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5大分析2024!(小編貼心推薦)

這是一項沉重的責任,所以在採取行動之前,你必須了解有可能會發生的事,和清楚你親人的權利。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根據香港《精神健康條例》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將病人強制留院,並在未經他同意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治療。 由於強制入院的決定是非常嚴重的,病人只能由受認可的心理健康專業團隊接手。 申請書獲一位註冊醫生書面支持後,會由區域法院法官或裁判官簽署申請表格作出命令,授權羈留病,入院接受觀察或治療,以保障病人本身的健康或者他人的安全。 省精神健康及癖癮廳長韋瑞珍(Jennifer Whiteside)表示,讓執業護士都能夠評估患者情況,可減輕急症室醫生的壓力,並確保該類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能夠更快地獲得幫助。 市民若對醫管局的服務有所不滿,包括認為被誤導簽署「自願留醫申請書」,或在住院期間對其主診醫生的治療手法或對其精神評估有不滿意的地方,可向醫管局投訴。 因《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31條被羈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可透過《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59B條,向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提出申請,要求覆核其個案。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嗎?見臨床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師前要注意的8件事!

作為躁鬱症患者的親友,你可以瞭解更多有關這個病症的資訊。 你也可以使用社會福利署轄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服務,或參加「精神病家屬互助小組」,以免壓力「爆煲」。 現今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工作量同樣多,歐陽國樑指,這專科已發展到關顧病人心理狀況、職業治療等範疇,負責住院的醫生每周也要跟護士和治療師等團隊開會,研究每個院友的康復進度。 青山醫院於一九六一年啟用,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的精神科專科醫院,主要為精神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療。 除此之外,醫院更積極推動社區精神健康教育,增加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識。

院方聘有不同職系專業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社工、職業治療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 透過跨職系合作,醫護團隊替每個病人評估及制定個人的治療方案,務求提供完善住院及社區照顧之綜合服務。 醫院內設有各種現代化治療方法包括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職業治療、物理治療、行為治療、腦電盪治療、社交能力訓練及各種復康訓練等。 本院聘有不同職系專業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社工、職業治療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服務收費

📌 另外想補充一下,根據不少病友分享的親身經驗,非自願入院的患者通常比較難出院,所以如果醫生問大家願不願意入院的話,還是選擇同意會比較有利。 據醫管局數據,青山醫院約十年前重建後,提供1,100張床位,入住率維持約65%。 過去三年每年入住青山醫院的病人人次大約為2,700,其中被強制入院接受觀察的病人約佔三成。 醫生會視乎病情進展及需要,安排病人轉往普通科或復康醫院繼續治療。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二)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為懲教院所,是根據法庭命令羈押在囚人士,並提供精神觀察、治療、評估或特定心理服務。 懲教署沒有備存院舍院友被法庭判處進入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的資料。 視乎病人的情況而定,入住精神科病房的病人的住院日數由數天至超過一年不等。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醫生會不時評估病人的情況,並會為適合出院的病人安排社區復康等服務。 過去五年,出院人次維持在每年約16 000至17 000宗。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真的不等如危險份子!一篇文章教你了解Schizophrenia的迷思、徵狀、成因及診斷方法

醫院亦透過屯門精神健康中心提供精神科門診及日間醫院服務,並向聯網內其他醫院提供會診服務。 (一)、(三)及(四)一般而言,現時有需要接受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精神科住院服務的病人(包括正入住護理安老院舍(院舍)的病人),會被送往醫管局轄下指定的精神病院。 精神科醫生及護士、臨床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及醫務社工等團隊,會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及臨床需要,提供適切的治療和跟進,包括住院、專科門診、日間復康訓練及社區精神科服務等。 本院一直奉行「以人為本」的治療方針,以確保病人在身心和社交方面得到全面照顧。

一般而言,現時有需要接受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精神科住院服務的病人,會被送往醫管局轄下指定的精神病院。 根據《精神健康條例》第136B章,指定的精神病院分別為青山醫院、葵涌精神病觀察治療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精神病觀察治療院、新界東區精神科觀察治療中心及九龍精神科觀察治療中心。 青山醫院隸屬醫院管理局新界西醫院聯網,現有一千多張病床,主要為屯門、元朗及天水圍區內精神病患者提供住院服務。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強制入院有什麼程序?

