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南山村2024詳細介紹!內含石硤尾南山村絕密資料

之后在火灾原址再兴建29栋六至七层高H型的徙置大厦,供灾民入住,就是石硖尾徙置区(今石硖尾邨),其中第9座至12座是由联合国拨款建成。 自此之后,香港的房屋政策也出现根本性的改变,政府开始兴建公共房屋,作为低下阶层市民的基本福利;负责兴建公共房屋的香港房屋委员会前身屋宇建设委员会,以及房屋署的前身之一徙置事务处,都随即相继成立。 為紀念石硤尾邨歷史,美益樓地下設有展覽廊,內設展板及互動遊戲,介紹石硤尾邨的歷史及屋邨生活的演變,對出亦保留了重建前的紅磚屏風。

  • 由于政府在1950年代初认为涌入香港的难民,只是来香港逃避中国的战乱和动乱,不会在香港落地生根,认为他们在中国局势缓和后便会离开香港,所以政府并未有主动大量兴建房屋安置难民。
  • 公共屋邨養活一代代香港人,走進美荷樓便能認識這第一代公屋的歷史,在經活化的僅存 H 型大廈走走,或者在改裝後的旅舍嘗試住宿體驗。
  • 由於石硤尾健康院的位置並不方便,深水埗區議會在2010年1月通過了一項動議,促請政府抓緊石硤尾邨第6期重建的機遇,進行重置石硤尾健康院計劃。
  • 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
  • 石硤尾又名夾石尾(碣石尾),原指深水埗南昌街街尾起的一帶山嶺谷地,早於1900年前已有人定居於兩條從山上流出長沙灣的溪澗旁邊。
  • 兩期面向白田街的一邊均設有街舖,而美葵樓一樓亦設有商舖。
  • 到26日日出,整个白田村寮屋区只余下一片瓦砾,所幸的是居民在大火发生后逃生迅速,死伤不致太严重。

直至1973年5月28日,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所有徙置大厦和廉租屋大厦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统一管理,而该邨也被分为“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屋邨)。 当时下邨部份也于1972年开始进行重建,重建工程包括拆卸十一幢徙厦重建新楼宇,及改建18幢徙厦,并重新编配楼宇座号,新楼宇于1979年至1984年入伙,而“上邨”及“下邨”也于大约1984年再度合并为石硖尾邨。 自此以后,徙置大厦的兴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发展基础。 除了在石硖尾兴建徙置大厦外,还在大窝口、大坑东和李郑屋一带兴建徙置大厦,时至今天,除本邨外,徙置大厦均已重建完成,当时这些徙置大厦由徙置事务处管理。 石硖尾邨是香港的一个公共屋邨,位于九龙石硖尾,于1954年开始入伙,于1972年开始重建,新建楼宇于分别于1979年至1982年间及2006年入伙,现由香港房屋委员会负责屋邨管理。 石硖尾是香港九龙北部的一个地区,位置为毕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深水埗以东,九龙塘以西,主要是一个住宅区。

石硤尾南山村: 南山邨南泰樓附近的大廈

第1期重建成美如樓及美映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如樓更是罕見地擁有非構件式3睡房(3B)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 第一期樓宇樓高37-39層不等,大部份單位附設窗台及/或花槽,外牆主色是白色底色襯藍色及紫色,項目於2007年1月入伙,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管理。 兩座均採用了「通用設計」,室內及戶外公共地方的設施均方便傷健及長幼人士使用。

石硤尾南山村

美益樓及美賢樓以粉紅色間花為主調,而美笙樓及美盛樓以橙黃色為主調,低層的間色模仿原址第1型徙置大廈,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承建商為瑞安建業。 第5期重建成4幢公屋,分別為美益樓、美賢樓、美笙樓及美盛樓,於2012年中入伙。 4幢40至41層高Y字型的非標準設計大廈,近2,500個單位。 美盛樓與前第25座一樣設有地舖,1樓為幼稚園,2樓為第2期及第5期管理公司辦公室及保安室。 兩座建於石硤尾商場(街市)之上,外型相連成L型。 設有平台層,有兒童遊樂設施、商店、餐廳、非牟利機構辦公室、商場管理公司辦公室及公廁,而地下層亦有郵政局,四面設有樓梯連接地下層,並有4條天橋連接美山樓、美彩樓、近美亮樓對出空地及重建第六期。

石硤尾南山村: 南山邨彩虹橋

第41座,美荷樓(Block 41,Mei Ho House),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建築物。 最低兩層部份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改建成青年旅舍,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營運。 石硤尾南山村 據當區區議員民協秦寶山、文家傑咨詢居民意見的單張及報章報導,第三、七期的地盤於2014年進行重建,聯同第六期將提供約1520個公屋單位,料於2019年分段落成。 第37座和附近的第39至41座於2005年6月12日封閉,但是第41座美荷樓獲列為1級歷史建築,獲得保留;第17、18座曾於2004年底改建為「石硤尾人文館」(與其他徙廈一同於2006年10月16日封閉)。 所有舊徙置大廈於2007年6月20日起清拆,並分7期進行重建,但該7期工程並非按數字順序進行,故此處以各期建成時間先後次序述之。

