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10大好處2024!(持續更新)

提供急難救助金、營養品補助、康復輔助品、醫療交通補助、癌症家庭子女獎助學金、營養指導、醫護諮詢、心理諮商、保險諮詢、身心靈康復課程、友伴分享支持團體、社會資源連結等。 不管是物質或社會資源的串連,核心目的都是希望癌友能夠獲得身體與心理的康復與支持,最終讓年輕癌友邁向自助、自立。 這需要醫療體系、家庭與整體社會充分支持及接納,包括規劃讓年輕癌友康復後,能夠順利重返職場、回到社區生活,真正獲得生命重生。 透過我們的直接服務與社區其他癌症服務機構的合作,為癌症患者提供無縫及適時的支持。

秉承「無牆醫院」概念促進社區夥伴及服務使用者的參與,體現「醫社一家」的服務協作基礎,聯同各持份者推動疾病認知社區活動,發展醫社協作項目,舉辦各式交流活動,讓病人服務達至更全面的效果,並提升市民對醫院服務的信任、接納與支持。 援助範圍包括:無法獲得政府診所服務,或其醫生須取得另一醫生診斷建議時需繳付的醫藥費或診斷費;租借及購買必要醫療及康復用具等。 患者個人或其家庭收入在扣除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緩)計劃認可主要開支項目後(如:租金、交通、醫生推薦膳食等)約爲綜緩計劃金額的一又三分之一可申請;若個人或家庭正在領取綜緩計劃則無法申請。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癌症患者可申請傷殘津貼及其他資助

經過十多年的服務發展和穩固,在2006年再次得到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捐助,重新裝修和整理為更舒適的環境,為病人和家屬提供全面的社會心理關懷服務。 馬醫生建議患者及家屬多了解前列腺癌的各種治療選擇,以減低不安感覺或負面情緒;患者應主動將病情及需要告訴家人,家人亦可以主動關心患者之需要,陪伴對方走過康復之路。 此外,不少患者從未參加過病友組織所舉辦的活動,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相關活動,建議日後主辦單位加強宣傳及溝通,讓有需要的病友得知有關資訊。

病人资源中心的服务范畴主要涵盖四方面,包括赋能及支援、病人互助网络,义工服务及發展,以及社区网络。 病人资源中心的社工致力与医院各临床部门合作,并着手加强与社区伙伴的联繫,适时动员社区资源,务求打造一个从医院到社区,以病人为中心的关顾网络。 近年,多間公立醫院先後成立前列腺癌病友支援小組,六成一受訪患者曾經參加病友組織的活動,例如健康講座、同路人分享、運動班等,但亦有三成人因「不知道有活動」而未曾參與。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與癌症奮戰是條艱困的路程,雖然辛苦,但看過許多抗癌成功的例子,卻也給我們不少鼓舞與啟發,癌症病患極需家人關懷與了解,希望在有限的社會資源中,能使真正需要幫忙者,獲得應有的協助、照顧。 為制訂長遠發展方向,以應對人口老化帶來醫療服務配套(包括紓緩治療服務)的挑戰,食物及衞生局已於二○一五年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一項為期三年的長者醫療服務質素研究。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寧舍 香港仁愛香港

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綜合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一九五零年成立的撒瑪利亞基金,為符合特定臨床準則及通過經濟審查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病人可以獲得資助,購買一些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資購買醫療項目」或「自費藥物」。 提供服務:透過電話與「同路人」分享和交流抗癌經歷,從而令癌症病人得到聆聽、支持和關懷,同時安排有共同需要的患者電話聯繫,以及由乳癌康復者及義工分享抗癌經歷,費用全免。 提供服務:由同路人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互動資訊網站,搜羅與癌症相關的最新消息、報導及科研報告,並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撰寫文章,設有討論區讓公眾互動交流,歡迎同路人和照顧者互相分享親身經驗、抗病點滴。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任何對臨床心理服務有潛在需要的人仕,可與社工聯絡商討轉介之適切性及手續。 以豁達、容讓的心談論及面對死亡,以致為自己作好心理準備。。 「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你一直活到最後那一刻,仍然非常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詳逝去,但也盡一切努力令你活到最後一刻。」這是桑達斯醫生的說話,概括了舒緩治療的方向。 支持家屬,使他們在病人生病過程中及離逝後的悲傷期能作適當的調適。 癌症患者的痛是雙重的,除身體承受疾病本身、以及治療過程引發的痛襲外,還要面對生命威脅的折磨,情緒波動:憂鬱、焦慮──有癌症病人甚至痛得從醫院的高樓衝破玻璃幕跳下來。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病友組織服務分享會