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惟並不保障臨床心理科專科門診的費用,但隨自願醫保計劃附送的 BowtieGo 門診服務,可讓你以低至半價接受指定專科門診服務,並毋須額外申請索償。 醫生一般希望避免強制病人入院,此舉會大大影響醫護與病人的信任度,或減低日後治療成效。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最理想的做法,是說服病人自願入院治療,讓病人減低對住院的恐懼感,同時與家屬多溝通,把雙方的戒心降到最低,對日後的治療甚有幫忙。 大部分住院治療,都是在患者的同意下進行,但若患者的情況不穏定,例如患者出現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患者或有機會被安排非自願入院。 電影裏的精神病院陰森恐怖,把病人困在嚴密監控的病房裏。 歐陽國樑解釋,其實醫護人員只在突發時,無法阻止病人自殘、干擾儀器或傷害他人,才會把他們「上綁」,甚至送入牆壁鋪滿軟墊的房間,但並非常見或是他們的日常住所。

對於需要入住精神科病房的病人,醫護人員會向病人及其家屬闡述申請書的內容及相關精神科病房的運作情況,例如病人必須遵守的規則,以及離院的程序和安排等。 此外,精神科病房的醫護人員也會為剛入院的病人作詳細講解,並會為他們提供住院須知及病人約章等資訊,以確保病人及其家屬明白有關的住院安排。 對於需要入住精神科病房的病人,醫護人員會向病人及其家人講解申請書的內容及相關精神科病房的運作情況,例如病人必須遵守的規則,及離院的程序和安排等。 此外,精神科病房的醫護人員也會為剛入院的病人作詳細講解,並會為他們提供住院須知及病人約章等資訊,以確保病人及其家人明白有關的住院安排。 ▲留醫20多天——有報道指,早前留守理大為學生煮飯的「廚房佬」(中), 於醫院精神病房留醫20多天才可出院。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出院須知

歐陽國樑2015年離開青山醫院,轉開自己的私家診所執業,自言算是在公立醫院做得較長時間的精神科醫生。 昔日於公立醫院任職期間,我曾遇上一些病人,遭家人冤枉有暴力及傷人傾向,但留院觀察7天後,發現病人情况穩定,因此批准出院。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明報專訊】有報道指,早前留守理大為學生煮飯的「廚房佬」,「被困」醫院精神病房20多天才可出院。

省衞生廳長狄德安(Adrian Dix)表示,執業護士對省內醫療保健系統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向農村和原住民社區、老年人以及需要心理健康和成癮護理的人提供護理服務。 讓護士都可以決定讓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非自願入院接受治療,以免令他們延遲獲得精神健康保健服務。 另外,根據《條例》第31條,基於病人本身的健康或安全,或是為保護他人着想,任何人士可向區域法院法官或裁判官申請將患有精神紊亂的病人羈留以作觀察。 相關申請必須包括一名註冊醫生所提供的意見,證明該病人已符合有關法定條件。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照顧自己

在16歲以下而成為自願入院病人的人,一旦年滿16歲,即不得留在精神病院內為自願入院病人超過28天,除非在此28天期內,該人填具並向院長遞交一份第款所述的申請書,則屬例外。 院長可將一名獲收納為自願入院病人的人羈留在精神病院內,以接受觀察和治療,直至第款所述通知提出後的7天期屆滿為止;如該人獲收納為自願入院病人時在16歲以下,則院長可如此羈留該人,直至該人年滿16歲後的28天期屆滿為止。 若病人被評定為可以出院,院方會安排病人在社區接受合適的復康支援服務,以協助出院病人適應社區生活。 醫護人員會因應出院病人的治療和康復需要,安排他們在精神科專科門診或精神科日間醫院接受跟進診治,或由精神科社康護士提供外訪服務。 ▲歐陽國樑(鄧安琪攝)根據法例,病人強制入院期限為7天;如醫生認為有需要,可延長至21天。 之後醫生若認為病人的病情仍然嚴重,需要更長時間治療,可向法官申請把病人無限期強制留院治療。

10年前於青山醫院任職期間,我遇過一名嚴重的精神病患,曾服藥自殺不遂。 醫生提出強制入院,但家屬再三保證能照顧病人,確保病人安全,所以就取消了安排。 由於病人出現第二次自殺行為,並牽涉鄰居的性命安全,結果即使家人反對,亦要展開強制入院機制。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了解他們發病前的徵兆和誘因

不過,我有聽說過部份精神健康療養院容許使用手機,但是不能自由使用充電線,要在護士監視下才能充電。 如果真的怕住院期間太無聊,可以建議問問醫院能不能帶幾本書或其他東西解悶。 有更全面及強力的支援精神科病房不同於其他醫院病房,照護是由一個團隊緊密地完成的。 因此除了醫生之外,還會有護士、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社工等等。 這通常是出現在一些比較危急的情況,例如患者出現了傷害他人或自己的傾向,但是本人又意識不到入院的必要,所以只好強制把他們留在醫院。

