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支援6大伏位2024!內含癌症支援絕密資料

晚期照顧貼士:鼓勵對話的同時,嘗試在對談的過程,一同坦然面對過去的失落和歉疚,與摯愛完成道別丶道謝丶道愛丶道歉的四道人生習題。 有的晚期患者或會否定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透過心靈對談和輔導,讓患者發掘生命所帶來的意義,重新發現自我。 在中期報告顯示,91%患者認為課程的疾病管理知識非常實用,患者對癌症的理解大大提升,平均評分由基線5.91分,升至第一次評估時的6.91分。 無論是為爸爸剃鬚還是為媽媽化妝,這些看似多餘的動作都能使足不出戶的他們更精神,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病人如對脫髮早作準備、知悉如何治理,及得到醫護人員和家人不斷支持,可將不安情緒減至最低。 雖然家人的支持對癌症病人來說非常重要,但亦要衡量家人的接受能力,如果弊大於利,選擇暫時隱藏病情也未必是壞事。 有時病人選擇隱瞞病情,雖然出發點是好,但往往為自己和家人帶來無止境的壓力和疑惑。 曾經有一位癌症病人,他選擇向家人隱瞞病情,直到痊癒才公布患病一事,豈料他的姐姐因此而大發雷霆。 站在姐姐的角度,病人隱瞞病情,令姐姐失去可以好好照顧和支持他的機會,因而出現憤怒、生氣的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 癌症支援 其實所有癌症病人的家屬或許更希望得知親人患病的實情,才可以爭取多與病人一起做想做的事和說出想說的話,如果待病情惡化到無可挽回的地步,甚至在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病人就已經離世,反而對家人的打擊會更大,留下更多不能彌補的遺憾。

癌症支援: 中醫資源

申請本計劃下的傷殘津貼及高齡津貼的人士均無須接受經濟狀況調查。 綜援計劃的目的是以入息補助方法,為那些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提供安全網,使他們的入息達到一定水平,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因此,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病人,只須於每次登記求診時通知醫院/診所職員乃符合醫療費用豁免資格人士,並出示身份證明文件,職員透過聯機查詢系統確認資格後,即可豁免公營醫療服務的收費。 癌症支援 家屬知道親人患癌,很多都會想無微不至地照顧病人,包括留意病人吃了甚麼、病情進展如何、甚麼時候要去治療之類,往往病人其中一個擔憂就是害怕與家人之間就只剩下「癌症」的話題。

申請人可親自前往其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在告訴家人患癌一事之前,首先病人要確定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已經準備好,若果連自己也未能接受患癌,萬一家人出現激動情緒,只會令病人的負擔百上加斤。 基本及特別護理、復康運動、日間到戶看顧、護老者支援服務、家居照顧及膳食服務、交通及護送服務及暫託服務等。 當身邊親友不幸患上癌症,大多數人都希望可以提供協助,卻又無從入手,怕亂說話會令病人難受,不知可說些甚麼。 在去年8月確診患上小細胞肺癌的78歲徐先生表示,當時醫生向他表明「醫治便有8個月命,不醫治只有4個月」,沒有藥物可用,亦無手術適用,只可以選擇化療或電療續命。

癌症支援: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CICF

此外,基金也可考慮推行先導項目,協助政府硏究有哪些措施可考慮納入其常規資助及服務範圍。 而非綜援受助人如無法負擔公營醫療機構的醫療費用,可向醫管局或社會福利署(社署)的醫務社會工作者(醫務社工),或社署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或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的社會工作者(社工)申請醫療費用減免。 這些醫務社工或社工會評估有關申請,考慮因素包括申請人患病所引致的經濟、社會和醫療情況。 資助在非私營系統輪候做手術/檢查而有需要的基層病人,儘快進行所需手術或深層次檢查,例如掃描檢查。 此外亦資助在政府醫院接受治療而需要購買藥物或儀器,但未能受惠於撒瑪利亞基金或關愛基金資助的病人。 如果病人有需要就使用的藥物,申請撒瑪利亞基金的資助,需要先得到公立醫院的醫生確認適合使用該藥物,並轉介至醫務社工進行經濟審查,病人提交相關的證明文件後,撒瑪利亞基金辦事處會就申請作出批核。

