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金曲6大優點2024!內含粵語金曲絕密資料

而王菀之、謝安琪、何韻詩、黃耀明、麥浚龍和盧巧音等在主流樂壇別樹一格的歌手也被越來越多的聽眾談及,而一些不滿足於只聽K歌情歌的聽眾更樂於選擇這類歌手。 這個現象和獨立音樂受到重視的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而原因也和流行音樂千篇一律導致樂迷口味改變、網絡發達和媒體推廣有關。 張學友於1996年與香港管弦樂團一連合作四場現場音樂會《愛與交響曲》,將流行音樂與交響樂相結合,當時贏得外界極佳的反響,令香港許多青年一代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觸到交響樂甚至於古典音樂領域,多位歌手更是主動效仿,推出一系列的流行曲與交響曲合作的演出,均獲得了甚佳的反應。 他早於1982年就與顧嘉煇指揮的香港管弦樂團在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了一連四場的演唱會,成為一時佳話。

粵語金曲

張學友於1997年展開大型音樂劇:《雪狼湖》的製作與表演,將粵語流行音樂與音樂劇容納在一身;當時在香港體育館接連加場,最後連續公演42場,成為當時全城熱議的話題。 《雪狼湖》的成功對於流行音樂歌手是一種新的嘗試,但是因為種種因素,其他歌手並未主動效仿,並未帶來一種潮流。 這些唱片的主要市場其實是東南亞、星加坡一帶的壙工,製作相對粗糙,在香港雖有一定流行程度,但未成氣候, 地位比較低微。 這些歌曲繼承粵曲傳統,但體裁較短,多用西樂伴奏,演唱時多用自然發聲,歌詞貼近口語;當時被稱為粵語時代曲或粵語流行曲。 這段時期的粵語流行曲,曲不少是來自粵曲、但亦有改自國語歌曲及歐西音樂;當中更有部份是原創音樂。 同年亦參與了中國廣東電視台珠江頻道推出的麥王爭霸第四季比賽,獲得總冠軍頭銜,被多位樂壇製作人讚賞。

粵語金曲: 音樂會/演唱會專輯

泳兒憑第一首派台歌《感應》(改編自台灣女歌手林凡《一個人生活》的廣東話翻唱版本)一鳴驚人,深受大眾喜愛,音樂總監陳永明遊說唱片公司讓《感應》派台後,《感應》在各台播放率高企,達300次以上,成為泳兒首支「三台冠軍歌」,為泳兒首本名曲,並於7月推出首張個人大碟《感應》及8月舉行首個個人音樂會《感應泳兒音樂會》。 初出道的泳兒被喻為「翻版王菲」及「容祖兒接班人」,2006年度,泳兒除憑第一首派台歌曲《感應》奪得三台冠軍歌,更憑《感應》以新人身份奪得《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十大中文金曲」及《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成為史上唯一一位憑第一首派台歌奪兩台金曲獎的歌手,第一年出道的金曲獎項成績已媲美一線歌手。 最後橫掃《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最有前途新人獎 金獎」、《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叱吒樂壇生力軍 金獎」、《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受歡迎新人獎 金獎」、《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女新人王」及《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最暢銷本地女新人」,囊括四台新人獎金獎。 而在中國內地,甚至遠至北美的加拿大等各大音樂頒獎禮,泳兒亦以大熱身份奪得多個新人獎。 泳兒初出道的氣勢一時無兩,更連續5年成為連鎖快餐店大快活代言人。 最後憑高難度演繹首度獨奪《新城勁爆頒獎禮》「勁爆演繹大獎」。

2020年,泳兒憑藉嬴盡口碑的《溝渠暢泳》成為首位在2000年代出道而奪得五台冠軍歌的歌手。 1992年起,張學友及以影视或广告走红的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被傳媒封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支配香港樂壇,並壟斷四大電子傳媒音樂頒獎典禮的獎項。 雖然張學友憑著出眾的歌藝而雄霸整個香港樂壇,並成為了1990年代的樂壇巨星,但這時期的樂壇已開始出現吹捧偶像而不重實力的現象。 整個粵語歌壇的一綫男歌手亦被認爲只有張學友一人是以實力爲主發展的歌手。

