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居屋成交8大好處2025!專家建議咁做…

公司管理層認為 2023 財年智能手機出貨量持平或略有上升趨勢。 2022 年第 4 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下降主要是由於印度和中國市場疲軟。 管理層表示,考慮到政策逆風,盈利能力是印度智能手機業務的首要任務,表示看好小米智能手機的高端化戰略、渠道去庫存的積極進展以及在新興市場增長潛力。

  • 2010年10月以後,政府提供未補地價居屋30年的擔保期,還在擔保期內的居屋,所有的按揭申請都不須要做壓力測試和資產審查。
  • 2021年7月香港仔雅濤閣1座高層A室錄1,065.0萬元,創歷年第三高。
  • 一般而言,非綠表資格人士在市場上購買二手居屋時,需購買已補地價的居屋。
  • 管理層表示,2023 財年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研發支出為 75 至 80 億元人民幣。
  • 買賣二手樓要「交吉」這些小細節,我們可能會忽略;但實情過去有不少法庭案例,是關於原業主未能依時「交吉」而出現的爭拗。

由於每間銀行計算方法有出入,向兩至三間銀行齊齊報價才較為穩陣。 由於在成交當日,買家必需「找尾數」,即扣除大訂後,首期餘下金額以及銀行的按揭貸款,都要一併交予業主的律師樓。 假如按揭貸款來不切批核,買家便要想辦法填補銀行貸款,例如要向財務機構借高息貸款先度難關,又或是要自己先墊支,否則便要無奈撻訂,更有可能面臨業主追收重售物業的損失。 買家需注意因居屋市場有別於一般物業轉售限制(通常自由市場是3年限制)而居屋市場都須遵守5年轉讓限制,所以沒有什麼物業轉售需付額外印花稅的說法。 居屋單位在轉售限制期屆滿後,補完地價才可以在公開市場出售或出租。

二手居屋成交: 二手居屋成交金額創二十六年歷史新高

另外,仍未屆滿5年轉讓限制期的單位,業主要提交評估補價申請書 (申請書 HD1066C,向房委會同時提交回售申請及補價申請,讓房委會拒絕接受回售申請,才處理補價申請。 清還按揭貸款後,按揭銀行簽發證明文件解除該按揭,表示賣方所欠的按揭貸款已還清,賣方律師再將該證明文件送交買方律師。 如無未解除的按揭,便把樓價餘款(扣除律師費)直接交給賣家。

新樓同二手樓購買程序有好大分別,單是收樓一環已有差天共地之別! 前者收樓前驗樓,是要檢查單位的保養程度,後者卻是確保原業主已人去樓空! 此文會教大家二手樓的交吉標準、連租約物業的收樓程序、以至傢俬清單應該怎樣填寫。

二手居屋成交: 新界区

為了讓這些「白居二」買家可在遇上不可預見的情況時把資產變現,房委會容許個別「白居二」買家在情況必要時,可向房屋署署長申請批准,豁免交易後首兩年內不可在第二市場轉售單位的限制。 有關特殊情況包括但不限於破產、因家庭收入大幅下降而導致難以償還按揭貸款等。 從上圖所見,買入居屋待五年後才可於公開市場出售,做法是透過補地價解除轉讓限制,並填妥申請表,連同樓契副本及手續費 2,400 元一拼遞交。 房協將安排職員前往視察單位及估價,隨後發出「補價金額通知書」予業主,業主於兩個月內繳付補價後,將獲發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再把文件送到土地註冊處登記,即告完成。 首先要考慮的是樓齡問題,在房委會三十年擔保期的限制下,樓齡超過二十年的居屋單位,本身較難獲批九成樓按,變相削弱了綠表及白表客可以用低首期上車的優勢。

曾經受惠於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業主/借款人及其配偶,即使有關業主/借款人已把單位出售或已清還貸款,其本人及其配偶均不可再度申請。 二手居屋成交 从中心城区成交结构来看,学区及刚改仍占据市场成交主力,成交总价在220万以内的二手房占比约7成,50-70㎡成交房源占比超过4成。 以河西区新城小区、和平区诚基经贸中心、南开区东北角艺术公寓为代表的低总价学区房优势明显,成交长期活跃。

