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8大好處2024!(小編貼心推薦)

符合相關資格準則的內地居民可根據「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申請來港工作。 有關「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詳情,可按此或參閱《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入境指南》[ ID 1026(中文版本)或ID 1026(英文版本)]。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二)及(四)特區政府知悉社會上有關不合符資格以「超齡子女」身分申請單程證的港人內地子女的意見,包括其親生父親或母親取得香港身份證時已年滿14周歲(慣稱「超超齡子女」)的內地人士的訴求。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香港耀華學校同時提供在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內所有在內地成立的學校之轉學服務, 方便學生移居。 內地當局認為,「超齡子女」來港定居的申請安排自二○一一年四月一日在內地實施以來,申請受理及審批情況基本順利,而合資格的申請人亦陸續有序來港與親生父母團聚。 來港目的非為旅遊的申請,申請人可將已填妥的申請表格連同所需的文件透過在香港的保證人遞交(郵寄或親身遞交)入境事務處。 居住於海外的中國護照持有人,如欲來港旅遊、工作、受訓、就讀或居留,均須申請有關的進入許可。 澳門居民如欲來港就業、就讀、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居留或以訪客身份在港逗留超過可獲豁免簽證/進入許可的逗留期限,均須申領簽證/進入許可。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商務部推122項服務貿易改革 包括大灣區數字貨幣試點

內地當局是按申請人在港親生父親或母親取得香港身份證的時間先後順序,分階段受理「超齡子女」來港定居申請。 目前,所有符合條件的香港居民在內地「超齡子女」均可提交申請前往香港定居,包括其親生父親或母親在二○○一年十一月一日或以前首次取得香港身份證的人士。 如在中國大陸的受供養人(申請單程證人士)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子女,他們在進入香港行使其居留權之前,必須先取得香港入境事務處發出的「居留權證明書」。 這證明書主要是用來核實,根據《基本法》第24條和《入境條例》附表1第2段,上述人士是否獲得香港居留權。 而這證明書必須在移居者進入香港前已附於其單程證上。 關於如何申請「居留權證明書」的更多資料,請參閱入境事務處所發出的填表須知(中英對照)。

  • 施麗珊認為,近年來,隨着香港本土意識發展進一步成熟,加之對單程證政策的討論愈發激烈,「蝗蟲論」甚囂塵上,「大家好像已經把歧視新移民當做一個應該、合理的行為」,然而,這種「歧視」是建立在諸多誤解與偏見之上。
  • Q5:在內地大學畢業的香港學生學歷是否受香港承認?
  • 若未符合在內地申請補發回鄉卡的相關條件,可先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失及索取報失證明,並到當地出入境管理部門或香港中國旅行社深圳辦事處申請《出入境通行證》(俗稱臨通)回港。
  • 而這證明書必須在移居者進入香港前已附於其單程證上。
  • 來港投資(開辦/參與業務)的申請人亦必須能夠對本港經濟作出重大貢獻;或開辦/參與已獲政府支援計劃支持的初創業務,而該等計劃有嚴格的審核機制和遴選過程。

學校位處香港北部都會區 — 天水圍,毗鄰濕地公園和洪水橋,地理位置有助聯通兩地。 學校將開辦內地小學至中學的十二年課程,以及高中課程和國際課程,將方便內地家庭子女來港就讀銜接內地教育體制的課程,並可在返回內地時繼續升學,同時亦服務於計劃移居內地發展的香港特區家庭之子女。 踐行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創辦九十年之教育使命,香港耀華學校必將成為展現中國教育現代化走向世界之新典範。 /美通社/ —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公布,耀中耀華教育網絡有限公司為最合適的申請團體,將獲分配位於天水圍毗鄰濕地公園的一幅全新土地,用以承辦提供內地課程之非牟利私立學校。 耀中耀華對此深感鼓舞,將積極配合政府有關規劃開展工作,並會通過這所「香港耀華學校」,開啟新時代新征程,向世界展示國家高水準教育的一個典範。 自二○一一年起,內地當局按申請人在港親生父親或母親首次取得香港身份證的時間先後順序,分階段受理「超齡子女」來港定居申請。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香港加強由內地、澳門等地抵港人士的檢測要求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副行政總裁(K-12教育)陳昕生博士表示,作為引領創新的重要驅動力之一,中國教育現代化所展現的國際吸引力、影響力和引導力,將透過「香港耀華學校」的設立和發展在香港有所體現。 如翻查結果顯示你在香港並無婚姻登記紀錄,你將於繳交訂明費用後獲發無結婚紀錄證明書;但如翻查結果顯示你在香港已有結婚紀錄,你只會獲發一封婚姻紀錄函件,註明你在港登記結婚的日期。 這本《港人內地生活小百科》的資料主要來自有關機構的公開網頁,僅供參考。 載於此《港人內地生活小百科》的所有資料只供一般參閱,而並非法律意見或其他專業意見,亦不得作為此等意見的依據。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有關費用可透過該網頁連結或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或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以信用卡、「繳費靈」或「轉數快」繳付。 根據高才通計劃獲准來港人士的受養人,可在逗留期限屆滿前四星期內申請延長逗留期限。 如投資者的總投資價值降至最低限額以下,他不須為了符合延長逗留期限的資格而補回差額。 但是,如投資者的總投資價值升至高於原來的最低限額,他亦不可提走資本增益。 投資者可自由在不同的獲許投資資產類別之間轉換投資(例如在房地產投資和指定金融資產投資之間進行轉換),但是必須把出售原先資產所得的全部收益再作投資。 投資者應為投資項目的每一項改變保存記錄,以便在申請延長逗留期限時一起提交。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表格

