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居於玉清聖境清微天,亦稱無形天尊天寶君;靈寶天尊居於上清真境禹餘天,亦號無始天尊靈寶君;道德天尊居於太清 仙境大赤天,亦號梵形天尊神寶君。 到宋代真宗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是历代帝王对太上老君的最后一次加封。 明朝成祖朱棣崇尚老子为其化身真武大帝大修武当,有北修故宫,南修武当之称。 上清派崛起之後,傳播一種思想,即玉晨道君所代表的「上清仙境」,比一般庶民可以到達的,太上老君所居的「太清仙境」更高,所以玉晨道君地位愈見高昇。
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 一炁化三清 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 三清即以君子居则贵左之意,先以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
一炁化三清: 道德天尊
道教把宇宙的形成过程分作几个阶段,-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宫→元皇→太上皇→伏羲→女娲→神农…… 本质上,积罗先前和弥罗的交易,是借着弥罗还没有完全适应南方群岛的秩序制度,以及思维逻辑上的一些惯性导致。 一炁化三清 三清是道教哲理「三位三體」的象徵。 一炁化三清 “一气化三清”在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里有具体描述,写的是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
南宋大儒朱熹認為:“道家之學,出於老子。 其所謂”三清”,蓋仿釋氏”三身”而為之爾。 佛氏所謂”三身”:法身者,釋迦之本性也;報身者,釋迦之德業也;肉身者,釋迦之真身,而實有之人也。 今之宗其教者,遂分為三像而駢列之,則既失其指矣。
一炁化三清: 太上老君
亦有称其母于李树下生,生而能言,指树而姓“李”,把先天神降格为后天神。 然而据东汉延熹八年陈相边韶的《老子铭》,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道成化身,蝉蜕度世”。 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化身為老子,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僕徐甲,授以《道德經》五千言,此后被道教奉为开山祖师。 据记载,太上老君的形象是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足有八卦。 居金楼玉堂,穿五彩云衣,有十二条青龙、二十六只白虎、二十四只朱雀、七十二只玄武、十二只穷奇、三十六只辟邪护卫在身旁。
天師教的教團在失去了教主張家還有些凝聚力,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各種分裂而出的新興團體開始快速滋生髮展。 特別是魏晉的統一,天師道組織戒律渙散,不斷萎縮分裂成各種小團體。 各個團體逐漸壯大就再也忍不住了,因此開始獨立。 一炁化三清 上清派的祖師魏華存,本是天師道的祭酒,造神貶低太上老君,得以自立。 有段時間,甚至認為天師道是“三張偽法,當以革除”。
一炁化三清: 太上宝篆
有的是神話傳説人物,如第三階次的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第四階次的赤松子等等。 總之,神譜中各色各樣的人物都有,且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也有無人知曉的人物,難以考其來源,有的與道教關係不大,像孔子也拉進神譜,顯得不倫不類。 除陶的神譜外,還有各種不同的神譜,其結構和內容也互有出入。 东晋葛洪的《神仙传》汇集群书所见之老子传记,或称老子先天地生,或称其母怀孕八十一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
- 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 區別就是先後有差別,次序被顛倒了,現實是老君化為元始,宗教上説是元始變成了老君。
- 通天教主偏听门人之谗言,界牌关摆下“诛仙阵”反阻周兵,太上老君(顶上宝塔者)下凡协元始天尊破阵,大战通天教主(正中持剑者),一气化分三位尊神,乃道家三清(太清,玉清,上清),围攻其四周。
- 上清派崛起之後,傳播一種思想,即玉晨道君所代表的「上清仙境」,比一般庶民可以到達的,太上老君所居的「太清仙境」更高,所以玉晨道君地位愈見高昇。
- 今之宗其教者,遂分為三像而駢列之,則既失其指矣。
