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山村2024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社山風水林有大量原生樹種及珍貴植物,包括郎傘樹及巢蕨等。 林內亦有一棵直徑超過三米、高逾二十米的樟樹,估計樹齡超過一百年。 社山村 從科學研究角度而言,植物物種豐富的風水林蘊藏了無可估量的價值,當中的生態特色和物種結構,可作為原生樹林物種的參照,對選擇植林物種尤有參考價值。 風水林活像一個標本林或植物博物館,不論在學術或自然護理工作上俱存有重大意義。 風水林雖一般面積不大,但有些較完整的風水林仍能為不少野生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 濃密的樹冠又能提供遮蔽處,供鳥類築巢,難怪林中總是處處生機。

社山村

陳新貴說,這片土地之前是農地,後來被廣東粵海公司收購,後來該公司破產,土地成為銀主盤,最終輾轉落入現時的發展商手中。 他說,當年賣出的土地中,有些是祖堂地,有些則是私人地,坦言當年村民確有受益,只是未料到有如今局面。 村民關注計劃帶來環境、水源及交通影響,其中交通問題最為嚴峻。 張振邦表示,據發展商藍圖,他們擬建一條出入通道連接林錦公路,出口在坑下甫對面。 他指出,這位置十分接近較寮下迴旋處,即林錦公路交匯處,四方八面(康樂園、新界環迴公路、大埔公路等)來去車輛都經迴旋處出入林錦公路,現在當有少少交通意外,林錦公路迴旋處一帶都會出現擠塞,若未來增多幾萬人,車輛大增下,恐塞車情況無日無之。 他指擬建道路不應連接林錦公路,計劃應另找地方做獨立出入口,他建議可在社山河附近山邊而過,往梅樹坑、三渡坑那邊走較理想。

社山村: 留言板

這片圍住鄉村的風水林面積約5.7公頃,內有多種原生樹木與珍貴物種,早於1975年已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風水林於六十多年前曾對村落作出巨大貢獻,原來早年村子窮,但要建行人路及河橋,方便村民走動,因此將風水林內十多棵一米多直徑的樟樹砍下來賣掉,當時由樟樹木製成的樟木櫳有價有市。 翻查資料,發展商就有關社山村的土地曾於2013年及2019年向城規會提出改劃申請,擬建低密度發展住宅,最後均自行撤回申請。

  • 明方正學族譜序:「方氏出于楡罔之裔方雷, 比他姓為最先, 黃帝時有曰明者, 在七聖之列, 其後有回, 為帝舜友」。
  • 与本镇之安仁村、溪南村、大东山村,溪桥村接壤,并与燎原镇夏地村,大员村隔山而居,与揭西县部分地区隔河而望。
  • 目前社山村有500多名原居民,包括200多名海外村民。
  • 公園旁之古樹棧道已封,惟公廁後有水徑能在外圍欣賞這棵古樟樹。
  • 姓纂:「宋微子之後, 支孫封於蕭, 蕭叔大心子孫有功, 因邑命氏焉, 代居豐沛, 至不疑為楚春申君客」;漢相國蕭何即其後, 望出蘭陵, 廣陵。
  • 社山神木,一直庇佑本村土地及耕地,以至眾生靈,使社山成為物種多元棲息地,在1970年代社山有5.7公頃樹林,被官方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這一小範圍,當時竟錄得蝴蝶100種。

「風水林」可說是華南鄉村特有的地標,多在低地出現。 村後林木很可能是建村時考慮的風水條件之一,另外,樹林形狀近似環抱村落,遂也具有守護鄉村的象徵意義。 根據資料顯示,香港現存有116個風水林,而南風道風水林是港島區剩存的一個。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周大夫食采于劉, 亦為劉氏, 康公, 獻公, 其後也, 士會之後, 週末, 家于魏, 又徙豐沛, 至豐公生煓, 字執嘉, 生漢高祖」。

社山村: 大埔社山村被指「先破壞後建設」 環團反對地產商農地起樓

我曾在寧波一間姊妹學校帶遊學團,苦於交際應酬,身心極疲憊,走過校園一段約50米行道,兩旁種滿兩層樓高濃密樟樹,聞到一陣令人舒暢的清新氣味,引得我回頭再走多幾趟,頓時恢復活力,這是在香港從沒遭遇過的事。 饒玖才先生曾說若由他為香港選種行道樹,首選樟樹。 如這建議在饒先生任內獲執行,香港今日處處神木,區區有土地神庇佑,不但可以減輕醫療成本,樹蔭下我城萬眾情感交流,宣泄內心情緒,大家敬奉城市,躁動解除,團結各方,形勢當與今日殊。 社山神木,一直庇佑本村土地及耕地,以至眾生靈,使社山成為物種多元棲息地,在1970年代社山有5.7公頃樹林,被官方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這一小範圍,當時竟錄得蝴蝶100種。 當年我慕名而來,但我在村中及其周邊轉了幾圈也找不到這片林地,不要說燕鳳蝶,連依靠樟樹的青鳳蝶、斑鳳蝶、白帶螯蛺蝶,都因為神木健康不再而消失。 【明報專訊】社山村,陳村長告知原名為射山村,「射箭個射!」但取名和改名的由來卻不得而知。