在面對癌症的路上,我們的癌症適應支援經理會陪伴患者和家屬走過確診、治療、康復階段,協助他們消化複雜的資訊、應付治療副作用、紓緩情緒困擾、連繫社區資源,並給予一些日常起居小貼士,在不同層面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另一受助人為患上晚期腦癌的19歲C小姐,經多次治療無效後,改為接受紓緩治療服務。 她的身體活動能力、說話能力和吞咽能力,都因癌症而受到嚴重影響。

癌症支援: 癌症支援 | 癌症病人支援及復康治療

抗癌路上,香港癌症基金會一直與患者同行,本會屬下的癌協服務中心匯聚不同專業關顧人士,包括護士、社工、臨牀心理學家、營養師、藝術治療師等等,提供實際、心理、家庭及朋輩等免費癌症支援服務,照顧患者及其家庭全面所需。 突然知道罹患癌症,相信大部分人也會頓時不知所措,既要專注醫療,搜尋藥物及治療方案的資訊,還要面對經濟、工作、家庭、社交等一連串問題,身邊家人及照顧者亦受影響,要走過這條抗癌路,一點也不易。 香港癌症基金會自1987年成立至今,一直免費為癌症患者及其親屬提供專業支援及完備資訊,並為他們帶來希望和面對未來的勇氣,確保抗癌路上不孤單。

癌症支援

她指出,中心內護士細心解答其疑問,「手術胸部會突然出現痛苦會很擔心,但又難以找到醫生查詢,護士可以解釋到,即時令我感到安心。」現時,她仍要每年一次定期覆診,但經歷令她感到「活着多好」,故她亦參加義工小組以同路人身份鼓勵其他患者。 晚期照顧貼士:於居家環境花點心思使患者放鬆心情,如保持環境光線充足丶空氣流通等。 亦可陪伴患者進行呼吸運動丶聽音樂丶為患者按摩丶冷敷和熱敷等等。 照顧者應多聆聽、少爭辯,即使患者有負面看法,亦要細心聆聽,分擔他們的憂慮。 申請人必須符合居港規定、經濟狀況調查及對身體健全成人的附加準則的條件,方可獲得援助。

癌症支援: 癌症病人關顧支援組

我們提供一系列的癌症支援服務,從免費的專業諮詢、短期經濟援助,到心理輔導、復康跟進,務求協助癌症病人能在治療過程與心靈上均得到全面的支援,令病人及家屬不會感到徬徨無助。 我們因你的需要而存在,以下為本會提供的主要服務,有需要請隨時聯絡我們。 當遇到癌症,無論是自己還是身邊摯愛親朋,你絕對無須感到孤獨和徬惶,因為癌症基金會將與你同行抗癌路。

你所提供的個人資料只供本會與你聯絡,包括發出捐款收據、會員服務及通訊、募捐、意見收集、健康講座及相關的活動,並向你提供最新的癌症資訊等用途。 本會不會將你的個人資料提供任何第三者作與非本會相關的用途,亦不會售賣或轉移你的個人資料予任何第三者。 癌症支援 鍾先生是晚期胃腸道基質瘤患者,正接受綜合性的紓緩治療服務。

癌症支援: 癌症資助機構一覽

社會資訊泛濫,有關癌症的資訊真假難分,一旦患者誤信錯誤或被歪曲的資訊,隨時墮入致命陷阱。 我們明白患者在抗癌路上徬徨的心情,因此定期舉辦癌症教育活動,邀請癌症患者和照顧者參加。 在分秒必爭的抗癌過程中,我們希望為癌症患者送上準確和專業的醫療資訊和意見,解答患者的心中疑難,撥開迷霧,找到希望和出路。 我們為合資格有經濟困難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短期的緊急援助基金,解決燃眉之急,並就如何向政府申請社會福利提供資訊和建議。

