種植後3年左右翻池更新1次,以避免擁擠和衰退。

紅睡蓮: 睡蓮屬

白天開花,花徑5至7cm左右,小花型,浮水或稍出水面開放。 花梗、 葉梗基部綠,中上部暗紅。 盆栽葉徑 10x8cm,葉面綠色,葉背紫色,葉基闊心形,淺裂。 美國園藝雜交品種,國內90年代引入。 白天開花,花徑6至8cm,小花型,浮水或稍出水面開放。 盆栽葉徑 13x12cm,幼葉葉面有紫色斑塊,成葉不明顯,葉背綠色具紫斑,葉基淺裂。

紅睡蓮

播種溫度在25~30℃為宜,經半個月左右發芽,第二年即可開花。 耐寒種通常在早春發芽前3-4月進行分株,不耐寒種對氣溫和水溫的要求高,因此要到5月中旬前後才能進行分株。 分株時先將根莖挖出,挑選有飽滿新芽的根莖,切成8~10cm長的根段,每根段至少帶1個芽,然後進行栽植。 頂芽朝上埋入表土中,覆土的深度以植株芽眼與土面相平為宜,每盆栽5~7段。

紅睡蓮: 印度紅睡蓮播種

花徑15~20 cm,大花型,挺水開放。 花瓣16~20枚,花開呈星狀。 葉徑32~30cm,葉面綠色,葉背暗紅紫色,有紫色小斑塊,葉緣略微波狀,葉基深裂。 睡蓮是多年生浮葉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直立或匍匐。 葉二型,浮水葉浮生於水面,圓形、橢圓形或卵形,先端鈍圓,基部深裂成馬蹄形或心臟形,葉緣波狀全緣或有齒;沉水葉薄膜質,柔弱。 花單生,花有大小與顏色之分,浮水或挺水開花;萼片4 紅睡蓮 枚,花瓣、雄蕊多。

這種現象在植物界是較為特殊的繁殖方式,而在睡蓮中較為常見,它們從葉片或花中長出新幼體。 分株時先將根莖挖出,挑選有飽滿新芽的根莖,切成8-10cm長的根段,每根段至少帶1個芽,然後進行栽植。 放置在通風良好、陽光充足處養護,栽培水深20-40cm,夏季水位可以適當加深,高温季節要注意保持盆水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