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直資7大優勢2024!(持續更新)

雅德小學將於2022年8月6日至8月13日接受報名,家長會需親自或托親友將已填妥的入學申請表、所需文件及100元報名費交回雅德小學校務處。 學校亦將於2022年7月16日舉行兩場實體簡介會,期間會有學生分享、校長分享小一入學面試安排及教養心得。 家長反應熱列,故實體簡介會已滿額,不過家長可於2022年7月19日在學校網站重溫當天簡介會內容。 校方將根據申請人報名及學生資料冊內容,選取約800名申請人進行面試。

私校直資

此外,還有特色課程、活動及林林總總的各項需求,都需學校在財務及人事上作出周詳而靈活規劃,這與官津學校管理模式有一定差異,是對學校領導的挑戰。 家長當然望子成龍,不惜花費不少金錢與精神,為的就是希望子女能夠入讀傳統名校。 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私校直資 私校直資 曾有研究指出,為孩子選對學校,他們將來的收入可能會更高。 在全球任何國家當中,不少家長均傾向選擇以品德教育為重,多於選擇着重學業成績的學校,此舉更易提高小朋友多讀書的機會,整體發展可能比其他小朋友更好。

私校直資: 私立、直資小學學費2020

近半年,便有七間私立幼稚園因為收生不足,開支龐大,實在難支撐下去而結束了。 連過去受中高產家長歡迎的國際學校,也面對收生不足的難題,尤其是近年才成立,陣腳未站穩的。 這些的國際學校是政府批地而成立的,必須主要為外籍學生服務,本地生數目的比例是30%或以下。 最近政府放寬了對幾間國際學校收生比例的限制,變相容許更多本地學生可以入讀,就是因為生源不足夠,外籍專才或高級管理人員子女減少。 筆者當年任職的藝術直資學校的學費不高,獲學費減免的同學卻不在少數,學校的收入不比津校多,但透過靈活的資源運用,聘請了不少藝術家,以不同形式到校任教,把學校打造成極具特色的藝術學校。 離開該校後,筆者在一所中小學一條龍的直資學校工作多年。

  • 成績唔錯,覺得可以應付到 Band 1A 中學 ,可以進取啲第一志願填 Band 1A 中學,第二志願就唔建議填 Band 1A 中學,要隱陣啲揀返啲無咁大競爭嘅學校。
  • 家長最重要的是為自己的子女選中合適他們就讀的學校。
  • 源廸恩認為,同學於低年級,即中二或中三插班較好,他解釋,中二只是剛開始不久的初中階段,同學可有較長時間,適應新學校的環境及課程;而中三插班則可為高中課程作準備,讓同學可根據興趣,選擇中四的科目。
  • 家長可於放榜前先留意心儀小學之叩門安排,及早準備。
  • 至於面試影片方面,第一部分為學生錄影,學生需以廣東話或英語進行自我介紹;第二部分則為家長錄影,家長需以廣東話或英語進行錄影,說明「為甚麼你認為你的女兒適合入讀德望小學暨幼稚園?」。
  • 課程設計、演繹及實踐皆建基於基督信仰,故此基督教價值觀乃整個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以期實踐基督教全人教育的理想。

2003年創校的港青基信書院位於東涌,學生來自世界40多個國家,主要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課程亦揉合本地及國際課程。 除了提供DSE課程外,學校亦設有英國IGCSE及GCE ‘A’ Level課程,以配合學生的升學需要。 私立小學與直資小學最大的分別,除了課程與學費之外,在於申請學童可否參與教育局的小一統一派位「大抽獎」。 其實每間小學都有其優點和特色,有些著重成績、有些著重活動、有些著重藝術,就算是人人讚好的學校,都不代表一定適合子女。 例如子女明明性格好動活潑,卻選一間只著重課業的傳統名校,只會令子女發展受限制,讀也讀得不開心。 又或者明知子女讀書一般,卻選一間催谷成績、課業重的學校,到頭來子女讀得吃力又不開心。

私校直資: 中學

小一面試表現包括以英語、廣東話及普通話交談的表現,以及小組活動表現。 面試分小組遊戲及個人面試,會留意小朋友在遊戲活動中,與其他小朋友的相處及溝通能力;在個人面試中(以廣東話 /普通話或英語)對答的表現。 面試日期︰改至2020年12月18至20日 面試形式︰ -小組遊戲及個人面談 -約20個考生一組,每組玩的內容也有不同,面試時間約1小時,等候期間可玩玩具,玩具類型如有布偶、車、槍,考生按喜好選擇。 面試貼士︰ 1 玩畫畫 有的組別聽指令畫畫,如畫昆蟲,要畫有7節的毛毛蟲、9隻腳的蟲。 2 玩遊戲︰砌LEGO;跟老師踢球;玩保齡球(每人一次),滾保齡球撞跌10個瓶,如撞跌保齡球瓶,考生需要自行拾起。 3 看圖答問題 4 日常生活問題︰會問考生姓名等個人資料,問跟家人日常生活。

學生亦可選擇參加「中學學位分配」機制,藉統一派位,升讀其他中學。 教育局規定,所有人接受直資小學學位後,都不可參加統一派位。 家長需簽署一份「放棄通知書」,自願放棄參加統一派位。 由辦學團體以自負營虧方式自資經營,由於不受政府資助,學生需要繳交學費。 全港有近600間小學,家長應從何入手,為子女選擇一間好學校?

