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篩查計劃2024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根據衞生署網頁數據,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之一。 肺癌為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 癌症篩查計劃 根據醫管局公布,每年新增的確診數字約5,000人。 初期肺癌一般沒有病徵,甚至X光檢查亦未必能發現,只有約 20% 肺癌患者是在第一期被發現,其餘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屆晚期。

癌症篩查計劃

政府近年推出多項疾病篩查免費或資助服務,如「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居民免費接受大便隱血測試,以及按情況附加的資助大腸鏡檢查。 此外於「子宮頸普查計劃」下,25歲或以上婦女可於衞生署母嬰健康院、非政府機構、私家醫生等接受檢查,其中健康院每次檢查收費可低至100元。 至於2021年9月推出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下,合資格婦女可接受每次225元的乳房X光造影檢查。

癌症篩查計劃: 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IT) 大便隱血測試 非入侵、方便

如市民發現懷疑症狀,建議先向您的家庭醫生或普通科醫生求診,醫生一般會先查詢您的個人及家族病史,了解您的症狀,並進行簡單臨床檢查,再決定是否需要轉介作進一步診斷檢查。 雖然有關工具是為了估算個人罹患乳癌的風險而設計,但它不能確切指出哪些經評估的婦女會罹患乳癌。 簡而言之,即使有關工具識別到某名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較平均人口為高,也不一定代表她會患上乳癌。 同樣地,被評估為罹患乳癌風險較平均人口低的婦女,仍須多加關注乳房健康和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乳癌是本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大概每14名香港婦女便有1名確診入侵性乳癌,罹患入侵性乳癌的終生風險平均值約為6.8%。 你可通過個人化的乳癌風險評估工具,了解個人風險以便與醫生一起就乳癌預防及篩查作出知情的決定。

  • 如果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基層醫療醫生會安排第二次診症,以及轉介參加者至大腸鏡醫生作大腸鏡檢查,找出大便出現隱血的原因。
  • 除第一級預防外,政府在實施癌症篩查時採取了實證為本的方式,以達至及早診斷和開始早期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成效。
  • 由香港大學所開發的乳癌風險評估工具已上載「癌症網上資源中心」。
  • 切除瘜肉能減低大腸癌風險,但黃秀娟指,約60%人的瘜肉會在1至2年後復發,檢測M3能預測大腸瘜肉復發,減少非必要的大腸鏡檢查,「以非入侵方法,用糞便樣本,方便監察病情」。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過去數十年間呈上升趨勢,2019年公布的《香港癌症策略》為本港首個就癌症防控工作制訂的全面計劃。 該先導計劃實踐有關策略提出的方向,包括提供實證為本的篩查。 目前,超過1 030名基層醫療醫生參與計劃,診症地點約1,800個,當中約97%的診症地點不需收取額外費用。 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約有240名,在約680個診症地點提供大腸鏡檢查,當中超過70%的診症地點不會就大腸鏡檢查或若需切除瘜肉收取額外費用。 乳癌篩查的目的是當婦女未出現任何乳癌症狀前,及早發現患上乳癌,盡早治療,避免癌症惡化,提高存活率。 切除瘜肉能減低大腸癌風險,但黃秀娟指,約60%人的瘜肉會在1至2年後復發,檢測M3能預測大腸瘜肉復發,減少非必要的大腸鏡檢查,「以非入侵方法,用糞便樣本,方便監察病情」。

癌症篩查計劃: 癌症篩查

​​政府全數資助登記程序、大便隱血測試化驗、基層醫療醫生給予有關採便的建議、獲知大便隱血測試陰性結果的費用。 建立子宮頸普查資訊系統(系統)()是為了讓醫療服務提供者能夠互通資料。 系統是儲存和處理相關資料的中央電子資料庫,當中包括參加者的個人資料、篩查結果及建議的覆檢日期等。 政府於2020年底的《施政報告》提及將為44歲至69歲合資格的女士提供乳癌篩查。 上月衛生署終公佈於2021年第四季推出為期2年的「乳癌篩查服務先導計劃」,讓合資格婦女以低廉價格接受乳房篩查。