「我講個笑話你聽。在山頂拍攝《冬日陽光》,張導演問我﹕『張伯,你仲有幾耐(命)?』我話我唔知喎,我唔識講喎,醫生冇講話我仲有幾耐喎!」他笑說。 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理事長趙可式教授自己就簽署同意書。 她說,有家屬看了病人急救後的慘狀,往往感到非常後悔,有的民眾則是害怕若自己在簽署意願書後,醫院就不會積極治療,這些是錯誤的觀念;因為醫療體系中根本沒有所謂積極或消極的治療,醫院會做最完善與嚴謹的評估,才會做出醫療無效的判定。 靶向藥物治療日新月異,但目前香港審批藥物註冊緩慢,加上癌症篩查計劃比起歐美至少滯後10-30年。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就引入新藥物方面,醫管局設有既定機制,每三個月舉行會議,由專家評估新藥物(包括治療癌症和不常見疾病的藥物)。 評估過程會依從循證醫學、合理使用公共資源、目標補助、機會成本考慮和促進病人選擇等原則,並考慮藥物的安全性、療效、成本效益和其他相關因素,包括國際間的建議和做法,科技的轉變、用藥的實際經驗,以及專業人士和病人團體的意見等。 如個別新藥物能通過評審,醫管局會適時把該藥納入藥物名冊或安全網的資助範圍。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申請條件:

病人由醫院轉介至紓緩服務中心後,紓緩團隊的醫護、物理和職業治療師、社工、心理學家及義工提供服務,包括診所、住院和上門。 紓緩團隊甚至會扮財神在節日上門探訪,或邀狗醫生和貓醫生到病房,讓病人和家人在最後的日子綻放笑容。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轄下三間婦女健康中心和十間母嬰健康院為64歲或以下婦女提供婦女健康服務,包括健康教育、評估及輔導。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健康評估包括查詢個人和家族的病歷、身體檢查及適切的檢驗(例如血液化驗、子宮頸普查等)。 如婦女表示計劃懷孕而又可能有家族遺傳性疾病,醫護人員會按需要轉介婦女往衞生署醫學遺傳服務作遺傳輔導及基因化驗。

  • 我們的註冊護士和營養師會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全面的諮詢服務,包括個別及小組諮詢及不同主題的工作坊,提供癌症護理和健康資訊,並協助處理有關症狀、營養、診療抉擇等問題,給予專業建議。
  • 由於罹患癌症之心情相當複雜,病人常表現悲傷、憤怒、甚至自暴自棄,除了病患本身遭受打擊,家屬亦同樣承受極大的壓力。
  • 不管是物質或社會資源的串連,核心目的都是希望癌友能夠獲得身體與心理的康復與支持,最終讓年輕癌友邁向自助、自立。
  • 二○一四/一五年度、二○一五/一六年度和二○一六/一七年度(截至二○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醫管局各項紓緩治療服務使用情況的統計數字表列於附件。
  • 來到乳癌基金會的病患者,都面對很多困擾和問題,對自己有很多不肯定,又不知怎去適應;記得當年自己治療期間也面對大致相同的憂慮,當時最希望有人能解答我所有疑問。

社區及病人資源部設有三個病人資源中心,分別為癌症病人資源中心,那打素病人資源中心及精神健康資源中心。 病人資源中心的服務範疇主要涵蓋四方面,包括賦能及支援、病人互助網絡,義工服務及發展,以及社區網絡。 病人資源中心的社工致力與醫院各臨床部門合作,並着手加強與社區夥伴的聯繫,適時動員社區資源,務求打造一個從醫院到社區,以病人為中心的關顧網絡。 與臨床部門及社區各持份者為病人及其照顧者提供賦能、病人教育活動與心理社交支援,幫助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面對病患,增加自我照顧及疾病管理能力,為重融社區作好準備。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乳癌100問

