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8大優點2024!(小編貼心推薦)

第二年9月,负责对岛津领地日向、大隅、萨摩进行检地(当时检地用的尺子流传了下来,上面有三成的花押)。 同年10月,对佐竹领地常陆、下野、磐城进行检地。 另外也是在这一年,对近畿一带、尾张以及自己的领地(佐和山)也进行了检地。 文禄4年(1595年)丰臣秀次死后,成为其在近江7万石旧领地的代官。 庆长2年(1597年),制定大坂城的《十三条书》。 小早川秀秋改易时,与浅野长政一起担任秀秋旧领地的代官。

原本預訂慶長四年(1599年)和福島正則,増田長盛一起再次出征朝鮮。 然而隨著慶長三年(1598年)8月秀吉去世計劃取消,代而進行安排遠征軍歸國的工作。 文禄四年(1595年),奉秀吉之命,審問丰臣秀次的謀反事件(秀次事件其實是秀吉為將関白及豐臣政權家督職位傳給自己的親生兒子丰臣秀賴而挑起,丰臣秀次最終切腹)。 秀次死後,其領地内近江7万石劃歸三成。 同年三成獲得了近江佐和山十九萬石四千石的封地。 (世人所說石田三成手上有兩件至寶,一個是佐和山城,一個就是島左近)。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Twitterアカウント)

三成将根据地佐和山城修筑得雄伟坚固,城下町也十分繁荣。 但关原之战取胜后趁势攻入城中的东军将士却都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看到三成的宅邸出乎意料得简陋,根本不象是大名的屋敷。 (事见《甲子夜话》、《庆长年中卜斋记》等)三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长时间主导丰臣家的内政、军事后勤,以及占领区政策的规划。 在历任军需奉行、界奉行后,石田三成与前田玄以、浅野长政、增田长盛、长束正家被秀吉任命为掌管天下大权的“五奉行”。 事实上最初三成仅仅排在第四位,前田玄以、浅野长政与增田长盛均在他之上。 但是不久之后,三成凭借其出众的实力脱颖而出,成为实质上的“五奉行”之首。

石田三成

朝鮮將權粟引軍民七百人殊死抵拒,日軍屍橫數里,城尚未可下。 重政觸怒藩主蒲生忠鄉之母振姬(家康三女)而切腹,其子岡吉右衛門之女阿振後為德川家光側室。 在豊臣秀次事件中,三成曾對秀吉說「謀反的證據如山一般多」。 現在普遍認爲家督豊臣秀次並無謀反之心,是三成誣陷秀次。 雖然三成以個人之力要扳倒秀次並無可能,但他很可能是受到秀吉的指示,即便如此,三成对秀次之死仍須負起相當大的責任。

石田三成: 朝日日本歴史人物事典「石田三成」の解説

文禄二年一月,正如三成预料的一样,渡过冰封的鸭绿江的4万明朝援军赶到了,在平壤的小西行长军被击败,凰山的大友义统军也逃走了,日军前线全线崩溃。 危急之中又是三成提出力挽狂澜的方案——放弃前线补给不便的据点,在汉城周边集结大军迎击明军。 然而众将却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城池据点,小早川隆景大骂道:“明军势大,奉行就胆怯怕死吗? ”,加藤光泰也破口大骂道:“没有粮食,那我们就吃砂土! 特别是把守紧要据点开城的小早川隆景坚决不愿退兵,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放弃整个朝鲜北部。

石田三成

按照当时“人生半百”的自然规律来看,家康已是行将就木之身。 三成完全可以不必用战争来打败家康,而让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来战胜家康。 德川家康的继承人德川秀忠是一个资质愚钝的庸才,到时候再慢慢削弱德川家也不迟。 家康正是看到儿子的资质与自己相差太多,很难完成大业,所以非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夺取天下。 而家康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通过战争来削弱丰臣家的实力,增强德川家的实力。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の生涯をハイライト

加上石田三成的耿直,其亲和力是严重打折扣的。 政治上的能伸能屈,软硬兼施,甚至根据形势及时作出妥协是十分必要的。 说到外交权谋,很多人都会指责三成到处收集丰臣秀次反叛的材料,致使秀次切腹自杀,其妻妾20多人也惨遭杀害。