粵語金曲: 音樂作品

80年代末期,鮑比達、盧東尼、杜自持、倫永亮開始轉為採取西方Adult contemporary、R&B風格編曲,樂器亦以合成器為主,以便其作品於卡拉OK市場流行。 九十年代末期電音唱跳歌曲年代,雷頌德採取一式一樣的風格,只以合成器作為唯一樂器,但被指編曲方式過於單調,因此只是曇花一現。 同期吳國敬、伍樂城、陳輝陽、Johnny Yim將傳統樂隊編排重新融入歌曲,自此樂器及裝置的常規亦開始固定。 8月10日推出Bloody Project第二主打《18部半》,歌名象徵自己出道17年內已推出十八張專輯,同時宣佈將於同年10月2日在九展Star Hall舉行相隔三年的演唱會《VINCY CHAN BREAKING LIVE 2022》,演唱會主題「Breaking」寓意自己於近年來在音樂上的突破,衝出舒適圈。

粵語金曲

男歌手方面, 陳百強自1979年甫出道即迅速走紅,音樂才華備受肯定、是香港流行樂壇史上第一位被冠「偶像」之藝人。 及至1960年代時,也是香港粵語電影流行的年代,不少香港電影更賣埠東南亞等地而大受歡迎,譚炳文、 鄧寄塵和鄭君綿等當時的電影演員均曾推出唱片。 當時粵語流行音樂只是粵語電影的附屬品,未能獨當一面成為藝人發展的事業。 而且一般香港粵語片中粵劇風格的唱腔亦不易受年輕人的喜歡,被認為是陳舊和市井的,好像「廟街王子」-尹光就是其中的代表。 1960年代後期,來自的馬來西亞的鄭錦昌、上官流雲和新加坡的麗莎打開香港市場,當時的鄭錦昌有「粵曲王子」之稱、而麗莎被稱為「粵曲王后」 。

粵語金曲: 粵語流行音樂

不朽名曲最佳珍藏之三© 2007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風行唱片有限公司 Fung Hang Record Ltd. 2018年7月,ViuTV首播選秀節目《Good Night Show 全民造星》,並於同年10月14日舉行十強總決賽,結果冠軍由姜濤奪得,亞軍為陳卓賢,季軍為楊樂文。

音樂製作上,譚詠麟曾改編多首日本曲,甚至特別邀請日本作曲家度身訂造廣東歌,又與谷村新司、玉置浩二、早見優等歌手合作。 同時期,斯里蘭卡籍廣告人Hans Ebert在美國流行音樂權威雜誌《告示版》上首次使用「Cantopop」這個專有名詞來稱呼粵語流行曲,也介紹了他所認為的粵語流行曲鼻祖——許冠傑。 1971年,鄭少秋改編自《東京夜曲》(原唱李香蘭)的粵語歌《愛人結婚了》,已薄具名氣。 1973年,用傳統粵樂填詞的港產粵語歌《分飛燕》發行後大受歡迎。

粵語金曲: 粵語流行經典金曲130首回顧 1999-2009 精選

1949年大量移民湧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萬人,是戰前的四倍多。 粵語金曲 这些香港移民之中,除了少數的資本商家和專業人士外,絕大部份都是操粵語的廣東基层居民,在1950年初期,真正流行的音樂是粵曲。 粵語金曲 粵語流行音樂於1970年代中期由《鐵塔凌雲》(許冠杰作曲及主唱、許冠文填詞)及《啼笑因緣》一曲(顧嘉煇作曲、葉紹德填詞、仙杜拉主唱)所帶動,因此被視为本地流行音樂的分水嶺;其後蓬勃發展(另有論者認為是1973年的《分飛燕》)。