聲明人的身份證件複印本; .香港婚姻登記處出具的無婚姻記錄證明書正本。 3、繼承(或:放棄繼承)遺產聲明書 a.聲明繼承的,必須提供: . 被繼承人(在香港以外地區死亡)及其它繼承人中死亡者的死亡證明書複印本; . Q5︰在新的綜合計分制下,如何界定申請人是否符合香港特區政府的人才清單內相關專業規格? 在進行此項評核時,入境處會參考由香港特區政府制訂的人才清單內相關專業規格。

  • 受聘於本港的跨國公司或大型公司的內地僱員或獲這些公司資助來港的業務夥伴,可申請來港接受為期不超過12個月的短期培訓。
  • 如閣下是香港居民(永久性或非永久性),閣下便可能有權為配偶、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員申請來港與閣下共同生活。
  • 持中國護照經香港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過境旅客如能符合一般的入境規定,包括持有前往目的地的有效入境證件及已經確認前往海外的續程車/船/機票,可於每次入境時獲准在港逗留七天而無須事先領有進入許可。
  • 申請人如在畢業日期(即畢業證書所載日期)起計的六個月內遞交在港就業申請,屬於非本地應屆畢業生類別;而在畢業日期起計的六個月後遞交回港就業申請的申請人,則屬於非本地非應屆畢業生類別。

Q4:如我在內地遺失或損壞了香港身份證,應該怎樣做? A4:如你在內地遺失或損壞了香港身份證,你必須在返回香港後的14天內,向人事登記辦事處報告及申領新證。 2、会见台湾亲属或者会见居住国外的亲属,须提交亲属到达香港、澳门日期的确切证明。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的前往香港、澳门的申请,应当在六十天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通知申请人。 內地與香港有不同的法律法規,當香港居民身處內地時,須清楚了解並遵守內地有關的法律。 倘若有香港居民在內地觸犯有關法律,當事人須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單程證

大約170個國家或地區的護照持有人,只要能符合一般的入境規定,可按照所持有的適用類別旅行證件來港旅遊(包括過境)而無須申請簽證/入境許可證。 有關詳情,請瀏覽本處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旅遊簽證和進入許可規例” 網頁。 該網頁亦列明那些國家或地區的護照持有人需要事先申領簽證/入境許可證才可以來港旅遊或過境。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1960年代,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爆發,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 在此期间又有一波大陸人逃避中共迫害,南下香港避禍。 李柱銘認為這項政策是中共長期香港「西藏化」戰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將香港人及其核心價值邊緣化。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辦理條件

Q3:香港居民在內地就業創業,可享受哪些扶持政策或服務?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符合條件的香港居民,在廣東省可同等享受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補貼等就業創業扶持政策,並享受政策諮詢、職業介紹、開業指導、創業孵化等服務。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自2018年7月28日起,國務院和人力資源保障部宣布港澳台居民在內地就業,不再需要辦理《台港澳人員就業證》。 不符合上述三種情況的香港居民如果希望在內地參加社會保險,請致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諮詢服務中心查詢。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獲准來港就讀人士的受養人,一般會首先獲准來港逗留1 2個月,其後可逐年申請延長逗留期限。 申請人應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貼在申請人旅行證件的空白簽證頁上,以便抵港時向入境處人員出示。 根據本港法例,任何人士如明知而故意申報失實或填報明知其為虛假或不相信為真實的資料,即屬犯罪,而任何獲發的相關簽證/進入許可,或獲准入境香港特區或在港逗留的准許,即告無效。 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内地所生中国籍子女申请《前往港澳通行证》(也俗称:单程证)即视为申请香港“居留权证明书”。 (二)在審核過程中,內地當局一般會面見申請人的父或母,亦會透過特區入境事務處核實申請人父或母獲發香港身份證日期等資料。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內地、澳門、台灣及海外中國居民的入境安排