小早川秀秋更是因为秀次事件受到牵连而被没收丹波龟山十万石领地。 退一万步讲,无论怎样也打不过德川家康,那么石田三成可以选择完全不必那样急忙地跳出来,他完全可以利用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作长远打算。 当时石田三成才四十一岁,身体异常健壮,而德川家康却是五十八岁高龄了。 石田三成 而德川家康的继承者德川秀忠却是一个非常仁厚老实的人,只要等到德川家康死去,保存自己的实力,也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则以后丰臣家复兴的机会仍然很多。 更何况丰臣秀赖长大后是一个十分有头脑,有胆略的人,是后生可畏的那类。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の子孫とは

作为最年轻的执政者,三成应该有“是我支撑丰臣政权的”这样的念头吧? 而表露出来的话,就是咄咄逼人的气势了。 浅野幸长(浅野长政的嫡子)就曾说过:“三成什么事都插手,这样的人是很容易被非议的”。 事实上的确如此,三成就曾在大雨倾盆的夜晚,彻夜不眠地详细查看城内外的破损情况,黎明便向刚起床的秀吉报告。 石田三成 这些本该是普请奉行负责的事,三成也亲自来做,而且做得比普请奉行还好。

  • 需要指出的是名闻天下的大坂城,也是由三成在旧有的石山本愿寺城基础上修筑的。
  • 这些本该是普请奉行负责的事,三成也亲自来做,而且做得比普请奉行还好。
  • 如果他们两家及时加入,则军队会增加一倍以上。
  • 真相大白之後導致家康、利家和淺野長政都對其不滿。
  • 家康的一系列举动在丰臣家重臣石田三成的眼里如同叛变的前奏。

没想到这个反常的威吓手段收到了奇效。 小早川秀秋队遭受德川军恐吓性攻击后,立刻冲向西军右翼大谷吉继队,途中朽木元纲、小川佑忠及赤座直保等西军部队也跟着小早川秀秋叛变,一齐冲向西军右翼。 最终大谷吉继寡不敌众,剖腹自杀,西军右翼崩溃。 大谷吉继队的溃灭影响了小西行长和宇喜多秀家队的士气,两队先后陷入混乱,士兵无心再战,纷纷溃散。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の性格

在日本战国时期,石田三成是一个值得一说的人物。 他在忠于丰臣家的势力中,是起到中坚力量的磐石作用及领军人的作用,是实际上的西军的统帅,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他的失败当然也可以归咎为他的对手实在太过于强悍,德川家康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谋略大家,是一个集谋略、狡猾与铁血手腕于一体的人物。 面对这样的对手要想有胜算也确实比较难。 天正十五年(1587),担任九州征讨的兵站总管。

其中以榊原家和佐竹家的两种说法最为出名。 不过说死的只是个替身,现在想来实在是不太可能。 但关于三成的传说如此之多,正说明日本人对他的同情和喜爱。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読み)いしだ・みつなり

天正十一年(1583年),在山崎之战中表现活跃。 在贱岳之战担当先锋,监视柴田胜家的行动取得功绩。 天正十二年(1584年)参加了小牧长久手之战。 后世《三献茶》故事创作最初是近江国某寺院打杂的僧侣。 天正二年(1574年)父兄成为长滨城城代羽柴秀吉的与力家臣。

自应仁元年(公元1467年)的应仁之乱爆发以后,足利幕府的威望一落千丈,地方大名纷纷互相征伐,日本进入百余年的战国时代。 永禄十一年(公元1568年),织田信长拥立足利义昭上洛就任征夷大将军,并且逐渐控制近畿全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 日本在织田信长“天下布武”的印章下逐步走向统一,但是在日本即将完成统一的天正十年(公元1582年),织田信长突然于京都本能寺被重臣明智光秀所弑。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の子孫は?