而且大多數獨立音樂人創作音樂時所考慮的市場因素比主流音樂少得多,有的甚至完全不考慮市場而只爲自己的愛好,這對於長期節奏主流K歌而感到厭倦的多數香港樂迷是一個相當新鮮的選擇。 這個現象其實也在警醒著主流樂壇:主流音樂一定要有質量甚至是創新求變,再不能流水作業倒模生產,因為在選擇豐富的年代,只要不喜歡,聽眾是可以完全不賣帳而選擇其他音樂。 樂壇天后鄭秀文復出後的首張專輯大碟《信》大膽地打破以往的情歌以及電子舞曲路線,改以流行福音歌曲作為主題,為香港樂壇史上少有的並且是最成功和暢銷的福音專輯,成功為福音唱片於香港及亞洲的主流音樂市場開創了先河。 自2003年香港廉政公署的“舞影行動”一度拘捕22人,包括英皇娛樂的楊受成、無綫電視的何麗全、環球唱片前高層陳少寶等人,事件涉及娛樂圈行賄、買獎等醜聞後,2005年起,唱片公司開始轉捧實力派歌手,例如側田、陳柏宇、方大同、小肥、衛蘭、王菀之、泳兒、鄧紫棋等等,被眾多樂評人推崇備至,可惜仍改變不了樂壇轉衰的局面。

粵語金曲: :重上高峰,《溝渠暢泳》奪五台冠軍歌、奪《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年度優秀歌星」

最終在2017年度起,出道十多年的衛蘭首奪《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及2018年度菊梓喬首奪《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受歡迎女歌星」,正式結束容祖兒十多年壟斷樂壇頒獎禮的局面。 另外,當時正式出道樂壇只有3年的林峯亦因被無綫電視頒發2009年至2011年「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星」而備受批評及被嘲笑為「亞皆老街至太子道西區最受歡迎男歌星」。 踏入2007年,緊接新人王的氣勢,泳兒於一年內推出2張個人廣東大碟。 2月推出第二張個人大碟《花無雪》,同名主打《花無雪》(改編自日本女歌手中島美嘉《雪花》的廣東話翻唱版本)由林夕填詞,緊接《感應》的氣勢,令泳兒第二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第二主打《黛玉笑了》由周耀輝填詞,以中國著名小說《紅樓夢》的女主角林黛玉為背景,成為泳兒首支「四台冠軍歌」。 當中,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和梅艷芳,合稱「三王一后」,於1980年代開始雄霸樂壇,獲塑造為劃時代超級偶像,不但唱片銷售和演唱會場數屢創高峰,四人的歌藝、形象和台風亦風靡了大量的歌迷。 每年的最具代表性樂壇盛事——由無綫電視台自1983年起主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當中的最受注目獎項(由1984年第二屆起增設)為「最受歡迎男歌星」、「最受歡迎女歌星」及「金曲金獎」,80年代中期開始都主要由譚、張、梅三人囊括。

  • 這個現象其實也在警醒著主流樂壇:主流音樂一定要有質量甚至是創新求變,再不能流水作業倒模生產,因為在選擇豐富的年代,只要不喜歡,聽眾是可以完全不賣帳而選擇其他音樂。
  • 1973年無綫電視播映劇集《煙雨濛濛》,其同名主題曲(顾嘉煇作曲、蘇翁作词、郑少秋主唱),開粵語音樂界一先河。
  • 2018年,泳兒推出第四張個人翻唱HI-FI發燒碟《Fever》,於2006年出道至2018年的13年間維持每年推出至少一張個人專輯。
  • 千禧年代初,由蔡卓妍和鍾欣桐組成的二人女子組合Twins以陽光可愛形象吸引大眾關注與喜愛,一出道即大紅大紫,於歌影視三個領域成功多元發展,標志樂壇開始由偶像派稱霸,其特點為歌影雙棲發展,推出的唱片、電影、廣告不但產量高,而且唱片、電影的銷量及票房俱佳,唱片包裝精美,更附有精美贈品及海報。
  • 2021年2月20日,剛重返無綫並加入管理層的曾志偉邀請前無綫非戲劇製作總監何麗全及前無綫音樂總監鄧智偉回巢重整綜藝節目及星夢娛樂,終止何哲圖時期星夢娛樂及英皇娛樂歌手壟斷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 女歌手方面,梅艷芳繼徐小鳳及甄妮後稱霸樂壇,自1984年起可謂一支獨秀,有「百變梅艷芳」及「樂壇大姐大」的稱號。
  • 泳兒推出第二主打「花」系列暗黑曲風《野木蘭》,令泳兒第六度奪得《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勁歌金曲獎」。

