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家上頭儀式2024詳解!(持續更新)

而過大禮進行的時候,女方也要留在房間等候或外出迴避,直至大禮完畢。 大禮一般會由男方親友或者大妗姐打開,邊說吉祥話邊將禮品逐一送給女家。 從前上頭男家多在時辰頭,女家則在時辰尾;這是為了男先女後的原則,現在通訊發達,男家上頭後致電女方就可以了。 結婚前夕,新人須各找「好命公」與「好命婆」( 或爸爸、媽媽) 為他們「上頭」,象徵新人踏入成人階段。

男家上頭儀式

新郎、新娘各自於家中用柚葉洗澡,穿上全新內衣、紅色睡衣及拖鞋。 於近窗位置,上頭者拿起梳幫新人開始上頭,每梳一次說出吉祥語:「一梳梳到髮尾;二梳白髮齊眉……」然後將紅繩及扁柏用髮夾繫在新娘頭上,男的則放在睡衣的口袋內。 新人步入男家就算是入門,傳統上若老爺奶奶望著新抱入門,有「撞口撞面」的含意,翁姑與新抱日後易起口角衝突。 待新娘行請安禮,老爺奶奶在房間出大廳接新抱入門。 接著新人再一次拜天地、拜祖先、再向雙親跪拜及奉茶,程序與在女家時相同。 完成奉茶後,新人於夫家與親戚長輩吃中午飯,新郎父母準備九道菜,寓意長長久久。

男家上頭儀式: 新娘上頭、9項傳統儀式程序(附儀式物品列表)

就好似電視劇情節一樣,香港不少新人的騁金,都已經在雙方家長見面時商量好,過大禮時只需將說好的金額放進一個「大利是封」內就可以。 Esdlife網站調查發現,禮金平均數自2004年起至今,一直維持約5萬元左右($49,589)。 當日可能需要借用朋友的車子或酒店花車安排,所有必須再之確定及安排好工作人員當天的程序與職責岡位,好讓各人有足夠的時間準備。 同樣試雙方父母、兄弟姊妹的禮服亦可同時進行,部分的婚妙店亦會有奶奶款旗袍及晚裝租借,假如已經選定了婚紗店,或許可以用更划算的套餐價讓母親或奶奶一同挑選禮服。

注意裙褂一生人只可穿一次,代表一生嫁一次,就算試穿也只能分別試上衣或下擺,不能同時間穿上一套。 新娘如有未婚的哥哥、弟弟、姐姐或妹妹,按習俗新郎要送上舅仔鞋、姨仔裙等。 現代多以 男家上頭儀式 2封利是代替,利是封寫上「舅仔鞋利是」或「姨仔裙利是」。

男家上頭儀式: 結婚油畫

在婚禮籌備過程中,大妗姐擔當兩家重要的橋樑,更是婚嫁儀式中的重要角色。 另外,大妗姐會將婚禮中的傳統習俗及知識教授給新人,並在婚禮籌備過程及婚禮當天減輕新人的壓力,讓婚禮能順利圓滿地完成。 隨著時代變遷,「過大禮」箇中的繁複步驟及禮節已簡化,甚至已刪減,但當中仍然有不少文化、細節值得承傳。 為了讓各位新人更了解過大禮禮節,The Aisle 特意邀請了專業大妗羅勤芳(芳姐)為大家分享過大禮流程、所需物資及注意事項,讓大家安心展開幸福旅程。 中式婚禮市集 集齊你的婚禮所需為了協助新人打造中西合璧的完美婚禮,The Aisle於The Aisle LKF舉辦了《中式婚禮市集》。 我們邀請了八個專業商戶,包括喜慶用品、專業大妗、花藝佈置、新娘飾物、喜帖、裙褂、旗袍,及古式即影即有,讓新人一次過認識更多中式婚禮及傳統禮節。

男女雙方在婚前,擇定吉時,進行上頭 ,男方比女方早一小時。 從前是婚後第三天新娘在丈夫的陪同下,帶備燒豬及禮品回娘家祭祖,稱為「歸寧」。 現今一般新人都簡化為即日回門,將乳豬或乳豬券送到娘家。 男家上頭儀式 婚禮前一晚,新郎與新娘分別在家中進行上頭儀式。