  • CancerCare.hk 提供和分享的《健康資訊》中的所有內容僅供大眾作一般資訊性參考,並無任何法律及醫療用途,不能取代任何專業醫護人員之診斷和治療,CancerCare.hk 概不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任何醫療及法律責任。
  • 在面對癌症的路上,我們的癌症適應支援經理會陪伴患者和家屬走過確診、治療、康復階段,協助他們消化複雜的資訊,並連繫社區資源,在不同層面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 癌魔來勢洶洶,癌症病人確診後,腦海中滿是疑慮和擔憂,排山倒海的壓力更隨時會令病人和家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置於崩潰邊緣。
  • 汪徵祥紀念基金為欠缺支援、遭遇突變及危疾的個人或家庭,特別是長者及兒童,提供緊急經濟援助及改善生活質素。
  • 在罹癌的逆境中,患者在治療期間身心皆承受龐大的壓力和痛苦,陪伴在身邊的家人也不例外。

香港癌症基金會於1987年成立,現為本港最具規模癌症服務機構,致力為受癌症影響的患者及其親友,提供免費資訊、專業指導及心理支援服務。 透過屬下遍佈醫院、社區及家居的支援網絡,本會秉承確保抗癌路上不孤單的服務使命,竭力令癌症患者活得更好,更致力改善醫院的環境、提高大眾對癌症的認識,及資助本地癌症研究和醫護人員培訓項目,以提升本港癌症服務的質素。 癌症支援 本會的專業關顧人員會協助患者處理身體上、情緒上、心理上及人際關係上的挑戰,減低他們在抗癌過程中所面對的壓力,同時亦協助他們及其家庭學習如何面對癌症的衝擊。 本會沒有接受政府及公益金的任何資助,一分一毫的善款全賴個人或機構的捐助,以持續支持各項免費癌症支援。

癌症支援: 九龍區癌症復康診所計劃

最初確診患癌,固然感到徬徨恐懼,接受治療期間又會受各種副作用困擾。 因此,我們特別為患者和家屬提供癌症適應支援及諮詢服務,在抗癌路途上沿路支持,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我們的註冊護士和營養師會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全面的諮詢服務,包括個別及小組諮詢及不同主題的工作坊,提供癌症護理和健康資訊,並協助處理有關症狀、營養、診療抉擇等問題,給予專業建議。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公布2020年數據,每27位本港男性當中有一位有機會患上前列腺癌。 在癌症新增個案當中,前列腺癌共有2,315名患者,佔男性癌症新症總數的13.9% ,與2010年相比,整體新症宗數大幅上升55%,屬發病率升幅較快的癌症之一。

  • 和病人一樣,家人同樣承受壓力,適切的社區支援和心理輔導,可以協助家人積極面對,增加照顧病者的信心。
  • 醫管局徵求本地和國外專家意見,組成獨立專家小組,審核和挑選研究計劃,就癌痛控制及輔助療法等不同項目進行深入研究。
  • 因此,本網站除了提供互助分享的平台,亦同時希望向公眾傳遞重要訊息:信任你的主診醫生,及早接受正規的癌症治 療;切勿道聽途說,錯信「另類療法」,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 另一受助人為患上晚期腦癌的19歲C小姐,經多次治療無效後,改為接受紓緩治療服務。
  • 請留意以下內容謹供參考,服務提供與否需視乎各計劃提供者而定,詳情請參閱有關網站。
  • 這些醫務社工或社工會評估有關申請,考慮因素包括申請人患病所引致的經濟、社會和醫療情況。
  • 病人經查詢確認使用的藥物受社區惠澤藥房資助後,可以致電藥房登記,然後將相關文件遞交至社區惠澤藥房,職員隨後會聯絡合資格的病人,進一步核實資料,經過審批後,病人便可到社區惠澤藥房購買或領取藥物。
  • 身爲醫護人員,我們當然能夠單純用數字總結患者的病況,但是我們明白,在一堆堆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癌症病人。

至於如何領取申請表格,一般社會福利署(社署)在批核以上提及的(綜援)計劃或傷殘津貼時,會直接郵寄「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申請表給受惠人或其監護人;如因任何原因沒有收到申請表,可向社署或直接到「港鐵客務中心」領取。 資助病人使用尚未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但迅速累積醫學實證及相對效益略高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以醫治特定的癌症類別。 病人接受體外放射治療時,由於放射線需要穿透皮膚,才能到達腫瘤所在位置,所以有時難免會出現一些皮膚反應。 對於有機會患上或已出現口腔黏膜潰瘍的病人,治理目標是保護口腔黏膜免受間接感染、鎮痛和維持適當飲食。 經常進行有系統的口腔護理對預防出現口腔黏膜潰瘍與併發症或減低其嚴重程度,功效甚大,故此早在治療初期便應開始注意。 病人在進食後和就寢前用含氟而不帶刺激的牙膏刷牙、飯後漱口和使用牙線等,都能加強清潔作用,有助清除口腔內的食物碎屑。

