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弘集團2024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盛弘董事長楊弘仁表示,世界潮流帶動各國企業或通路的整併潮,產業皆朝向「規模經濟」發展,尤其醫藥、大健康產業在新冠疫情後更受重視且成長可期。 盛弘集團 這次與富邦集團合作不只是加法,資源共享互惠可發揮乘數效應,未來結合富邦集團的金融保險資源,共同改變台灣預防醫學服務的運作結構,建立新的預防醫學生態圈。 桃園新院區與台南盛佑診所的智慧醫療城概念,是盛弘集團布局大健康生態系的成果展現,隨著智慧醫療城的拓點,集團旗下的哈佛健診、躍獅藥局、盛雲電商也同步拓展服務據點。 下半年智慧醫療城開始貢獻集團營收,並帶動子公司營運規模增長,將為盛弘集團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此外,過去大陸公立醫院數量要遠多於民營醫院,但2015年起,這種局面已被打破,民營醫院數量首次超過公立醫院,而且近兩年增速加快,以每天開業大約6家的速度增長;至於消失的公立醫院則是因為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在政策要求自負盈虧的壓力下,多數都透過併購等方式轉型成民營醫院。 楊弘仁表示,集團藉由此次併購案,開始朝向數位轉型,但以台灣目前的環境來說,雖然技術已經成熟,但商業模式不明確,尤其是醫療產業,因此,希望產業能將醫療健康領域推向數位化。 旭聯全新數位服務「TERA」(拉丁文字意為「大地」),可藉由AI提升人才職能,組織人才協助公司永續發展。 因此提升人才職能,組織人才來應對環境挑戰,協助公司永續發展,成為企業HR極需突破的難題。

盛弘集團: 桃園翰品酒店將化身智慧醫療城 盛弘集團五面向打造

黃齊元指出,自己將以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身分,聯手盛弘集團成立「MIDAS醫療數位轉型產業聯盟平台」,作為台灣第一個醫療數位轉型平台,將偕同策略夥伴,從全台11,000家診所及8,200家連鎖藥局通路端出發,利用網路鏈結,整合醫藥、醫材、醫療產品及服務,打造虛實整合(OMO)平台。 盛弘將持續聚集於集團數位轉型,期結合精準健診的優勢,從疾病往前拉至未病階段,利用精準檢測掌握健康預測,提供個人化的精準照護,期許兩年內完成健康服務電商化的目標,使每一個人都有一朵屬於自己的「盛弘AI健康雲」。 楊弘仁進一步表示,盛弘醫電數位串連的重點是以人為中心,願景是將目前醫院、藥局、健診中心三大場域各自的擁有的病患/顧客資料(DATA)上傳,透過大數據及資料探勘/分析轉換並串聯成為有效的資訊,使每位病患/顧客都有一朵屬於自己的「盛弘AI健康雲」。 盛弘目前已完成可從個人化基因檢測做起 (哈佛健診),搭配居家穿戴與量測裝置(躍獅智慧藥局),成為全年不間斷的AI健康個管師。 未來當病患/顧客進入三大場域,甚至人在家中,隨時可以查詢或收到最有效率的醫療、用藥服務與健康預測建議,透過健康服務電商化,實踐精準預防/治療醫學的價值。 盛弘集團積極呼應政府「精準健康戰略產業」政策打造醫療產業生態圈,包含診斷、治療、智慧醫療、照護與精準預防五面向。

醫電數位轉型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著手啟動兩大項目,像是攜手交大開發的智慧語音平台,就是用來解放醫護人員的雙手,讓他們只要透過藍芽就可以將數據口述進系統,再也不用耗費大量的時間來記錄資料,未來也將推動藥師直接把用藥指引口述轉成文字,直接傳送訊息給民眾。 另外,公司於2011年取得6成股權的「瑪科隆」,是一家中南部醫藥通路商,主要業務是採自行研發藥品,再授權藥廠代工生產,此外,也曾代理過Sanofi、亞培Solvay及紐西蘭道格拉斯藥廠等多項產品。 該公司的銷售通路涵蓋全國醫院、診所及藥局等4000多家,未來盛弘也將持續進行瑪科隆的銷售通路整併,並規劃安排興櫃掛牌事宜。