車輛停定在入村的路口,旁邊第一間村屋的戶外有一個小公園。 公園裏除了塑膠短滑梯和橡膠地墊,還有各區常見在天未全亮時老人家便已零散佔據、透過踏步和雙手划圈等重複動作來活動手腳的健身器械。 仔細看,公園裏張貼着告示:「私人產業,歡迎參觀,責任自負」,才驟然明白這不是一個「大家」的公園。

社山村: 《盗月社食遇记 山村加餐饭》相关问题

根據規劃署資料,發展商曾兩度就有關用地向城規會提出改劃申請,擬建低密度發展住宅,最後均自行撤回申請。 社山路口,有社山村休憩處,而村東北有社山村兒童遊樂場。 繞過澗邊鐵絲網,不過後再次接回山徑,此地泥鬆石碎坡斜,要登上澗後山坡得費一點力氣。 山徑比想像中通順,然而卻甚少人提及此路(也許接駁地點並非熱門之地)。 本打算沿黃徑登鹿山,然而臨近登山路之際,竟有成群馬騮阻路,附近哨兵更向我叫囂,只好放棄登山念頭,回走至林務管理站,下接松仔路,結束是日脫線行程。

去年,恒地(0012)及會德豐(0020)透過其關連公司,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大埔林村一帶的土地用途。 規劃署指過去5年,城規會並未收到就社山村及其鄰近地方作低密度住宅的規劃申請,大埔地政處亦未接獲有關發展申請。 水務署表示,每個發展計劃可能引致在集水區的污染風險程度有所不同,所以須作個別考慮。 逾10年前被揭大規模非法倒泥破壞的大埔社山村農地,觸發政府修例規管;恒地(00012)購入8年後,近日申請改變用途建豪宅,計劃建267幢獨立屋,同時附設開放給公眾的蝴蝶園和有機農莊等,預計2019落成。

社山村: 大埔社山村農地 擬建267獨立屋

大家可免費參觀碗窰展覽,從大量具有歷史價值的瓷品和窯具之中,了解香港早期工業和大埔墟歷史。 鄰近還有法定古蹟樊仙宮,此廟宇有逾二百年歷史,大門屬兩進式建築,裝飾精緻,大家亦可順道一遊。 由於碗窰遺址有很高的歷史價值,部分發現窰爐的地方已於1983年宣布為法定古蹟。

社山村里選的是一棵非凡的樟樹,長春社在2010年量度它的胸徑為4.2米,被認為是全港最粗壯喬木。 在我少年時聽本地專家說古樟約400歲,我現在已是大叔,本地專家仍說古樟約400歲,不知在50年後,古樟是否也是約400歲? 我在網上讀到台灣林務局一份資料,引用日本籍農產部官員文獻,他們曾鋸開無數棵樟樹樹幹,以數年輪方法來確定樹齡,總結出這算法:直徑粗1米的樟樹,都在140歲或以上。 這樣算來,社山神木在2010年至少588歲,2022年便600歲。 1422年是它的生年,該年暹羅、蘇門答刺等國使節,隨鄭和船隊歸國;永樂帝朱棣在該年領兵大敗蒙古兀良部。

社山村: 風水林和香港其他類型林區的比較

陳新貴說,這些高樓就在村前,令原來村落景觀大受影響,不能看到遠方山巒大刀屻。 社山村 社山河為林村河支流,林村河會經地下水管輸往船灣淡水湖。 陳新貴又指發展計劃中會興建學校,但地點就在殯葬區附近,擔心會騷擾到先人入土為安,他希望這類設施地點再加斟酌,最好遠離殯葬區。 去完社山大樟樹,時間尚早,沿著林錦公路步行往林村許願樹,途中經過鍾屋村,遇見這個富有特式的土地神壇。 根據大樟樹步道入口的解說牌,這個位於大埔社山村大樟樹 胸徑大約3米,是目前紀錄本港最大的樟樹 這個深具特色的樟樹體型龐大,樹冠寬闊, 樹幹基部的大洞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社山村

清朝乾嘉年間,廣東長樂縣的陳氏七世祖維榮公與兩個兒子,來到新安縣五都林村鄉承墾荒田,次子行可公在林村鄉社山立村。 在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編的《新安縣志》,便有社山村的記載,當時是屬於官富司管屬客籍村落。 在1899年香港輔政司駱克的接收新界報告中,社山登記為120人的客家村落。

