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蝨2024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節氣小漁夫由於大陸沿岸的冷水海流持續南下,「等水溫線」往南移動,海水的溫度正好適合鰆魚生長,所以這個時候漁夫們可以在釣魚台海域捕到豐富的鰆魚漁獲喔! 粉蝨 此外,在蘇澳以北和高雄外海也可有豐富的鯖魚漁獲。 ◎節氣小園丁這個節氣會帶來充沛的雨水,所以是許多作物生長的好時期。

成蟲不善飛,有趨黃性,羣集在葉背面,具趨嫩性,故新生葉片成蟲多,中下部葉片若蟲和偽蛹多。 交配後,1頭雌蟲可產100 多粒卵,多者400~500 粒。 此蟲最適發育温度25℃~30℃,在温室內一般1 個月發生1 代。 此外,蔡也表示,爪哇擬青黴菌不僅可用於防治銀葉粉蝨,對於其他蟲害也有防治潛力,目前也跟藥毒所研發,期望未來針對蚜蟲也能有專用生物製劑防治。 政府宜採共同防治策略,篩選較佳之藥劑交互使用,宣導或教育農民了解其生態,對症下藥,配合田間管理與生物防治才能使族群降低或根絕。 果菜類:如番茄被害,提早落葉,傳布捲葉病或斑點萎凋病,果實硬化畸形。

粉蝨: 白粉蝨

花卉、豆類及蔬菜類氮肥不宜施用過量。 成蟲雖具二對翅,會飛但不擅長距離飛翔,蟲體小主要靠風力協助遷移。 粉蝨 因為寄主植物廣,故鄰近之田園應實施共同防治,以防相互傳播,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銀葉粉蝨喜在日照不足靜風處產卵,如洋香瓜與番茄靠近畦面上老葉片宜摘除放入塑膠袋中, 並置於陽光下曝曬以殺死葉片上之蟲體,或搬離園以打斷族群繁衍。 0.3 公尺密度最高,5 公尺以後密度漸低,但粉蝨族群已在網室中立足,則不易消滅。

  • 冬春季結合置黃板在温室內張掛鍍鋁反光幕,可驅避白粉蝨,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 這麼小的昆蟲,如何能造成這麼多的麻煩,這得從牠們的習性說起。
  • 實驗室分析後證實其受到爪哇擬青黴菌感染,其有大量粉狀孢子,可透過飄散感染其他蟲體,具有商品潛力,因此開始著手研發。
  • 若長期下雨或高濕,對其甚為不利,故露天栽培發生較少。
  • 温室白粉蝨不耐低温,在遼寧均不能露地越冬。
  • 1~2或4~5年生之番石榴,若經螺旋粉蝨危害4個月,其果實產量損失高達73~80%,但若經90% 納乃得可濕性粉劑1,800倍每7與14天施用一次,其果實產量損失則銳減至0與6~7%。

鄰近之田園宜採共同防治,較佳之藥劑交互使用,對症下藥,配合田間管理與生物防治才能使族群降低,保護作物之生長與收成。 銀葉粉蝨防治方法,成蟲偏好黃綠色,可利用綠色或黃色黏板或水盤誘殺,以降低族群,亦可利用為蟲口密度之偵測及防治上之依據。 宜五公尺置一塊,高度以不超過作物生長點上五十公分,以一尺為宜。 自80年代銀葉粉蝨在美國聖誕紅上發生後,即逐漸開始向世界各地擴散。 1989年時,日本地區的盆栽聖誕紅遭到銀葉粉蝨的侵襲;而台灣北部也在同年記錄到牠們入侵,此後成了棘手的新進害蟲。

粉蝨: 粉蝨化學防治

蛹:早期,身體顯著比三齡加長加寬,但尚未顯著加厚,背面臘絲髮達四射,體色為半透明的淡綠色,附肢殘存;尾須更加縮短。 中期,身體顯著加長加厚,體色逐漸變為淡黃色,背面有臘絲,側面有刺。 末期,比中期更長更厚,成匣狀,複眼顯著變紅,體色變為黃色,成蟲在蛹殼內逐漸發育起來。 12.5公升之水速,每2天處理番石榴葉背一次,共連續處理4週後,顯示單一噴水處理即對螺旋粉蝨成蟲與若蟲各有86與79%之防治率。