  • 這類人士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較高,需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利用末端連接小鏡頭的幼軟管,通過肛門直接檢視大腸壁,準確地找出大腸有否病變。
  • 政府在2022年12月公布,自計劃於2016年推出後,由2018年起錄得的大腸癌新症數目和年齡標準化大腸癌發病率有輕微下降1。
  •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深信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將深入了解客戶的整體健康狀況,提供個人化服務。
  •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更慷慨資助乳健中心的營運,其中包括於三年內向五千名有經濟需要的婦女提供免費乳健檢查計劃。
  • 你可能需支付不多於$1,000之額外費用,視乎你所選擇的大腸鏡醫生而定。
  • Combo癌症篩檢針對男性和女性的癌症風險,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檢查內容,除了可以驗出鼻咽癌、肝癌、胃癌、大腸癌、肺癌及胰臟癌的風險,更會個別為男性驗前列腺癌,而女性就驗乳癌同卵巢癌。
  • 如醫生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病變組織,便可以通過內窺鏡抽取並清除周圍的病變組織。

根據香港乳癌研究結果及其他現有的實證,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轄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下稱“專家工作小組”)修訂了其他一般婦女的乳癌篩查建議(詳情請參閱下文各段)。 年齡介乎44至69歲而有某些組合的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的婦女,其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應考慮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如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到已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 自計劃於2016年推行以來,超過34.8萬名合資格人士參與計劃接受大便免疫化學測試。 香港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亦有推出腫瘤標記 Combo癌症篩檢,可以驗出八種常見癌症的腫瘤標記。 Combo癌症篩檢針對男性和女性的癌症風險,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檢查內容,除了可以驗出鼻咽癌、肝癌、胃癌、大腸癌、肺癌及胰臟癌的風險,更會個別為男性驗前列腺癌,而女性就驗乳癌同卵巢癌。

癌症篩查計劃: 癌症檢查、診斷及檢測

若要切除乳房以防患乳癌或復發,需要跨過不少心理關口。 曾醫生解釋,患上乳癌不一定要切除乳房,除了以下3種情況:1. Brca遺傳的乳癌:如你直接有遺傳基因,便有一半機會致癌,特別有個別的人士有家族遺傳性。 發覺她的姐姐、媽媽全部都患了乳癌,她就需要在很年輕,還沒確診前便切除乳房。

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各大社群媒體上關注我們,獲取最新最熱的文章、專欄及影片。 被推薦人請於提交醫療保障計劃申請表時同時遞交 保柏「親友共賞」會員推薦計劃登記表格 方可獲推薦獎賞。 Step 1︰用10ml血,覆蓋2800基因突變,找出體內正在異變成腫瘤的細胞、或已經演變成癌症的細胞。 穿刺活檢:醫生使用一根幼針於病變位置抽取病變組織的細胞或液體樣本。 磁力共振掃描(MRI):利用磁場及共振頻率的造影技術,適合一些需要接受較頻密影像掃描以監測病情的病人,避免接受過多電離輻射。

癌症篩查計劃: 癌症指標

醫生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適。 癌症篩查計劃 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進一步化驗和切除瘜肉。 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這些情況很罕見。 目前有超過950名基層醫療醫生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當中只有3%的診症地點需收取額外費用。 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超過220名,無論是否需要切除瘜肉,大多數情況下也不需繳付額外費用;如需收取額外費用,金額亦不會多於1,000元。 「大腸癌篩查計劃」過往稱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由政府按年齡推動並資助合資格人士進行檢查及手術,幫助大眾及早防癌。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癌症,2020年,大腸癌新症有5,087宗。 癌症篩查計劃 大腸癌亦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 癌症篩查計劃 2021年,因患上大腸癌死亡個案有2,298宗。 自大腸癌篩查計劃於2016年推出後,由2018年起錄得的大腸癌新症數目和年齡標準化大腸癌發病率有輕微下降。 而事實上,篩查可及早識別未出現病徵的大腸癌患者或高危人士,及早接受治療,提高治癒率,而在大腸鏡檢查過程中切除大腸腺瘤,可避免演變成癌症。

癌症篩查計劃: 大腸癌篩查計劃:大腸癌篩查資助金額4

政府近日宣佈,9月6日起會為44歲至69歲有乳癌風險因素的婦女進行為期2年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 只要符合資格者,就可在參與此計劃的婦女健康中心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乳癌,及早治療。 參與婦女健康服務的婦女須繳付310元年費,而合資格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婦女每次須繳付225元。 如有需要,她們亦可獲安排接受輔助性的超聲波乳房檢查。

癌症篩查計劃

有見及此,「亞洲癌症研究與教育聯盟」聯同「呼吸希望」推出全新「看透肺事」計劃,透過在網上進行簡單的肺癌風險評估,為一些高風險人士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掃描作肺癌篩查。 【2021年11月17日,香港】根據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2019年最新數據,在本港十大癌症排行榜上,肺癌超越大腸癌,躍居榜首,於2019年有超過5,500宗新症。 癌症篩查計劃 同時,有研究發現,有肺癌家族歷史的人士患上肺癌的風險比沒有家族史的人士要高。 有見及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將從今年11月到明年10月,推出一項費用全免的肺癌篩查計劃,對象是血親曾患上肺癌的人士,名額為100人。 林嘉安分析3種方法優劣(見主圖表),並強調,「選哪款方法都不要緊,最緊要去做」!