2009年,泳兒於6月舉行首個售票演唱會《唱泳音樂世界》,還邀得樂壇天皇巨星譚詠麟擔任演唱會嘉賓。 10月27日在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入行十周年演唱會《泳兒10周年LOVE CHAPTER演唱會》。 年尾英皇娛樂極力替樂壇成績不錯的泳兒爭取《新城勁爆頒獎禮》「勁爆女歌手金獎」,但未能成功,因此全體英皇娛樂歌手拉隊缺席《新城勁爆頒獎禮》以示不滿。 最後泳兒憑靚聲演繹蟬聯《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佳演繹女歌星」。 除此之外,泳兒曾獲得的主要獎項包括《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十大銷量本地歌手」、《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佳演繹女歌星」兼「年度優秀歌星」、《新城勁爆頒獎禮》「勁爆女歌手」、「勁爆亞洲歌手大獎」、「勁爆演繹大獎」兼「勁爆我撐歌手」,以及《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咤樂壇女歌手銀獎」。 2014年,泳兒因其靚聲而獲挑選成為首位推出HI-FI碟及黑膠碟的英皇娛樂旗下歌手,開拓HI-FI發燒碟市場。

粵語金曲: A.135 粵語經典歌曲精選大全200首

7月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叱咤903 ID Club泳兒@拉闊變奏廳第四場》,在這場音樂會中,泳兒大唱歌神張學友的歌曲,而張學友亦以錄像方式奠定其樂壇地位,對僅出道約三年的泳兒無疑是個事業里程碑。 同年,泳兒推出第七主打「海洋」系列暗黑曲風《荊棘海》,成為泳兒「四台冠軍歌」,令泳兒第九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首次奪得《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專業推介.叱咤十大」及首奪《香港金曲頒獎典禮》「香港金曲金曲奬」,令泳兒成為唯一一位獲齊五台金曲獎的女歌手。 泳兒也憑高難度演繹首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女歌手」壓軸大獎,躋身一線歌手之列。 泳兒2006年出道以新人身份,憑「天籟之音」唱到「街知巷聞」的「首本名曲」《感應》奪得「十大中文金曲」及「新城勁爆歌曲」一炮而紅,是香港樂壇史上唯一一位憑第一首派台歌奪多台金曲獎的歌手,並囊括四台新人獎金獎,被稱為「怪物級新人」之一。 2009年,泳兒以女高音獻唱的《我的回憶不是我的》傳唱度極高。

此外,港產電視劇在1970年代開始流行,為粵語流行曲注入生氣。 1973年無綫電視播映劇集《煙雨濛濛》,其同名主題曲(顾嘉煇作曲、蘇翁作词、郑少秋主唱),開粵語音樂界一先河。 此後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作曲家顧嘉煇、黎小田以及填詞人黃霑、盧國沾、鄧偉雄、鄭國江等音樂人,譜寫了大量電視歌曲,當中不少傳頌至今,如:《楚留香》、《萬水千山總是情》、《小李飛刀》、《風雲》、《萬水千山縱橫》、《上海灘》。 1972年4月,許冠傑主唱的《鐵塔凌雲》更是近代粵語流行曲先例。 無綫電視節目《雙星報喜》第一輯播完後,主持許冠文遊歷世界,期間作了一首英文詩,回港後由另一主持許冠傑(許冠文弟)譯成中文,譜上旋律,並在新一輯《雙星報喜》演唱(當時叫《就此模樣》,後來才改名為《鐵塔凌雲》)。

粵語金曲: 至2019年:蟬聯《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佳演繹女歌星」、轉型暗黑音樂風格

