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生果金資格2024詳細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在本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或之前接獲的「郵遞提交申請」及「新申請」,合資格長者可獲發最早由二 一七年五月一日起計的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補充,按現行六十五至六十九歲長者申領生果金的資產及入息限額規定,長者一項自住物業、子女供養父母款項等不計算在內,但長者若有物業收租、每月領取退休金、股息等,則會被視作資產及入息計算。 至於不願接受審查或不合申領新津貼的長者,可按現行規定於七十歲時領取免審查的一千零九十元生果金,至於申領新津貼的長者日後如想到廣東省居住,當局亦會考慮作出適當安排。 社會福利署公布,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的標準項目金額、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長者生活津貼,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的長生津,以及傷殘津貼金額將按年調高2.6%。 要注意的是申請人不得同時領取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生果金)、傷殘津貼和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這代表領取了普通長者生活津貼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後,到 70 歲時也不能領取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

你亦可到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索取「長者生活津貼簡易表格」及「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受惠人須知」,或在社署網頁下載有關表格及須知。 申請生果金資格 在填妥及簽署申請表格後,連同申請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貼上足夠郵費,然後寄回所屬的社會保障辦事處。 第三階段「新申請」的安排涉及65歲或以上,現時並無領取「高齡津貼」或「普通傷殘津貼」但有經濟需要申領「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 他們可透過傳真、電郵、郵遞或經政府部門/其他非政府機構等轉介,或到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提交申請。

申請生果金資格: 經濟不停學

其設立為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 另外,鑑於香港人均壽命延長及把退休年齡延至65歲的趨勢,政府在2017年1月宣布,將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60歲改為65歲。 經調整電腦系統及作相關準備,政府會在今年2月1日落實有關安排。 社會福利署資料顯示,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將增加40元,至1,385元;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增加75元,至2,675元;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則增加100元,至3,585元。 雖然你符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但你現時未能符合年齡規定,因此不符合可獲豁免醫療費用資格。

政府推出醫療券,年滿65歲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或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的長者,即符合資格領取及使用醫療券支付私營基層醫療服務的費用。 傷殘津貼為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經常照顧或不斷照顧的人士,提供生活津貼,以應付他們因嚴重殘疾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此項為較年老和被評定為較有經濟需要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即75歲或以上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提供免費公立醫院及診所服務的措施的目的是為減輕有經濟需要的長者及其家人的醫療負擔。 簡單而言,如長者參加多於一項年金計劃,其所獲取的年金會合併計算為長者的每月入息,一筆過或分期支付的「投保保費金額」則不會被納入資產計算。 如申請人擁有股票、債券、外幣、金條或其他資產,可參照申請長者生活津貼日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的平均賣出價〔即(最高價 + 最低價)/2〕作計算,或參考距離申請日前最近期的銀行/證券行通知單(如適用)。 填妥並簽署申請表格,連同近照 2 張及有關證明文件的副本(見下文),郵寄或親身遞交至社會保障辦事處。

申請生果金資格: 健康「膚」識

有部份子女即使無能力或不願意供養父母,然而基於面子或道德壓力卻不願意填寫有關文件。 現正領取高齡津貼(生果金)的長者可申請普通長者生活津貼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但如果申請成功,便不能再領取高齡津貼(生果金)。 「入息」包括工資、生意上的入息、退休金/長俸、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及其他收入,但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逆按揭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須計算在內。 如申請人要將津貼匯到廣東/福建,須自行安排及自行支付所需開支。 按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486章),你有權就社署所持有的有關你的個人資料提出查閱及改正要求。 如需查閱或改正社署收集的個人資料,請向有關社會保障辦事處主任提出(有關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的地址及電話號碼,請參閱申請指引第8項)。

消息指,蘋果一直在從美國加州和中國派遣產品設計師及工程師前往印度南部的工廠,培訓當地人並協助建立生產線。 儘管蘋果自2017年以來一直於印度生產入門型號的iPhone,但去年開始在當地生產旗艦iPhone,投產至出貨時間只遲中國工廠數周,被視為收窄間距。 報導援引一名知情人士報導,蘋果在印度南部一間由塔塔集團(Tata Group)經營的外殼工廠,生產線上只有大約一半的零件狀態良好,可以送往蘋果的供應商富士康。 報導指,與蘋果的「零缺陷」目標相比,這個僅達到50%的「良品率」屬於表現欠佳。

申請生果金資格: 香港各項老人院資助、養老計劃總結:

認真檢視自身的經濟狀況,評估退休後將繼續獲得的每月收入及支出。 申請生果金資格 考慮清楚是否需要通過物業逆按揭、保單逆按揭、購買年金或分期提取強積金的一項或多項理財工具,為自己創造每月定額入息。 由2016年2月起,年滿65歲,或年滿60歲提早退休的強積金計劃成員,除了可選擇一筆過提取全部強積金,亦可選擇以分期形式提取強積金,或將整筆強積金保留在計劃內繼續投資滾存。 如果退休人士選擇分期提取強積金,其實亦是在「自製長糧」,不但可靈活彈性地按個人需要提取強積金資產,更可發揮強積金複息效應,讓退休儲備繼續滾存增值。 由香港年金公司承保的「即期年金」,在你繳付整付保費後,可提供終身、穩定及保證的每月年金收入。 其優點是年金金額全數保證,而且受益人可一筆過領取身故賠償,或繼續領取每月保證年金收入,直至達到已繳保費105%。