目前,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可協助廣東省移居香港的離退休人員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的《生存證明書》。 Q3:香港特區政府及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可以如何協助? 駐粵辦及香港入境事務處,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會應當事人的要求,聯絡其在港親友,請他們給予當事人金錢上的援助。 Q3: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內地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作出處理。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繼承的房地產,需按以下程序及準備下列證件和資料辦理:原房地產權證、合法繼承人回鄉證和身份證、家庭親屬關係情況的書面資料(與房產權屬人的關係、本人姓名和職業等)。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有關詳情,請參閱第III部分「經商投資」的Q12。 資助計劃包括兩部分:「經入息審查資助」(每名通過入息審查的學生視乎需要可獲全額資助或半額資助)及「免入息審查資助」。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在2019/20學年,「經入息審查資助」下的全額資助為每年港幣16,800元,而半額資助為每年港幣8,400元。 「免入息審查資助」下的定額資助為每年港幣5,600元。 如在內地辦理須先找房產所在地公證處辦理公證手續。 內地的知識產權類型主要有: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和商業秘密。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根據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人士、根據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人士、根據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來港人士、輸入勞工、內地學生、根據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人士及其受養人(不適用於輸入勞工)

曾修讀本港大學大灣區校園提供的全日制課程而獲得學士學位或更高資歷的內地居民,也可根據「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來港工作。 申請人如在畢業日期(即畢業證書所載日期)起計的六個月內遞交來港就業申請,屬於大灣區校園應屆畢業生類別;而在畢業日期起計的六個月後遞交來港就業申請的申請人,則屬於大灣區校園非應屆畢業生類別。 所有申請人應填寫申請表格ID 990A,大灣區校園非應屆畢業生的僱主則應填寫申請表格ID 990B。 經香港過境往來另一國家或地區的中國護照持有人,可於每次入境時獲准在港逗留七天而無須事先取得進入許可,但他們必須符合一般的入境規定,包括持有前往目的地的有效入境證件及經確認事先已預訂前往海外的續程車/船/機票。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2條第四款訂明,中國其他地區的人士進入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須辦理批准手續。 另一方面,由於港人內地子女的單程證配額在1990年代是與別的申請分開計算,因此許多小孩獲批來港時沒有母親陪同,衍生出更加多家庭問題。

「我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且當時年輕,不覺得每月見一次有什麼問題。」但小孩出生後,她開始為孩子的未來考慮。 由於孩子的香港身份,在內地讀書手續複雜,同時考慮到香港有更好的教育資源,2016年,陳女士攜子來到香港與丈夫團聚。 2003年,當時政府面對財赤壓力,時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郑月娥表示居港未夠7年之新移民有7萬人領取綜援,她承認比例偏高,對公共財政構成壓力,稱「社會應該廣泛討論有否需要改變現時來香港住滿一年,就可以申請綜援的做法」。 又指會研究新來港人士申領綜援資格的限制,但須在社會作廣泛討論。 本來香港絕大部份社會福利(如綜援、公屋等)都要求只有定居香港滿七年的香港永久居民才可申請,但現時部分成為一些從事低薪行業及無工作(有不少為照顧子女的家庭主婦)的新移民賴以維生的途徑。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學校預計最快於2026起營運

目的是能更有效及聚焦吸引香港最需要的特定類別高質素人才。 有關單程證計劃的管理工作,包括申請單程證所需的輪候時間、配額的分發和簽發的先後次序,均由內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負責,具體的申請辦法應向內地有關部門查詢。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及青年發展委員會在「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的框架下,與廣東省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合作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前稱「粵港暑期實習計劃」)。 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各城市不同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實習機會,以加深年青人對內地就業市場、職場文化及發展機會的認識,並協助年青人訂立未來工作方向,積累工作經驗,建立人脈關係,以增強就業優勢。 Q3:香港特區政府有為打算申請內地高校的香港學生提供資助嗎?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香港子女申请内地父母来港定居应在香港申请还是应在内地申请?