社山村: 海拔196米高 社山打卡標高柱

因为当地言称“田螺”为“螺蛳”,故当地村民称其为“螺蛳山”。 后来,村民又在大树下建了一个庙,叫做“社王庙”或“社公庙”,称社土为“社公菩萨”。 人们又常到社王庙拜祭,以求护佑土地丰收和吉祥平安。 之后,人们为了怀念社王恩德便将大树之后的巍峨之山也叫做“社山”’。 社土向村民讲授土地性能,传授顺应水土、农事耕作等诀窍,还告诉人们春耕、夏种、秋收和冬藏等方面的规律。

  • 急就篇注:「許由之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晉有許偃, 楚有許伯, 鄭有許瑕」。
  • 從原路折返,到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的出入口附近的大埔滘花園內,觀看《怒水橋洪流肇禍記》紀念碑。
  • 社山村為陳氏單姓客家村,村長陳新貴說,社山村由陳氏七世祖維榮公立村,歷史已逾300年。
  • 當時的土地擁有人、前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其長女劉麗芳持有的公司,當時在該地大量傾倒建築廢料,破壞農地生態。
  • 從這裏往吐露港單車徑 村口的土地 大部份村民已離開,留下廢屋。
  • 鄰近還有法定古蹟樊仙宮,此廟宇有逾二百年歷史,大門屬兩進式建築,裝飾精緻,大家亦可順道一遊。

到達碗窰後, 先到展覽館參觀, 順便嘆嘆冷氣, 這座展覽館我們都來過幾次, 所以沒有太大新鮮感, 不過展覽館的保安亞姐就值得一讚, 她不但很友善的招待我們參觀, 而且更兼任講解的工作, 令到第一次到來參觀的隊友很享受參觀這處展覽館。 近年来,社山村委会积极进行文明村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美好家园。 2004年以来在村委会带领下,社山村投入70万元建造2公里村通镇硬底化水泥道路,其他村也正在筹资建造硬底化道路和改变村容村貌。 为丰富村民的文体生活,社山村常常举办篮球邀请赛,邀请一些名队前来参赛,吸引了周围一带村庄村民前来驻足观看,热闹非凡,村民其乐融融。 改革开放以来,社山村委会村民逐渐从纯农走出来,纷纷洗脚上田,到广州、深圳等地从事建筑等工作,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绝大部分已建起了楼房,电话入户率达80%,90%以上群众饮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 社山村委会属丘陵山区,农业以种植水稻、花生、香蕉、玉米为主,经济发展有淡水养殖业,产品加工和手工业。

社山村: 香港唯一青花瓷窰址 大埔碗窰免費參觀碗窰展覽

「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再公布多兩宗申請,其中一宗由恒基兆業及會德豐地產提出,涉及於大埔林村旁、逾200萬平方呎土地,料可提供8,484伙公營房屋,及3,636伙私樓單位。 社山風水林是香港一個風水林,位於新界大埔區林村谷社山村後面,面積約5.7公頃,於1975年被劃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由太和港鐵站A出口起步,逆走衛奕信徑第八段,橫過林村河往錦石新村。 及後沿石蓮路行走,在吐露港公路下走過,上升至涼亭。

社山村

村民指是次申請將在項目外沿建多個隔音牆,高達3至4公尺,或會加劇水浸情況,對村民構成更大危險,要求城規會對此進行調查,並請立法會議員在下月的城規會會議上提出質詢。 新屋排村的村民郭先生表示,即使所住的地方為受影響範圍,但村內公告欄及附近巴士站均沒有看到相關告示,林村鄉公所對此亦不知情。 他指出,二眾村民是由報章得知自己的土地將被改變用途。

社山村: 社山村7成地被填 失落桃花園

蓮澳有佛教寺院香海蓮社半春園,始建於1930年代,佔地200多萬平方呎,是大埔區內面積最大的佛教寺院,內有不同區域,如大雄寶殿、德煒堂、玻璃屋和黃筱煒故居均為具有價值的文物古蹟。 大菴村瓦窰後,走回頭路於林錦公路往社山村及社山,最後沿石蓮路馬路回太和,這樣走的話相信一般人都可應付。