(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14日電)明天是日本侵華戰敗投降64周年,香港多個團體今天分批遊行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館請願,要求日本承擔戰爭罪責及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69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38例本土個案 (25例BA.2.75、12例BQ.1、1例BA.5) 及31例境外移入 (19例BA.2.75、6例XBB、5例BA.5、1例BF.7) 。 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31例個案,入境日介於今年2月2日至2月19日。 呼應疫後時代,陳揆也不忘呼籲民眾要把疫苗「打好打滿」,也同時肯定黃偉哲發揮創意,利用各種方式讓長輩打疫苗,得到更好的照顧。 而講到疫後振興條例時,話音到一半,現場突然傳來歡呼聲,恰好是立院三讀通過特別預算,在場莫不歡欣鼓舞成一片。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這些患者參加病友組織之活動後,普遍帶來相當正面的影響,超過九成患者會 更樂觀面對治療、對前列腺癌的認識明顯增加、對治療更有信心、變得更有自信、心情變得開朗,以及與家人關係有所改善。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暨香港泌尿外科學會義務秘書馬偉傑醫生指出,前列腺屬男性獨有的生殖腺體,位於膀胱與尿道之間,形狀如一顆核桃。 所有男士從三十五歲開始均無可避免地出現前列腺增生的情況,至大約五十歲後則有機會出現癌細胞。 前列腺癌的風險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例如吸煙、肥胖、長期食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其發病機會亦會增加。 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根治性手術、放射治療及積極觀察;晚期前列腺癌則以荷爾蒙治療和化療為主。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醫療資源

另一方面,李妙玲護士指出,定期覆診和跟進對前列腺癌患者非常重要,包括定期驗血追蹤前列腺癌特異抗原(PSA)。 部分患者可以需要接受根治性/輔助性放射治療,或賀爾蒙治療,以控制癌腫的生長,紓緩患者的不適及痛楚。 被喻為「男人最痛」的前列腺癌,近年新增個案及死亡人數同創新高,且有年輕化趨勢。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根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最新數字,2016年前列腺癌的新增個案達1912宗,較2015年增幅近一倍;60歲以下患者亦由2005年的71宗增至2016年的153宗,急升1.2倍,當中7名不足50歲的確診個案。 另一方面,衛生防護中心指出,本港在2016年有410名男士死於前列腺癌,數字較2005年的231宗上升了78%。 備妥以上資料,至縣市政府社會局(科)或民政課辦理,另外低收入戶病患住院,需請看護者,亦可申請看護費用,詳情請洽各縣市政府,社會局(科)或民政課。

無論是剛確診癌症,還是不幸復發的癌症病人,面對徬徨無助,其實都非常需要各方面的支援,由金錢、癌症資訊,以至心靈健康,醫管局轄下以及坊間的非牟利機構也有提供各方面的支援服務,亦有癌症康復者為同路人分享經驗,幫助癌症病人和家屬正面面對癌魔。 我們為合資格有經濟困難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短期的緊急援助基金,解決燃眉之急,並就如何向政府申請社會福利提供資訊和建議。 安排經濟援助/物質援助,包括申請豁免醫療費用、由社會福利署或相關的基金團體管理的慈善/信託基金、轉介申請社會保障福利、協助購買醫療裝置等。 中風(Stroke)後的病人在食衣住行上,有許多需要倚靠他人協助之處,以家人一己之力常常無法應付。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癌症資訊網」由一群熱愛生命的癌症患者及康復者攜手組成的互助網絡平台