Q5:香港居民在內地購買物業,是否會構成內地有住所個人所得稅? 稅法上所稱「住所」是一個特定概念,不等同於實物意義上的住房。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在境內有住所的個人,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係而在境內習慣性居住的個人。 習慣性居住是判定納稅人是居民個人還是非居民個人的一個法律意義上的標準,並不是指實際的居住地或者在某一個特定時期內的居住地。 對於因學習、工作、探親、旅遊等原因而在境外居住,在這些原因消除後仍然回到中國境內居住的個人,則中國為該納稅人的習慣性居住地,即該個人屬於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任何21歲以下的人士若在1997年7月1日或以後在香港出生,而在其出生時父親或母親根據此項屬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則該人士即被視為具有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但該人士必須在任何地方(包括香港)均無居留權(根據本條規定取得的居留權除外)。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在臺灣地區定居送件須知-居留一定期間

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是香港工會聯合會與內地各市總工會合作成立的服務機構,為在內地工作、生活、經商投資及就學的香港居民提供諮詢和緊急援助等服務。 至於屬中國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除非他們已向入境事務處申請並獲批准退出中國國籍/申報國籍變更,否則他們仍是中國公民。 不論他們是否長時間不在香港,也不會失去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如果你是持單程證的內地居民,在通常居於香港連續七年後,你可填寫申請書(表格ROP169 / ROP170)申請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 請注意:如果你是憑藉《入境條例》附表1有關非中國籍公民的條文而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請參閱常見問題有關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喪失其永久性居民身份的詳情。

如符合所有法定要求,登記官可在通知書遞交後最少15天,簽發「婚姻登記官證明書」,讓你們在通知書的三個月有效期內舉行婚禮。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若你的小孩在香港出生,請在嬰兒出生後42天內,辦理其出生登記。 父母為新生嬰兒辦理出生登記前,須先透過互聯網或電話預約。 待新生嬰兒的出生醫院向出生登記處以電子方式傳送新生嬰兒出生呈報表後,嬰兒的父母便可透過預約服務辦理出生登記手續。 身處內地的合資格申請人亦可親身到駐內地辦事處的入境事務組遞交換領回港證的申請,並須授權一位香港諮詢人在所選定的香港入境處分區辦事處代為繳交申請費用及領取回港證。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香港入境處接受香港非永久性居民因疫情而在香港以外提出的回港申請

內地公安核實申請者資料後,會將資料轉交香港入境事務處,由他們複核,並審查申請人在港父母的居留身份。 申請獲批後,入境事務處會將居權證送至內地公安廳,由他們將居權證貼在申請人的單程證上。 申請時須現場交驗上述申請材料原件,香港旅行證件(香港特區護照、回港證及簽證身份書等)的有效期需在半年以上,同時提交以A4紙雙面複印的所有申請材料1套。 具備香港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的內地居民(受聘人)可根據「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申請來港工作。 受聘人應填寫申請表格ID 990A,僱主則應填寫表格ID 990B 。 所有申請必須由受聘人的僱主提出,而有關僱主必須是在香港註冊的公司。

載於此《港人內地生活小百科》受版權保護的資料不得作商業用途,複製資料必須準確及不會構成負面影響,並須註明有關資料的來源。 如涉及第三者的版權,有關人士必須獲版權擁有人准許方可進行複製。 《港人內地生活小百科》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香港工會聯合會及各屬會、地區服務處和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中山及福建)免費索取。 香港居民行為如涉及違反治安管理的條例,如打鬥、吸毒、嫖娼等,依照法律規定,尚未構成刑事犯罪的,將處以治安處罰。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香港與內地1月8日起實施首階段通關

內地居民如欲以私人身份來港經商,必須持有由內地公安機關所簽發的通行證和「商務」簽注。 據政府估算,九七之後將有約75,000名港人內地子女符合第三項資格,可即時獲得居港權,其後每年也約有3000至4000人符合資格。 為免這些合資格者在主權移交後蜂擁來港,香港政府在1993年與中國當局達成協議,單程證的每日配額自該年底起由75個增至105個,以期及早「疏導人潮」。 1995年,香港政府估計仍有55,000名港人內地子女,可在1997年7月1日獲得居港權。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政府在權衡香港的承受能力後,再次向中國當局提出增加單程證配額,於是配額在該年由每日105個增至150個。