癌症支援: 病人作品集

癌症的出現使病者及家人極度緊張,還在無法預計的情況下擾亂他們的生活。 病者不僅身體感到痛苦,心理上還承受著家庭、經濟以及社交上的困擾。 醫管局徵求本地和國外專家意見,組成獨立專家小組,審核和挑選研究計劃,就癌痛控制及輔助療法等不同項目進行深入研究。

提供服務: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應付一些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資購買醫療項目」,包括義肢、輪椅、家用呼吸器等。 癌症多樣化,難以預測其發展及變化,所以個人化的支援模式是我們服務的關鍵。 我們多年堅實的經驗證明以病人為中心、家庭為本和社區外展的支援模式,能提供及時援助及彌補現時以醫療為主導所產生的服務差距。

癌症支援: 提供的免費專業癌症支援服務。

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綜合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癌症支援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癌症對身體的影響可以非常深遠,即使是康復一段時間的患者,或許仍然會受到治療後的副作用所困擾。

癌症支援: 治療期

癌症病人資源中心成立於 1995 年,隸屬社區及病人資源中心,一直致力提供癌症資訊、復康資源、心理支援服務,並推動病人互助網絡和社區資源聯繫,讓病人在抗癌過程中,得到詳盡資訊和完善支援。 經過 癌症支援 10 多年的服務擴展和鞏固,在 2008 年,我們再得到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捐助,籌建了全新一站式的癌症病人資源中心,中心位於東座一樓,服務發展更趨全面,並能體現完善照顧和全人治療的精神。 提供服務:在面對癌症的路上,癌症適應支援經理會陪伴患者和家屬走過確診、治療、康復階段,協助他們消化複雜的資訊、應付治療副作用、紓緩情緒困擾、連繫社區資源,並給予一些日常起居小貼士,在不同層面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提供服務:香港癌症基金會屬下設有五間服務中心,提供免費癌症支援。 透過詳盡癌症資訊及情緒支援服務,包括「身心靈工作坊」、以及由癌症康復者組成的「癌協之友」,減輕癌症的負面影響,令癌症病人更勇敢、從容地邁向復康。 收到轉介後,一名個案經理(社工或護士)會跟進並立即進行評估以規劃整體護理,包括透過電話或家居/社區探訪提供情緒輔導及諮詢、營養貼士、轉介社區資源/ 社會福利/醫療援助,實務援助包括營養補充品、康復用品、交通輔助備等。

癌症支援: 活動訊息

但需留意,申請人需滿足捐贈者在成立基金時列明的受惠資格及撥款援助範疇。 透過我們的直接服務與社區其他癌症服務機構的合作,為癌症患者提供無縫及適時的支持。 我們希望在癌症患者不完整的生活中豐富他們的生命,不完美才是美為他們的生活添上色彩。 關愛基金(基金)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為經濟上有困難的市民提供援助,特別是那些未能納入社會安全網,或身處安全網卻又有一些特殊需要未能受到照顧的人。

有關豁免安排於2018年6月1日起,同樣適用於75歲或以上的「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 合資格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只須於每次登記求診時通知醫院/診所職員乃符合醫療費用豁免資格人士,並出示身份證明文件,職員透過聯機查詢系統確認資格後,便可獲豁免相關費用。 汪徵祥紀念基金為欠缺支援、遭遇突變及危疾的個人或家庭,特別是長者及兒童,提供緊急經濟援助及改善生活質素。 社區惠澤藥房涵蓋不同種類的癌症治療藥物,病人可以查閱社區惠澤藥房網頁,視乎使用的藥物是否受計劃涵養而申請資助。 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目的是為經濟上有困難的市民提供援助,特別是未能納入社會安全網,或身處安全網卻又有一些特殊需要未能受到照顧的病人。 提供服務:癌症基金會屬下的香港癌症基金會服務中心,現時匯聚了21個癌症病人自助組織,並成立為「癌協之友」,共同發揮「抗癌路上不孤單」的服務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