有見及此,香港泌尿外科學會及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合作編寫《勇往直前-跨越前列腺癌》一書(非賣品),透過專業醫護提供醫學知識、社工建議及分享、八位病友的親身經歷,以及實用的社區資源聯絡方法等,以提高患者、家屬、照顧者及公眾人士對前列腺癌的認知。 此外,兩個學會更保持緊密合作,從不同層面支援患者及家屬,藉此凝聚醫患力量,與患者一家踏上康復大道,活出豐盛生命。 從臨床實務觀察,單身癌友與已婚有子女癌友相比,多數的慈善組織或善心人士,比較願意給予有孩子的癌友補助,因此單身癌友相較下,最不容易獲得協助,所以更需要透過醫院社工師的倡導、代言,連結社會資源來銜接癌友需求。 提供服務:由一班華人乳癌患者組成,致力推廣乳健教育,加強各地華人乳癌團體間的資源共享,並將最新的乳癌資訊、治療及支援方法帶給各地團體,務求切合華人患者的需要。 組織提供免費的「粉紅天使乳癌化療陪診服務」,由乳癌康復者義工陪伴癌症病人在醫院進行化療,讓病人在抗癌路上不再孤單,又透過過來人的經歷扶助新確診患者,助癌症病人勇敢面對治療。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本書讓讀者真切地做好自我乳房檢驗、檢驗的方法,一旦確診,全面知道手術切除及各種醫學上的治療、重建及術後的飲食、生活作息、心理狀態等。 治癒性治療的焦點在於清除疾病;舒緩治療的焦點在於使病人舒適。 治癒性治療的目標在於延長生命,但過程中所起的副作用大;舒緩治療的目標是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品質,過程中所起的副作用小。 1999發表最新的理念,舒緩治療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也是需要的。 舒緩治療在癌症治療初期也是需要的,如可以協助病者減低面對病情的壓力和適應生活上的改變。 頤養天年之選的靈實胡平頤養院,除了提供老人院舍住宿服務(安老服務)外,更可提供短暫復康休養,特別因中風跌倒或其他疾病需接受短期復康療養,甚至是因遠行而暫時未能照顧之長者。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香港昨增207宗新流感

紓緩治療住院服務為病情較複雜的病人或末期病人提供治療。 醫管局也提供多項非住院的紓緩治療服務,包括為病情較輕或徵狀不太複雜的病人提供的門診服務、涵蓋復康和心理社交支援的日間治療服務,以及協助病人在社區內控制徵狀和加強非正式照顧者能力的家居護理服務。 另外,在病人離世前及離世後,醫管局也會為其家屬提供哀傷輔導。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社會支援

注意:本文章資訊只作一般參考用途,如欲申請相關資助,請直接向該政府部門/機構查詢詳情及提出申請,本網站並不支援相關服務。 此計劃與撒瑪利亞基金互相配合,把病人的藥費分擔比率由原來家庭年度可動用財務資源最高的30% 劃一調低至20%,提供額外資助予病人購買特定自費藥物。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病人資助購買尚未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以得到較顯著的治療癌症效果。 提供服務:提供例如繃帶送贈計劃、胸圍送贈計劃、假髮送贈計劃,有需要的乳癌病人經評估及經濟審查後可以獲得免費繃帶、胸圍、假髮,或購買義乳、假髮的相關產品優惠。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健康資源中心/癌症病人資源中心

假如患者家人發現精神病康復者受到情緒困擾,或家人自身感到備受壓力,記緊求助。 社會福利署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多項社會康復服務,例如職業訓練、住宿服務和社區支援服務,務求幫助精神病康復者盡量發展其能力,重新融入社會。 認識精神科疾病除精神科疾病外,患有不正常精神狀態,如思覺失調的病人,亦需我們關注。 你可瀏覽以下連結了解有關思覺失調的資訊,以及為年輕患者而設的「思覺失調」服務計劃。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健康資源中心

捐款不設上限,並隨用戶購買的保單數量而累積,讓用戶在為自己及摯愛獲得保障的同時,亦能讓愛傳承,造福社群。 因此,本網站除了提供互助分享的平台,亦同時希望向公眾傳遞重要訊息:信任你的主診醫生,及早接受正規的癌症治 療;切勿道聽途說,錯信「另類療法」,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在漫長的中風復康過程中,患者除依靠自己的信心和毅力達至最高的復康進程外,還需要掌握有關社區資源,配合不同方面的需要。 CancerCare.hk 提供和分享的《健康資訊》中的所有內容僅供大眾作一般資訊性參考,並無任何法律及醫療用途,不能取代任何專業醫護人員之診斷和治療,CancerCare.hk 概不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任何醫療及法律責任。 在開始任何新的飲食習慣或其它療法前,請先諮詢專業醫護人員的意見。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義工服務及發展

由於罹患癌症之心情相當複雜,病人常表現悲傷、憤怒、甚至自暴自棄,除了病患本身遭受打擊,家屬亦同樣承受極大的壓力。 這時最易帶來家庭危機,而如何抒解情緒及身心壓力,病患及家屬可至各醫院社服室(部),尋求社工人員協助,而坊間亦有許多心理工作坊、工作室、協談中心,提供各式課程、團體、家庭、或個別諮商,以解決個人或家庭問題。 其他,對於癌症患者過逝,亦有專為家屬所提供的悲傷輔導服務,幫助遺族學習適應面對與渡過悲傷期。 在癌症病患不斷增加之現今社會中,一個有癌症病患的家庭,確實背負著沉重的擔子,得艱辛踱步地面對生活。 然而,對於剛發病的病患及家屬來說,福利資訊的缺乏及不知如何尋求協助,往往會令原本的困境更加雪上加霜!