私校直資: 【短片分析】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 教育重點

由於買位政策只是一時權宜之計,政府在這段期間亦以各種方式(例如新建學校)不斷擴充公立學位,同時減少從私校買位。 在整體學校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加上買位數量不斷減少,令私校營運更困難,引起私校的不滿。 ),是在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直接資助計劃,也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政策之一。 計劃目標是以促進優質的直資學校發展,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官立學校及資助學校(合稱官津學校)以外的選擇。 本文從全香港77間直資/私立小學的資料中,整合了本年度全港直資/私立小學最具教育競爭力排名50強、全港十大的平民直資小學,及率先報名的直、私小學名單給家長們作參考,好讓各家長能夠及早準備,找出最適合子女的學校。 現時的小學一般分為四類:官立、資助、直接資助(直資)及私立。

私校直資

啓思小學的入學申請表格可透過網上下載或到學校校務處索取。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於2022年6月1日至10月8日接受網上報名,申請人填妥網上申請表及繳付50元報名費。 學校亦將於2022年10月10日公布首輪面試詳情,並於10月11日至13日透過網上預約首輪面試時間(面試時間:2022年10月15或22日)。 在11月5日,校方將以電郵公布首輪面試結果及11月12日舉行的次輪面試詳情,並於11月25日前公布面試結果及通知取錄學生註冊。

私校直資: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瑪利曼於1927年創校,是傳統的英文小學, 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學校每年提供約120個小一學額,與瑪利曼中學為直屬關係,有85%畢業生可以升讀中學部,不少城中名媛及名人二代都是該校學生。 私校直資 灣仔區12校網與九龍城區41校網同屬全港矚目的校網之一,區內有不少單性別名校,可謂「粒粒皆星」。

私校直資

他補充,與IAL課程相比,該校提供的DSE課程科目選擇較多,例如歷史、地理、音樂等等,學生可自由選擇及組合,較適合一些有不同興趣的同學。 這個題目會吸引觀眾/讀者的眼球,而事實上以上四類學校,各有特色,都能提供優質教育,培養社會各方面的人才,是沒有所謂優次選擇問題存在的。 直資計劃看起來令學校貴族化,給予學校高度自主,為學生提供彈性課程,但學校需自負盈虧,老師職位也不穩定,是學校領導的挑戰。 私校直資 史丹福教育經濟學家貝亭格(Eric Bettinger)指出父母如以「是否適合孩子的性格」作首要選擇條件,子女將來33歲時,收入會比同齡的高8%,而對女孩子的影響更為大,收入或有機會高出11%!

私校直資: 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

但係無論如何,只要覺得自己可以應付 Band 1 私校直資 競爭嘅同學,記住要排哂 Band 1 嘅學校,先開始排 Band 2 嘅學校,費事無咗入讀 Band 1 中學嘅機會。 首先必須要清楚知道自己嘅 banding,如果唔係好清楚嘅話可以問老師,Banding一般係由1A、1B、1C,如此類推到3A、3B、3C;A、B、C嘅分別就係喺果個Banding入面成績最好、成績中等、成績普通。

私校直資

對於港媽認為直資、私立學校比官立學校好,不少網民認為學校師資再好,小朋友不適合、無法跟上進度也無法有好的發展。 網民指出「最好未必最適合,最適合先係最好」、「返學唔開心,入到國際學校都無用」,認為小朋友上學開心,自然有更好的學習動力。 不少網民均認為小朋友讀書開心才是最重要,「無嘢比小朋友開心更重要」,如孩子讀得開心,讀書將會更專注投入。 又有網民指在香港不論是資助學校還是直資私立學校,學業壓力一般都較大,指「其實普通津校都笑住放學好難得」。 又有人反問家長「唔通要返學返到愁眉苦臉先叫做好?」,認為小朋友未來的人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應好好給予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對將來的待人處事,甚至是性格,均會有正面的影響。

私校直資: 全港76間直資私立小學學費一覽

面試日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首輪),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次輪) 面試形式︰小組及個人形式(首輪),面見入選學生及其家長(次輪,內容圍繞親子關係、家庭支援與學校理念方面)。 面試貼士︰ 全部申請人均可參與首輪面試,當中600人入選次輪面試。 首輪面試 第一部分平均8人一組,課室內擺放了玩具、LEGO、積木等,讓小朋友自由揀選,也有集體遊戲,老師主要從旁觀察小朋友的肌肉協調能力、應對表現、互動情況等。 第二部分由老師與小朋友單獨面談,話題圍繞日常生活、家庭生活,也有處境題考反應,例如如果你與媽媽在街上失散了怎麼辦? 私校直資 私校直資 」 次輪面試 由校長、副校長及主任面見家長,了解親子關係、家長的育兒方法、對學校理念的認識等,以交流互動為主。

  • 由於初期計劃未能吸引資助學校參加,教育署多次修改直資計劃的條款。
  • 校方將於2022年10月22日或10月29日安排面試,面試結果將於2022年11月21日或之前致函通知家長。
  • 網民指出「最好未必最適合,最適合先係最好」、「返學唔開心,入到國際學校都無用」,認為小朋友上學開心,自然有更好的學習動力。
  • 現時的小學一般分為四類:官立、資助、直接資助(直資)及私立。
  • 總言來說,直資中學提供優質的教育,普遍良好的師資與完善的學校設備,越來越多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可見其素質有保證。
  • 不少跨境學生留在內地,有部分索性轉到內地學校就讀。
  • 根據教育局公佈的《小一入學報告書》,2019年度獲統一派位的學生佔55.1%,較自行分配學位高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