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36區第4期公屋2024詳細資料!(持續更新)

預計今年度在葵青、大埔、屯門區完工11,300個單位,即睇各區預測建屋量名單。 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完結後,政府參照公眾人士提出的意見,於2016年9月5日發佈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 新發展區將興建的單位數量提高至61,000個,而劃作港口後勤及物流設施用途的土地面積也有所增加。 《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的文件明確指出洪水橋因鄰近跨境交通基建,將有優厚的發展潛力,故可作為新界西北地區的「門廊」,環保城內將發展跨境貿易及零售業活動。 政府亦打算實行全面綠化,將分散各地的貨櫃場集中在公路旁邊,興建一個面積達55公頃的大型貨櫃車場。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房委會今日向城規會提交申請,據申請文件所示,日後該土地的擬議住用總樓面面積可達38.46萬平方米,並建議將地積比率放寬至約5.6;而擬議非住用總樓面面積則可達4.47萬平方米,地積比率放寬至約0.65。 幢數方面,非住用的樓宇數目為2幢,而有綜合用途的樓宇則會有12幢;其中非住用樓宇將會有不多於11層,而綜合用途樓宇高度則建議放寬至西面不多於151米(主水平基準上)、東面不多於146米(主水平基準上)。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較為值得留意的是,該地塊鄰近鐵路系統相關設施,料落成後交通便利。 公屋輪候|政府公布未來10年的公屋規劃,預計10年提供約33萬個公屋單位,料今年度在葵青、大埔、屯門區完工11,300個單位,即睇各區預測建屋量名單。 中原地產沙田第一城分行區域營業董事黎宗文表示,寬減印花稅下,交投氣氛明顯提升。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政府對私人資助房屋持積極態度

整個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項目分兩個階段發展,分別為第一階段及餘下階段。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全面落成後將提供合共約71,800個房屋單位,當中近七成是公營房屋,可容納約188,100新增人口,亦將提供約868,000平方米樓面面積作經濟活動,連同擬議的社區用途,可創造約40,100個就業機會。 清河邨連同沙田愉翠苑是「香港建築環境評估計劃」下,獲選為評審試點的公營房屋項目,負責設計本邨一及二期的房屋署總建築師何樂素芬表示,清河邨是設有最多綠化項目的屋邨,當中包括首次在垃圾房屋頂栽種植物。 大樓地面2層將闢設標準社區會堂,內有多用途禮堂可容納450人,建成後轉交民政事務總署。

  • 元朗區議會於2016年尾也成立了洪水橋新發展區工作小組,討論和監督規劃內容和實施安排。
  • 在兩個配水庫建造期間,為有效減少塵土飛揚,除定期灑水外,當斜坡上安裝泥釘後,土拓署會盡快鋪設防止土壤侵蝕網、種草等,以防止斜坡上的土壤被雨水沖散。
  • 現時新界西北地區的骨幹交通屯馬綫,繁忙時間客量已超過設計容量的上限。
  • 第一期平整工程料可提早完成以供興建公營房屋,首批居民可於2026年入住。
  • 新發展區預算可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218,000人,及製造100,000個就業機會。
  • 2021年9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透露,會因應中央提出深化前海深港合作區的改革方案和需考慮如何與深圳協同發展,將發展區內預留的部分商業用地改作住宅用途。
  • 在休憩用地方面:邨內的空地設有3個兒童遊樂場及2個籃球場。

研重建22屋邨曝光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多市區公屋 涉北角模範西環邨等 團體促人口少先行. 除皇后山公共運輸交匯處外,乘客亦可步行至邨外的沙頭角公路的「新圍軍營」站乘搭公共交通路線,往返沙頭角及市區。 皇后山邨遠離粉嶺市中心,居民需依賴接駁交通進出市區。 屋邨設有皇后山公共運輸交匯處,有七條巴士線及兩條專線小巴路線。 2021年12月10日,皇后山邨第2-6座獲批出入伙紙,隨後於同月22日起交付租戶。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元朗區