石硤尾南山村

石硤尾又名夾石尾(碣石尾),原指深水埗南昌街街尾起的一帶山嶺谷地,早於1900年前已有人定居於兩條從山上流出長沙灣的溪澗旁邊。 至1930年代,不少其他地區的居民遷到石硤尾村,居民數目逾千,其中包括1927年遭迫遷的九龍塘村村民等,建有不少農寮、棚廠和工場。 )位於香港九龍西部,是窩仔山及喃嘸山一個的谷地,以住宅區為主,東與九龍塘以南山邨道為界,南至窩仔山的窩仔街,西至大埔道與深水埗及李鄭屋連接,西南面與塘尾及元洲以巴域街為界,北面與大窩坪以龍翔道為界,行政上屬於深水埗區。

石硤尾南山村: 香港樓宇目錄

現時大部份徙置房屋已被拆卸,只留下美荷樓獲保留並活化成青年旅舍。 「石硤尾邨重建計劃第三、六及七期」簡介(附件一)(文件編號:67/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6年10月港英政府下最後的一個雙十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於學生時代用菲林傻瓜機拍攝的石硤尾邨美荷樓,大廈的兩翼之間掛上了樓高數層的青天白日旗。

另外由新福港承建,以舊長型大廈設計的第42座美山樓、第43座美虹樓及第44座美彩樓,建於原來徙廈第7至10座位置,於1983年落成,用作安置大坑東邨第3至6座及第10至13座重建的住戶。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石硤尾和又一村之間,又稱大坑東,在香港城市大學、石硤尾公園、大坑東邨及大坑西邨附近。 石硤尾南山村 屋邨建於1977年,佔地逾5.25公頃,由8幢大廈組成的佈局非常特別,亦成為不少攝影人仕的好去處。 国共内战前后,大批中国大陆难民涌到香港,于九龙北部山边多处搭建木屋区,一度有近25%人口居于寮屋。 由于政府在1950年代初认为涌入香港的难民,只是来香港逃避中国的战乱和动乱,不会在香港落地生根,认为他们在中国局势缓和后便会离开香港,所以政府并未有主动大量兴建房屋安置难民。

石硤尾南山村: 南山邨南豐樓 Nam Fung House, Nam Shan Estate

石硤尾(Shek Kip Mei)原稱夾石尾或甲石尾,位於九龍西部窩仔山及喃嘸山之間,屬於一個人工開闢的谷地。 石硤尾範圍東至南山邨道,南至界限街,西至巴域街和大埔道,北面以大窩坪的筆架山山麓為界。 1940 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大批難民逃往香港,當中不少人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居住。 1953 年聖誕節石硤尾一場大火,令逾 5 萬人無家可歸,其後港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促使全港首座公共屋邨石硤尾邨落成。

  • 為紀念石硤尾邨歷史,美益樓地下設有展覽廊,內設展板及互動遊戲,介紹石硤尾邨的歷史及屋邨生活的演變,對出亦保留了重建前的紅磚屏風。
  • 屋邨建於1977年,佔地逾5.25公頃,由8幢大廈組成的佈局非常特別,亦成為不少攝影人仕的好去處。
  • 1953 年聖誕節石硤尾一場大火,令逾 5 萬人無家可歸,其後港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促使全港首座公共屋邨石硤尾邨落成。
  • 美盛樓與前第25座一樣設有地舖,1樓為幼稚園,2樓為第2期及第5期管理公司辦公室及保安室。
  • 1961年,光民村第三至五區清拆興建大坑西新邨。

因为香港住房不足,所以大部分难民都自行用木头、木板及锌铁片建造木屋,形成杂乱无章的寮屋区。 由于入冬后,居民多会煮热水沐浴,冬天也较干燥,火警也更易发生,另外中秋至下年清明期间有较多祭祀祈福活动,在这几个月火灾也较多发生。 虽然火警当日是圣诞节,不过1950年代香港社会的圣诞节活动不多,居于寮屋区的居民收入普遍较低,较少庆祝圣诞,居民也得以保持警觉迅速逃生。 石硤尾南山村 公共屋邨養活一代代香港人,走進美荷樓便能認識這第一代公屋的歷史,在經活化的僅存 H 型大廈走走,或者在改裝後的旅舍嘗試住宿體驗。