盛弘集團: 療科技展 盛弘集團率體系六家公司參展

楊弘仁指出,疫情讓防疫物資備受關注,如疫苗、口罩、防護衣等,雖然旗下子公司敏成在此次疫情中,業績顯著成長,但若公司僅在產業單打獨鬥無法茁壯,因此需借重其他業者力量,打造完整產業鏈。 盛弘 (8403-TW) 集團董事長楊弘仁今 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動防疫物資需求提升,正積極尋找上、下游業者共同打造個人防護設備聯盟 PPE,中長期目標要打國際盃。 此外,「ALTC長照網」是仿效Airbnb的共享經濟模式所成立的長照機構搜尋平台,目前合作機構超過300家,已成為全台最大的長照媒合平台。

盛弘 (8403-TW) 集團再啟動併購案,今 日宣布轉投資公司盛雲電商併購國內躍獅連鎖藥局,對於未來併購布局規劃,集團董事長楊弘仁表示,後續將再啟動併購案,併購是集團成長的過程之一,並非最終結果。 他從小看著父親楊敏盛創業,從一個小診所變成一個大醫院,再一個分院、兩個分院……,「過去都是一家醫院做得好,再蓋一家。美國最大連鎖醫院有300家,在15年之內建立起來,靠的就是併購。」他想把這個邏輯帶進集團,但台灣市場小,大型醫療集團已經成形,因此發展第二主軸,貼近病人在社區裡面的照護需求。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盛弘醫藥(8403)今年初砸下近12億元買下桃園翰品酒店後,今日正式完成產權點交,盛弘表示,將著手把此酒店改造成智慧醫療城,以資通訊技術(ICT)運用於醫療照護,提供趨向個人化的醫療或健康管理服務的Smart Care,由20位菁英醫師進駐。 該新院區將於下半年開幕,與當地醫療共生,擴大盛弘母集團敏盛醫療體系對桃園鄉親的照護。

盛弘集團: 大陸港口空櫃堆積如山、台灣港口未見 因為都在等大陸出貨

桃園新院區也將廣邀電子業及生醫新創公司進駐,打造元宇宙醫療場域及體驗中心,並保留原本翰品酒店高樓層的旅館客房,規劃未來可搭配觀光醫療、智慧銀髮住宅及醫護人員宿舍,成為台灣第一座智慧醫療城,帶來全新概念的醫療服務。 盛弘集團 全球大掀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狂潮! 來自台灣的Maxpro Venture美國時間10月8日在那斯達克(NASDAQ)新掛牌;而今年6月間,前喜康生技董事長黃瑞瑨也聯手美國邁可‧戴爾家族辦公室籌集2億美元的SPAC;另外,盛弘集團旗下的敏成也將轉型為SPAC公司,加入國際併購賽局。 另一方面,旗下熔噴布大廠敏成今年在疫情中繳出亮眼的成績單,公司擬定研發、製造、行銷「三支箭策略」:致力於高階奈米抗菌材料之研發、導入智能化生產及綠色製造系統提升效率達到節能目標、並主打高價值產品及新應用為行銷主軸。 此外,配合台美防疫合作,敏成與防疫國家隊成員合作,計劃輸出成功模式,將前往美國設廠,目前亦與東南亞國家洽談設立PPE產業鏈。 盛弘日前董事會通過2021年合併財報,2021年集團合併營收38.50億元,年減少6.0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33億元,年減6.08%;每股稅後純益(EPS)2.04元。