  • 省府表示,此舉有助減少急症室的等候時間,以免令他們延遲獲得精神健康保健的服務。
  • 另一種可能是需要大幅度調整藥物,因為患者可能會出現副作用,所以醫生可能也傾向讓患者留在醫院。
  • 二十多年前,子揚的妹妹已確診精神分裂症,因為與前男友分手,情緒變得極不穩定,最後因行為不受控而被強制入院,而且不止一次,目前已有兩次被強制入院的紀錄。
  • 不過,我有聽說過部份精神健康療養院容許使用手機,但是不能自由使用充電線,要在護士監視下才能充電。
  • 「我在他們身上其實也學到很多,反而是他們教我做人處事。」他自言曾因工作待遇、人事升遷耿耿於懷,也會回想那些安慰過病友的道理:不愉快很多時源自太多比較。

至於被納入優先跟進類別的高風險精神科病人,院方會安排資深的精神科醫生覆核他們的出院建議,待資深醫生同意出院建議和完成覆核程序後才批准這些病人出院。 醫管局會安排社區精神科護士為這些優先跟進類別的高風險出院病人提供出院後的特別跟進,包括提前進行家訪等,以及盡量安排資深精神科醫生於精神科專科門診跟進這些病人,以加強為高風險出院病人提供的支援,以協助他們早日康復和融入社區。 省府賦權執業護士,可要求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非自願入院接受治療。 省府表示,此舉有助減少急症室的等候時間,以免令他們延遲獲得精神健康保健的服務。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第136章 《精神健康條例》 第30條 自願入院病人

以為他說起青山醫院會有什麼奇情怪事,最後還是一個個平常人的故事。 但如果病情較嚴重,如妄想症患者出現殺人傾向,則需要較長時間,觀察病人生活、情緒及身體反應,留院時間一般長於7天。 請確保自己能適當舒緩壓力,不要把所有責任肩負在你的背上。 如有需要,請你的親人和朋友幫忙照顧患者,留些私人時間給自己。 躁鬱症患者最重視的,可能是他們的抑鬱狀態;但不少親友卻最擔憂他們的躁狂徵狀。 如果他們躁狂時的行為令你憂慮,請嘗試在他們平靜時與他們相討,共同訂立出你可以幫助他們的方法。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提供幫助

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每年覆核,患者每年有一次機會向審裁處提交申請覆核;但申請程序的時間較長,以星期計算。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一般而言,現時有需要接受醫管局精神科住院服務的病人,會被送往醫管局轄下指定的精神病院。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根據《精神病院(綜合)宣布令》(第136章,附屬法例B),指定的精神病院包括青山醫院、葵涌精神病觀察治療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精神病觀察治療院、新界東區精神科觀察治療中心及九龍精神科觀察治療中心。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心理健康服務指南

在住院前試著了解醫院病房的規則,並向醫院反應疑慮,也能讓住院之前的自己較為安心。 希望面臨住院狀況的你,看到這邊能夠較為輕鬆的做好適當的安排。 如果閣下是HKLII的使用者,希望繼續享用HKLII提供的服務,您可以透過登入以下連結,捐助HKLII。 閣下的捐款將由香港大學處理,並全數撥作營運HKLII之用。 「他們有時是鑽牛角尖或把事情想歪,我們要跟他們講好多道理,轉換他們的想法。」精神病科醫生有時也要為人解心結。 訪問精神科醫生歐陽國樑像在收聽一個午間清談節目,說話節奏明快、論盡天南地北。

卑詩大學醫學院教授馮啟寅說,此前,需要由2名醫生簽發證明,才能讓這類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進入治療設施。 醫院的病人聯絡主任接獲個案後,會交由有關部門跟進及了解事件,並在完成調查後將結果回覆投訴人。 若投訴人不滿醫院的調查結果及回覆,可向醫管局公眾投訴委員會提出上訴(即第二層投訴機制)。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公眾投訴委員會為醫管局轄下的一個委員會,由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為醫管局獨立、公平及公正地處理及審議所有上訴。 假若家人發現被優先跟進系統類別的病人,精神狀況不穩定時,家人可聯絡所負責跟進的社康護士,以安排提早覆診或入院接受治療。 目前香港有五間法定精神科住院單位,青山醫院之外,還有九龍醫院、葵涌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大埔醫院。

精神健康條例自願入院: 出院手續

由於香港自二○二○年年初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醫管局已加強感染控制措施,亦因應疫情調整服務。 因此,醫管局各類服務的服務量與以往年度相比,或會有所下降。 中文翻譯是由Mind HK 獨立處理,只提供一般普及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