癌症篩查計劃: 資料來源:

飲食及生活習慣:除了家族性、遺傳病外,乳癌也與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很有關係。 飲食上,宜營養均衡,少吃紅肉,攝取較少脂肪;多吃蔬菜,攝取纖維,盡量避免吸煙和飲酒,配合適量的運動,有助減低患乳癌風險。 接受乳房造影檢驗:及早發現及預防乳癌,自我檢驗是十分重要。 香港2019年,每15個婦女當中有1個患上乳癌,比例很高。

當閣下身體健康出現任何疾病徵兆時,應立即諮詢有認可資格的醫生,作出診斷及治療。 香港乳癌基金於2017再次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於牛池灣興建香港乳癌基金賽馬會乳健中心(賽馬會乳健中心),並於2018年正式開幕投入服務。 賽馬會乳健中心的啟用,讓基金會於九龍新增服務中心,大大便利了九龍及新界區的市民。 除第一級預防外,政府在實施癌症篩查時採取了實證為本的方式,以達至及早診斷和開始早期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成效。 為此,我們在2019年公布的《香港癌症策略》,就香港癌症防控工作制訂全面計劃,令工作優次和方向可以更加清晰,亦希望可以減低癌症對本港帶來的負擔,以及改善癌症病人的生活質素,提高存活率。 我衷心感謝委員會各委員過去多年付出的時間和心血,參與制定首份《癌症策略》、檢視相關措施的實施進度及成果,以及評估本地癌症發病和死亡趨勢,並提供寶貴意見以進一步防控癌症。

癌症篩查計劃: 乳癌風險評估工具

自 2016 年 9 月起,政府以先導計劃形式透過公私營協作的模式推出大腸癌篩查計劃。 於2018年8月,政府把計劃恆常化,分階段資助沒有症狀、年齡介乎50至75歲的香港居民進行篩查測試,以協助他們預防大腸癌這種本港最常見的癌症。 港府去年推大腸癌篩查計劃,至今已有約3萬名合資格長者參與;當中逾1200人透過卓健參加計劃,至今已揪出77人腸內有瘜肉,包括7人證患大腸癌,已轉介予公立醫院跟進。 有醫生指,計劃不乏患者腸內有約2厘米良性腺瘤,將來成癌風險高逾1成。

今年7月,由食物及衞生局統籌的首份《香港癌症策略》(下稱《策略》)出爐,提出以提升癌症監測系統、加強預防和篩查、提升治療服務及投資先進科技為方向,全面加強癌症防控工作。 局長陳肇始指出,制訂《策略》能夠整理現時醫療服務的不足,由此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及提供更適時有效的治療,目標是於2025年前達到一系列防控癌症的成果。 問題是,即使大腸癌這種可通過篩查有效預防的癌症,《策略》亦未見具體提升覆蓋率的措施,令人擔心上述全面防治癌症的願景,最終可有多少「成功爭取」。 國際研究指出,利用低劑量電腦掃描作肺癌篩查,有助早期發現肺癌,從而顯著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 同樣,有近九成(89%)人指,如果知道自己有患上肺癌的風險因素,則會考慮定期進行肺癌篩查。

癌症篩查計劃: 婦女可採納專家工作小組作出的乳癌篩查建議,進行自我檢測:

康健中心為市民提供基本健康風險評估,當中包括識別與癌症有關的風險因素。 如市民為參加政府的全港性子宮頸癌及大腸癌篩查計劃的合資格人士,康健中心會給予專業指導、協調及轉介至有參與各項篩查計劃的醫生進行篩查,讓他們能夠及早接受所需治療。 同時,康健中心亦會針對與癌症有關的風險因素作預防推廣,包括不健康的飲食、運動不足、攝取酒精、吸煙等。 如在市民身上發現這些風險因素,康健中心將提供健康計劃,以協助市民管理風險因素,保持健康,減低患癌風險。

癌症篩查計劃: 一站式的癌症保障方案 -「癌症全方位保障3」

但過量接觸紫外線會曬傷皮膚、催生皺紋、導致皮膚提早老化,亦會增加患上皮膚癌和白內障的風險。 HPV是全球最常見的生殖系統性傳播病毒感染,可引致子宮頸、陰道、外陰及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 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其中一種致癌(或高風險類型)的HPV所致。 缺乏體能活動是引致罹患非傳染病(即癌症、心臟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的風險因素之一,亦是導致全球多個地方超重和肥胖比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有證據顯示,食用鹹魚等醃製食物而攝入當中的亞硝胺會增加患上鼻咽癌的風險。