他們的訴求包括免費向考生提供已批改之試卷及參考答案,以便考生… 經濟部工業局自96年起,委由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創意智財中心推動與執行「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Taiwan Intellectual… 照顧病人心、身、社、靈各個層面,以達到完整的治療照顧。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社區參與及協作服務

幸好有不少支援中心和互助機構,除了提供針對癌症病人的支援外,亦有為家屬提供適切的幫助,包括癌症資訊分享、照顧者技巧、心理支援服務等等,全面照顧癌症病人和家屬的需要。 醫護人員會通知病人有關的治療藥物費用,如果病人有需要申請關愛基金資助,需要先得到公立醫院的醫生確認適合使用該藥物,其後醫生會轉介病人至醫務社工進行經濟審查。 通過經濟審查後,關愛基金辦事處會就申請及相關證明文件作出批核。 提供服務:在面對癌症的路上,癌症適應支援經理會陪伴患者和家屬走過確診、治療、康復階段,協助他們消化複雜的資訊、應付治療副作用、紓緩情緒困擾、連繫社區資源,並給予一些日常起居小貼士,在不同層面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馬醫生謂,由於早期前列腺癌病徵與前列腺增生相似,容易被忽略,故部分患者在確診之時病情已屆晚期,影響治療效果。 因此,馬醫生呼籲男士們應留意身體的細微變化,如有不適,宜及早求醫。 醫管局徵求本地和國外專家意見,組成獨立專家小組,審核和挑選研究計劃,就癌痛控制及輔助療法等不同項目進行深入研究。 研究項目於2008年第一季度開始在醫管局轄下腫瘤中心分階段展開,招募研究對象,並與大專院校合作推展研究項目,整個研究項目預計於兩年內完成。 香港現時是採用「第二層審查」的方式為含有新的藥劑或生物元素的藥劑製品註冊,即根據兩個或多個指明國家的藥物規管機關的審查結果作為參考。 (一)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章),藥劑製品必須符合安全、效能及素質標準,並獲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管理局)註冊後方可在香港銷售。

他認為「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所以「打造更堅韌的社會安全網」是蔡總統施政中的「重中之重」,盼建構以社區為基礎有家庭為支持的社會安全體系,讓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診療,也去除汙名化的標籤。 為病人提供專業醫療和護理,以舒緩家屬在家照顧病人的壓力,並透過社交及康樂活動,提高生活質素。 透過中心提供的醫療護理服務和多元化的治療活動,為腫瘤病者及其家屬,提供綜合身、心、社、靈的優質醫療全人照顧。 這天陪同張標來醫院的,是他在美國西雅圖工作回港休假的三子張行。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他一年回港兩次,盡量抽空陪伴爸爸到醫院,「每次回來,都有一種感覺﹕雖然是來看病,但醫護人員也會解答醫療以外的問題,他們又不吝嗇時間跟我們交談,很親切」。 79歲的張標患上末期前列腺癌,已擴散入骨,他的覆診地點是瑪麗醫院寧養中心,這裏有別於一般癌症門診,等候區沒有一排排冷冰冰的椅子,而是溫暖的沙發與茶几,連接待處的工作人員說話的語氣也不是冷冰冰的。

癌症患者社區援助資源: 香港移民人數持續上升 出生率創30年新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 2002 年的報告指出,癌症患者的心理質素與治療成效有正面的關係。 當患者經常處於負面或波動不穩的情緒,會削弱身體免疫系統,增加癌症發病及惡化的情況。 負面情緒亦會減低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對治療成效大打折扣。 社區精神科服務另一邊廂,精神科日間醫院和精神科門診診所為精神科病人提供多個專科的診斷、持續護理及康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