捲入豐臣政權的家務事由于石田三成负责调查豐臣政權家督丰臣秀次的罪行,调查中牵连了一些权势大名家,如浅野长政、细川忠兴、最上氏、伊达氏、黑田氏和小早川氏。 我觉得说治部少辅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一己私利,仅仅是为了夺权是很难说的通的。 治部少辅仅仅是近江19w石的小大名,根本不具备日后号令众大名的硬实力,况且此次关原之战的名誉统帅是一直宅在大阪的毛利辉元、战场上的统帅则是率领西军最多军队的太阁养子八郎宇喜多秀家。

石田三成

此时三成被任命为船奉行,在名护屋执行运送部队、粮食和武器的任务。 5月3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占领京城。 不久秀吉便派三成到朝鲜去执行特殊任务——进攻中国(明朝)及各武将划分占领地区。 7月17日,西軍總大将毛利輝元入大阪城,同日前田玄以、增田長盛與長束正家等三奉行連名列舉了家康的13條罪状,並公佈了彈劾狀。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后世子孙

家康諸將皆爭先,三成諸將殊死拒之,一時屍橫遍野,血涂關山,川水盡赤。 然毛利秀元、小早川秀秋皆高屯不與戰。 旦,三成將七萬餘眾至關原,結鶴翼之陣。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の名言

慶長五年(1600年),三成乘德川家康出兵會津討伐上杉景勝之機,聯合對家康不滿的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小西行長等諸大名結成西軍(反德川軍),並推舉毛利輝元為總大將。 高舉反旗與勢力抬頭的德川家康及豐臣武斷派大名等東軍在關原對決。 值得一提的是三成力邀好友大谷吉繼助拳,大谷雖然明知和家康正面衝突無異于以卵擊石,但在勸説三成失敗後,明知毫無勝算依然加入西軍,此擧令家康也跌破眼鏡(大谷和家康也有很好的交情)。 石田三成被捕后接受了胜利一方的会见,他仍不忘斥责福岛、小早川等人背叛丰臣家,无颜面对已故太阁,或许治部少辅死后,可以坦然面对死去的丰臣秀吉了。 石田三成战败后没有选择武人最荣耀的死法-切腹。 他选择了逃离战场,希望像镰仓幕府的首位将军源赖朝那样,东山再起,日后击败家康,守护丰臣家。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人物轶事

7月15日福岛正则等使者来到高野山带来罪状书,秀次切腹自杀,之后其妻妾20多人也惨遭杀害。 由于秀次事件牵连了一些权势大名家,石田三成遭到浅野长政等大名的怀恨。 石田三成 庆长元年(公元1596年)9月1日,明朝的正式议和使节杨方亨和沈惟敬一起到达大坂。 公元1582年织田信长死后,秀吉讨伐信长的宿将越前的柴田胜家而进军近江,迫使柴田自杀。 三成因参加这次北国征伐有功,得到了马一匹及白布50端(一端为3丈)。 讨伐柴田成功以后,秀吉代替了信长的地位,1583年到大坂城,公元1585年任关白,叙从一位。

又由于明朝主和派得势以及日本在“碧蹄馆之战”失败,两国开始和谈。 1593年5月15日三成伴同明使沈惟敬、徐一贯等到达日本名护屋,谈判议和条件。 秀吉降伏岛津氏以后便讨伐关东的北条氏,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2月秀吉率军攻打北条氏的小田原城,三成为先锋,率领1500骑东下。 4月包围小田原城,由三成攻占小田原城的卫星城——馆林城和忍城,使小田原城陷于孤立,北条氏父子被迫开城投降。 石田三成 天正十年(1582年)6月、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后羽柴秀吉掌握实权,三成作为秀吉心腹逐渐崭露头角。

7月24日,驻军小山的家康收到伏见城守将鸟居元忠的急件,得知石田三成起兵一事,西军已经开始攻打伏见城。 7月25日,家康召集众随征大名举行评定,宣布石田三成起兵的情报。 家康声言自己鞠躬尽瘁辅佐丰臣家,怎奈奸臣石田三成时常在少主面前进谗。 他做出一副为了顾全众大名妻儿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仁义模样,表示如果东军诸将有意回到大坂投效西军,家康绝不予以阻拦。 结果这些大名都表示愿意跟随家康,共同铲除奸臣石田三成。 此次对东军影响深刻的评定史称“小山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