癌症篩查計劃: 檢查時間短

所有健康並沒有體能活動禁忌的成年人及長者,應每週進行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相等於混合兩種活動模式的時間。 環境污染,含有致癌化學物質的空氣、水和土壤而引致的癌症佔所有癌症的1%至4%。 通過飲用水或室內和周圍空氣污染,可能會接觸到環境中的致癌化學物質。 一般而言,暴露於戶外的空氣污染環境中,特別是懸浮粒子,會導致肺癌,而柴油引擎廢氣排放的情況仍普遍存在於世界不同角落。

婦女須參與「婦女健康服務」並繳付310元年費,而合資格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婦女每次須繳付225元檢查費,合共535元。 對於有議員質疑退休人士難負擔此費用,徐德義回應稱有待計劃推出後再評估反應,而有經濟困難人士例如領取綜援者亦可免費。 曾醫生指,如想預防乳癌,需要留意飲食及生活習慣,亦要定期做檢查。

44至69歲婦女先付310元年費參與衛生署婦女健康服務,經評估確認合資格,再付225元可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 透過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和減少接觸主要風險因素,可預防約百分之四十的癌症個案。 發言人建議:「市民應避免吸煙和飲酒、多做體能活動、保持均衡飲食、維持健康的體重和腰圍,以減低患上癌症的風險。」市民亦可到癌症網上資源中心()瀏覽有關預防不同癌症的健康資訊。 大便隱血測試能夠將大便中肉眼看不見的血液檢測出來。 這種篩查方法沒有侵入性也絕對安全,只需在家收集樣本,然後交回收集點便可。 計劃參加者在約見已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後,會由基層醫療醫生安排大便免疫化學測試。

你可能需支付不多於$1,000之額外費用,視乎你所選擇的大腸鏡醫生而定。 癌症篩查計劃 一般而言,接受大腸鏡檢查的輪候時間通常不多於8個星期。 基層醫療醫生會安排你進行第二次診症,說明化驗結果的含意,並轉介你至適當專科醫生作大腸鏡檢查,政府會資助 HK$280 診症費用。 這個測試之目的是找出大便出現血液的人士,再安排你們進行大腸鏡檢查,更準確地診斷有關人士是否患上大腸癌。 「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資格更新」的新聞公報中表示計劃自2016年推行至今,有超過348,000名合資格人士參加並接受大便免疫化學測試。 中大於2008年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慷慨捐助,成立「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

癌症篩查計劃: 需要產品建議?

此項目為測試空腹時(即進食前)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 一般人的胰臟細胞會分泌胰島素代謝糖份;但若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出現抵抗,就會令血糖值升高。 低密度膽固醇又名「壞膽固醇」,血管累積越多低密度膽固醇,患上冠狀動脈病、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大大增加,故其含量應維持在低水平。 檢查體內有沒有EB病毒抗體有助初步確認患上鼻咽癌的機會,因大部份鼻咽癌患者的血清內皆含有EB病毒抗體。 透過檢驗血液中的甲種胎兒蛋白含量,有助檢查是否患上肝癌。

迄至最新修訂日期2022年12月30日,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界別接受篩查服務,預防大腸癌。 全長1.6米的幼管可檢查整條大腸,過程需時15分鐘至1小時。 檢查之前,必須服用瀉藥清理腸道,並應進行低渣飲食。

癌症篩查計劃: 檢查項目內容

硏究顯示,大腸癌如能在發病初期時發現,五年的存活率達90%。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日前表示,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過去數十年間呈上升趨勢,2019年公布的《香港癌症策略》為本港首個就癌症防控工作制訂的全面計劃。 計劃於2016年開始推行,截至2022年底,超過348,000名合資格人士參與計劃接受大便免疫化學測試。 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陽性個案中,約26,800人(61%)確診大腸腺瘤,而約2,400人(5.5%)確診大腸癌。

癌症篩查計劃: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政府公布,為期兩年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下周一正式展開,以期尚未出現任何症狀的乳癌患者能及早發現、盡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發言人呼籲合資格人士盡早參加篩查計劃,並透過實踐健康生活,包括多做運動、每天吃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保持健康體重、不吸煙和不喝酒,以預防大腸癌。 合資格人士如欲參加篩查計劃,應登記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根據衞生署數據,截至去年9月,共有115,000名合資格人士參與計劃的大便隱血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