盛弘表示,使用此系統的就診民眾無須安裝任何APP,只要接收簡訊及點選連結兩步驟即可開啟與診所醫師連線進行醫療或衛教諮詢,與坊間利用一般通訊軟體APP相比,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加完善(支援多方視訊、畫面截圖及筆畫功能等),免去民眾舟車勞頓親赴診所看診,避免群聚感染風險。 透過視訊診療系統整合,地區診所執行視訊看診服務的作業程序與實體診療相同,診療作業完成後,健保申報資料、時戳、簽章、電子病歷亦同步完成。 不過,2021年隨著國內疫情的發展與疫苗施打的普及,帶動個人PCR篩檢及企業自主篩檢的量能大增,以及施打疫苗的人數快速成長,持續貢獻集團獲利,因此2021年集團的營收與獲利仍然維持與2020年相當。 盛弘表示,這是敏盛醫療體系十多年來第一次拓展新院區,桃園翰品酒店位於桃園火車站周邊,是桃園在地居民活動的中心位置,敏盛醫療體系服務桃園地區民眾40餘年,本次選擇在桃園的核心區域拓展新據點,打造台灣第一座智慧醫療城,將帶給桃園民眾全新概念的醫療服務。 盛弘表示,桃園、台南兩據點將作為盛弘發展智慧醫療城的概念驗證(Proof of 盛弘集團 Concept,POC),不僅下半年即可開始貢獻集團營收,未來更可將經驗輸出到台灣各地的醫療院所,發揮集團近年布局規畫,建立大健康生態體系。 楊弘仁指出,盛弘看重健診市場的發展潛力,在去年耗資近億元合併在大台北的健診領導品牌「哈佛健診中心」,提升盛弘集團在健診領域的市占率,服務範圍由桃竹地區跨入至大台北重鎮,尤其可大舉推展精準基因健檢項目,將預防治療的切入點往前拉至未發病階段,進而有效管理健康。

盛弘集團: 三星急借4800億銀彈強化半導體 台灣半導體工程師看一照片很安心

其中以敏盛醫院為中心,盛弘醫藥提供醫療後勤服務,包括雲端採購、醫材製造、預防醫學等。 盛雲電商董事長黃齊元表示,隨著盛雲完成增資併購與業務策略的里程碑,自己在未來達成階段性任務目標後,將投注更多心力,著重於盛弘集團的平台轉型佈局,並與盛弘集團攜手合作,以期引領醫療產業生態的數位化進程。 其中,盛弘子公司盛雲電商承租「敏盛智醫城」9至15樓客房樓層,打造智慧康旅和銀髪族樂園「盛雲康寓」已於本月開始試營運,其餘樓層包括躍獅智慧藥局、哈佛尊榮健診、敏盛智慧門診中心、智慧透析中心、智醫抗老化醫美中心等各式醫療服務也將陸續提供服務。 「敏盛智醫城」更將邀集生醫新創公司、系統業者、智慧醫材等各界進駐,聯手建立智慧醫療服務國際新標準。 旭聯eHRD營運處說明,為導入TERA首先需導入旭聯四大系統(能力大師、培訓大師、職能大師、績效大師)盤點公司內部資料,了解員工學習表現;第二階段是運用外部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確認公司優勢或需改進之處。 以旭聯作為學校、企業、政府等培訓平台及知識經濟服務提供者的角色,第三階段可整合全人教育的巨量資料進行整合分析;第四階段則是導入以上三階段的資料訓練AI,運用資料探勘、文字探勘,建立人才技能地圖,生成內部轉職推薦建議或培訓推薦,藉AI的協助管理,讓企業人力更進階。

盛弘集團

醫電數位轉型則整合醫療照護與資通訊產業,將分散式的單項業務,轉化為整合型的平台服務,連結各事業體,作為「大健康產業」的數位服務平台與應用驗證場域。 接下來盛弘亦將積極進行集團與跨領域產業的醫電整合,以迎接5G智慧醫療時代,拓展大健康產業的龐大商機。 盛弘集團 盛弘集團 數位轉型的目標就是打造「大健康生態系」,楊弘仁選擇垂直整合醫療資訊軟體商「方鼎資訊」、電子商務平台「盛雲電商」、社區照護據點「躍獅藥局」,以及「哈佛健診」、「精準健康」來串起每個人因為不同需求都會接觸到的健康產業,讓人們以後只要在家就能接受「大健康生態系」的完整服務。