石硤尾南山村: 南山邨南堯樓的交通站點

五十年代的中華民國「雙十」國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石硤尾徙置區41座(後改稱美荷樓)掛上孫中山與蔣介石的巨型畫像。 台灣電視台在民國68年(1979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報道香港民間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的情景,在一些地區,熱鬧情景堪比過年。 第42-44座樓宇的基座為停車場、酒樓、商舖、社區會堂,平台層設有屋邨辦事處、居民協會、非牟利機構辦公室、酒樓2樓後門入口、貨倉、平台花園、3座天橋連接19座平台及第五期。 第42座及第44座樓宇設有平台層(P/F)出入口及升降機大堂,升降機亦會停於此層。 據房屋署網頁資料,第42座至44座是以數字為正式命名樓名,以中文名為副。 由於本邨全盛時期同時有44座,居民早年已習慣以數字分別及稱呼,第1期落成後才改變為以中文名為主的做法。

石硤尾南山村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負責活化美荷樓的項目,在2012年美荷樓會變身成一座青年旅舍,當中還會建立一個生活館,展示石硤尾及深水埗區舊日居民的生活。 1973年5月28日,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大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而本邨也獲分為「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屋邨)。 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

石硤尾南山村: 南山邨南泰樓評論

第20座因地盤大小問題只有半座,但設獨立升降機服務及大堂,與同為半座的24座有所差別。 據當區區議員民協秦寶山、文家傑咨詢居民意見的單張及報章報道,第6期的地盤於2014年進行重建,聯同第3、7期將提供約1520個公屋單位,於2019年分段落成。 2013年政府撥款一億元在區內興建社區重點項目,西九新動力副主席沈少雄區議員,3月向深水埗區議會提交了興建藝術中心的意見書,計劃在石硤尾美荷樓對出興建集「排練場地、展覽廳及商舖」於一身的藝術中心,聲言要為西九文化區培養觀眾。 其後被報章揭發其中一份「支持」計劃的「深水埗文藝協會有限公司」公眾人士意見書,內容與沈少雄的建議幾乎一模一樣,該公司董事竟然有5人是區議員,分別為郭振華、陳鏡秋等。 公司更發出9,000份問卷,最終只成功收回約100份,當中只有60人支持建文化藝術中心,但聲稱計劃有6成居民支持的「民意」。 而窩仔街西面的位置,前石硤尾邨25-34座位置,則為第五期重建工地,為保留窩仔街與白田街交界的大樹,房署會在該邨重建第5期中,只興建4幢「T字形」式樓宇,中間位置會成為中央廣場。

香港政府於8月3日公佈新一輪驗水結果,結果顯示石硤尾邨59個水辦則有5個超標,數值介乎11至19微克。 2015年7月22日,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早前在石硤尾邨中2012年重建完成的第二期及第五期中,抽取6個樣本化驗,其中第二期美亮樓3個單位的4個水辦含鉛量超標,最嚴重的水辦更錄得每公升含87微克鉛,超出世衞標準7.7倍。 第24座比第21至23座遲3年落成及只有半幢,亦不設大堂入口及沒有升降機服務,而24座信箱設於第23座大堂內,要從第23座進入或第24座側門才可到達第24座。 4座樓高13層(12/F,不包括天台),12樓(11/F)及13樓(12/F)沒有升降機直達;21座2樓(1/F)沒有升降機直達,22,23座三樓(2/F)沒有升降機直達,可經由21座地下乘升降機前往。 此外,此期設有商舖及小型街市,此期對面的石硤尾商場街市部份檔戶爭取重置街市,惟由於此期的街市太小,只有11檔,未能完全安置所有檔戶。

石硤尾南山村: 南山邨南豐樓附近醫院

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4、25及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二型徙置大廈。 街市上方的平台空地,設兩則舊式兒童遊樂場,而該空地有三面均有大廈圍繞,形成非常特別的景觀,成為近年的熱門拍攝熱點。 從居民口中所知,這棵大樹已屹立該處60多年,但因山竹颱風吹襲倒冧。 香港政府及社会慈善团体在火警后,向灾民派发食物及衣物等物资,慈善组织也募得善款,香港总督葛量洪夫妇、何东爵士、胡文虎等人纷纷捐助,传媒报馆也发起筹款活动救助灾民,之后陆续有组织参与救济活动。 时任香港总督葛量洪向英国政府报告,指这场石硖尾大火,涉及多个木屋区,包括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石硖尾村、窝仔上村、窝仔下村及大埔村,灾场广及41英亩,即相当于164,000平方米。 大火历时6个小时才受控,造成3死51伤,烧毁木屋2,580房,约12,000多个家庭合共58,203人顿成灾民,无家可归。