二手居屋成交: 香港上月居屋成交量创年半新高

若然想補地價在自由市場上出售,則要持貨滿十年才能「鬆綁」。 觀乎近數年推售的「半新居屋」,陸續開始出現二手買賣,而且升值幅度超越私樓。 如2017年8月發售的梅窩銀河苑,上月亦錄得首宗二手成交,為低層單位,未補地價以330萬元沽出,實用面積543平方呎,成交呎價約6,077元,料帳面至少賺30%至50%。 另外,補地價前宜先考慮單位的地區及配套等基本因素,是否能夠吸引私人買家。 因為單位一旦補地價後,目標買家便不再是綠表白表客,而是自由市場上一批收入較高的買家。 若果居屋單位位置較偏遠或是處老化社區,又或是屬於單幢的居屋,都會較難吸引私樓買家。

由評估補價通知書發出起 ,業主須於2個月內補地價,否則便要重新遞交申請,6,230元的申請費亦不會獲退還。 華虹半導體公布,去年第4季銷售收入6.301億美元,連續10個季度創新高,按年升19.3%,按季持平;全年銷售收入按年增長51.8%至24.76億美元。 第4季毛利率升至38.2%,按年升5.7個百分點,按季升1個百分點;全年毛利率按年增加6.4個百分點至34.1%。

二手居屋成交: 第二階段$5,000消費券月尾到期 八達通尾期最遲4月16日起領取

如按屋苑細分(見表二),一月份藍田鯉安苑及天水圍天富苑均各錄16宗買賣,按月各升4.3倍,而成交總值亦分別上升近4.4倍至8,048.8萬元及3.8倍至6,367.9萬元。 至於長沙灣凱樂苑則以27宗買賣成為十大熱門居屋榜中交投量最活躍的屋苑。 然而,上月的登記仍有矚目成交個案,當中以大角咀富榮花園2座高層A室的登記金額最高,單位實用面積592平方呎,以860萬元成交,平均實用呎價約14,527元。 中原資深區域營業經理胡耀祖表示,馬鞍山海典居1座中層E室,面積574方呎,2房間隔,開價約800萬,零議價易手,呎價13937元。 二手居屋成交 據了解,原業主於2011年以418萬購入單位,持貨約12年,是次易手帳面獲利約382萬離場,單位期內升值約91.4%。

將填妥適用的評估補價申請書連同所有樓契副本及手續費交回所屬的租約事務管理處或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總辦事處。 當初市值及當時購入價均記載於首次轉讓契據或最近由房委會 / 房協重售單位的轉讓契據(只適用於重售單位)。

二手居屋成交: 二手居屋均價約437.6萬元 按月下跌0.6%

数据显示,上周新房公成交2615套,除周末外,工作日成交均突破300套。 2月8日中,成交最高的区域为中牟县,高达355套,占当日成交52.67%,航空港、高新区分别128套、47套排名第二、第三。 今年是万科陪伴中山的第20个年头,共打造了17个住宅项目,服务超30000万户家庭,目前在售湾中新城、西海岸、城市之光、四季花城、金域国际、中央公园6大项目。 成交個案為慈愛苑J座低層2室,單位實用為650方呎,三房兩廳主要望內園景,新近以綠表價448萬元成交,實用面積呎價為6,892元,而屋苑上月平均成交呎價逾9000元,成交低於市價。 四个城市总成交183万平方米,同环比均下降30%以上,仅北京保持一定成交热度,楼市活跃度明显提升,上海热度转降,认筹率和触发积分有明显下滑,集中备案影响成交仅微跌9%,广州尚属筑底阶段,市场暂无明显起色。

1月南京二手房成交规模环比增加29%,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2022年12月前期部分未过户房源推迟至1月前两周集中办理,因此南京二手房市场呈现出假性回暖的情况。 CRIC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11个城市1月二手房成交规模预计达到360万平方米,同、环比分别下降21%和23%,但相较2022年2月春节月成交面积同比上涨29%。 二手居屋成交 已屆滿轉讓限制期的單位的業主,可填妥評估補價申請書 (申請書 二手居屋成交 HD1065C),並將表格及6,230元的申請費用提交到房署。 房委會以市值折扣的價格將居屋單位售予公屋住戶及合資格住戶,而為了防止房屋炒賣,房委會設下轉讓限制。 為打擊市民透過「短炒」居屋牟利,房委會早於2018年出售52折新居屋時,已引入較嚴謹的轉售限制,準業主置業首兩年,只能把單位按房委會提名,原價賣給白居二買家;直至買樓滿5年才可補地價並在自由市場出售單位。 新居屋銷情緩慢,「甩底」率頗高,不過「白居二」市場卻開始「發功」,多個未補地價屋苑都出現破頂成交。