社山村: 村民斥發展商傾倒泥頭致水浸

姓纂:「帝堯陶唐氏之後裔封唐侯, 周成王滅唐, 子孫以國為姓, 又左傳唐成公國於比陽, 今唐州是也」。 姓纂:「帝顓頊高陽之裔, 顓頊生大業, 大業生女華, 女華生咎繇, 為堯理官, 子孫因姓理氏, 裔孫理徵, 得罪於紂, 其子利貞, 逃難伊侯之墟, 食木子得全, 因變姓李氏」。 姓纂:「顓頊之後, 周封曹挾於邾, 為楚所滅, 子孫去邑以朱為氏, 一雲, 舜臣朱彪之後, 齊有朱毛, 漢有中邑侯朱進, 隱陵侯朱濞, 吳郡, 漢功臣, 又都昌侯朱車爾, 車爾至買臣, 會稽太守」;望出沛國, 義陽, 吳郡, 河南。 明方正學族譜序:「方氏出於楡罔之裔方雷, 比他姓為最先, 黃帝時有曰明者, 在七聖之列, 其後有回, 為帝舜友」。 新村車站附近有一個由大埔區議會撥款建造的避雨亭-歡欣亭,和同樣在大埔三渡坑的快樂亭,快樂歡欣,互相輝影。 原本路線為穿梭大、小菴山之間,由於小路變幻莫測,完全不似預期,無意間換了「跑道」,先上「上馬石」、「小菴山」電塔,之後情況完全失控。

社山村: 社山村浴龙岩

留意在地上「樟樹」的指示,由於大樟樹有倒塌危機,步道現已封閉,故此往「樟樹」的指示,也沒有更新保養,比較蒙糊不清。 連接林錦公路的社山路是進入社山村一個較方便的途徑。 由鍾屋村落車步行往社山路距離也差不多,也可選擇在鍾屋村站落車,步行往社山路。 上星期看了港台的電視節目「山水傳奇」, 節目中介紹全港最大的樟樹。 數年前曾到大埔社山村, 看看大樟樹, 當時樟樹已經有倒塌危機,為了安全起見,通往觀賞樟樹的步道已經封閉。

社山村: 社山村浴龍巖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梁士倫亦對計劃有保留,認為發展規模太大,加上背靠風水林,憂發展會影響附近生態環境。 大埔社山村不及林村出名,林村有許願樹,社山村其實也有400年歷史的大樟樹,然而在這場填泥風暴中,社山村有7成農地被填埋,而對於在該地農民而言,最不捨得30年來建立的桃花園和果園,都化為烏有。 稍事休息,便從山的另一邊的闊落山道,往社山村方向緩緩下走。 望著山下林村山谷的大片田原和散落的村莊,在大刀刃的庇護下,散發著鄉郊氣息,感覺很不錯。

風水林中有一棵估計超過四百年樹齡的樟樹,被人稱為「社山神木」。 古樹木名冊資料顯示,社山大樟樹高17米,樹冠闊度達35米,直徑逾3米,要將之環抱需十人八人。 名冊未有將它的年齡列出,但村民指它比立村還要早得多,最少有四百年。 今年71歲的陳新貴說,小時候,見過神木被燒過兩次,但無損神木的氣勢,它多年來受到遊人歡迎,連巨星周潤發也來看過。 十多年前政府在神木周圍架起木棧道,讓市民近距離欣賞,但幾年前棧道已破爛,為遊人安全,關閉棧道並圍上鐵絲網。

社山村: 社山村 She Shan Tsuen

与本镇之安仁村、溪南村、大东山村,溪桥村接壤,并与燎原镇夏地村,大员村隔山而居,与揭西县部分地区隔河而望。 主要农产品:青榄、青梅,桃子,李子近年还种植马铃薯。 徑.香港提供手機應用程式服務讓使用者記錄行山及郊野活動,與其他使用者分享見聞記事,從而積極參與監察郊野的工作。 最特別之處,是樹身有13枝的樹幹,故也被稱為”百子千孫樹”。 閒遊東澳古道,途中會經過沙螺灣村,依據指示牌便可找到一棵著名古樹。 古樹是大樟樹,樹齡估計300至400年,是屬於香港最老的古樹之一。

社山村: 社山村 近期成交

走入禾徑山村後方的風水林,看看幾棵參天的百年老樟樹。 看樹後可往順道遊雲泉仙館或走上「華山長城」看上水至深圳的遼闊風光。 風水林前臨田野、背靠山巒,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面積一般比較小,平均約一公頃, 最小只有600平方米(黃竹洋),最大的約六公頃(城門風水林)。 因為村莊大部分位處低地,所以約八成風水林低於海拔100米,記錄中超過海拔300米的風水林,只有馬鞍山昂平一地。 最後,往林錦公路方向走到小巴站則可乘搭九巴64K前往港鐵大埔墟站或太和站。 大埔碗窰是香港目前發現唯一的青花瓷窰址,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

社山村: 香港大廈搜尋

可惜因地產商在附近的發展,古村環境已大不如前了。 當時有環團提出反對,指申請的農地涉及2003年社山村傾倒建築廢料事件。 社山村 當時的土地擁有人、前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其長女劉麗芳持有的公司,當時在該地大量傾倒建築廢料,破壞農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