粉蝨

其繁殖能力強,寄主植物廣,除直接刺吸植體養液致生長衰弱外,並傳播病毒病如南瓜銀葉病,故稱銀葉粉蝨,番茄被害則提早落葉,果實硬化畸形,產量降低且無商品價值。 若蟲與成蟲分泌蜜露誘發煤病,密度高時在葉片或果實上呈黑色,影響作物光合作用。 成蟲與若蟲都喜群棲於葉背,具背光性,代重疊,過著群居的生活,葉表面幾乎不見粉蝨蹤影。

粉蝨: 粉蝨形態特徵

由於其發育快、繁殖力高,往往短時間內種羣就可達到很高密度,從而吸取大量的汁液,導致植物衰弱。 (2)間接為害;成蟲、若蟲分泌蜜露及蠟質物污染植物器官和果實,誘發煤煙病的發生,使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導致葉片萎縮、枯萎和提前落葉,同時使農作物品質及質量下降。 (3)部分粉蝨是許多病毒病的重要傳毒介體,所傳播的植物病毒可引致植物噴形和果實敗育,造成嚴重損失。 且應了解害蟲與各防治方法之特性對症下藥,輔以正確之防治技術,遵守安全採收期, 改變耕作管理方法,選擇對天敵低毒之藥劑,以保護或釋放天敵,以期降低農藥殘留及污染,確保生產者及消費者之健康。

粉蝨

故苗木移植前須先徹底由葉背噴藥一,二道門防堵及初期徹底防治非常重要。 設施內之噴灑應由下往上噴,高濕可降低群,減緩其活動。 亞緣區/亞緣區剛毛(submarginal/submarginal setae):亞緣區在有些屬中非常明顯,也是部分屬的重要分類特徵。

粉蝨: 植物醫師助農減藥有成,何時才有正式名份?近百個農會連署催生立法,破千農民響應

銀葉粉蝨喜棲息於日照不足,密植或繁茂不通風之作物葉背上取食或產卵。 茄、科及葫蘆科作物,氮肥不宜施用過量,摘心剪枝之工作宜徹底,植株基部若枝葉茂,常成為本蟲繁衍之溫床。 日照充足、通風良好, 適當之肥培能有效控制其發生。 本蟲為病毒病之媒介,園內若發現罹病植株應立即拔除,根部已交錯之植應以地基部剪除, 粉蝨 置於塑膠袋內曝曬或搬離現場,人與器具均會機械傳播,器應以酒精消毒。

二齡後足會退化,煙粉蝨便固定在葉背面上不動,取食植物汁液並分泌蜜露。 林立強調,經過藥毒所毒理測試報告,爪哇擬青黴菌對哺乳動物安全無毒,且蜜蜂也不會感染,有益的昆蟲不會受到影響。 「該生物製劑取自於大自然,是對環境友善的資材。」農民可以使用在作物連續採收期,並解決化學農藥的抗藥性。 而有機栽種番茄的農民更是面臨無資材可防治,林立指出,只有苦楝油可使用。 花蓮有機蕃茄農陳新珠則表示,因為銀葉粉蝨趨黃色特性,會使用黃色黏板,但蟲害數量太多,無法有效防治。 通風不良與日照不足之環境,尤其設施內會助長期族群之增長,宜保持通風。

粉蝨: 白粉蝨地理分佈

暴風雨能抑制其大發生,非灌溉區或澆水次數少的作物受害重。 教育局表示,目前未接獲有學生因棉絮粉蝨粉塵產生過敏現象,將請學校於開學前適度修剪校內金露華,並視情況投藥防治病蟲害,也會建議學校評估植栽更換時,採用其他樹種來降低病蟲害。 石勇強, 粉蝨 惠偉, 陳川, 唐周懷, 郭小俠, 石曉紅. 國內温室白粉蝨的生物學習性與防治研究綜述. 蔡進一步說明,希望一、兩個月後跟廠商技轉完成,並且在一年後正式商品化販售,未來更可放眼國際市場,外銷出口。

粉蝨

這一不速之客叫煙粉蝨,來自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是危害最大的入侵物種之一,對許多農作物都會造成毀滅性危害。 一項由中國和澳大利亞完成的研究顯示,其交配行為能致危害性較小的土著煙粉蝨滅絕並取而代之。 它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侵入我國,取食蔬菜、棉花等葉片汁液,傳播病毒,殃及多種農作物。 煙粉蝨有許多不同遺傳羣或“生物型”,而B型煙粉蝨可能起源於小亞細亞——地中海一帶,已傳播到世界大多數地方,被認為是危害性最大的農業害蟲。 粉蝨 若蟲:煙粉蝨的若蟲不同時期或不同寄主上有一定變化,有的淡綠色,有的淡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