二手居屋成交: 買賣未補地價居屋

報告指,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將在 2024 年上半年增加研發支出。 管理層表示,2023 財年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研發支出為 75 至 80 億元人民幣。 該行看好小米的「智能手機+人工智慧物聯網+電動車」策略,受益於對消費電子市場、供應鏈管理和跨產品線協同效應的了解。 該行稱,隨著電動汽車業務的上行,認為小米盈利下滑的最壞情況已經過去,復甦將受到中國重新開放和中國及印度健康庫存水平的推動。

二手居屋成交

緊接的是兆康苑全年共錄151宗登記,按年升34%;而要數升幅最大者則為愉翠苑,共錄141宗登記,按年大升78%。 至於買賣登記量佔比最多的是價格介乎500萬至599萬元的組別,年內共有2,267宗登記,按年亦升46%。 如以地區劃分,九龍區期內升幅較多,按年增加49%至1,776宗二手居屋登記;而新界區按年亦增加41%至4,242宗;至於港島區則錄得700宗買賣,較去年增加33%。

二手居屋成交: 九龍區二手居屋樓價升幅最顯著

在成交當日,如果原業主仍留下自己個人財物,而該財物足以阻礙物業擁有權,行為上等同表達出仍作個人用途的意圖,法庭可能會判定物業為「不交吉」看待。 如果真的被判為「不交吉」,業主就有踢契理由,而原業主無權殺訂。 除了入牆傢俬或不能拆除的電器外,單位內可移動的傢俬也需要一概搬走,否則原業主有機會借機表示,需要進入單位取回物件,這種情況下會構成「阻擋物業擁有權」。 買賣二手樓要「交吉」這些小細節,我們可能會忽略;但實情過去有不少法庭案例,是關於原業主未能依時「交吉」而出現的爭拗。

香港置業高級營業經理鄭桂鈺指出,上述冠德苑銀主盤成交個案為B座冠盛苑高層9室,實用面積約468平方呎,在3月中淪為銀主盤,於未補價第二市場叫價609.5萬元。 用戶可以根據香港不同區域、地區搜尋各區詳細樓盤成交記錄,用戶亦可以直接在搜尋欄中直接輸入各個香港屋苑名稱,直接查看該屋苑的過往樓市成交詳細資訊。 成交當日,按揭銀行會放款予律師樓,由律師代為向賣方繳清樓價尾數。 同時,買賣雙方如有委託代理,均須向代理各付樓價 1% 的代理佣金。 簽完正式買賣合約的 2 – 3 個月內,便是簽訂「轉讓契據」(轉讓契),即成交的大日子,當中預留了時間,讓買賣雙方處理補價、按揭所需進行的剩餘程序。

二手居屋成交: 樓市成交個案(1)青衣區本月累錄約30宗成交

參考上期2019年居屋的做法,在購入單位後首兩年,業主只能夠以原價,透過居二市場(俗稱綠表市場)出售單位,而房委會亦已經不會回購單位。 兩年過後,業主就可以在居二市場自由定價出售,如想補地價在自由市場出售,就要等夠十年才可以。 作者子非魚為星之谷按揭首席顧問,現於多份報章及網上平台撰文,著作《按揭達人》,涉足地產買賣及按揭資訊。 普遍銀行都是以「109年減人齡」計算還款期,如果是90歲婆婆,最多只可借19年,未能申請25年。 近期亦有些銀行把門檻降至「99年減人齡」,準買家必須留意。

二手居屋成交: 二手居屋吹冷風 想成功甩手要等幾耐?