如固定年金以每季/半年/每年發放一次,則會按月平均攤分,計算為每月入息,但投保保費金額則獲豁免計算資產,不過退出年金計劃而獲發還的退保金額(如有)須納入資產計算。 「單身人士入息及資產限額」適用於婚姻狀況為「未婚」、「分居」、「離婚」或「喪偶」的申請人。 1960年代的香港政府,尚且還只是外來的殖民政權,視本地人如草芥毫不稀奇,威廉斯也只是應邀考察的一名外國學者。

申請生果金資格: 社會福利署表示按社會保障援助物價指數的變動,下月1日起將綜援標準金額、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的金額上調2.6%。調整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增至$3915,而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則增至$1515。

雖然不能同時申領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齡津貼,但如果你有一個合適的退休計劃再加上長者生活津貼,應該已經足夠應付你的退休日常開支,一個好的退休計劃不能完全依靠長者生活津貼作退休生活費,長者生活津貼只屬於補貼的形式。 一、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經合併後的計劃更簡單易明,資產不多於374,000元的單身長者和568,000元的長者夫婦可保留更多資產,劃一領取每月3,915元的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津貼2022|長者生活津貼將於9月1日合併,4個條件每月可取3,915元津貼!

申請生果金資格

如年金是以每季∕半年∕每年等形式發放一次,有關金額須按月平均攤分,並由獲發款項的下一個月起計算為每月入息。 舉例來說,如長者每半年獲發一次年金,金額為24,000元,在2018年6月發放,該筆年金款項將會除六個月計算,即由2018年7月起計的六個月內每月入息為4,000元。 長者必須如實申報其個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入息及資產狀況。 累算退休權益是指目前保留在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計劃(註)或其他退休金計劃內的退休權益。

申請生果金資格: 改革生果金制度 申請年齡應調至65歲

殘疾或健康欠佳受助人的綜援金額亦不受影響,不論其年齡,亦可繼續領取較健全成人為高的金額。 以獲參與項目的非政府機構及牙醫,根據香港牙醫學會制訂的指引,評估為需要並適合接受鑲活動假牙及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 根據資料以上條件中特別要留意資產及入息的限額,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上限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163,000元,劃一放寬至374,000元,而長者夫婦上限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247,000元,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綜援資助及老人院綜援金額每月由 $4,060 至 $11,070 不等,另外根據綜援長者的需要設有額外特別津貼。 申請生果金資格 申請生果金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亦同時以信任長者和方便長者為出發點。 長者如何處理其資產屬個人及家庭問題,長者宜小心處理,並考慮相關風險。

發言人補充,部分長者可能會因各種情況,包括未有及時通知社署更新其通訊地址、郵遞失誤等,以致收不到綠色通知書。 社署共接回三千多份未能送遞的綠色通知書,經社署主動聯絡,已成功接觸其中大部分的長者。 社署發言人提醒長者,為避免影響有關津貼的發放,如曾經搬遷但未有通知社署,請於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八時四十五分至下午一時及下午二時至六時)聯絡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以更新地址。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而由於處理準備事務的人手聘請需要盡快進行,因此開設職位的2千多萬撥款必須盡快處理,以避免進一步影響長者生活津貼的推行時間。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為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申請生果金資格: 長者綜援(綜合援助):

但如長者選擇不轉換至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或其入息或資產已超過了有關的上限,便須在三月二十二日前回覆社署。 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分別於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正式推行,現時已接受申請。 由2020年1月1日起,合資格申請人可申請高齡津貼(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包括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不過,如你未能提供所要求的個人資料,本署可能無法處理你的申請或向你/申請人及/或你/申請人的家人提供援助/服務。 長者生活津貼2023|社會福利署(社署)宣布,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生果金(高齡津貼)及高額傷殘津貼都分別調高,時間由今年2月1日起,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更好支援。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申請人必須親身在香港辦理申請手續,如已移居廣東/福建的申請人基於健康理由未能回港辦理申請手續,而又能夠提供由公立醫院/診所發出的文件證明其健康狀況,社署會委託其代理機構協助申請人完成申請手續。 公共福利金受惠人如在付款年度內居港不少於60天,他/她即使短暫離港(即離港前往內地、澳門或海外國家/地區),也不影響其領取津貼的資格,但其在該年度的離港總日數不得超過305天(於閏年則為306天)。 換言之,如公共福利金受惠人在付款年度內符合60天的最短居港期,便可領取全年的津貼。 這項安排適用於付款年度在2011年2月1日或之後完結或開始的公共福利金個案。

申請生果金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倍增每月2200元

在香港,不論是在立法會或是區議會,我都經常聽到一個訴求,便是將高齡津貼(即俗稱生果金)的領取年齡由70歲下降至65歲,將長者生活津貼的領取年齡由65歲下降至60歲,同樣地要求將兩元長者乘車優惠及醫療券的領取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 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准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 適合退休人士購買的年金為「即期年金」,現時有提供即期年金的機構包括按揭證券公司之全資附屬機構香港年金有限公司(簡稱「香港年金公司」),以及私人運營的金融機構。

  • 要適應因摯親離世而帶來的轉變和平復哀傷的心情,你需要多方面的支援和協助。
  • 社會福利署(社署)共提供三項意外賠償計劃,為因道路交通意外、天災、暴力罪行或執法人員使用武器執行職務等致死的情況,向死者親屬提供經濟援助。
  • 然而,於2006年2月11日之前去世的人士,其親屬仍須為死者的遺產繳交遺產稅。
  • 現時普通長生津、以及高額長生津的每月津貼額,分別為 2,920 元和 3,915 元;9 月 1 日合併後,所有獲發長生津的長者都會獲得每月 3,915 元。
  • 申請表格及指引可在六月起從社署網頁下載,或在各社會保障辦事處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