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其從神有文始真君尹喜、質初真君徐甲、南華真君莊周、沖虛真君列禦寇等七真。 話說老子在陷仙門大戰,自己頂上現出玲瓏寶塔,在空中那怕他雷鳴風吼;老子自思:他只知仗他道術,不知守己修身,我也顯一顯玄都紫府手段,與他的門人看看。 把青牛一拍,跳出圈子來,把魚尾冠一推,只見頂上三道氣出,化為三清,老子復與通天教主來戰。 通天教主不知上清道人出於何處,慌忙招架,只聽得正南上又有鐘響,來了一位道者,戴如意冠,穿淡黃八卦衣,騎天馬而來,一手執靈芝如意,大呼曰:「李道兄!我來佐你共伏通天道人。」把天馬一兜,仗如意打來。 心中甚是疑惑,正尋思未已,正北上又是一聲玉磬響,來了一位道人;戴九霄冠,穿八寶萬壽紫霞衣,一手執龍鬚扇,一手執三寶玉如意,騎地獅而來。 」四位天尊裹住了通天教主,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通天教主止有招架之功。
一炁化三清: 作者:一炁化三清
太上老君的起源为三清,是三清之一太清道德天尊。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
按照這種説法,則是三洞經書,皆由老子所造作。 一炁化三清 不僅如此,甚至還説:“老君於三皇時説經,世謂之《三墳》之書,久失其傳,兼累世所説經,多藏瓊室瑤台,或秘龍宮海藏,神真保護,世莫得聞,今所傳者,太山一毫芒爾。 ”④這就是説,三洞之外的眾多經書,也系老子所造。 一炁化三清 我們知道,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為最終目的,這是一切道派的共同思想,也是道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天師道一系從東漢以來即將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老子與道是一是二、二而一的。 “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而作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老子,自然也就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當然也就是道教的最高神靈了。
一炁化三清: 道教中的宇宙起源是什么?道炁化三清的三大纪元分别是什么?
又據太清玉冊云:「昔在象帝之先,空洞自然之中,有百千萬重之正炁,結而化生妙無聖君,歷尊號曰大羅元始尊,旡(音無)為自然妙旡上帝,為萬炁之祖,所謂 道生一也」。 昔在延康遐劫之先,大梵溟幸之始,有百千萬重真炁結而化生妙空聖君,歷號曰「玉宸大道君妙空上帝」,肇開道範,所謂一生二也。 昔在赤明混沌之 中,有百千萬重道炁結而化生妙有聖君,歷尊號曰:「五靈元老君混元太上道君妙有上帝」,使萬象具備,所謂二生三,三生萬物也。 元始天尊生於混沌之先,其時宇宙無形無氣無物,元始分真化炁(音氣)以一炁化而為三,在虛無自然的大羅天境,分化為元始、靈寶、道德三位天尊,此一炁亦稱 元始祖炁,也有尊之為元始天王的。
但将其神人化之后,便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作为其圣诞之日。 按阴阳五行学说,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一年一度的冬至,一阳初生,万物勃兴,这一天万物阳气开始生发,正所谓:“阴极阳生,一元复始”,正符合元始之意。
一炁化三清: 一炁化三清level1
其所谓“三清”,盖仿释氏“三身”而为之尔。 佛氏所谓“三身”,法身者,释迦之本性也;报身者,释迦之德业也;肉身者,释迦之真身,而实有之人也。 一炁化三清 今之宗其教者,遂分为三像而骈列之,则既失其指矣。
各等级除了中位主神外,还有左右诸位神仙,数量各不相等,如第一等级左位29神外,右位19神。 第三等级左位50余神,右位30余神。 这些左右诸神仙,有的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或圣人先贤,如第三等级的孔子、颜回、庄子、第七等级的秦始皇、汉高祖、齐桓公、晋文公、魏武帝、刘备、李广、韩遂、孙策、徐庶等。 有的是道教著名领袖,如第二等级的魏华存、许穆、许拥是道教上清派的创始人,徐来勒、葛玄是灵宝派的创始人,而第四阶次的张陵是天师道的鼻祖,葛洪是道教大理论家。 有的是神话传说人物,如第三阶次的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第四阶次的赤松子等等。 总之,神谱中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且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也有无人知晓的人物,难以考其来源,有的与道教关系不大,像孔子也拉进神谱,显得不伦不类。
一炁化三清: 一炁化三清
天尊的神誕之日是夏至,官府與道觀於是日祭祀,但民間大多認為是八月初一,俗稱「官祭夏、民祭秋」。 为了构成三清尊神的等级序列,它被说成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的。 事实上,道教从创立之时起,就尊奉老子为教主,进而说他上处五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成了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 但在三清中,其地位处于最低层,显然不合所有道教徒的信仰,所以到后来,又产生了老子一气化三清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