此時一動不如一靜,繼續留守居屋二手市場,反而可以爭取讓綠表白表客趁低價上車。 例如於2013年發售的青衣綠悠雅苑,由於樓齡新,綠白表客可做高成數樓按,所以絕少業主會補地價放售,由2018年至今的成交幾乎「清一色」屬未補地價成交。 不過,無論放租或於自由市場放售,居屋業主都需要先向政府補地價,當中動輒過百萬港元,絕非少數目,業主補價前宜衡量單位樓齡及附近配套,估計單位於自由市場買賣是否物有所值。 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表示,随美国加息幅度收窄、香港与内地通关,以及新居屋推售进度至尾声,料有一批向隅客回流二手市场,2月份二手居屋成交量可望上试700宗水平;至于售价亦料将逐步回升。 上述買家心儀單位位處高層,外望內園景,景色怡人,單位間隔實用,叫價吸引,火速決定入市。

二手居屋成交: 2023年住宅樓宇買賣合約統計數字:一手及二手買賣

因為買賣雙方成交金額是根據合約而定,若律師樓把部份金額抽起,則未能夠完全履行合約。 把訂金抽起的做法,必須在買賣雙方也同意的原則下進行,最穩妥是把條款寫在合約裡。 我記得,以前我聽過一些個案,業主承諾留低一些傢俬電器,怎料在交吉前把電器掉包,換入一部壞了的電器在單位內。

第4季溢利1.858億美元,按年升35.4%,按季升183.9%;全年溢利按年升76%至40.66億美元。 第4季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1.591億美元,按年升 19.2%,按季升53.2%;全年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4.5億美元,按年升72.1%。 第4季年化淨資產收益率升至22%,按年升2.8個百分點,按季升7.6個百分點;全年收益率按年增加5.5個百分點至15.2%。

二手居屋成交: 注意1: 買家無權要求業主維修單位

如以地區劃分,九龍區期內升幅最顯著,由前月106宗攀升至上月204宗二手居屋登記,按月急升92%;而新界區錄得371宗買賣,按月增加39%;至於港島區則微升8%,錄52宗買賣。 二手居屋成交 按樓價作分析,6個價格分類交投量按年全部造好,其中價值600萬元或以上的「貴價」組別,成交宗數按年大增52%至1,890宗。 如以地區劃分,九龍區期內升幅較多,按年增加49%至1,776宗二手居屋登記;而新界區則按年增加41%至4,242宗;至於港島區則錄得700宗買賣,較去年增加33%。 二手居屋成交 二手居屋成交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提供最新居屋買賣資料,若想買入或出售居屋,或了解居屋價格水平,可直接透過業主或代理提供的聯絡方法查詢。

居屋第二巿場是為那些由售出日起計進入第三年或以上的居屋單位而設,讓業主無需補地價,將居屋出售予公屋住戶,或選擇售予獲房屋署發出「綠表資格證明書」的人士。 現時,出售居屋有兩個途徑,分別是經「居屋第二巿場」將未補地價居屋出售予合資格人士,或居屋業主可為居屋單位補地價,將物業轉為私人物業,放在自由巿場出售。 翻查資料,原業主在2019年12月以409.88萬元買入該單位,並在2020年3月份向大型銀行承做高達樓價九成的樓宇按揭,涉及約368.89萬元。 以最新成交價計,單位較兩年前買入價,帳面升值約48.7%或199.62萬元。 居屋第二市場樓宇買賣的運作,大致上與公開市場上的模式相同,買賣雙方可自行磋商,或透過地產代理進行交易。 買方必須承擔將來在公開市場上把單位出售時,所須要繳付補價的責任。

二手居屋成交: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通過審查後,房委會會向白表中籤者以平郵形式寄出「批准信」,當中附有兩份確認書,分別適用於申領房委會居屋及房協住宅發售項目的「購買資格證明書」(准買證)。 房委會會發信予白表中籤者,要求他們於 7 日內遞交「入息及資產申報表」,並提供近半年的稅單、糧單、銀行簿、銀行月結單、股息信等入息及資產證明文件。 居屋有轉讓限制,業主想賣走單位時,須視乎是否已屆滿年期限制,而決定是否有「補地價」的需要,即向政府退還當初所享樓價折扣。 然而,政府今年將推出近9,000伙新居屋,而且涵蓋多個地區,勢將攤薄市場不少購買力,加上在變種病毒及加息陰霾纏擾下,買家普遍以觀望心態等待筍盤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