截至2000年3月,王菲在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区有據可考的权威认证銷量達970萬張,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認證為華語樂壇銷量最高的粵語女歌手。 2022年,泳兒於1月推出相隔九年的第十張個人大碟《Dark Light Of The 粵語金曲 Soul》,碟內歌曲全為「花」、「溝渠」及「海洋」系列之暗黑曲風廣東歌,銷量口碑俱佳,令泳兒奪得《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第5周冠軍寶座,更乘勢推出紅色彩膠唱片,限量600隻。 泳兒推出第九主打「海洋」系列暗黑曲風《葉落冰川》,成為泳兒四台冠軍歌。 以往泳兒推出的4張專輯主要由音樂總監陳永明監製歌曲,泳兒於10月推出第四張個人大碟《Pieces of V》,開始與其他歌曲監製合作,碟內歌曲《生理時鐘》為泳兒入行以來首次作曲的廣東歌,令泳兒首奪《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十大銷量本地歌手」。 2018年,HANA菊梓喬首奪「最受歡迎女歌星」亦備受坊間爭議,原因為菊梓喬於2016年出道,年資僅三年,論資排輩未能奪得該獎,於該年度並未獲得任何香港電台及商業電台頒獎禮獎項;而且「最受歡迎女歌星」的候選名單只有8位歌手,當中5位為TVB藝員,大部分唱片公司的歌手未有候選。

在2009年,亞洲電視引入台灣歌唱選秀節目《星光大道》,改編製作成《亞洲星光大道》。 無綫電視亦跟隨亞洲電視,製作歌唱選秀節目,為《超級巨聲》及《星夢傳奇》。 節目成功發掘及培訓了一些樂壇新力軍,於2011年起出道,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許廷鏗、林欣彤、胡鴻鈞、馮允謙、羅力威、陳蕾、亢帥克、鄭俊弘、吳業坤、譚嘉儀、鄧小巧等,某些本已轉型或淡出樂壇的實力派歌手亦因這個節目再次受到關注,如官恩娜、羅敏莊、劉美君等。

粵語金曲: 音樂新嘗試

黎明憑《那有一天不想你》於1994年度包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金獎」、《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至尊歌曲」及「我最喜愛歌曲」、《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全球華人至尊金曲」、《新城勁爆頒獎禮》「年度歌曲」。 泳兒於8月推出第三張個人大碟《Close To You》,第一主打《無心戀唱》由楊鎮邦作曲,令泳兒首度奪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第三主打《世界請看著我》令泳兒第三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 11月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Star Hall舉行了更大型的音樂會《泳兒Close To You Live音樂會》。 出道後第二年,泳兒奪得《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卓越表現大獎 金獎」。 2021年4月,無綫大型歌唱選秀比賽《聲夢傳奇》播出,節目藍隊導師均為HKRIA歌手。 節目投入不少唱片界人員作為評判,並請出李克勤及譚詠麟出任節目主理人。

粵語金曲: 泳兒

《鐵塔凌雲》、《啼笑因緣》、《鬼馬雙星》等歌曲好評如潮後,大量廣東歌歌手湧現,眾皆獨當一面。 其中最有名的有羅文、温拿乐队、徐小鳳、關正傑、甄妮、林子祥、葉麗儀、葉振棠、陳潔靈 等,大眾也不再認為只有唱英文歌和國語歌才是高格調的表現,罗文也在70年代中期远赴东瀛,习得泽田研二等视觉化舞台表演风格,为日后香港舞台表演视觉化立下基础。 2021年3月13日,HKRIA會員唱片公司如環球的江海迦及陳奕迅、寰亞的鄭欣宜、華納的薛凱琪成為首位於破冰後在無綫《勁歌金榜》上榜的歌手,並全數登上冠軍寶座,正式打破過往星夢及英皇壟斷《勁歌金榜》的局面。 2021年2月20日,剛重返無綫並加入管理層的曾志偉邀請前無綫非戲劇製作總監何麗全及前無綫音樂總監鄧智偉回巢重整綜藝節目及星夢娛樂,終止何哲圖時期星夢娛樂及英皇娛樂歌手壟斷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2019年10月27日起,ViuTV推出流行音樂節目《Chill Club》,節目啟播初期時形式類似無綫的《勁歌金曲》及《流行經典50年》。