第42座及第43座相連成一個L型,而第43座與第24座一樣,只有半座,而43座正正就是面向第24座旁的空地,以致兩座不成「握手樓」。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相關樓宇除第21-23座外已納入整體重建計劃下重建、而第21-23座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改建的18幢徙置大廈當中,有10幢H型第一型徙置大廈拆除中間廁樓,令兩翼成為獨立的樓宇,涉及徙廈第1、2、14、16至22座,改建後的20座樓宇重新編號由15至18座及25至40座。 石硖尾大火是指于1953年12月25日圣诞节,在香港九龙石硖尾木屋区发生的火灾,受灾面积达45亩,有50,000多名灾民无家可归。 法院與藝術似乎扯不上關係,但在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香港分校,卻將兩者巧妙融合,將古蹟活化成藝術氣息濃厚的教學建築。 及至1980年代起,政府推行“整体重建计划”,有计划地全面重建徙置大厦及廉租屋大厦。

石硤尾南山村: 大廈資料:南山邨南堯樓

1954年4月,政府設立徙置專員一職,「徙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建議政府設立基金以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並成立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同年6月,成立徙置事務處,首8座工字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A-H座,後改稱10至13、35至41座)由聯合國捐款建造。 前者分別設於兩個不同的地台上,後者則設於另一地台上。 由於石硤尾健康院的位置並不方便,深水埗區議會在2010年1月通過了一項動議,促請政府抓緊石硤尾邨第6期重建的機遇,進行重置石硤尾健康院計劃。

石硤尾南山村: 南山邨南堯樓附近醫院

这些大厦大多数均分为两翼,并在两翼中间以厕楼相连。 只有较后兴建的第廿七至廿九座(后来的第8、9及14座)采用单幢式设计,当中第29座为全邨唯一的第二型徙厦。 疫情肆虐,外遊成癮的香港人被迫留港,行山頓成最熱門的戶外活動。 破壞自然環境的惡劣行徑固然令人痛恨,行山人數急升也對環境造成巨大壓力,但與此同時,不少新鮮地景(諸如南山村的鯊魚石和清水灣的扭紋洞)和歷史遺跡也因而被發掘,未始不是一件美事。

石硤尾南山村: 香港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

第五期重建計劃樓宇於2012年5月入伙,其中美益樓地下,預留地方作為展覽廳,展示石硤尾邨文物與歷史。 1980年代起,政府推行「整體重建計劃」,計劃全面重建徙置大廈及廉租屋大廈。 接获火警报告后,消防处处长哥民(William James Gorman)认为事态严重,在晚上10时召集所有后备消防员前往灾场协助灌救,又下令从香港岛抽调2辆消防车,由汽车渡轮运到九龙,再开赴火场,26日凌晨1时40分再抽调多1辆。 虽然当时有很多消防员到场救火,但接驳水源及拖喉到火场遇到困难,火场的高温令消防员难以靠近射水灌救,而且不断有起火的木屋倒塌,进入火场内也有被困的可能,只能在火场外围阻止火势向外蔓延。 到晚上11时10分,整个白田村已被焚毁,不论是木造或石造的房屋,都一律化为灰烬,火场四周一片颓垣败瓦。

1953年12月25日圣诞节晚上9时25分,白田村众安道124号一间木屋的2楼一单位,有一名制鞋住户在燃点火水灯时,火种不慎烧着棉胎及制鞋胶水,引起火警。 火警发生后,火势最初并不猛烈,仅波及旁边30多间房屋,邻近的木屋会被波及也是寮屋区居民的意料之中。 可是因为缺乏水源灭火,火势未有减缓,再过不久,突然有一阵强烈及干燥的北风吹过火场,火势迅速向四周扩散,不足10分钟,大火已波及数百户木屋。

徙置大廈(第41座美荷樓除外)於2007年6月20日拆卸後,第二及五期重建工地已在2009年4月19日展開地基工程,於2012年5月入伙,並接收部份2012年蘇屋邨重建二期及2013年至2014年白田邨舊邨受重建影響的租戶。 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中國大陸居民逃難往香港;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石硤尾一帶已發展成石硤尾六村,由西至東包括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石硤尾村、窩仔上村、窩仔下村及大埔道村。 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大火發生,逾五萬人無家可歸。 期後香港政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以安置災民,石硤尾邨成爲香港公共房屋發展計劃的開始。 故此區內以住宅區為主,工業則有石硤尾工業大廈(已改建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接收原有的山寨廠,而商業活動亦以滿足民生需求為主。

石硤尾南山村: 南山邨南堯樓附近學校

由石硤尾工廠大廈活化改建而成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設有不少工作室租予藝術工作者,同時又開放予民眾入內參觀或參加藝術工作坊,成功將舊式空置工廈活化成藝術村。 1940年代末期,中国大陆爆发国共内战,引起很多人到香港避难。 石硤尾南山村 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在石硖尾一带自行兴建木屋,以作栖身之所。 1953年12月25日,发生了石硖尾大火事件,五万多人无家可归。 所以,香港政府决定在该区兴建廉租屋邨,是香港首个公共房屋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