大埔中心本月暫錄7宗成交,屋苑新近錄21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325平方呎,單位建築面積454平方呎,放盤時開價約$470萬,日前議價後以$433萬易手,實用平均呎價$13,323,累減約$37萬。 若以擬議的地積比率發展,總樓面涉約297.6萬平方呎,當中住用部分總樓面佔約263.24萬平方呎,非住用部分涉約34.4萬平方呎。 整個新界西北地區規劃研究於2003年完成,但因為當時的人口增長及住屋需求放緩,加上環保城的發展方案被立法會否決,洪水橋的居民也對計劃有大量反對意見,發展計劃暫時擱置。 1998年,政府完成《全港發展策略檢討》,按照檢討之結果,開展了《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洪水橋因有西鐵和多條策略性道路連接,又可與天水圍新市鎮相互結合,以及鄰近當時仍在倡議階段的深港西部通道,故被列作具發展潛力之地區之一。 她説,現時食水配水庫地基正進行挖掘工程,預計今年第四季尾完成並展開興建其結構。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清河邨第一期除了包括清頌樓、清譽樓、清顯樓,亦包括邨內的一個小型商場 – 清河商場,同樣先後由德信建築及有利集團承建。 在當時發出的房委會招標公告中,時稱「粉嶺36區第4期」的清濤苑上蓋工程內容包括「互助委員會辦事處/業主立案法團辦事處」,意味此樓宇具備轉為綠置居屋苑的條件。 2020年1月,以房屋署署長唐智強為首的房署高層代表團,參觀皇后山邨及鄰近的山麗苑地盤,並聽取承建商代表講解項目採用的施工新技術。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05年4月以約$325萬購入上述單位,是次轉售帳面賺約$505萬,物業升值約1.5倍。 上述售出單位為凱帆軒2座中層C室,實用面積約429平方呎,建築面積約608方呎,屬2房間隔,坐北向南享海景。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現時,土拓署正為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餘下階段發展進行詳細設計,目標是在2031年完成其土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我們將探索各種可行措施以加快落實項目,例如在情況允許下盡可能縮短技術研究所需的時間、加快進行法定程序,以及同步進行部分程序等。 土拓署會繼續努力統籌設計和進行新發展區内的土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為增加土地供應全速前進,急市民所急。

  • 若以擬議的地積比率發展,總樓面涉約297.6萬平方呎,當中住用部分總樓面佔約263.24萬平方呎,非住用部分涉約34.4萬平方呎。
  • 另外,我們當天視察了土拓署在大石磨山上進行的大型移山工程。
  • 申請人指,根據環境、通風、景觀及交通等影響評估,證明放寬地積比不會對該區帶來任何不良的相關影響,同時有助符合政府於長策訂立的公營房屋數量目標。
  • 該址地盤面積約45,400平方米,位於粉嶺北第15區東地盤。
  • 而所謂的1公里生活圈,更難以在15分鐘內抵達,特別兒童和長者步速較慢。

城規會接獲房委會申請,擬放寬首幅位於粉嶺北新發展區第15區東、鄰近新屋村的政府土地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以興建6座,約共6168個公營房屋單位,另料可提供1146個停車位,預計於2026或2027年興建完成。 曹偉雄說,由2020年第三季至2021年第一季,地政總署陸續把收回土地交予土拓署進行地盤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 現時工程進度理想,預計第一期平整工程可提早一季完成,即2022年第二季完成,並交房屋署興建公營房屋,預期首批居民可於2026年入住。 為應付新發展區的交通需求,土拓署正興建連接粉嶺北新發展區至粉嶺公路一條長約四公里的雙程雙線分隔車道,即粉嶺繞道(東段),工程團隊正進行橋樑的地基工程,預計該段繞道工程不遲於2026年完成。 土拓署北拓展處總工程師曹偉雄說,相關工程2019年年中成功申請撥款,同年9月展開,預計明年開始可陸續交地予房屋署或香港房屋協會興建公營房屋,而整項工程於2026年完成。 )是一個香港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FL13NR,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第36區的吳屋村和雞嶺村之間,與雞嶺村隔石上河上游河段相望,原址為石上河流經的農地(曾為香港第三間大學四個選址之一,唯最後選擇清水灣)。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粉嶺北新發展區申建6幢公屋 提供6168伙 可容納逾1.5萬人

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的第一階段公眾參與的首輪活動已於2010年11月19日至2011年1月舉行,向各法定及諮詢組織展示新發展區的主要議題,包括它的願景、策略角色和規劃原則。 2011年1月,政府表示將耗資7040萬進行相關的發展規劃及工程研究,預算研究年期3年,工程可於2019年動工。 規劃署發言人指,洪水橋會以房屋居住帶動新區為主要考慮,也將預留配合深圳發展的土地,並預留土地給高端、研發型工業,發展高增值及低污染工業,令洪水橋新區提供相關就業機會;而發展過程亦可能會影響到非原居民村落。 第一階段公眾參與的次輪活動亦已於2011年12月9日至2012年2月9日期間進行,主要與持份者和市民討論及交換意見。

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屋苑平台設有休憩設施,而基座為兩層高商場(清河商場二期)連停車場,另大廈對出空地亦設有露天車位。 在戶型方面,開放式單位佔大約一半,另外40%為一房單位,僅有72個單位可間兩房,面積介乎於277至449平方呎。 該址地盤面積約45,400平方米,位於粉嶺北第15區東地盤。 2021年2月23日早上11時37分,警方接報指,皇后山一公屋地盤,一名39歲姓洪男子從高處墮下重傷,他昏迷不醒。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興建、重建、待建或建議中