男家上頭儀式: 出門

而致謝詞是父母和好友最期待的部分,藉此珍貴的機會一一答謝生命中重要的人,使婚禮別具意義。 男家上頭儀式 結婚當日有交拜天地,再拜祖先,奉茶給父母的婚禮習俗。 新娘出門時由大妗姐一邊行一邊撒米;不可讓新娘兄弟陪伴新娘過門。 「出門」是指新娘離開娘家之意,傳統習俗,新娘須在吉時內由大妗姐背上花轎送往男家;現代出門則改由未婚的伴娘、姊妹或大妗姐撐紅傘護著新娘到男家。 除乘車時間外,紅傘需一直撐開,取開枝散葉好意頭;而眾姊妹則從旁一邊向上空、傘頂及花車頂撒米,用來「餵金雞」,意指雞啄米後便不會啄新娘。 過大禮時,準新人要避席,女方要留在房中或外出迴避。

另回聘金(吉利之數目)、禮餅(吉利之數目)、煎堆、鬆糕(大發)。 如果真係搵極都搵唔到人幫人上頭,其實都可以搵專業大妗幫手,佢地會好詳細同妳解釋所有習俗既來源,意義,同埋有咩可以增減,方便返妳地夾時間。 過大禮的準備工作和過程中存在不少禁忌,雖然現代人大多數都百無禁忌,但若然想安心放心,還是要注意一下當中的忌諱。

男家上頭儀式: 2019 香港婚禮簡單而傳統流程 (超級簡單版)

因此大妗姐儀姐有一次伴新娘過門到男家時,一進廚房才發現家裏沒有預備熱水,廚房內連可以飲用的水都沒有。 她在那一刻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泡茶,只好打開雪櫃,卻發現只有一支孤零零的蘋果汁。 儀姐立刻靈機一動,看見貌似茶色的蘋果汁心生一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以果汁代茶,硬着頭皮把蘋果汁倒在杯中捧出去。 隨著各個婚禮商戶與你們作最後會面,亦差不多是找付尾數的時間,你可預先處理信用卡限額或轉帳安排。 而big day當天首次以夫妻之名派利是給工作人員,不妨在利是封寫上幾句感謝說話,當天氣氛定更溫馨快樂。

  • 而新娘可準備睡袍、紙炮給姊妹團,於出門前拍攝生動的睡房閨密照,但緊記以蒸汽熨斗熨平睡袍皺摺。
  • 就好似電視劇情節一樣,香港不少新人的騁金,都已經在雙方家長見面時商量好,過大禮時只需將說好的金額放進一個「大利是封」內就可以。
  • 如果新人是天主教徒或基督教徒等,可不用拜神,不需要準備雞、燒肉等食物。
  • 如未能找到好命公婆,新人的父母符合以上條件,也可以請父母主持上頭。
  • 男家擇好良辰吉日,帶同禮金及禮品送到女方家中,所有禮金、禮品及禮餅均需雙數,取好事成雙之意。
  • 老爺奶奶在新娘入門時應先入房迴避,如望著新娘入門便會相沖,以後便會撞口撞面多拗撬。
  • 大禮一般會由男方親友或者大妗姐打開,邊說吉祥話邊將禮品逐一送給女家。

• 古代沒有即時通訊,限定男方與女方的上頭時間相隔一個時辰進行,今時今日,男方完成了儀式,打電話通知女方便可。 • 現代人多省略點香燭這習俗,如新人在酒店房上頭,點火或會觸動防煙系統,在家的話,也不一定要點香,除非本身有拜神的習慣。 • 以往會用燒肉、雞,但半夜三更要弄熱食物,新人也寧可省卻。 在大婚前一個月至十五日進行的過大禮,是訂婚的重要儀式,為古時三書六禮中的一環,代表婚約正式定立。 男家擇好良辰吉日,帶同禮金及禮品送到女方家中,所有禮金、禮品及禮餅均需雙數,取好事成雙之意。 過大禮對於華人來說,是婚前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傳統儀式。

男家上頭儀式: 婚禮當日要準備的物資清單:

跪拜奉茶:新娘入門第一次向翁姑奉茶,必須尊敬有禮,先向老爺奶奶奉茶,再向長輩親戚奉茶,並送上賀圍巾以表謝意。 邂逅於18世紀的咖啡館,並肩走過林蔭道及芒草海,開展一場以愛為名的旅程。 Timeless Love 復古婚攝企劃,以時間為主題,刻劃最細膩雋永的綣繾。 不論是男生的告別單身派對還是女生的 Bridal shower,為婚禮勞碌了大半年都是時候辦個婚前派對輕鬆一下。 選定好了婚禮的形式及其他周邊的服務,便可以計算整個婚禮的總支出是否在預算之內,假如超出了預算,又可以在那些方面著手減省開支,這一切事宜最好在這個階段有兩手準備。

男家上頭儀式

只要明白這一點,就不會覺得過大禮繁複,亦不會因為各種小細節而慌張。 男家上頭儀式 我們就教你傳統版本及現代的簡化版,助你體面周到地完成這項傳統的婚嫁活動:過大禮。 過大禮有各種版本,真正的程序其實非常繁複,但說到底要點只有一個,就是:男家向女家提親,交付相關的禮品、禮金、金器作為憑證,然後女家答允,示意兩人可以成家立室。 「過大禮」的淵源其實非常古老,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的《禮記》。 傳統農業社會視男女婚嫁為族中大事,必須透過一系列的儀式,象徵兩個家族互相聯姻,所以就有了「三書六禮」。 結婚往往要花費一大筆金錢,婚紗、攝影、酒席、過大禮等每一項都要花錢,甚至連結婚利是也佔了結婚費用的一大部份。

男家上頭儀式: 上頭意思及上頭吉時

上頭前需先沐浴更衣,穿上全新的內衣及睡衣,寓意人生的新開始。 現在不少新人酒店出嫁,因酒店房間中不可點火,亦有選擇以電子LED龍鳳燈代替,開始時啟動電源,完成儀式後則關閉電源。 傳統上而言,結婚上頭儀式是需要由好命婆/好命公主持。 好命婆/好命公是指三代同堂 男家上頭儀式 男家上頭儀式 – 上有高堂,下有子女兒孫的已婚女士或男士,寓意新人可以像好命婆/好命公一樣有福氣。 只要符合以上條件,不論新人的父母抑或親朋戚友也可以主持上頭儀式。

男家上頭儀式

– 附上中式禮節詳細流程婚禮決定好場地、婚禮形式和兄弟姊妹人數後,大概於婚禮1至2個月前,便可著手製作big day rundown! 一份鉅細無遺的流程表能讓你的婚禮順利進行,文中附上早上流程予你參考。 常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聽似老土過時,卻道出每對新人的心聲。 年輕一代希望舉辦簡約輕鬆的西式婚禮,亦想讓父母感受傳統的喜慶氣氛,藉此一生人一次的機會好好答謝他們。 平衡雙方喜好並不容易,這次與你分享一些經驗,讓你更了解長輩的想法,順利籌辦一場圓滿的婚禮。 儀式後,新人需於婚禮當日將扁柏、紅繩放進利是封內,並全日隨身攜帶。

男家上頭儀式: 男家回門禮品包括:

婚禮完成後,則需放在枕頭下,婚禮一個月後才可丟棄。 魚或鯪魚一對,稱為三牲,但因為不合時宜,所以改為「三牲」利是代替,包括「豬肉金」4封、「雞金」4封、「活魚金」4封,一共12封利是。 上頭後,由父親或母親取起桌上利是給新人,然後上頭者把利是交予父母各一封。 婚禮當日新人和父母須隨身袋好利是,以求一切順利平安。 拜祭天地後,好命公或好命婆拿起梳替新人開始上頭,注意要梳頭要一梳梳到尾,中途不可拿開梳子,其間每梳一下就要說一句吉祥語台詞。

現在中午飯毋須由新郎父母親身準備,上酒樓或餐館吃便可,而九道菜則可簡化,只要避免七道菜就可以了。 傳統婚禮習俗的上頭祝福語:「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祝賀新人永結同心,白頭到老。 上頭一生人只能上一次,除了選擇合適的吉日外,還要準備各種婚俗用品,由好命婆和好命公進行上頭儀式,將他們的福氣傳予一對新人。 好命人必須是四代同堂、夫妻恩愛、身體健康、子女孝順。 新人均應於上頭儀式前以碌柚葉水沖身,再穿上全新的睡衣和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