盛弘集團: 目標成為亞洲醫藥界的亞馬遜

盛弘(8403)打造智慧醫療城跨出一大步,下半年將有桃園(原翰品酒店)、台南盛佑診所兩個新據點開業,結合盛弘醫院管理的know-how與集團旗下藥品、健檢、藥局等資源,未來並將經驗輸出到台灣各地的醫療院所,發揮集團近年布局規畫,建立大健康生態體系。 盛弘今年初斥資近12億元取得桃園翰品酒店產權,預計將於4月中旬點交,並改造為前瞻性智慧醫療中心,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幕。 除了桃園新院區,盛弘的台南盛佑診所也將於下半年開業,這將是盛弘跨出北台灣的第一步。 盛弘與台南當地復健科醫師合作,將集團資源運用到盛佑診所,盛佑診所會是一棟結合藥局、健檢、復健門診與復健治療中心的迷你智慧醫療城。 盛弘表示,桃園新院區與台南盛佑診所實現集團近年布局的智慧醫療城概念,同時集團旗下的哈佛健診、躍獅藥局、盛雲電商也同步拓展服務據點,尤其跨足到南台灣的台南盛佑診所,宣示盛弘的營運地區跨出北台灣,隨著智慧醫療城在各地拓展,集團的營運規模也將加速成長。

  • 接下來盛弘亦將積極進行集團與跨領域產業的醫電整合,以迎接5G智慧醫療時代,拓展大健康產業的龐大商機。
  • 幾年前他就曾建議,台杉或國發基金若能適度主導,整合二、三家具利基公司資源,將有助台灣生醫產業與美國資本市場接軌。
  • 從新冠疫情到俄烏戰爭,過去一年經歷疫情、戰火、通脹、旱災、加息、能源危機和政局動盪困擾的歐洲,金融市場在這個冬天卻異常火熱。
  •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醫療保健議題再度引起重視,除了精準化、個人化的健康醫療為重要訴求外,遠距醫療也加速發展,醫療行業的數位轉型,構建「醫療產業生態系」已是明確趨勢。
  • 由於SPAC是一種沒有營運業務的空殼公司,唯一的目的是透過首次公開發行(IPO)募集資金後,專門去收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等同讓被併購的公司能夠借殼上市。
  • 楊弘仁強調,「預防醫學」是大健康產業中重要的一環,在哈佛健診正式取得JCI國際品質認證後,盛弘在大健康產業又邁進新里程,未來集團將更有效地運用資源,開拓大健康產業的龐大商機,預期成為盛弘未來重要的成長引擎。

公司於2017年5月成立醫療採購平台盛雲電商股份有限公司,為診所採購的醫藥電商平台,亦提供配貨、庫存分析、醫材租賃等服務。 盛弘表示,JCI是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 由醫療、護理、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國際專家組成,用於美國以外的醫療機構進行認證的附屬機構。 集團執行長楊弘仁指出,新冠疫情改變大眾的生活消費習慣,口罩成為生活必要配備,隨著美國已過半成年接種新冠疫苗,今年底可望逐步恢復正常經濟生活,球賽及演唱會等大型活動也將陸續開放,屆時周邊商品需求將逐步回溫。 敏成以雙主軸搶攻美國口罩商機,首先鎖定美國大型通路醫療口罩長期需求,包括零售業龍頭 Walmart、大型連鎖賣場 Costco、藥妝連鎖通路 盛弘集團 CVS 及連鎖藥局 Walgreens 等;另外也看好後疫情時代商標授權市場,目標瞄準美國職業體育聯賽的商標授權口罩商機。 此外,SinoCare剛成立,已完成一大型醫院併購案,日前斥資1.7億美元收購安徽和天醫院集團三家醫院多數股權,而楊弘仁亦將出任和天醫管總經理,未來將目標擴大範疇至醫療資源不足的三、四線城市,以提昇及滿足醫療服務之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