粵語金曲: A.82 群星(真發燒 – 粵唱粵經典 – 3CD 精選金曲54首)Wav Format

早於三十年代,已有粤語歌曲出現,當中包括1930年由黃壽年主唱的《壽仔拍拖》,以及1935年由李綺年主唱的電影《生命線》主題曲《兒安眠》。 粵語流行音樂深受多種曲風影響,包括爵士、搖滾、節奏藍調、電子、西方流行音樂等,並擁有跨國的樂迷基礎,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等)。 在老歌中,有很多都是越听越有味的歌曲,每次听到总能回忆起一些往事,或悲或喜,深深的烙印在脑海之中。 粵語金曲 就是這些熟悉的旋律伴我走過少年時,而如今我已過了不惑之年,每每聽來眼睛是濕潤的,多麼懷念過往的時光。 2021年11月,ViuTV推出《全民造星IV》,旨在培育港產女子組合。

粵語金曲: 演唱會嘉賓演出

加上在四大唱片與無綫電視的HKRIA版權風波的影響下,大批歌手缺席頒獎禮多年,最終則漸漸由無綫旗下的星夢娛樂一眾歌手以及與無綫友好的英皇娛樂一眾歌手獨領風騷,導致結果《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曾一度被嘲笑為「星夢Annual Dinner」(星夢娛樂年度晚會)。 千禧年代初,由蔡卓妍和鍾欣桐組成的二人女子組合Twins以陽光可愛形象吸引大眾關注與喜愛,一出道即大紅大紫,於歌影視三個領域成功多元發展,標志樂壇開始由偶像派稱霸,其特點為歌影雙棲發展,推出的唱片、電影、廣告不但產量高,而且唱片、電影的銷量及票房俱佳,唱片包裝精美,更附有精美贈品及海報。 此時,部分非粵語為母語的歌手亦嘗試發行粵語唱片,如台灣的吳奇隆、蘇有朋、金城武、伊能靜、吳倩蓮、張信哲、許茹芸、蘇慧倫;新馬地區的陳潔儀、許美靜、巫啟賢;來自香港但在台灣主力發展的周華健、邰正宵、孫耀威等等。

粵語金曲: :參加英皇新秀歌唱大賽奪「最佳型格奬」入行

其後於《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更首度奪得女歌手三甲獎項,憑三首亞軍歌及一首冠軍歌的成績,成為該年的女歌手銀獎得主,並向傳媒透露「自覺還有進步空間,希望將來可以攞到金獎」。 2018年,泳兒推出第四張個人翻唱HI-FI發燒碟《Fever》,於2006年出道至2018年的13年間維持每年推出至少一張個人專輯。 泳兒於4月推出全新主打歌《騎膊馬》,令泳兒第八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及第五度奪得《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勁歌金曲獎」。 最終奪得《第五屆粵語歌曲排行榜頒獎典禮》「最受歡迎女歌手」。 除此之外,泳兒同年化身為「一枝花仙子」參加江蘇衛視的音樂真人騷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三季。 陳奕迅連奪多屆《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大獎。

但音樂家很快就放棄使用像古箏、二胡等傳統中國樂器配合西式樂器。 粵語流行曲通常由一個歌手主唱,有時帶有整個樂隊,伴隨著鋼琴、合成器、爵士鼓、吉他、低音吉他。 幾乎所有早期的粵語流行曲的歌曲配有降貝斯,而這正是菲籍樂手的普遍風格。 1980年代流行歌曲仍以弦樂為主,但黎小田、周啟生、袁卓繁等樂手比較著重合成器,已故亞洲鼓王Donald 粵語金曲 Ashley比較著重爵士鼓等敲擊樂的編排。 1985年開始Blue Jeans三子加入戰團,其中蘇德華自1985年於徐小鳳演唱會任結他手後,至80年代末期眾多歌手指定蘇德華為其御用結他手。 粵語金曲 差不多同一時間,和音於歌曲的重要性已逐漸增加,太極的雷有曜、雷有輝、鄧建明、「和音界天王」張偉文、譚錫禧(結他手出身)成為許冠傑、張國榮、譚詠麟、張學友、林子祥等的指定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