房委會租住房屋小組於2000年9月通過把本邨命名為清河邨,取其「清澈河流」之意;亦與其毗鄰客家原居民雞嶺村之張氏宗祠堂聯「清河世澤,金鑑家聲」互襯。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2016年8月尾,該地盤的公營房屋部份(包括此邨及山麗苑)開展地基工程。 此項目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設計。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調整從價印花稅稅階,以減低一般家庭購買自住物業的負擔,有買家因而加快換樓步伐。 美聯物業九龍灣淘大花園分行高級分區營業經理黃家明表示,該行新近促成淘大花園兩房戶交投,單位獲區內換樓客斥$585萬承接。 中原地產馬鞍山迎海御峰分行資深區域營業經理胡耀祖表示,樓價由低位回升,買家入市信心持續增強,新一份財案亦調整印花稅門檻,料帶動細價樓交投。 馬鞍山區2月暫錄約140宗二手成交,其中翠擁華庭佔約7宗,最新錄7座高層B室易手,2房間隔,單位實用面積499平方呎,建築面積641平方呎,開價約$720萬,議價後以$650萬易手,實用平均呎價$13,026。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九龍城區

消息稱,該名老翁家住藍田,上周六(15日)從內地回港後需接受家居隔離。 惟他今早突然離開寓所,其子發現後報警求助,不斷致電父親,當時老翁正乘坐前往上水的巴士,不知自己身處何方,有乘客幫忙接聽電話,並協助老翁於上水清河邨巴士總站下車,身穿整套防護衣物警員到場處理。 2020年2月18日早上9時許,上水有街坊發現大批身穿整套防護衣物的警員於清河邨巴士總站出現,擔心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出現。 記者趕赴現場,發現兩名身穿防護衣物的警員及一批軍裝警員在場,以及一名戴口罩及白色手表的老翁坐在站長室旁。 另外,為增加綠化面積,設有全港首個垃圾房天台花園、綠化行車道、10支太陽能路燈、垂直綠化等各樣設施集於一身,是屋邨的一大特色。 至2021年12月,未命名的清河邨四期,正式獲選為「綠置居2022」的出售屋苑,並命名為「清濤苑」。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黃偉綸(右)聽取土拓署北拓展處工程師陳曉彤簡介署方如何在大石磨山透過清理和平整土地,為古洞北新發展區建造食水和沖廁水配水庫。 而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東(LC5)選區,而地方行政則為北區。 清河商場為一座單層商場,面積約2,400平方米,於2008年4月啟用。 商場共有16間店舖,面積由10平方米至850平方米不等。 截至2009年10月為止,已有日本城家居用品店、OK便利店、大昌食品市場、萬寧、西醫及牙醫診所、富園茶餐廳、髮廊、洗衣店、餅店、富金酒樓、源泰文具公司及百佳超級市場進駐。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大埔中心21座低層戶 $433萬沽累減約$37萬

原業主則於2018年以$515萬購入單位,持貨5年,是次沽出單位賬面獲利約$23萬離場,單位期內升值約4.5%。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1998年10月以$133.8萬購入上述單位,持貨超過24年,帳面獲利$451.2萬,單位升值近3.4倍。 中原麥家寶指,新買家為分支家庭客,見業主提供合理議價空間,亦有省卻一筆裝修費用,即購入單位上車自用。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薛春華稱,單位以$838萬放盤約1個月後獲同區客接洽,雙方經議價後以約$830萬成交,實用呎價約$19,347,建築呎價約$13,651。 據了解,買家為首置客,心儀單位享靚海景,而且全屋附有精緻裝潢,故睇樓2次即決定拍板入市 。 香港置業東中九龍凱匯分行市務經理(銷售)袁世昌表示,啟德配套日趨完善,吸引用家進駐。 該行日前促成一宗龍譽租務成交,新租客斥$1.2萬承租開放式單位,實用呎租約$52.6。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皇后山邨

2011年初規劃署官員簡介洪水橋的發展計劃時,也明確表示將預留配合深圳發展的土地。 當天,我們首先到達古洞北第19區公營房屋發展用地,其時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該用地將可提供約9,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容納約23,000人。 葵涌兩公屋項目 擬建6000單位 最快2030年落成. 【舊邨重建】房協筲箕灣申建646伙公屋 破天荒買私地併官地發展.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

西貢區現有13個公共屋邨,除對面海邨和翠塘花園位於西貢市外,其餘均在將軍澳新市鎮,其中有3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蒂升電梯此屋苑已列入「綠置居2022」出售,於2022年9月尾起接受申請,同年第四季攪珠,其後於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年間進行揀樓。 由於公屋需求殷切,而清河邨尚有25%地積比仍未用盡,政府於2017年決定在此用地上加建一座出租公屋,並包括設於基座的商場及停車場。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房屋及相關稅務政策

屋苑總體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而細部設計由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負責,並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預計2024年12月31日完工。 2022年2月15日,鑑於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導致檢疫設施短缺,皇后山邨第1及第7座被徵用作為檢疫設施,相關居民將會延遲入伙。 當中,已開派的第1座居民,將按意願獲編配同邨已入伙樓宇的剩餘單位,或留待檢疫設施交還後接收原有單位。 粉嶺36區第4期公屋 皇后山邨前身為皇后山軍營,於1992年關閉,1994年交回香港政府;其後,設於軍營舊址的皇后山警察康樂中心、警犬隊基地、調查訓練學校及警察宿舍於1995年正式啟用,至2001年陸續遷出。 至2008年,軍營獲納入香港政府勾地表中,是歷來勾地表中面積最大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